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1/1505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承志作为完全接受新式教育而成长的第三代皇帝,务必要做出拥抱未来的姿态,以示郭魏帝国和过去旧时代的坚决道别,坚决的走向未来。
  所以,这一回给郭承志选择对象,就要谨慎小心的选择了,不能给那些喜欢无限解读皇帝旨意的人传达出了什么错误的讯号。
  于是郭鹏就回到车子上和曹兰商量开了。
  曹兰做皇后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没事情做,她定期召开贵妇人联谊会,专门邀请那些达官贵人家的正妻进宫与她聚会、谈笑,从延德三年左右开始就没停过。
  女人间的聚会谈笑其实可以透露出很多很多男人看不到的东西,对于郭鹏在外朝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郭鹏很支持曹兰这样做。
  就算曹兰成了太上皇后,也还是定期带着新任皇后蔡婉一起邀请满朝达官贵人家的正妻来宫里聚会玩乐,打算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贵妇人们就会带着自家嫡亲优秀的女孩子来到宫里,介绍给曹兰,让曹兰知道这些优秀的女孩子的存在。
  所以要说达官贵人们家里的适龄女子,郭鹏还真没有曹兰知道的那么多。
  这种事情上,曹兰是专业的,郭鹏尊重专业人士,也尊重曹兰的眼光。
  曹兰对此很感兴趣,但是觉得为时尚早。
  “隐约有几个看上去不错的人选,但是还有四年呢,现在做决定为时尚早,还是要多做考虑,承志的妻子,绝对不能比阿琬差。”
  曹兰对蔡婉这个恭顺的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觉得给孙子娶媳妇儿也不能比儿媳妇差,身份啊人品啊各方面都要做综合考察,找一个万里挑一最优秀的给郭承志做妻子。
  郭鹏看着她略有些兴奋的模样,稍稍松了口气。
  好了,有这个事情在她心里,她就不会动不动找自己的麻烦了。
  总算有安生日子可以过了。
第1598章
于是郭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又过了数日,郭鹏的队伍终于走出秦岭山道,抵达了汉中郡。
  一路走来,这秦岭山路还是较为艰难的,但是较之从前的千难万险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数万人的性命丢在这里并非毫无意义。
  能够最大限度拓宽秦岭山路,并且保证通行,减少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对山路的阻碍,这就是蜀道工程局最大的存在意义。
  郭鹏当初投入到蜀道工程中的经费数量的总数至今为止也仅次于大运河的投资数量,是魏帝国烧钱大工程排名第二。
  这一切来之不易。
  好在他们已经走出了秦岭,进入了相对平坦的汉中盆地,见到了人类聚落和城池。
  这是郭鹏第二次来到汉中,上一次还是他带兵打仗的时代,走子午谷山路来到了汉中。
  当时一路千难万险,一万八千人的军队南下几乎拖垮了当时的雍州后勤人员——不是穷,而是路况太差,物资投放效率太低。
  当时军队刚出发的时候还好,越深入秦岭,物资投放效率就越低,快抵达汉中的时候,一百斤粮食送到军队手里只剩下七成。
  而现在,他们这支相对庞大一点的队伍自己就能携带物资维持供给。
  道路联通之后,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整个西川地区已经彻底的被盘活了。
  对于这样的一切,郭鹏还是很高兴的。
  他重走了一遍当年攻克汉中时走过的路,并且抽时间会见了现任汉中太守邓芝。
  这个当年帮助庞羲跑腿,跑到长安来请郭鹏去汉中的小年轻,现在也成为了一郡太守,两千石官员,主管着汉中这个交通枢纽之地,并且借机发展汉中的商业。
  依靠往返雍州益州两地的商旅,汉中的商业发展的较为健康、安全,根基不怎么依靠外贸,依靠的是内部的政治局势。
  只要魏帝国的政治局势稳定,汉中郡就能持续发展起来,依托着魏帝国蒸蒸日上的国势,汉中郡就怎么也不会衰颓。
  所以郭鹏此时此刻看到的汉中郡和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被打成一片白地的汉中全然不同了。
  邓芝指引着突然来到汉中的郭鹏参观了南郑县周边的屯田农庄。
  “当初汉中郡被战火影响,十分破败,人口极少,且最初,汉中是作为军事后勤基地而存在的,所以主要就是屯田,当时就是以南郑为中心发展的屯田。
  除却南郑到阳平关这一带,汉中其余地区的农户都是益州平定之后,从关东之地和蜀中迁移来的,朝廷把他们打乱重编,散布在适合耕种的地方建设新的村庄。
  然后以此为基础编制乡、县,汉中郡才在这个基础上变回正常的郡,逐渐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样子,南郑这一带人口最多,村庄最密集,后来臣就任郡守之后,还把这里的一部分民众迁移到了人少地多的地方。”
  郭鹏缓缓点头,慢慢踱步,走在乡间小路之上。
  乡间小路虽然一样是土路,但是明显也是夯实过的,不是那种天然形成的土路。
