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1505

  刘璋思量再三,决定答应刘表的同盟协定。
  放弃双方之间的对峙和博弈,将所有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转向北方。
  双方设置在江州永安一带的驻军主力撤回,只留下了少数巡逻部队,约定互不侵犯,有违此约定者,天打雷劈,死后不得入祖坟。
  刘璋不仅是和刘表签订了盟约,也是在和孙策签订盟约。
  刘表作为发起人,已经和孙策联手,将双方的仇怨暂且压制,一力向北,对抗郭鹏。
  北方的诸侯已经快要被郭鹏扫荡的一干二净了,再这样下去,他一定会积蓄足够的力量南下,到那个时候再着急,什么都完了。
  盟约签订之后,刘璋感受到了些许的安全感,感觉到自己有了伙伴,有了一点底气,于是就想着要做点什么。
  虽然他和郭鹏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一点点来往也没有,而且根本也不认识郭鹏。
  但是一旦郭鹏占据了关西之地,他会遭遇什么,他也不是想不出来。
  既然得到了秦地,就没有不继续向南觊觎蜀地的。
  郭鹏太强大了,几乎全据北方。
  北方除了马腾韩遂这一支孤军,就再也没有任何他的敌人了,他的敌人已经不存在了。
  刘璋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找来了益州人王商和东州人孟光,向他们询问计策。
  和刘表、孙策达成协约之后,他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起到遏制郭鹏,而不是坐以待毙的效果。
  两人的意见完全相左。
  王商认为,郭鹏势力庞大,根基深厚,带甲二十万之多,益州的实力实在不能和占据整个关东的郭鹏相比。
  所以,益州应该在夺取汉中之后就停止进军,谨守关口,储蓄粮草、兵员,发展自身,以积蓄足够的实力,先自保,然后才能图人。
  刘璋觉得有道理。
  但是孟光不这样认为。
  “蜀地道路难行,北人不容易进来,蜀人也不容易出去,一旦天下大局已定,蜀人就会困死在益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击败乃至于不战而降,若不北上夺取关中,难道仅凭益州就能让大王安稳一生吗?”
  刘璋想了想,觉得孟光说的也有道理。
  王商竭力反对。
  “话虽如此,但是北上夺取关中也是要看实力的,郭子凤带甲二十万,军队精锐善战,北地诸侯没有人是他的对手,难道我军就可以打败他吗?难道我军可以出动十万军队北伐吗?”
  刘璋还是觉得王商说的有道理。
  “不尝试怎么就知道不行?若不能取得关中,只能坐等郭子凤南下蜀地来攻打益州,他占尽优势,而我军被迫防守,一旦防线被突破,大王还能往什么地方撤退?南中吗?”
  孟光反驳王商的意见。
  王商再次摇头。
  “关西之地屡遭兵祸,已经是一片废墟,夺取容易,但是驻军难,几乎无法从当地取得粮食就地补给,若要常驻,需要大量粮食补给,这是极其沉重的负担,以益州府库可以承担吗?
  换而言之,对郭子凤也是一样,动兵大战马腾、韩遂,筋疲力尽好不容易夺取的关西之地,却因为没有粮食补给而不得不撤退,郭子凤断然无法占据关西,对于我等而言,这是不用担心的事情。”
  王商断言郭鹏就算打败了马腾、韩遂也不能占据关西,不能威胁益州。
  刘璋顿时觉得这个推测最有道理了。
  “这难道不是大王的机会吗?”
  孟光一转攻势,开口道:“让郭子凤和马腾韩遂相争,两败俱伤,胜者却不能坚守关西之地,到那个时候,大王可以派兵北上,以养精蓄锐之师攻打疲惫之师,难道不能胜利吗?
  一旦胜利,大王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占据关中平原,占领长安,调用一些物资粮草,然后就地军屯以获取粮食,再征调民众进入关中,就地屯田,积累粮草、物资。
  郭子凤和马韩相争以后,筋疲力尽,两年之内断然无法再次攻击,这段时间,足够大王在长安站稳脚跟,发展当地,那么,大王何愁不能重走太祖高皇帝的道路呢?”
