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1505

  稍微权衡一下,刘璋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
  同理,郭嘉认为刘表也是如此,别看刘表现在一副和郭鹏不对付的样子,主动拉起了三州同盟,可麾下要是真的有了能打败郭鹏的将领,你看他慌不慌,你看他允许不允许。
  所以唯一值得戒备的,就是本身具备比较强的军事能力,靠自己打下江东的孙策,他不惧怕这一点,他一定会亲自领兵北伐,因为他的部下里没有谁比他的功劳更大。
  看完了郭嘉的信,郭鹏已然平复了自己的心态。
  放下了手上的竹简,郭鹏认真的思考着郭嘉所要表达的意思,缓缓点了点头。
  开国帝王们为什么喜欢杀功臣呢?
  很简单,要么就是功臣的军事能力大大强于自己,太不安全了,要么,就是功臣的军事能力大大超越了自己的继承人,太不安全了。
  韩信属于第一种情况,兵仙韩信,用兵如神,军事能力过强,本身又不是很会做人,情商不高,以至于刘邦对他是忌惮不已,想方设法的也要把韩信杀掉,如此才能安心。
  而朱元璋的选择就包含了后者的情况,他本身出身行伍,沙场征战多年,马上皇帝,自然不担心这些。
  但是他的继承者朱标和朱允文都是文弱书生,没有军事能力,面对一群如狼似虎的功勋老将们,朱标和朱允文震的住场子吗?
  无论什么时代,军事能力总是一把手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军事能力强大的人,除非是一把手,或者说一把手的军事能力更强,否则必然遭到忌惮,下场很难说会很好。
  李渊和李世民两代皇帝则不会如此,因为李渊和李世民都有军事能力,尤其是李世民,军事能力更强,做皇帝的核心能力杠杠的,十分自信,所以并不担心被功勋大将们威胁自己的地位。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例外情况,比如万石君石奋,还有汾阳王郭子仪,但是这都是特例,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操守,相比于广大的被杀死的功臣群体来说,只能算是幸存者偏差。
  这样的情况放在当下,郭嘉会说出这样的话,郭鹏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的基业都是他自己带兵打下来的,他本人就是郭魏政权第一名将,早先创业时期,诸将声名不显,唯一被外人忌惮的,就是郭鹏本人。
  董卓怕他,袁绍也怕他,都是怕他本人,而不是麾下的某个特定的将领。
  从黄巾之战开始,攻打鲜卑,攻打张举张纯,攻打乌丸,攻打董卓,攻打袁绍,攻打青州黄巾,攻打吕布,攻打袁术,扫荡南匈奴和鲜卑,历次大战都是在郭鹏的主导下进行的。
  他才是郭魏阵营的军事核心,其他任何一员部将都不能取代他的地位,也根本取代不了。
  因此在他的集团之中,各军将领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争先恐后的获取战功以图富贵,都不必担心,因为军中最高的那个始终是郭鹏本人,他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压服众将。
  刘璋不能,刘表不能。
  君主本身不具备这个能力的话,就不要说可以用人了,刘邦再差劲,也能统领十万人,刘备再是刘跑跑,也是永远的核心。
  刘璋和刘表就不是,他们的地位并非不能取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地位显然是第一位的,自己的地位都不保,那么势力再强也不是自己的了。
  这就是郭嘉所要表达的意思。
  并非是战略,而是从人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刘璋和刘表永远都不可能坐大,永远都不用畏惧和担忧,因为他们自己会限制自己。
  而孙策就不同,孙策也是和郭鹏一样,靠着军功威望立身,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孙策最年轻,立业时间最短,但是威胁却是最大的。
  郭嘉认真的建议郭鹏把江东当作第一需要解决的要务,只要把江东孙策解决掉了,那么荆州和益州就是郭鹏嘴里的一盘菜。
  他们再怎么联合,再怎么竭尽全力,再怎么摒弃前嫌精诚合作,也成不了事。
  再也没有诸侯势力可以威胁郭鹏了。
  郭嘉以郭氏亲族和心腹亲信的身份,向郭鹏提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请郭鹏谨慎思量,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关西。
  而要转向东南。
第0574章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
  理解了郭嘉所有的意思之后,郭鹏就深深的感叹。
  何为顶级谋士?
