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1505

  无论是谁。
  这一刻开始,身为一位帝王的心被彻底激活了,站在这至高无上的地位上,郭某人正式开始了为自己而谋划的历程。
  他对外公布,自己会在十二月三十晚举行登基大典,一起举行的还有汉帝刘健的禅位仪式。
  建安三年会安然度完,明年的正月初一,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新时代了。
  时间还有一个月,亢奋过后,魏臣们紧急动员了起来。
  关于称帝所需要的一切准备,他们都要在这一个月之内准备好,否则新帝问罪,他们如何承担得起?
  程昱立刻担当起了仪式的总负责人,开始根据礼制安排全部的仪式。
  本来以为这会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按部就班就好,但是真的操作起来,大家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很好理解,汉礼不是每一个汉臣都明白的,否则国家也不会专门需要一个礼仪官,甚至是一个礼仪部门,因为礼仪是一套极其繁琐复杂的流程,为了将上层高高捧起,增加神秘色彩,礼仪就是重中之重。
  而禅位礼仪也好,登基大典也好,都不是郭鹏手下这帮人能做到的,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了。
  中央朝廷里的礼官和相关典籍随着弘农城的一把大火一起被烧成了灰烬,以至于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这套流程,无奈之下,程昱只好紧急寻找懂得汉礼的官员或者学者。
  很快,这个人选就被人们推选出来了。
  当朝司徒,蔡邕。
  蔡邕博文多识,久居朝堂,必然知道这一系列的流程,有他出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不过对于这个人选,程昱却有些小小的忧虑,于是上门拜访,本以为会遭到呵斥,最后不得不摆脱郭鹏出面,结果蔡邕却一口答应了。
  嗯?
  这好像不符合蔡邕一直以来的办事风格?
  这是怎么回事?
  看到蔡邕很痛快地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程昱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蔡邕要暗中搞事情,于是不放心的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郭鹏。
  “放心吧仲德,蔡公,是我去说服的,蔡公是汉的司徒,也会成为魏的司徒,你什么也不用担心,尽管去做好了。”
  “……”
  程昱一脸惊悚。
  蔡邕什么时候……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他来担心。
  既然郭鹏都这样说了,那么他只需要放心的把礼仪方面的事情都交给蔡邕就好了,其他的任何一切都不用担心。
第0770章
建安三年的最后一天
  事实上程昱也是这样做的。
  而且在程昱看来,蔡邕做的很不错,各种意义上都把礼仪问题和流程问题安排的非常妥当。
  程昱或许还不是太理解为什么蔡邕会没有反对。
  可是作为一个各种意义上都和郭氏绑定在了一起的家族,蔡邕又有什么办法呢?
  看着众望所归的局面,看着浩浩荡荡的吓人场景,蔡邕再怎么样,也要为自己的女儿们着想。
  尤其是嫁给了郭瑾的小女儿。
  郭鹏没有解释太多,也不需要说什么,只是对蔡邕说,蔡琬会是未来的皇后,运气好,寿命长,也能做太后,母仪天下,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那个女人,连皇帝见了都要下跪的女人。
  蔡邕还能怎么办?
  蔡邕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看向了郭鹏。
  “这些难道都是子凤事先就准备好的吗?”
  事到临头,看起来,蔡邕这位技能点完全没有点在政治方面的大佬也终于醒悟了一点点。
  “蔡公,事到临头,我能如何?您又能如何?事已至此,无需再问了。”
  郭鹏如此说道。
  蔡邕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
  “我会成为不忠之人吗?”
  “既然我是皇帝,就没有人敢这样议论您,无论是现在,还是遥远的未来。”
  郭鹏这样一说,蔡邕也无话可说了,无可奈何的认了眼下的局面。
  因为这真的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的局面,再怎么阻挡,也是没有意义的。
  蔡邕加入了郭鹏称帝筹备行动小组,开始了一系列的指挥工作,而郭鹏则着手制定未来的施政方略。
  人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上任怎么着也要三十把火。
  大封群臣少不了,这是必需的,从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上保护好这些支持自己的人的利益,继续让他们安心的为自己奋斗,然后继续地方治理,继续深入强化地方上的建设,深化乡村屯田制度。
  接着是搭建起全新的政治制度,打造一个全新的政治班子,拉起法律建设,交通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把基础夯实。
  然后就是一口气收拾刘表和刘璋,顺手拿下连姓名都不配有的交州,再以无人可挡之威望扫灭公孙度,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
  实现天下一统,完成一个开国帝王最高的功绩之后,郭鹏想要做的事情就可以开始做了。
  开通西域啊,重回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啊,进一步驱逐北方蛮夷啊,江南大开发啊之类的。
  与此同时,自己的皇帝之位也差不多稳固了,那个时候,就可以用无限的开国帝王威望对士人开战了。
  他要用接下来的生命和士人展开一场魏国国运之战。
  打赢了,三百年魏国可期。
  打输了,最多一百多年,魏国就可以变更姓名,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性人物,还想传承多少代人呢?
  郭某人觉得,那是不现实的。
  只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郭某人都有必要将汉室的政治制度来一场很大的修改,让这诡异的二元君主制就此终结,让中国的历史向着真正的君主专制方向大跨步的前进。
  临近十二月三十,在蔡邕的全盘指导之下,雒阳城各方面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而地方上,因为没有什么战争威胁,除了江东之地,各地刺史、郡守、将军都急速向雒阳赶。
  其实程昱给他们的密信就是一个讯号,让他们立刻准备好向雒阳前进,消息一传来,他们立刻跨上战马日夜兼程的奔跑起来,向雒阳前进,半个多月的功夫,一大半人都来了。
  而在扬州,大家都很忙,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参加开国典礼,所以郭鹏特意写了一封信给顾雍。
  他说让江东方面好好的办自己的事情,未来登基之后,郭鹏会亲自来江东一趟,为他们弥补不能参加开国典礼的遗憾。
  顾雍代表江东臣民向郭鹏表达最诚挚的问候。
  这些事情准备妥当之后,已经到了十二月二十八,距离开国大典还有两天。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在各方面协调之下,这件事情办理的还是很不错的,郭鹏亲自验收,然后在蔡邕的指导下走了一遍流程,学习了一下自己到时候要做些什么。
  说穿了,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汉帝刘健宣布禅位,郭鹏接任皇帝,另立新朝,然后封赏,接着大家还是继续做该做的事情。
  因为郭鹏实际上已经统治大家很久了,现在只是从实际统治变成了名义实际一起来,具体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所以赶快搞定这个事情,大家一起欢乐欢乐,然后该怼刘表怼刘表,该怼刘璋怼刘璋,赶快把外敌收拾掉,天下一统。
  我们真的等了好久了,不想再等下去了。
  他们如此说道。
  这自然是正常的,也是郭某人希望看到的,感受到这样的氛围,私下里举办酒宴的时候,那些一路跟随而来的元从老臣们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还有的直接哭了出来,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感情还真有人迫不及待的盼着郭某人做皇帝,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肯定还是有的。
  当然了,他们并非是出于对郭某人的一片忠心而这样认为的,只是觉得郭某人这样搞对他们而言更有好处罢了。
  比起郭某人的称帝,他们更在意郭某人会给他们什么赏赐。
  郭某人对此心知肚明。
  一个两个的,都在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时间终于到了十二月三十,建安三年的最后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