  那种人走出来的路下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一阵大风吹过来掀起阵阵尘土,能叫你十米之外人畜不分,五米之外雌雄同体。
  而夯实过的土路则有了基础的路的功能。
  能走人,走牛马,能过小推车,不会因为下雨或者刮风就酿成搞笑剧目。
  城池之间有大量通行需求的大路是要更加专业的筑路队伍用更专业的手法夯实地基,再用专门复合材料筑路的,工序十分繁琐。
  而这种乡间小路就没有如此大的通行需求,简单的夯实土路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汉中地方官府没有尸位素餐,而是真正把朝廷的要求落实到村庄之内的。
  郭鹏前往抵达雍州和凉州的部分县乡,会发现一些村庄没有夯实土路,还是那种泥泞不堪的烂路,非常典型的官员渎职。
  汉中郡则没有。
  抬眼望去,四周除了成熟的耕地之外,还有坐落在耕地周边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虽然一样低矮,却并不显得破败,装饰简单,却并不显得困顿不堪。
  郭鹏记忆中,四十多年前谯县的乡野小路周边能看到的景象并非如此。
  更早的事情他记不清了,至今他能想起的最早的记忆是六岁的时候,郭单曾经为了做形象工程迎接国相检查而带着他一起下乡搞操作。
  于是让他亲眼见到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农村。
  那时,他入目所见的是那些破败的几乎风一吹就能倒下的茅草屋,还有简单的茅草装点的破门,关起来和没关起来区别不大。
  打开门,屋子里黑黢黢的,没有光线,农家屋子普遍采光不好,当然他们也根本不懂什么采光,不懂什么坐北朝南的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属于权贵,不属于农民。
  破败茅草屋的门口站着衣衫褴褛或者压根儿没有裤子只用破布裹一下的男性农家人。
  男人没有衣服,光着膀子好歹还能站在外头,女人们更惨,干脆因为没有衣服或者没有裤子,只能呆在黑黢黢的家里不敢出来。
  那年头能在外头走路的农家女人都算是稍微有一点点家底的中农家庭。
  也只有中农以上的农户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有点小钱能进城扯一段布给自己做一件衣裳或者一条裤子,算是过新年了。
  真正赤贫的农家全家上下能凑齐一套外出的行头都很不容易。
  一件衣服或者一条裤子全家人轮流穿,还要紧着家里的壮劳力穿,女人则尽量不穿,不露面,活的还不如一只老鼠——老鼠还敢过街呢。
  家里要是有女孩子,那更是整天整天的呆在家里不让出来,一年到头也不知道能穿上衣服出门几次。
  郭鹏下乡的时候,有车架随行,那些没衣服穿不能出门的孩子就趴在窗户口露出一个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衣着光鲜的他。
  那眼神郭鹏至今为止都忘不掉,每每想起,都觉得心中刺痛。
  就算是能穿衣服在外面走着的人,大部分也是眼神呆滞的。
  看着穿着厚实且相对华丽的衣服的他,还有他所乘坐的车架,眼里是一种想要羡慕却又不敢羡慕的复杂情感。
  他们往往远远地看几眼,等车架近了,便做贼似的慢慢把头低下,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等车驾过去了才敢偏过头继续看几眼车架,然后小声的交谈几句,头仍是低着的,腰背仿佛永远也挺不直。
  农人们连正大光明的看他几眼都不敢,生怕惹了车架上的他不开心,从而赏他们几鞭子。
  郭鹏记忆里那时的农家人都是面容憔悴、丑陋,且有菜色的,皮肤呈现一种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黄黑色,二十多岁活的和四五十岁似的。
  他们大多数身型低矮,腰背佝偻,瘦骨嶙峋,看上去就像一张皮包着一堆骨头,强行撑起来一个人样子。
  因为过于瘦弱,脸上没肉,眼睛反倒显得很大,一个个大头大眼,冷不丁一眼望过去还有点渗人。
  而他因为营养充足,十二岁离家的时候就比一些成年农家男子更高更壮实,后来更是成长为身长八尺的战场悍将,身体素质放到现代都能碾压大部分正常人。
  不客气的说,他六岁的这一次下乡给了他巨大的心理冲击,让他第一次意识到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风云激荡之下,掩藏着怎样的惨绝人寰。
  这是书里没写过的,也是电视剧、电影和电脑游戏里不曾体现出来的。
  三国群雄的浪漫滤镜从此在他眼中褪去,一个冰冷严酷的世界逐渐成型。
  造反的种子在那时扎根于心底,等待时机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于是四十年以后,他换了人间。
  人间换过一遍之后,他这一路走来,便几乎没有再见到那样的场面了。
  虽然不知道在他没能看到的地方是否还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至少,不再是入目所见都是那样的情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