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1505

  现在的交州可没有南越王赵佗了。
  不过也难说,蛮荒之地人多剽悍,未开发之前这些地方的经济利益也很低,在中原混战的时候,交州几乎就是天下间仅有的净土,因为没有谁会想着攻打他。
  郭鹏让宦官传令给辛毗,让辛毗着手调查一下交州目前的统治者是谁,然后再来汇报。
  解决掉交州的问题,就几乎没有问题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刘表逃到交州去,真要让他跑了,必然是个祸患,要是能抓住的话,必须要抓住,而且除此之外,刘璋是否会出兵相助也是个问题。
  不过稍微讨论一下,大家也就达成了一致看法——没卵用。
  刘璋要是来,那就来,要是北上汉中,那就在汉中揍他,要是直接往江陵来,那就搂草打兔子一勺烩了,当年他们三路一起进兵都奈何不了郭某人,就更别说比当时更加强大的郭魏帝国了。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什么,倒不如说要担心的不是郭鹏,而是刘表和刘璋。
  就目前来说,刘璋称帝和刘表称王在魏国领土范围内有所传播,但是并未引起什么波澜,至于什么天下仁人志士群起而攻郭魏什么的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
  能给这些流民一个安稳的家,一块土地和一些农具种子,让他们吃的上饭,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基层的乡长和村长也会经常对他们宣扬伟大的皇帝陛下对他们的恩赐,郭魏是真的有人心的。
  比起虚无缥缈的光复汉室,还是能吃到嘴里的粮食更加得人心。
  而之所以这些消息可以传播到中原来,那也是商人的事情,临淄营不是吃干饭的,要是有间谍来搞事情,临淄营早就出手扫灭他们了。
  而且就眼下来说,魏国基层的生态状况和刘表他们的生态状况完全不同,屯田乡村占据大多数,豪强庄园不占多数,想收买豪强起兵搞事情,不容易的。
  而且郭鹏大修道路,改善交通状况,已经把汉末落后的交通状况革新了一遍,江南的那些间谍想要联络所谓的『仁人志士』,估计都找不到路。
  这种情况下还能传播,只能说是商旅的功劳。
  虽然打仗照打,但是商队的生意还是要做,经济还是要发展,郭某人自己都在做生意,其他人自然也会做生意,把南人需要的东西带到南方去卖,然后换回来北人需要的东西。
  比如著名的蜀锦。
  郭鹏无论怎么和刘璋关系恶化,蜀锦的供应就没有断过。
  蜀中豪族和蜀汉官方很喜欢郭鹏铸造的标准五铢钱,郭魏官方也很喜欢蜀锦,郭鹏登基所用的礼服就是纯粹的蜀锦织造的。
  双方虽然在军事政治层面没了交流,但是经济文化方面还是存在交流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彼此边界也不是柏林墙,不像地图上那样泾渭分明,也没有卫星监控,没有谁闯过来都知道,更不会建造边境墙来防止有人偷渡,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
  否则郭鹏也不可能用一个论才大典就把荆州大半的士子给笼络到了自己这边来,直接把荆州的文化搞崩掉。
  于是刘璋称帝和刘表称王的消息也随着商队的往来而往来,两人号召天下仁人志士起兵反抗郭魏伪朝的消息也像笑话一样传到了中原来。
  那些商旅的确是用传笑话的口吻去传播这种事情的。
  在他们看来,这天下要说打仗,郭鹏说第二,谁敢称第一?
  要是有第一,那当皇帝的就不是郭鹏了。
  郭某人自己就是当年维护汉室的唯一的“仁人志士”,要是没有郭某人“起兵讨伐”袁术,现在的天下就姓袁了。
  所以你们猜现在天下还没有“仁人志士”啊?
第0788章
等到郭鹏死了,天下还是从前的天下
  也不能说郭魏帝国的统治区域内就真的没有“仁人志士”了。
  这一点连郭某人自己都不会保证。
  这些心怀不轨之徒,这些不满意郭鹏统治的人,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郭某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豪强。
  比如郭鹏收缴冶铁工具,且不准豪强庄园冶铁和铸钱的行为就让一些豪强很不满意,他们觉得郭鹏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不仅回收了铸币权,让他们无法大搞庄园经济,还要搞盐铁官营,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
  但是政策还是推行下去了。
  官面上的人物带头遵守,比如李典,比如曹洪,比如韩浩,他们都带头遵从,交出自己庄园内的冶铁工具和铁匠户,以此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老实交出这些东西的郭鹏采取怀柔政策,对于那些有抗拒心理的,则一声令下,令地方县令乡长什么的直接配合地方守备兵到庄园里搜,然后强买。
  要把一切冶铁设备和铁匠都给买走,绝不允许私人冶铁,管制的非常彻底严格。
  如果有武装反抗的,杀无赦。
  新朝建立的大背景下,郭某人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他的意志!
