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6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4/1505

  不走石牛道,就没有别的道路可供数万大军直达成都,那些山野小道根本不能承载数万大军的通过和粮草转运。
  阴平小道过于凶险,那是邓艾在钟会已经完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兵出险招,剑走偏锋,是真正的无奈之举。
  钟会只是想赌一把,邓艾也是在赌,他们都在赌,输和赢必须选一个,而大局在握、只有赢没有输的郭某人根本不会选择那条路。
  所以必然要走石牛道。
  要走石牛道,必须要面对的天险就是剑阁。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这是李白亲身经历之后加上艺术修辞手法所呈现出来的剑阁之险。
  而在艺术性之上,从历史性和军事角度来说,钟会率领十余万军队,在突破了阳平关之后,在蜀中人心动摇的情况之下,愣是没有在姜维的坚守之下突破剑阁。
  那可是十万军队,没掺水,如此庞大的数量,占据绝对兵力优势,十万人攻一关也不能攻克,钟会几乎陷入绝境,军心动摇,粮草不济。
  当时汉中还有蜀军三个据点坚守,钟会没能拿下那三个据点就匆忙南下,使得魏军的进军不稳,如芒刺在背。
  钟会本想速战速决,快速通过石牛道进取成都,结果被姜维一招飘移甩开了邓艾和诸葛绪,强行军到了剑阁堵住钟会,让他寸步不得前进。
  那种情况下,一旦退兵,前面是姜维、张翼、廖化,汉中有柳隐、蒋斌、王含,可以想象,他的退兵之路并不安全,恐怕会面临比当年曹爽还要惨的境地。
  当时,若非邓艾欧气傍身偷渡阴平成功,而诸葛瞻名不符实昏招迭出,白白让出涪城重镇,那么灭蜀之战是否能打下去还是个问题,蜀汉搞不好还能再苟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由此可见剑阁之险要,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郭鹏倒不是拿不出十万军队猛攻剑阁,而是觉得这样做意义不大,在掌握了荆州的情况下,从荆州入蜀的困难程度显然要低于从汉中入蜀。
  这也是他先攻荆州再取益州的战略指导思想形成的原因。
  所以他安排了汉中方面的三万军队和荆州方面的五万主力,为的就是在汉中故布疑阵,分散刘璋的兵力,使得他们在鱼复方面不能安排更多的兵马来防备魏军主力。
  刘璋手下军队损失的很严重,要是他不曾进取汉中,说不定还能拿出更多的军队来。
  但是汉中北伐之后,刘璋损失了三四万战兵,几年修养也不足以让他恢复元气。
  如今刘璋可以拿出这六万多军队已经是十分勉强的事情了,现在他虽然还在继续扩军,但是效率值得商榷,扩军出来的军队是否可以承担大任也值得商榷。
  总体看来,刘璋方面也不是没人认为鱼复方向的魏军最为凶险,所以鱼复方面的蜀军是最多的,足足三万。
  可尽管如此,面对五万魏军还是略显不足,一旦鱼复县方面被突破,剑阁和米仓道的天险也将失去最大的意义。
  相对而言,汉中方面的魏军仅仅三万,只是和吴懿还有张任所部持平。
  以蜀军在鱼复方面所布置的兵力,明显不能和魏军相抗衡,因此鱼复方面的突破已经成为了魏军的主要突破方向。
  郭鹏根本没有指望过汉中方面军可以突破米仓山和剑阁天险。
  只要他们可以起到分散刘璋兵力的作用就可以了。
  而刘璋的抵抗也很符合郭鹏的心意,至少有理由对蜀中的豪门士族进行一波清理,然后堂而皇之的往蜀中注入魏帝国的基因了。
  也为将来开拓南中获取更多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奠定基础。
第0820章
郭鹏许下了统一的愿望
  军队都还没有进军,大战还没有开打,郭某人已经把未来蜀中的拳头产业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不仅如此,他还准备好好地拓宽修建一下石牛道,把蜀道打通,加强蜀地对外的交通运输能力。
  这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割据蜀地造反的情况发生。
  一切统治上的不便捷,都可以通过改善交通环境来解决,交通越是便利,统治就越是稳固,这是郭某人的信条。
  入蜀作战的计划确定之后,也临近新年了,不知不觉,郭某人发现自己当皇帝的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总体来说,延德元年这一整年对于郭某人来说是非常成功的。
  他不仅搭建起了郭魏帝国的行政架构,还把荆州给夺过来了,在大一统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等于向全天宣誓他是个合格的大一统统治者。
  魏国的正统性进一步提升,全国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可想而知的是,在攻克益州之后,这样的正统性和凝聚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胜利,不断的胜利,从无到有的胜利,这样的胜利可以奠定郭某人的无上威望。
