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1505

  郭鹏摇了摇头,握住了荀彧的手。
  “这不是文若的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上如文若这般诚诚君子,已经不多了,甚至非常之少。”
  “明公谬赞,彧实在是不敢当。”
  荀彧觉得脸上有点热。
  当天晚上,郭鹏把程立叫到了自己的书房里,面授机宜。
  “夜校?”
  “对,夜校。”
  郭鹏点了点头:“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是我已经决定在我们可以直接掌握的乡村之中,推行夜校的政策。”
  程立看着郭鹏所书写的夜校政策的草案,十分吃惊。
  “这……”
  “这个,我在讨伐董卓之前就有想法了,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夜校的必要性,就拿这一次来说,只是靠我自己,是根本不够的。
  我一个人不够,我派出巡查使者不定时定量定路线的明察暗访,是可以震慑,但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效力依然不够。
  若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入手,根本在乡,在村,在土地上,那些村长乡长受命,则为一村一乡之主宰,几乎掌握农户生杀大权。
  我下令,需要他们去执行,而他们是否很好的执行,我一个人管不过来,他们暗中打折扣,暗中违反,使用政策上的漏洞钻空子坑害黎庶,让他们吃不饱饭,我无法及时发现。
  到最后黎庶受苦,我被责怪,我和黎庶双输,获利的就是这些人,黎庶吃不饱饭,是要起来造反的,黄巾贼不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吗?
  我屯田,为的是不让黄巾贼继续坐大,可现在这才多久,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死了人,若继续这样下去,屯田乡村之中,迟早会再次出现黄巾贼,我的初衷还有意义吗?
  到时候我前方征战天下,后方黎庶揭竿而起,首尾不相顾,我还能实现目标,实现我的追求吗?不能,我必须要稳定后方,将其变成我最可靠的大本营,因此,夜校非开不可!”
  程立皱眉苦思,觉得郭鹏说的有道理,但是开夜校和整顿屯田政策又有什么直接联系呢?
  “主公,夜校和屯田之策之间,有联系吗?”
  程立想不通。
  “当然有。”
  郭鹏果断点头:“若要不让这些乡村土皇帝为所欲为坑害黎庶,最好的办法不是我亲自监督,而是让黎庶自发的监督,我要改动屯田之策的内容,我要教会黎庶如何反制违法的村乡之长。
  但是如果平民黎庶不识字,不懂道理,只知道种地吃饭造反,这个政策是推行不下去的,没有意义的,他们不识字,我没有任何办法,我必须要让他们识字,懂道理。”
  程立觉得十分诧异。
  “主公想让平民黎庶监督反制乡村之长?主公……读过墨家的书籍吗?”
  程立这么一说,郭鹏这才想起来墨家关于基层乡村组织的一些理念和自己这样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算是吧,我认为,这未必不是一种办法,只是墨家的学说过于强调自治,我不这样认同,我认为要让两方互相牵制。
  不让乡村之长做土皇帝,也不能让乡村宛如独立王国,罔顾官府政策,无论哪一方过于强势,最终都不利于国家。”
  郭鹏的两只手转来转去,转的程立的脑袋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是这不要紧,郭鹏要做的事情,要实现的目标,程立算是明白了。
  相互牵制,制衡,平衡。
  这样一想,程立就立刻理解了。
  不过,这可是帝王之术,没想到自家主公现在就想要运用帝王之术了?
  真是适合称王称帝的大才啊。
  程立相当的感叹。
  于是,在新制定的政策之中,除了巡查使者不定时定量定路线的巡查之外,还有开办夜校的政策。
  规定每个村的村长要在太阳落山耕作停止之后,用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教全村村民识字。
  这年头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电,太阳下山以后人们就回家睡觉,睡眠时间远超现代人。
  当然他们也的确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晚上大量空闲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哪怕一天只能认一个字,也要教他们认字,将村民认字数量的多少列入政绩考核之中,成为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农户也是一样,认识的字多,就能减免更多上缴的粮食留给自己吃。
  整个过程,郭鹏也有考量。
  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制约,郭鹏选择采用石板和石笔的方式,发动军队采石,采取大块石块,着石匠将其一面打磨较为平整,然后运往各村,交给村长使用。
  将石板立在村中开阔地上,搭一个大棚,村长用石块在石板上写字,每天写一个字,日落休息之后,点起火堆,一群人围绕着一堆火堆,一起坐在开阔地上。
  村长教,村民念,然后就用小石块在地上写,写完之后抹掉再写,可持续利用。
  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消耗,节省经费,郭鹏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边生火煮饭一边借着火光识字的想法。
  几户人家围绕在一起,用一堆火煮几家人的饭,这边饭煮着,那边村长教认字,又能照明,又能煮饭,不浪费木材。
  饭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吃过了继续识字,然后各自回家睡觉。
第0247章
于是乎郭某人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情起舞
  对于郭鹏提出的这个想法,州牧府里的官员们也是花了不少时间才吃透。
  不止这些官员感到惊讶,到各个乡、村里宣布的时候,乡长村长们也是很惊讶。
  有人觉得疑惑,有人觉得没必要,有人觉得这是白费劲。
  连农户自己都这样认为。
  不过当奖励政策和惩处政策颁布之后,就没有人这样感觉了。
  所以惊讶归惊讶,真的要实施的时候,也没人觉得这样不好,因为这样的确很省钱,是也没有给青州带来多大的财政负担。
  然后还能实践一下孔老夫子教化万民的理念。
  对,郭鹏对外宣称自己的理念是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理念的延伸。
  他要贯彻孔老夫子的理念,拉大旗做虎皮,祭出孔老夫子的名号,还把蔡邕拉来给自己站台。
  蔡邕一听郭鹏不仅开了学宫,还要实践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顿时感觉十分感动,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行为,所以大加赞扬。
  有蔡邕帮忙站台,舆论方面郭鹏自然不会受到什么非议。
  有些人对此持疑惑的态度,觉得那些愚民又能学到什么呢?
  认识几个字又能如何?
  他们不还是黎庶平民吗?
  他们能当官?
  虽说是有教无类,但是真的秉持这样的理念的人几乎没有。
  自从西汉诞生豪门以来,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理念一直都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而在此之前,皇帝们主观和客观上都不会这样去做。
  主观上没必要,客观上没有实现这样做的经济条件。
  说是无类,但那是士族豪门这个范围之内的无类,和平民黎庶没有关系。
  郭鹏要让真正的平民黎庶识字,还一天就认一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人表示支持,说这是伟大的实践,是圣人之道的实践。
  有些人则私下里议论,说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觉得郭鹏是吃饱了撑的,太想要政绩和名望去对抗袁绍了。
  很自然的,郭鹏真正的想法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程立了解郭鹏心中最黑暗的欲望,却不曾发现这欲望所掩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程立知道郭鹏教士兵认字,给士兵发饷,这是要自己亲自掌握军队,不让其他人僭越,是心术,而教黎庶识字,是权术。
  他认为郭鹏在为自己做汉贼、篡夺汉室江山做准备。
  这是他所理解的全部,也是他能理解的全部。
  可是郭鹏深深的明白,汉室,现如今只是一面旗帜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他要做的不是篡夺汉室江山,他要做的也不是汉贼。
  汉贼,很狭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