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1505

  一路前往雒阳,欢迎的人群夹道而立,就没有断绝的时候,郭鹏并未因此而谴责荀攸和枣祗,而是嘉奖了他们。
  靠近雒阳城,看着雄壮高大的城墙,郭鹏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们没有辜负孤的期待,雒阳城墙的确比过去还要高,还要好,很好,很好。”
  郭鹏哈哈大笑:“不过这还不算,孤还要看看内城如何,只是外面做的好看,里头一塌糊涂,可别怪孤惩罚你们。”
  “大王放心,大王所命令的事情,我等不敢有任何懈怠,枣君和臣,所有事情皆亲历亲为,亲自监督,保证万无一失!”
  荀攸如此表示。
  郭鹏拍了拍荀攸的肩膀,又拍了拍枣祗的肩膀。
  “你们办事,孤是放心的,你们都这样说,孤当然相信,哈哈哈,进去吧!”
  郭鹏当着所有人的面表达了自己对荀攸和枣祗的宠爱和信赖,这让不少官员都露出了既羡慕又暗暗鄙视的神情。
  当然这不是针对枣祗的,枣祗是元从老臣,没人敢针对,他们针对的是荀攸。
  在他们看来,荀攸是一个出卖族人才得到了权位的人,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值得大家效仿,但是他偏偏由此得到了郭鹏的宠幸,给予了很高的权位,所以依然有人羡慕他。
  至于荀攸自己是怎么想的,没人在意。
  郭鹏一路纵马进入雒阳,除了夹道欢迎的士子们和百姓之外,他还着重观看了道路修缮的程度和道路两边的建筑修缮的程度。
  这里不仅是汉最后的国都雒阳,也是魏最初的国都洛阳。
  郭鹏要求在建设这座城池的时候,不得有任何的马虎。
  关键道路必须铺石板,其他的道路也必须要用秦直道的技术压平压实,最幽深的小道也不准懈怠。
  他表示会让所有军队踏遍雒阳城的每一寸土地,任何一个地方不够标准,他都会自上而下惩罚一个遍。
  然后郭鹏还创造性的引入了所谓公共厕所的概念。
  郭鹏要求在雒阳全城建设至少三百个公共厕所,且每一所官方建筑和公共建筑都必须自带厕所,雒阳皇宫内的厕所更是不能少于一百个。
  所有人如厕出恭必须要在厕所内进行,而且每一个厕所都要雇人管理,定时清扫,保持整洁,有条件的人家也要按照官方标准建设厕所,绝对不准发出那种熟悉的臊臭气。
  郭鹏回到汉末以来的记忆,不仅伴随着阴谋和血火,也伴随着屎尿的臊臭气。
  该怎么说呢。
  郭鹏一路走来所看到的,不仅是遍地尸骨,还有遍地屎尿。
  大城市里还好一些,乡野之地简直了。
  别说牲畜了,随地大小便是这个时代上至官僚下至黎庶的约定俗成。
  厕所是个稀罕物件,县城里的街道两边尚且如此,城外的乡野之路和官道更是如此。
  大户人家骑马乘车还好,普通人家用脚走路,那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踩着一坨新鲜的米田共。
  郭鹏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住在谯县县城里,每天早晨县城里的人们苏醒的时候,也是各家各户往街边上倾倒屎尿的时候。
  那个时候,整个县城都弥漫着醉人的气味。
第0765章
公共厕所与摸金都尉
  在郭鹏幼年的记忆里,屎尿的臊臭气味是挥之不去的。
  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有这样的气味,相当难闻,而传说中的甜美空气只有无人区才有。
  所以某种意义上,郭鹏甚至要感谢这个开发不完全的时代,感谢这个遍地无人区的时代。
  要不然真是每时每刻都有吔屎的感觉。
  吃饭的时候不仅有饭菜的香味,还有屎尿的味道,不熏香是真的难以下咽,那是什么感觉啊……
  就算当年去了雒阳,雒阳城内也没少这样的气味,郭鹏自己很注重卫生,奈何不是每个人都像郭鹏这样自己搞一个厕所解决五谷轮回的。
  所以为什么古代士子喜欢熏香呢?