  这就是顶级谋士。
  不仅可以谋军事,谋国事,不仅可以设计战术,思考战略,更能从一个人的身上发掘出他的极限和未来,针对这个人,做出针对性的布局。
  郭嘉毫无疑问是这一类型的顶级谋士。
  他算准了刘表刘璋和孙策这三个人的本性,知道刘璋和刘表终究成不了大事,能成大事的只有孙策。
  所以孙策死,天下再也没有可以对抗郭鹏的诸侯势力。
  郭鹏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可以很轻松的得出这个结论。
  但是在这个信息传播极其缓慢而且真假难辨的时代,郭嘉仅凭有限的情报就能将这三个人看得透透的,并且得出针对性的结论,着实不易。
  回想起十多年前,郭嘉还是那个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的纯洁少年,一腔热血,满是报国之志,还有些天真,有些可爱,有些理想化。
  时光荏苒,郭嘉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思缜密眼光毒辣的谋划大师了。
  他的信件,让郭鹏开始思考自己的战略重心,终于让郭鹏意识到,孙策不死,他的后方就不会真正的安稳。
  不仅要打败孙策,更要打死孙策,将孙策杀死,彻底扼杀掉孙吴政权发展为全国性政权的可能性,使之彻底陷入内乱之中,不能北顾,内部力量被消耗殆尽。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郭某人下一步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统一全国了,而是要准备着大造舆论,创造合适自己的时机,然后取代汉室奉天称帝了。
  他要『迎娶』自己苦心孤诣追求了十多年的『美丽少女』了。
  马腾韩遂等人甚至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连统一号令的凉州割据政权都无法成就,你们还想干什么?
  还想和对着干吗?
  以为靠一个陇坻就能对抗我吗?
  我不是刘秀。
  我比刘秀更强!
  我要做最强的那个人!强到让所有人都不敢违抗我的天下至强者!
  我要翻天覆地!
  你们能抵抗我吗?能阻拦我吗?!
  你们能吗?!
  不识好歹之辈,愚蠢!愚蠢到了极点!
  郭某人的内心充满了冷漠的杀意。
  少倾,他稍微缓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压抑了一下自己跃动的野心。
  他也要思考一下具体实际的问题。
  郭嘉说道了军事能力方面的问题,这让郭鹏也开始审视自己麾下的诸将。
  眼下郭魏阵营能称为帅才的,除了郭鹏本人,也就是一个为人谨慎且身为亲族将领有天然身份优势的曹仁。
  乐进和于禁都差点意思,一个攻击欲望太强,一个攻击欲望不够强,剩下来唯一一个能让郭鹏竭力培养的有较强指挥统筹能力的,也就是张辽。
  但是张辽也还不够火候,还要多多磨练。
  赵云比较古板,思维不活跃,中规中矩,郭鹏带着他征战数年,发现了他的这个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
  古板意味着忠心,赵云对郭鹏绝对忠心,说一不二,郭鹏认定他能做一路偏师的主将,完美的完成自己交给他的具体任务,一切行动听指挥。
  但是要想做运筹帷幄的统帅,是不够的。
  夏侯渊在各种意义上都能算不错的军事将领,领一军作战能打出不错的成绩,但是要统筹全军,也还是不够。
  关羽倒是有统帅的才能,但是他在性格上的缺陷使得郭鹏并不看好他。
  关羽不擅长处理和同僚之间的人际关系,就和张飞比较友善,和张辽的关系也还不错,其他人则是冷冷淡淡,不主动交往,情商不足,这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来说还是有点问题的。
  张飞就算了,熊虎之将,不可以为帅。
  夏侯惇也就不说了,用来做太守乃至于刺史都是不错的,郭鹏已经不打算让夏侯惇涉足军事,而是打算积极培养他在行政方面的才能。
  曹洪曹休曹纯等曹氏诸将里面,郭鹏认为曹休是最有成为一方统帅的能力的,曹洪和曹纯都差点意思,可以为一军之将,不能做统帅,而曹休则在各方面都有成为统帅的潜质。
  所以郭鹏眼下愿意大力培养的两个人就是张辽和曹休。
  帅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天赋,培养不出来就是培养不出来。
  统领一军的时候强悍无比,一旦需要统筹各军的时候就会慌乱,这样的将领并不少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