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1505

  这个事情和袁绍脱不开关系,甚至可能就是袁绍在暗中指使吕布做的,为了牵制住自己的注意力,不让自己有机会和公孙瓒联手对付他,南北夹击把他废掉。
  他没有了刘岱,没有了曹操,只能选择无处可去的吕布了。
  正好,兖州有一半都不是郭鹏打下来的,根基薄弱,无法有效控制。
  所以这一半的兖州自然就成了软柿子,好捏,陈留郡更是软柿子中的软柿子。
  吕布以陈留郡作为起始点,目标肯定是东郡和济阴郡,然后继续深入。
  攻打东郡可以直接打通和袁绍的联系,背靠袁绍,进可攻,退,可直接逃跑到冀州,基本上吕布就站在了不会死的立场上。
  攻打济阴郡则可以侵入兖州腹地,威胁郭鹏在兖州的统治。
  郭鹏猜测,比起其他地方,吕布一定会更加重视东郡,一定会亲自率军攻打东郡。
  于是郭鹏定下了计策。
  但是他并不打算太快的出兵,料敌预先什么的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他认为力挽狂澜的形象比较符合自己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对于自己暂时插不上手的几个郡国,郭某人不打算那么快的料敌于先,防患于未然。
  陈留郡,济阴郡,任城国,山阳郡,这四个郡国,一半的兖州,是郭某人暂时插不上手的。
  东郡也不算完全掌握,但是东郡因为地势紧要,要安排驻军防御,所以掌控力度更强一点,因此东郡要提前安排。
  不能让吕布打通和袁绍联合的路线,东郡不能丢掉,否则就有玩脱的危险。
  于是郭鹏用其他理由『正巧』派了一万军队去支援东郡。
  而其他四个郡国是完全交给兖州本地势力统治,郭某人只能收一些税收,原则上不干预地方行政。
  就和其他的诸侯们一样,用名望和兵力进行威慑,进行统治,然后争取他们的配合,任用他们做官,用政治权力交换他们的一些资源为己用。
  当然要极大的受限于地方士族豪强。
  这就是传说中文人士子追求一生的所谓『限制皇权』。
  不论是现在的士族政治,还是未来的官僚政治,发展到王朝后期,都是这样,从来不曾改变。
  皇权衰落,专制衰败,于是皇朝灭亡。
  所以皇朝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专制,而恰恰是因为不够专制,无法专制,于是就灭亡了。
  当然了,士族官僚们掌握写史书的权力,当然把这个深层次的规律给掩盖住了,甩锅给昏君外戚宦官特务天灾和农民起义军,让人们觉得文人士子永远是正义的。
  什么养士二百年之类的……
  甚至还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和民主。
  郭某人就是靠这一套走到今天的好不好?
  他太清楚了。
  数千年不变的忽悠人的套路。
  郭鹏需要用讨伐黄巾军的功绩来获得兖州的承认,但是没有了黄巾军,这四郡国的掌握也就遥遥无期。
  郭某人总不至于搞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那纯属脑子坏了。
  所以要找一个背锅侠来帮忙,帮助他办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好让自己的手可以顺利地伸进这四个郡国。
  吕布鲁莽冲动,好勇斗狠,没什么脑子,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完美的背锅侠,而且不懂生产,喜欢抢掠,是典型的流寇军阀思维。
  军队要进军,一定会掠夺,一定要打砸抢烧,而这些地方别的不多,就是地方豪强的庄园和坞堡比较多。
  正所谓贫者无立锥之地。
  庄园和坞堡里有大量的粮食、军械、钱,这些都是军队最喜欢的。
  郭鹏就不信吕布能做到秋毫无犯。
  所以郭鹏想麻烦吕布做一次拆迁办主任。
  帮他把这些他不方便动手的钉子户该拆拆,该杀杀,帮他腾出点地方来,好让他把手伸进去,把这些地方的土地纳为己用。
  这就名正言顺了不是?
  又不是我干的,是吕布干的,全是吕布的错,要怪怪吕布,别怪我。
  哦,我忘了,你们都死了,怪不了我了。
  等吕布把这些地方拾掇拾掇,他就可以发兵进攻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仅得了名望,还有实际好处拿。
  所以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对手,实现梦想的另一只手。
  等决定好了,郭鹏忽然有感觉好像会有很多人因此而死,吕布毕竟不是真正的拆迁办主任,死的人会比较多。
  良心隐隐作痛啊。
  不择手段也要前进的郭某人咧嘴笑了。
第0280章
开辟出名为考试的通天之路
  郭鹏很清楚,屯田制度并不是什么神器。
  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政策,先人已经多次实践过了。
  那为什么除了曹操这样大规模的搞过,就没有别的军阀大规模进行过屯田呢?
  他们看不到屯田的好处吗?
  非也,人家也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出来呢?
  不是别的军阀不愿意使用,不是袁绍袁术不愿意使用,而是他们不能这样搞。
  首先,他们的屁股坐在士族门阀这一边,和士族门阀们是阶级兄弟,是一路货色,不可能损害士族门阀的利益。
  要屯田,就要土地,就要生产人口,就要生产资料,而这些东西在谁手上?
  在士族门阀手上,他们掌握人口土地生产资料,天下肥美的土地都归属于他们,他们隐匿了大量的户口为己用。
  袁绍面临缺乏军粮的境遇,倒是想和郭鹏一样屯田,但是他怎么着手?
  背叛自己的阶级吗?
  袁绍没有这样的觉悟,还不懂这些,门阀士族们也不太懂。
  不像郭某人,处心积虑的利用黄巾军扫灭地方势力,然后直接出手顺理成章的占据这些土地,收归官府所有,然后扮作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袁绍没有黄巾军好利用,就算有,他也不会这样做,他也不会去想要这样做,也根本想不到可以这样做。
  他所接受的教育里,他的世界观里,不存在也永远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他,和他们,注定无法屯田。
  享受着四世三公的巨大政治便利,必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要维护支持他的那些人的利益,否则,就会被推翻。
  所以袁绍招募的军队要采摘野果充饥,袁术的军队缺少粮秣的时候,需要下河捉鱼捉虾。
  他们自身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除了劫掠,一切都要靠他们的阶级兄弟们的帮助。
  曹操搞屯田制度是因为出身太低,不被主流接受,如果曹操出身士族,有广泛的士族基础,他也不会这样做。
  只有满腹阴谋算计的背叛者郭某人会处心积虑的这样做。
  采用各种方式这样做,各种借刀杀人驱虎吞狼,将地方扫灭的干干净净,建立起一个秦和西汉制式的小小的势力范围。
  而在这个势力范围之外,天下依然处在士族门阀的掌握之中,纵使他们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完全体,但是距离完全体也差不了太远了。
  然而郭某人还是深深的明白,深深的了解,如果不能改变士族门阀政治的进程,屯田也只是为了他人作嫁衣。
  不能改变士族门阀政治的逐渐形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西晋的建立做准备,正如曹魏给司马氏做了嫁衣。
  只是曹操太逆天,袁绍顺风浪如狗,否则西晋的建立者应该是袁绍。
  以曹操之强逆天而行,三下求贤令从寒门子弟当中选择人才,竭尽全力也未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不能阻止历史的车轮向前进,无论对于民族而言前面是深渊还是坦荡的大路。
  郭鹏不是曹操。
  也不仅仅是一个加强版的曹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