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9/1505

  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商业经营的。
  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原因不一。
  比如做饭难吃,酒水质量不好,经营环境脏乱差,待客态度不好,喜欢宰客多要钱,以次充好之类的。
  人类的贪婪总是能在方方面面体现出来,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消费者也不是傻子,用脚投票,很容易就能把这些黑店放倒。
  所以那些黑店很快就倒了,倒下的店铺好对付,只要贷款没还清的,财政部官员直接过去让他们倒闭破产,然后让他们用家里的农业生产偿还贷款。
  拿出当时签订的契约,时时监督,隔一段时间还一笔钱,直到还完为止。
  他们土地在这儿,家人在这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会出现坏账烂账。
  倒下的黑店好对付,那些半死不活勉强经营的最难对付。
  少有客人上门,经营不善,就无法赚钱,勉强维持下来也不足以盈利,贷款则是一点一点的分期偿还,看上去还是遥遥无期的样子。
  让它关吧,它还活着,人家不愿意。
  不让它关吧,半死不活的样子看的实在难受。
  镇西都护府作为帝国最西边的领土,也是最直接对接中亚商人的行政区,开始最先承受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
  之所以说这件事情不怎么严重,主要是因为魏帝国的经济属性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搞商业的是少数,不能影响整个经济局面。
  少数人的破产并不会影响多数人的吃饭问题。
  之所以说这件事情很有影响,那当然也是肯定的。
  很多之前半死不活的小酒肆、旅店撑不住没有人来消费的日子,店铺破产倒闭,没有还债能力了,这样的人一多,就会产生恐慌。
  经济萧条的影响很快出现。
  当连着好几天有不下十户人家到官府来询问相关的事情的时候,有官员觉得不对劲,便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曹昂,曹昂得知以后,立刻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郭鹏。
  之前,曹昂已经率先停止了商铺办设的审核工作,不允许更多的商铺办设,拒绝提供贷款,全面限制,当时还引起了一波小小的民怨。
  但是现在看起来,若非这样做,镇西都护府怕是会有数倍于此的人来询问破产倒闭之后的还款事宜。
  经济繁荣时期掩盖的问题,一旦到了经济萧条时期,就会暴露出来。
  正所谓大水过后是谁在裸泳,现在看来,是一清二楚了。
  随着时间推移,撑不下去的商户也越来越多,之前那批半死不活的商铺基本上都倒了。
  镇西都护府下辖五个县,每个县都有相关的汇报消息送到镇西城曹昂的手上,加上镇西城本身的,短短五天,就有一百三十多家商户出现资金问题。
  郭鹏把郭承志带在身边,让他跟着曹昂一起办事,帮曹昂跑腿。让他亲身感受一下有史以来第一次国家战略级别的外向型经济危机发生是什么样的感觉。
  在这种事情上,郭承志不是唯一的菜鸟。
  不仅是郭承志,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第一次应对,对于这样的情况无所适从,还以为世界末日来了。
  很多人相当恐慌,满脸惊恐的询问自己破产之后是不是要被抓到监狱里服刑或者砍脑袋,又或者会不会被抓过去做苦力,此生都不能和家人再见了。
  郭承志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发生。
  有一个中年汉子一脸崩溃的跪在地上,抱着两个小儿子不停的流眼泪。
  还有一个中年汉子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喊着【我不想死】。
  另外几个男人围着一个官员拼命求饶,请他手下留情,不要把他们抓进监狱里砍脑袋。
  男人们在哭,女人和小孩子也在哭,整个现场哭声一片。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官署都要有承载不住地趋势。
  城中已经有莫名其妙的流言出现了,说什么的都有,什么官府的阴谋啊,什么大人物的阴谋啊,什么要打仗了啊,什么出大乱子了之类的。
  然后借了官府贷款的还要倒闭破产的都要死。
  反正传的是沸沸扬扬。
  都护府的相关官员们紧急召开了会议,喊上了财政部负责此事的地方分部主管一起开会。
  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有研究出一个结果。
  他们倒闭了,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损失,还有朝廷财政的损失,一家一户是个小数目不惹眼,一百多户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数目了。
  要是之后扩散的更严重,倒闭的商户更多,那么数目就更大了,就不是他们可以兜住的,必须要上报中央财政部,引起中央的重视。
  到那个份上,整个镇西都护府的相关官员都没有好果子吃,财政部分部的官员也吃不到好果子,中央那边一生气,指不定要怎么收拾他们。
  外面的小商贩们慌乱,他们其实更慌乱。
  曹昂很早就得到了郭鹏的警告,但是毕竟不曾亲眼看到过这一幕。
  如今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出现,他一开始也是难以适应,好一阵子才调整过来,确定自己正在面临危机。
  而且郭鹏就在他身边看着他!
  不能出事,绝对不能出事,必须要妥善处理,安抚民心。
  他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理出个头绪,然后确定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安抚官员。
  官员安抚好了,才能让官员出面去安抚民心。
  要让官员们知道这件事情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是被殃及的池鱼,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才能让他们去办事。
  于是曹昂在会议上公开表示,这件事情的起因不是魏国国内出了什么问题,更不是官员们的错误,而是魏国之外出了问题。
  千里之外,安息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导致安息国战败。
  安息国战败之后,损失惨重,原来大量来到本地做生意的商人要么死了,要么被抢夺了财产,来不了。
  他们来不了,本地人自然没有生意可做。
  所以那些体量小资本薄弱的小商铺率先倒闭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打仗或者阴谋什么的。
  曹昂的说法让很多官员感到很惊讶,他们也是一样,从未想过远隔千里之外的一场战争居然会对魏帝国的经济造成影响。
  但是细细一想,顺着曹昂的思路往下走……可不就是这样吗?
  就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才导致没有人来到这里消费,没人消费,那些资产不够雄厚的小商户可不就要破产倒闭吗?
  官员们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事情,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说法,觉得十分新奇。
  但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曹昂的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大家都没有责任。
  这件事情不是官员们导致的,而是他国的战乱导致的,是安息国太没用了,太废物了,打不过罗马帝国,这才导致魏国人没生意做。
  所以千错万错都是安息人的错!
第1541章
镇西都护府的大危机
  曹昂的这一说法大大的安抚了官员群体的情绪。
  这让处在惊慌失措之中的官员们快速回神。
  他们可不愿意承担责任然后遭到惩处。
  承担责任最差的结果会丢掉官位乃至于生命,那是他们不可承受之重。
  官员害怕承担责任是很普遍的现象,别说官员,普通人也很害怕承担责任。
  背着责任办事,总觉得手脚放不开,这里不敢做,那里不敢做,就怕扩大责任。
  现在一听这件事情和他们没关系,是安息人太废物导致的,朝廷不会直接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就开心了。
  身心舒缓!
  不是我们的错,是安息人太菜了,和我们无关,所以我们不会被责罚。
  妙!
  官员群体的紧张、焦虑情绪瞬间得到了舒缓。
  不过曹昂可不打算放过他们。
  他在扩大会议上表情严肃,声音洪亮。
  “这件事情并非我等引起,因此朝廷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我等身上,但是之后的善后工作,若是无法妥善安抚民心从而导致民间动乱!那就是我等不可推卸的责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