  孟光满脸喜色的将自己的推测说给刘璋听,刘璋越听越觉得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他也不是益州长大的,他是在北方长大的,自然也有思乡之情,一直蹲守在益州虽然比较安全,但是在郭鹏的强大威慑之下,他觉得益州也不是那么的安全。
  孟光说的对,困守益州死路一条,只有不断地争取,才有活路。
  如果郭鹏真的和马韩二人两败俱伤,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趁机北上捡漏呢?
  刘璋的小心思就盘算开了。
  王商一看不好,这简直就是要拖着益州人和强大的郭子凤打生打死,难道符合益州人的利益吗?
  王商很着急,于是立刻进言。
  “孟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大王,汉中尚且没有拿下,我等又如何能妄谈关中呢?”
  一语中的,孟光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刘璋的脸色也变了。
  对啊,汉中都还没有拿下来,还谈什么关中?
  益州都还没有完整,还谈什么高祖大业呢?
  这个问题就很值得商榷了。
  刘璋的觉得有些灰心,孟光则觉得有些尴尬,而王商则重重的松了口气,不再担心。
  结果天意弄人,就在这个时候,庞羲的捷报传来了。
  汉中已经拿下了。
第0541章
刘璋进位汉中王
  汉中已经被庞羲攻占了。
  张鲁战败,万念俱灰之下为了不受到侮辱,选择自焚而死。
  张卫、杨任、杨昂等部将战死,并没有什么人选择投降。
  汉中军的抵抗宣告结束,已经全军覆没,汉中郡已经是刘璋的地盘了。
  刘璋、孟光骤然听闻,双目圆瞪,继而是大喜过望。
  王商骤然听闻,也是双目圆瞪,然后是大惊失色。
  什么,汉中真的被拿下了?!
  同样的语句在两种不同心思的人心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触。
  庞羲率领四万蜀军攻克了汉中,全据汉中,上表邀请刘璋前往汉中。
  他希望刘璋可以在汉中祭祀天地,自称汉中王,以顺应天意,号召天下心向汉室的士人向刘璋臣服,为刘璋进一步进入关中长安称帝做准备。
  庞羲为刘璋定下的三步走战略已经走完了第二步了,庞羲还说自己已经在为刘璋谋划进取关中占据长安然后称帝的计划了,请刘璋一定要相信他,他一定会为刘璋攻克关中,占领长安。
  刘璋心中狂喜,孟光也心中狂喜,王商的心情则十分复杂。
  最没有预料到也是不太希望看到的事情,发生了。
  庞羲一战解决了汉中张鲁,占据了汉中,东州人的势力必将大大增强,本就弱势的益州本地人更难对抗他们了。
  这下,可如何是好?
  难道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刘璋进位汉中王,准备争夺天下?
  不需要王商担心,孟光竭力劝说刘璋就这样做,刘璋也被鼓动了,虽然他胆小懦弱,但是也难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立刻下令自己要前往汉中祭祀天地,顺应天意自称汉中王。
  王商无法阻止,只能跟从。
  于是,在兴平五年二月底,刘璋前往汉中巡视自己的新领地,观察自己一直非常讨厌的张鲁死亡的地方。
  他看着那具几乎被烧成焦炭的尸体,心情十分愉悦。
  张鲁和刘璋的关系从来就不好,只是因为刘焉喜欢张鲁的母亲,所以张鲁也得到了刘焉的信任,但是刘璋和张鲁一直都在交恶,关系非常之差。
  这一次能把张鲁干掉,也算是全了他的一个心愿。
  大喜之下,刘璋下令把张鲁的妻妾全部赏赐给庞羲,任由庞羲处置,然后宣布,自己要在汉中改称汉中王。
  三月初三,郭鹏抵达弘农前,刘璋在汉中摆下祭坛,祭祀天地,隆重而又庄严的卸下了蜀王的称号,自称汉中王。
  其后大封群臣武将,以此激励人心,顺应天意。
  益州自此统一,刘璋的势力得到了增长。
  因为这场胜利,刘璋和庞羲的关系都好了不少,于是在汉中,刘璋和庞羲商谈了对之后战略的看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