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505

  徐晃一看还真是这样,于是缩了缩脑袋不说话了。
  “下马吧,准备步战,这种情况继续骑马是没有好处的。”
  张辽做出了决定,于是三千多骑兵纷纷下马,成了步军,拿着铁盾,举着环首战刀,快速结成军阵,虎视眈眈地看着对面的孙吴军队。
  周瑜一看张辽下令军队下马结成军阵,面色一紧,知道这一战不好打了,张辽是个有本事的人,知道在这里用骑兵冲锋没有好下场,所以果断决定下马打步战。
  张辽盯着吴军军阵里竖起来的『周』字大旗,于是想到了周瑜这个名字。
  周瑜,记得当时郭鹏还为这个人投靠了孙策而发了火,对于庐江舒县周氏本家也并不友善,勒令周氏迁去了邺城,家主周尚在幽州做县令,混的一点也不好。
  看起来,郭鹏很重视这个号称江左周郎的吴国前将军。
第0590章
张文远VS周公瑾
  能被孙策任命为前将军,在吴国的地位相当于魏国的曹仁,这感觉就不是一般二般的有能力。
  如果张辽知道周瑜还曾经正儿八经的打败曹仁,还从善于守城的曹仁手里抢到了荆州重镇江陵,让徐晃乐进和曹仁三人加在一起都没有办法,一定就会明白为什么郭鹏如此重视周瑜。
  周瑜是个正儿八经的军事统帅,优秀的军事家。
  论能力,足以以江东一地和三万兵马让占据北方大部、提兵数十万的曹孟德感到十分忌惮,听说周瑜死了,曹孟德还十分高兴。
  诚然,现在的郭魏政权比曹魏政权强不止一点,但是兵马是实实在在的多,人口也是实实在在的多,对于周瑜而言,二者的意义并无不同。
  周瑜就是不怕,就是用劣势国力扭转局势,以弱胜强,让强者拿他没辙。
  他华丽的军事艺术在赤壁和南郡两场硬碰硬实打实的大战里显露无遗。
  可惜,他三十六岁就病逝了,没能留下更多足以彰显他军事能力的战例,否则,他必将留下更多的经典战例,给后人留下无数谈资。
  这一次打败拥有周瑜的吴军,是真正意义上的取巧和突然袭击,本质上和张辽八百破十万的经历没什么不同。
  张辽固然强大,但是张辽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取巧了。
  吴军不知道自己拥有那么强悍的新式兵器,没有提前准备,真要面对面的交锋,谁胜谁负也不好说。
  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张辽也不会无聊到为敌人鸣不平,他只会继续增强自己的能力,并且重视自己的敌人的能力。
  说到底,你没有,而我有,本身就是我强大的体现,我用优势兵器打败了你,本身也就是我强大的原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我用我的科学技术打败了你,难道不是我比你强吗?
  非要我们一起用一样的冷兵器和一样的兵力,然后在一样的地形上面对面交锋干败了你才算我比较强?
  开什么玩笑!
  老子就是比你强!
  张辽面色冷峻,下令全军下马步战,他自己在后军骑马督战,着徐晃担任前部督,亲自领兵突进,死战,不破周瑜,提头来见。
  当然他不舍得徐晃真的就死了,徐晃显露出来的指挥才能让张辽对徐晃有了些重视,于是把郭鹏给自己的三百虎卫军借了五十给徐晃,让这五十虎卫军临时充当徐晃的亲卫。
  徐晃冷着脸应下了命令,提着战刀,手握盾牌,在五十虎卫军的护卫下上了一线。
  亲兵们扛起了徐字大旗,徐晃以前部督的身份指挥战斗,要正面和周瑜硬碰硬了。
  这样的局势,这样的地形,这样的兵力对比,已经容不得周瑜发挥自己华丽的军事艺术和天赋了,这就是硬碰硬,单纯的死战。
  所以周瑜也毫不犹豫的提刀上阵,在亲兵的保护下一力向前,引领吴军毫不示弱的向魏军亮出獠牙。
  最先发起进攻的还是占据优势的魏军,在张辽发出指令之后,徐晃率领魏军呼喊着凶猛的战号,大跨步向前,三千人发出惊天动地的战吼,冲向了吴军。
  周瑜率领下的吴军不甘示弱,也喊出了自己的战号,大声呼喊,以此壮胆,并且激发自己的战斗潜力,不顾一切的向前冲去。
  两军军阵在这并不开阔的地方激烈对撞,闪着寒光的环首刀互相劈砍,尖锐的长矛互相对刺,盾牌互相碰撞,互相推让对方,谁也不愿意让出哪怕一步,一步之遥都不愿意退让。
  谁退让了,就是输,在战场上,只有前进,击溃敌人的军阵,让敌人的军阵崩溃,后退,才是胜利!
  自己绝对不能后退,绝对不能溃散,无论多么恐惧,哪怕死亡就在前方,哪怕瞳孔里的倒影都能映照出快速接近的尖锐长矛,都绝对不能后退!
  前进,是唯一的生路!
  “杀!杀!杀!杀!”
