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1505

  帝都毁了,皇权还能存在吗?
  汉室的威信扫地,对地方的控制力一落千丈接近于无,汉天子的头衔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称号罢了,一个野心家为了满足自己跌私欲而供奉起来的称号罢了,一如周天子。
  董老哥,你真的是超常发挥,完成了我布置给你的任务啊……
  郭鹏如此感叹。
  事已至此,没什么好说的,郭鹏和孙坚带兵亲自清扫了汉太庙,以太牢礼祭祀,给汉室无处安放的尊严稍微的留了一处余地。
  然后带兵退出空旷的宫殿,就地宿营,筹备接下来的事情。
  “将军,雒阳已经成了这样子,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将军有想法吗?”
  孙坚默默挑动着火堆,看着一言不发的郭鹏。
  郭鹏深深叹了口气。
  “还能怎么做呢?咱们做臣子的,只能继续进军,打败董卓,夺回圣驾,还于旧都罢了,这是我们的职责。”
  “可是帝都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就算迎回圣驾,又能如何?”
  孙坚叹息道:“我是真的没有想到董卓居然暴虐至此,将朝廷玩弄于掌心之中,肆意凌辱皇帝,他到底把皇帝看做什么了?!”
  孙坚十分生气。
  郭鹏看了看孙坚,拍了拍他的肩膀。
  “孙君不要生气了,此番我们打败董卓,攻陷雒阳,函谷关以东,不复为董卓所有,董卓也不能继续威压天下了,我以为,只要我们继续进军,一定可以收复长安,迎回圣驾,到时候,也能重建雒阳,安定天下吧?”
  孙坚点点头,表示这样做是可以的。
  “咱们将这个事情告诉袁将军吧,请袁将军多送一些粮草来,好让我们继续进军。”
  “嗯,就这样做。”
  于是郭鹏和孙坚合兵一处,将营寨安放在雒阳城周边,然后一边等着袁术方面的消息,一边派人去函谷关方向打探董卓所部军队的设防。
  驻兵数日之后,某天早晨,刚刚吃完早饭,郭鹏忽然被神神秘秘的孙坚喊住了。
  孙坚把郭鹏喊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从怀里掏出了一样意义非凡的东西,放在手掌心上让郭鹏看。
  “这是!!”
  郭鹏眼睛一瞪:“传国玉玺?”
  孙坚手上的,是一枚小小的玉玺,差不多火柴盒那么大。
  这枚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底部刻有文字,郭鹏认得,那是虫鸟篆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是的,传国玉玺,是我的部下今天早上从宫中的一口井中打捞出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传国玉玺居然会在井中。”
  孙坚满脸的犹豫:“将军,这枚玺,该如何处理?”
  郭鹏犹豫了一会儿。
  不得不说,他几乎忘记了这个桥段,忘记了孙坚在皇宫中的水井里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的离奇事件,还以为这是杜撰的,结果真的出现在了眼前。
  深思熟虑一番,郭鹏询问孙坚。
  “孙君打算如何处理传国玺?”
  “传国玺是皇帝宝玺,意义非凡,坚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询问将军。”
  孙坚把问题抛还给了郭鹏。
  “传国玺当然是要奉还给陛下的,可是如今陛下远在长安,我们该如何奉还呢?”
  郭鹏又看向了孙坚。
  “这……只有打去长安,迎接陛下还于旧都,才能归还玉玺吧?”
  “那是自然。”
  郭鹏眯起眼睛深思了一番:“眼下又该如何,孙君以为呢?”
  孙坚看了看这枚小小的意义非凡的宝玺,抿了抿嘴唇,将玉玺递到了郭鹏面前。
  “将军忠义,身负讨伐汉贼迎奉圣驾的希望,坚希望将军可以代为保管此宝玺,待讨伐汉贼成功,保护陛下还于旧都之时,将宝玺奉还陛下。”
  郭鹏看着孙坚递到面前的传国玉玺,思虑再三,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既如此,好吧,就由我来代为保管此玺,待讨伐董卓功成,必当奉还陛下。”
  “善。”
  孙坚似乎松了口气,将玉玺交给了郭鹏,就像是丢掉了一块烫手山芋一样。
  “国家纷乱,皇帝宝玺流落至此,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又是如何的困难重重呢?”
  郭鹏捧着传国玉玺,深深地叹息。
  “这正是我等需要去改变的啊!”
  孙坚深以为然。
第0231章
袁绍图谋冀州
  郭鹏和孙坚这边商议进一步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这边也是挺热闹的。
  数月之前,董卓杀掉了刘辩,当时袁绍就觉得很不爽。
  作为大将军旧部,打着这个名号起兵造反,也要有政治需求。
  袁绍的政治需求就是恢复刘辩的地位,保证自己的利益,可是刘辩死了,那还怎么弄呢?
  他起兵最大的大义名分就没了。
  这可不行。
  袁绍思来想去,决定联合自己身边的人,运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发动群众,拥立新帝,不承认袁隗和董卓所立的皇帝刘协,以此来对抗董卓手中的皇帝。
  于是选来选去,袁绍挑选出了河间王刘陔作为皇帝的人选。
  袁绍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冀州的太守国相们,还有韩馥,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然后他又写信到酸枣,酸枣那边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最后,袁绍的想法在袁术这边碰了壁。
  袁绍说要拥立河间王刘陔做皇帝,袁术就觉得很不爽。
  我是嫡子,你是庶子,论地位,我比你高得多,你才应该听我的命令,你凭什么命令我?
  除此之外,袁术也隐隐约约有些不臣之心,觉得刘协这个皇帝蛮好的,年纪小,没有母族,容易操控,等干掉了董卓,朝廷不还是他说了算?
  要是拥护一个成年的可以亲政的天子,他还怎么为所欲为?
  而且他可是参与过拥立刘协的行动的人。
  当时在袁隗的授意下,他可没有反对否认刘协,现在袁绍居然拉拢他反对刘协另立新帝,这就是等于是让他做贰臣,又把他置于何地?
  袁术三下五除二把袁绍的想法怼了回去,袁绍大为恼火,写信骂袁术。
  袁术大为恼火,不仅骂了回去,还到处给诸侯写信,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而是个野种,来路不明,不惜给自己已经去世的老爹戴绿帽子也要搞袁绍。
  这下子,全天下的诸侯都看了袁绍的笑话,还有不少人私下里议论袁绍搞不好真的不是袁氏子孙。
  袁绍得知,气得几乎吐血,大骂袁术是个彻头彻尾的混帐。
  于是,兄弟两个连表面上的和谐都不存在了,正式撕破脸。
  你不干,我干!
  袁绍决定自己上,十分干脆的给河间王刘陔上了劝进表。
  河间王刘陔也不是傻子,一看天下乱成这个样子,就知道袁绍和韩馥等人的想法。
  这要是当了皇帝还能有好?
  刘陔死都不愿意当皇帝,还说袁绍他们要是强迫,他就逃到匈奴去求取庇护。
  袁绍等人一看这个办法行不通,无可奈何,只能作罢。
  政治图谋失败的袁绍当然很不开心,结果就在当时,传来了郭鹏大破徐荣的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