  而这样的威望是魏帝国稳定并且站稳脚跟的重要因素,也是郭某人在日后发动变革的重要支撑。
  没人敢反对他。
  所有的敌人都会成为郭某人登上高台的垫脚石。
  洛阳皇宫里,郭某人面朝西南,似乎可以越过千山万水看到那即将属于自己的富庶的天府之国。
  不为别的,哪怕只为了即将到来的小冰期,蜀地的存在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块预订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必须要得到妥善的治理和开发,这对于不久后的将来郭魏帝国将会面临的大范围粮食减产会有巨大的帮助。
  尽快统一吧,统一,就能办大事。
  延德元年十二月底,郭某人在洛阳皇宫许下了这样的愿望。
  整个延德元年,新晋的魏官魏将们各自也有各自的期许,他们在这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也难得的放松了自己的神经,打算家人好好的聚聚。
  尚书台御史台和参谋台都忙着办起了年终总结会议。
  很快,整个朝廷范围内的年终总结会议都要在勤政殿内进行,郭鹏会亲自听取各个部门全年的总结,并且做出评价。
  办事办得好,错误犯的少,自然可以得到嘉奖,年终奖十分可期。
  办事般的不好,错误犯的多,总是还得同僚替他擦屁股的,那就要担心自己的官还能不能做下去。
  魏天子行政,从来都是最看重官员的能力,能力不足的也想留在官场上?
  尤其是洛阳,这个官员待遇最好的,也是生活条件最好的地方。
  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留下来的。
  这场会议在十二月二十四召开,参与人都是各部门的主官,掌管权力的大佬。
  近百号人全部聚集在了郭鹏的勤政殿内,分列数席,君臣奏对,互相讲述一下自己在今年的工作总结。
  这场会议一开就是好几天,从十二月二十四开到了十二月二十八,距离新年午宴还有两天的时候,会议才结束。
  一大批官员的升迁决定已经在郭鹏手上握着,出于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的想法,决定年后再公布。
  十二月二十八以后,整个朝廷里最忙碌的事情,就是新年午宴。
  郭鹏规定,魏帝国的规矩就是在十二月三十中午,皇帝宴请百官一起吃饭,然后晚上,各回各家,和家人团聚。
  皇帝会在午宴上给诸位臣工发福利,发钱,感谢诸位臣工一年来的辛勤劳作。
  然后给假五天,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除了必要的轮值官员以外,大部分官员都能得到宝贵的休息时间,皇帝也能休息。
  郭鹏毫无疑问是个勤奋工作的皇帝。
  从立国以来,整整一年,只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休息了一天,其他重要亲人的生日也就是陪着吃了一顿晚饭,剩下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
  所以这五天的休息,对于郭鹏自己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他也不是机器人,也会想要休息,这些天正好可以用来放松放松,准备迎接来年更加激烈的战争。
  于是郭鹏难得的放下了手里的政务,选择让苏远带着自己去那个修缮完成好几个月但是自己很少有时间去的御花园游览一番。
  皇家园林御花园,是荀攸主持修建的。
  在东汉皇宫原有的基础之上,将皇家园林重新修缮了一遍,增添了不少花花草草和珍奇动物,又派专人养殖,供给郭鹏一家子消遣之用。
  不过比起珍奇植物,郭鹏自己更喜欢狗这种动物。
  在这个时代,家猫和家犬基本上都已经和人类生活在一起了,所以郭鹏也在御花园里养了六只狗,都是最普通的农庄里最常见的大黄狗。
  黄狗是中国本土最古老的犬种之一,被驯养的历史有三千五百年。
  黄狗性格温顺,很少主动攻击人畜,主要用于看家护院,也有猎犬的功能,还不挑食,是很优秀的犬种,不仅如此,黄狗对主人极为忠诚,很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
  李斯死前曾对自己的儿子感叹再也不能陪他牵着黄狗去狩猎,而苏轼也曾经写过『左牵黄右擎苍』这样的词句。
  郭鹏也非常喜欢狗,以往战争时期没有闲暇养狗,登基之后,觉得御花园是个养狗的好地方,于是就派人养了六只大黄狗。
  平时郭鹏和臣子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比较累了,就会去御花园看看这六只大黄狗,喂它们吃的,逗逗它们,以此取乐,缓解神经。
  坐在他的这个位置上更是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和人接触的越多就越喜欢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