  剧烈的呼喊声和军阵一起互相对撞,激烈对撞,一如魏军和吴军激烈的战斗,徐晃和周瑜都在激烈的战斗之中身临第一线。
  周瑜大声呼喊,挥舞着自己的战刀指挥自己身边的亲卫直接介入到了最前线的战斗之中。
  徐晃挥舞着自己那将领特制的加长加厚般环首大刀,直接冲上第一线,一刀劈死了一个吴军士兵,杀的满脸是血。
  各自的主将不畏艰险冲上了第一线,士兵自然死命用力,忘却恐惧,忘却生还,忘却一切,甚至忘却自己是个人,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
  杀过去,活下来。
  魏军的人数到底比吴军的人数要多,团体战斗力和身体素质方面也在吴军士兵之上,于是战斗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候,吴军军阵出现了后继乏力和逐渐溃退的迹象。
  打破僵局的自然是徐晃率领的虎卫亲兵,张辽一看徐晃打开了局面,立刻再次调动了一队百人的虎卫军冲了过去,帮助徐晃逐渐撕开吴军防线的裂口,使得魏军的优势逐渐扩大,而吴军阵线上的缺口逐渐无法弥补。
  周瑜正率领亲兵顶在其他危险的地方,勉强顶住了这里魏军的冲击突破,但是很显然,他手上的兵力不足以让他同时兼顾多个缺口。
  魏军好吃好喝好锻炼养出来的强悍战斗力和优势体能终于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吃肉拉练打熬力气的优势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长时间的搏斗,让吴军士卒疲惫不堪,手臂酸软,气力大衰,嗓子都喊哑了,无法对抗依然稳扎稳打的魏军,还有更加强悍的魏军里的特种部队——虎卫军。
  从第一个缺口被徐晃率领虎卫军亲自打开之后,魏军接连突破打开了数个缺口,大量魏军士兵突入缺口之内,快速的突进将吴军的军阵继续撕裂,并且很快将之切割成数个独立作战的小型团体,使之互相之间无法联通。
  类似的破阵战法是魏军士卒的必修课,只要进入那个状态,接受完整训练的魏军士卒自然可以完成熟练的战术安排,将吴军切割包围起来,使之各自为战。
  注意到军队终于力竭,无法继续抗衡魏军的周瑜心中大为焦躁,但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不是军事指挥上的问题,这是国力上的差距。
  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带来了这样的局面,并且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上。
  和好吃好喝的魏军不同,吴军士兵普遍没有那么好的待遇,身体素质没有魏军士卒那么强,在长时间的战斗之中落了下风,在持久上不如魏军士卒,气力耗尽之后,疲软乏力的吴军只有这样的下场。
  魏军依然生猛,吴军节节败退,一度势均力敌的对抗局面不复存在,气力耗尽的吴军士卒被大量斩杀。
  主要就是体能崩溃了,坚持不住了,挥刀挥不动,举盾也举不起来,实在是没力气了。
  周瑜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率领体能上相对占据优势的亲兵们继续死战,继续拖延时间,用自己的拼死奋战给更多的江东子弟争取时间。
  而徐晃则是不顾一切的要突破吴军的阻碍,率军去追击正在渡江而逃的吴军,要给吴军更大的打击,打到他们灭亡为止。
  要是能在这里把该解决掉的都解决掉,那该多么美好!
  徐晃竭力奋战,周瑜也竭力奋战,互不相让,只待时间分出最后的胜负。
  而突然间,一支吴军骑兵的杀入给这个战场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那是孙策,是孙策来了。
第0591章
他的背后插着一支箭
  孙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失去周瑜的结果,渡江之后,他执意返回,谁都拦不住,谁拦和谁急。
  回到江北岸之后,孙策将剩下的战马和骑兵集合在了一起,整顿出了二百一十七名骑兵,亲自率领,奔向战场,与魏军展开绝死一战。
  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周瑜。
  他一点都不觉得带着两千人的周瑜能在魏军的猛攻下全身而退。
  所以他来了。
  孙策带着两百多名骑兵呼啸而至,冲入了正在厮杀之中的交战地,直冲周瑜大旗所在地。
  张辽一眼看到有的孙吴骑兵冲过来,就知道来人是为了救周瑜。
  张辽知道周瑜是难得能让郭鹏生气的人,就想着活捉周瑜让郭鹏解气,以此报答郭鹏对他的信任。
  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现在有人过来搅局,他能不恼火?
  于是张辽拔出战刀,怒喝一声“冲过去”,就带着剩下的二百多名虎卫骑兵冲了过去,加入了战团之中,正面和孙吴骑兵交手。
  双方一个对冲,数十名孙吴骑兵被砍死,摔下了马,也有数名虎卫骑兵被砍下马,死了。
  不过这一个交锋就确定了孙吴骑兵和虎卫骑兵的差距,孙策敏锐的意识到了差距之所在,于是干脆不顾一切钻空子冲过了虎卫骑兵的防线,身边就剩下十来个亲卫骑兵。
  其他的骑兵则在虎卫骑兵的围攻之下,倒也牵制了不少虎卫骑兵。
  张辽一看一小队骑兵掠过自己的防线冲了过去,无视了自己,大为恼火,立刻跟上,穷追不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