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1505

  靠着好文笔和不要脸的特质,陈琳也成为了当朝显贵之一,一支笔写出来的文章赚到的功勋居然不亚于一些带兵打仗出生入死的将军。
  人人都知道郭鹏宠幸这个软骨头士人,人人都鄙视他,但是每当陈琳得到丰厚赏赐的时候,那些骂的最欢乐的人未必就不羡慕。
  将军里也有不少人不理解郭鹏为和如此宠幸陈琳,甚至能够给陈琳那么好的待遇。
  有些冒着生命危险打仗的将军都拿不到一千多户的食邑,陈琳从没上过战场,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拿到那么高的封赏。
  但是真正的聪明人是会明白的。
  陈琳的那支笔和他的文思泉涌给了郭鹏多大的帮助,陈琳输出的高质量文章为郭某人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立下了多大的功劳。
  软实力上对士族官僚们的超越对郭鹏的帮助并不亚于硬实力上军队对敌人的碾压。
  尤其在和士族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陈琳的那支笔给他带来的帮助是军队所无法办到的。
  军队是用来掀桌子的,是终极暴力武器。
  陈琳才是用来掰腕子的。
  除非实在是掰不过腕子,面临倾覆之危,最后的时刻,郭某人才会选择用军队来掀桌子。
  掀桌子不是什么好事,看看董卓的下场就知道了。
  郭某人不可能杀光所有士人来夺取全部的皇权,他需要有人帮他治理国家,而不可否认的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级人才都是士族出身。
  所以郭某人让陈琳带起了一支御用文人团队,搞团队战术。
  有些时候陈琳力有不逮,团队就会顶上来,集体输出文章,火线上阵,和敌人集体对线,疯狂嘴臭,以此为郭某人抢占舆论高地。
  然后屡屡得逞,屡屡化险为夷。
  郭鹏在外征战靠军队,在内征战就要靠陈琳。
  起家以来,郭鹏因为自己的政策而屡次遭到言论危机,每一次郭鹏遭遇舆论危机的时候,都是陈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笔杆子和对方打嘴仗,疯狂对线,互相嘴臭,以占据舆论高地。
  失去舆论高地的痛苦,郭某人可是一清二楚的。
  对此古人也深有感触,所以才会有唇枪舌剑之说。
  舆论的威力不亚于刀剑。
  要不是陈琳为自己占据舆论高地长年累月的战斗,不断和人打嘴仗吸引火力疯狂对线,郭某人早被黑成炭了。
  还能得到名将之风名士之资的称号?
  开玩笑!
  这一千一百户食邑给了陈琳,不仅不亏,对郭某人来说反而还是大赚特赚的。
  有了陈琳的暴力持续输出,长久对舆论场形成压制,郭某人办事才会少了许多掣肘。
  如果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和舆论高地上发号施令,那么想要办成一件事情就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陈琳受宠一点都不奇怪。
  陈琳的正式官职是内阁次辅,是郭鹏最亲信的官员之一。
  当然陈琳知道自己的行政水平有几斤几两,所以基本上不在内阁出现,他在自己的府内带着自己的团队成天写文章锻炼文笔,或者喝酒吃饭吟诗作赋,有事情的时候才会入宫面圣。
  他会亲自聆听郭鹏的要求,然后写出一大堆高质量的命题作文,针对经常性出现的对郭鹏不利的言论进行批判,更多的时候也亲自下场与人辩论,取得胜利的次数并不少。
  照这样下去,他的爵位和食邑还要继续上涨。
  这是一定的。
  这一次,陈琳输出的高质量文章一如既往,很得郭鹏的喜欢,于是下令散播出去,让人们都知道,给自己好好的美化一下。
  虽然说陈琳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拍马屁,但是也有真实的地方。
  最令人信服的谎言是真实的谎言。
  而所谓真实的谎言,就是用真实的论据做支撑,在议论方面进行概念偷换,达成自己的目的,从而带起节奏。
  这样的谎言,真实,有效,很容易带起节奏,引起共鸣,还不容易被发现是谎言。
  陈琳尤其擅长此间道理,写文章说谎那是轻车熟路。
  可是他的谎言也是有郭某人真实的功绩作为支撑的,没有真实的功绩,何来真实的谎言呢?
  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风起云涌,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而郭鹏奋起从军征战二十年,荡平天下军阀,恢复天下安定,这等功勋放在历朝历代来说也是一等一。
  怎么就不能拿来大吹特吹了?
  这不是真的?
  这当然是真的。
  只是后面该怎么发挥,那就是主观情绪来主导了。
  对陈琳来说,反正彩虹屁要不要钱,玩命的夸,玩命的造,总而言之一句话——让皇帝高兴!
  陈琳这样搞,他的团队也这样搞。
  郭鹏当然高兴,非常高兴。
  因为最后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乱世军阀被扫平了,最后的威胁也消失了。
  他成为了最后脱颖而出的那个胜利者。
  从法理上,从社会意义上,从历史角度上,郭某人都成为无懈可击的天下之主。
  这让郭某人觉得非常开心,让郭某人感到快乐无边。
  他的权力,他的威望,他对天下的掌控力进一步提升了。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更有趣的事情不止如此。
  延德二年十二月十六,就在郭鹏得知辽东被攻克之后的第二天。
  前汉交阯刺史张津上降表,表示愿意向郭鹏投降,交出交阯之地,纳入郭魏帝国的统治之中,以完成国家一统。
第0895章
开战时刻
  张津表示自己愿意投降,同时向郭鹏请求把交阯之地立为州,以示公平。
  并且送来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张晾到洛阳来做官,兼任质子。
  张津上表,代表天下真的一统了。
  郭某人没有一丝防备,天下就一统了。
  话说郭某人是真的不知道那地儿是谁在管事,对那块地方也不关注,让外交部的人去查,他才了解到交州压根儿就不是州。
  因为太过于缺少人口且没有存在感,根本就没有州级建制,首脑也称为交阯刺史而非交州刺史。
  从几十年之前,那里的地方官员就开始请求东汉中央,请求了很多次希望成立交州,但是都没有得到东汉中央的允许,连交阯刺史这个职位也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
  东汉中央对那一块蛮荒之地的漠视程度可见一斑。
  然后郭鹏派了外交部的官员前往交阯去见张津,希望张津看在天下大势上可以顺从郭魏帝国,然后他会允许成立交州,让张津担任第一任交州刺史,还保证三年内不收任何赋税,不派任何官员和军队。
  唯一的要求是要张津送一个质子来洛阳做官,以表诚意。
  现在张津全盘照做,显然也是看到了天下一统的现实之后不愿抵挡,于是选择了顺从。
  而且郭鹏的条件真的很好好不好?
  三年不交税,而且郭鹏还承诺不派任何官员和军队到交州来,等于默认张津对交州的统治。
  张津傻了才会不答应。
  所以他答应了。
  郭鹏觉得猝不及防,但是不妨碍群臣一起上表向郭鹏表示祝贺,祝贺郭鹏一统天下,魏帝国成为当之无愧不可动摇的正统帝国。
  郭魏正统开始生根发芽,更加的深入人心,更加让人感到切实的存在感。
  这一次,是真的一统了,他们多少年的奋斗,开花结果了!
  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