  和欧洲人发明香水是一个道理。
  无他,只为不要时时刻刻产生吔屎的感觉,骗过自己的鼻子。
  郭鹏自己做大佬之后,每到一地,总会要求自己的驻地修建足够的公共厕所,要求在驻地向黔首黎庶和官员们宣扬公共厕所的必要性,半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到公共厕所解决屎尿问题。
  然后逐渐扩大修建公共厕所的范围。
  顺便,郭鹏经过一些调研,发现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人对肥料产生系统的认知,但是出于朴素的观念,已经有少量农户发现人粪尿对土地的好处。
  所以已经有人自发的使用人粪尿对瓜果之类的作物施肥,但是对谷物施肥的极少。
  郭鹏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派人研究了一下粪肥的问题,美其名曰利用五谷轮回之物反哺五谷。
  郭鹏命人收集人粪尿和猪粪牛粪,混合在一起,混杂落叶枯枝杂草淤泥等,又搭建『肥房』以供发酵,耗时两月至三月,随后搞出了一种可以使用的粪肥。
  之后的推广阶段,他命官府免费介绍粪肥给农户使用,这一时期,农户们对于郭鹏强制性的建设公测并且要他们去公厕内如厕还是有诸多不满的,对粪肥的使用也是半信半疑。
  但是等农户们发现施肥的土地比不施肥的土地产量要高一些之后,立刻就改变了态度,纷纷愿意使用粪肥给土地增肥以增加产量。
  到了这个阶段,郭鹏就命令官府象征性的收取一点制作粪肥的成本费用,然后就把粪肥提供给城外的屯田农户们,几乎等于免费给城池周边的屯田农庄提供肥料,以增加粮食产量。
  为此,郭鹏还专门在某些有足够公共厕所的县域内设置了『摸金都尉』这个职位,下辖一群号为摸金大队的专业人士,满县城转悠,专门管理收集公共厕所内的屎尿并且负责将之转化为粪肥。
  当然,这是为了好听,听上去文雅一点,要不然,难道叫『屎官』吗?
  随着时间推移,青兖二州的农户基本上普及了粪肥,于是建设公共厕所并且设置摸金都尉的县越来越多,公厕数量越来越多,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扩散到了其他州郡。
  平定河北之后,郭鹏还把城内是否有公共厕所和摸金都尉定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之一,从而带动了公共厕所建设和居民到公共厕所如厕的风潮。
  所以说有些时候,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不是一件坏事。
  郭某人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这样做的初衷并不伟大,只是为了让郭某人自己不要随时随地产生自己正在吔屎的感觉,不过无所谓,结果好就好。
  虽然因为技术和运输的关系,各地粪肥产量不一,所以很多地方的粪肥数量常常不够,但是这个政策依然得到了屯田民们的广泛拥护。
  发展到如今,各地基层长官都意识到了粪肥对粮食产量的重大影响,所以为了争夺更多的粪肥份额以争取政绩,各村、乡长官都会经常性的掐架,为自己的辖区争取更多的粪肥配额。
  大多数时候是吵架,可有些时候吵架上头了直接扭打在一起也是存在的现象。
  而这也是县令的一大难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要是明显偏袒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而且说到底,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县令本人的政绩来源,帮谁不帮谁其实没什么讨论价值,关键在于总量。
  这是县令们无解的难题,每到春耕的时候,他们都会为此发愁,有些县令胆子小或者怕麻烦,甚至会装病,以避免无休止的骚扰。
  可装病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有些时候,粪肥的分配问题甚至是郡守的一大难题——因为越来越多的县令更关注总量,所以涉及到粪肥的分配问题,也会亲自下场。
  一听说隔壁县粪肥产量比较高,他们就会出动去隔壁县要求均贫富,且态度蛮横,就差动手抢,可哪个县令会嫌自己辖区内的肥料太多呢?
  事实证明,士族和豪强家族出身的更加有文化水准的官员争抢起粪肥来,并不比那些没什么文化水平的村长乡长要文雅。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烦恼。
  甚至在某些时候,县令能否为本县争取到更多的粪肥配额已然成为了县令能力的一大约定俗成的指标——
  你要是能抢来配额,大家都服你,抢不来,你以后说话就不是那么好使了。
  而最近,听说某些人口大郡的郡守也遭到了周边某些人口数量不足且发展滞后的小郡郡守的骚扰,甚至引起了州刺史的注意。
  这种事情送到郭鹏的桌案上,郭鹏甚至觉得有必要开会讨论在中央设置一个专门管屎的机构,以动态平衡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由中央来统一调配各地粪肥的分配问题,平息各地矛盾争端。
  有道是一方缺屎八方来送,总不能让一个地方的人买到便宜的谷物,另一个地方的人只能饿肚子,中央政府从来都是看全局的。
  不然这个矛盾争端迟早要延伸到中央,到时候满朝大臣都要在朝堂上针对屎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场面,想想都醉了。
  当然不管怎样,经过多年努力,郭鹏感觉神州大地的公共卫生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百姓的公共卫生意识也强了不少。
  至少在雒阳城内,他闻不到那种乡野之地弥漫着的五谷轮回的气息。
  “很好,作为帝都,怎么能有那种味道呢?你们做得不错,不过以后,随着雒阳人口的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也要增加,摸金都尉也要多置,划分片区,各自管各自的片区,确保城内的整洁清新和城外农田肥料的供给。”
  “遵命。”
  荀攸和枣祗一起领命。
  除了公共厕所之外,还有诸如三百座治安瞭望塔、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应急管理部门和国家储备仓库之类的建设也在郭鹏的询问和考察范围之内,他带来了专人去验收,考察雒阳官员的政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