  这些豪强不满意,但是没有对抗的力量,杀了几只鸡之后,猴群就老实了。
  郭鹏的基层乡村势力更大,乡村里的村长和乡长也不是吃干饭的。
  在郭某人的刻意操纵之下,往往一座豪强庄园被好几个屯田村庄包裹在其中,彼此之间不能互相交流,屯田农庄内农时耕田,农闲时操练战术战技保卫家园。
  你让他们起兵造反?
  小规模的一个村长就能带着村里的青壮去干一仗,稍微上点规模的一个乡长就能给你们摁下去。
  而且现在郭某人已经把老卒下乡当作一个政策来实施了。
  通过早些年在青兖二州和冀州的成功试点,郭某人登基以后就把这个政策正式立为法案,颁布下去执行了。
  那些身体有问题不能适应魏军高强度作战需求的老卒们,除了军中留一些作为新兵教官之外,大部分都被外放撒入地方乡、村,作为当地青壮们的领头者,专门负责在农闲时带领地方青壮操练战术战技。
  中原与河北大规模铺开了这种屯田农庄包围豪强庄园的状态,边远地区还没来得及铺开,但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豪强们本以为还有什么变数发生,结果郭某人直接抢了皇帝的位子自己来做,成了皇帝老儿,天下最大的那个人。
  这下可好,也不知道他要做到什么时候。
  但是就眼下来说,郭鹏除了一力推行盐铁官营,禁止民间私自冶铁和私藏兵器之外,并未重新制定全新的税收政策。
  郭鹏没有对豪强和士族的产业收税,对他们拥有大量人口和土地的庄园没有收税,依然延续了东汉的税收政策。
  他只是在自己掌管的范围内压榨屯田民,然后要求糜氏和曹氏这两大官方商队缴重税,并未波及到其他人,也没有对各大豪族的私人商队收税。
  东汉商税一般只有市税和山泽园池产品的征课,郭鹏不仅没有扩大征税范围,反而还将各地军阀一度复兴起来的关税给取消掉了,以此打通了各地交通,使得因为战乱一度凋零的商业开始复兴。
  针对这些私人商户,他收的税的确不多,眼下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屯田民,只有少部分来自于商业税收,因此民间商业贸易正在逐渐朝着东汉兴盛时期发展。
  魏国疆域内的各条交通干道上,贸易商队来来往往,各地商人大量涌入各个城市的交易中心,愉快的进行着税率极低的商业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对豪强和士族的产业以及商业利益,郭鹏并未作出任何侵犯,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去,因此,这在士族豪强看来,是郭鹏妥协的一种方式。
  核心利益不受损,那么些许边角料也就由他去了。
  而且他是马上皇帝,用武力抢来的皇位,要说大义名分,要说武力,天下豪强绑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何苦与他一力作对?
  等吧,等到什么时候郭鹏死了,郭魏皇室衰弱了,帝国武力也衰弱了,那天下就还是从前的天下,周边那边屯田民的土地还是他们的。
  别看现在官府管得严,豪强们对自己祖上是怎么借着天灾人祸钻空子侵吞土地发国难财的道路是一清二楚的。
  按照他们的话说,真正的豪强之家最在意的是传承,而不是一时的财富。
  他们的子弟知道怎么变成豪强,就算一时被郭某人剥夺的一穷二白,只要不死,只要管制松了,抓住机遇再来个十年二十年,他还是豪强。
  这是黎庶们学不会的,也不可能学会的,学会这一手的就不是黎庶,是民了。
  他们普遍认为郭某人的政策是一时的,人亡政息的可能性极大,只要他的后世之君不能坚持他的政策和管制,不像他这样对土地管的死严,动不动丈量土地动不动检查粮仓,那他们怕什么?
  只要郭鹏别触碰他们的核心利益,别在豪强们的自留地上撒野,他在他自己的地盘上爱怎么折腾是他的事情,他还能翻了天不成?
  最多三四十年,不过一两代人的功夫,天下还是那个天下。
  所以刘表和刘璋这种空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号召在他们看来是非常无趣的。
  真的很无趣。
  喊一句口号散播一些谣言就让咱们群起而攻了?
  利益呢?
  胜利的希望呢?
  郭鹏那个牲口,区区县令之子起家,结果四世三公的袁绍和袁术都能怼翻了,自己翻身做了皇帝,这样的人物,你让我们和他打仗?
  别,别,别,千万别,我还想留着脑袋多吃几碗饭,留着下半身再多爽几年。
  这就是那些口服心不服的被触犯利益的人们的心里话。
  郭鹏县令之子起家,一路做到了皇帝,一路上怼翻了不知道多少人,这些人的尸骨还没凉几年,大家记忆犹新,对那位洛阳城里的新天子心怀十足的敬畏。
  这个时候和郭鹏做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