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1505

  不过东汉帝国到底是打走了北匈奴,将西域掌控在手数十年过,这很重要。
  西域不能被整合,无法团结一致对抗外敌,这就给了郭某人可乘之机。
  南匈奴被郭鹏团灭,整体编入了汉族,北匈奴被打跑了,从此不知所踪,所以匈奴势力已经不复存在了。
  曾经威胁汉帝国生死存亡的庞大帝国,到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能够威胁郭某人夺取和经营西域的强大敌人已经不在了,东汉帝国用了一百年的时间把它们消灭了。
  这也算是东汉帝国为郭某人所做出的为数不多的贡献。
  要经营西域,成为西域诸国的爸爸,郭某人已经不需要和匈奴打生打死了。
  只需要和西域的小国家们说一声,听话的给糖吃,一起做生意,不听话的摁在地上摩擦,然后随手灭掉,就可以了。
  在大国面前,小国是悲哀的。
  生在大国是幸运的,生在一个小国是凄惨的。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依然如此。
  所以郭某人要一个大中华,而不是分裂的乱世。
  临淄营人数和精力有限,郭鹏首先需要统一,然后才是对外开拓。
  西域显然不能算在统一战功之中,所以自然消息就滞后了。
  之后伴随着张飞和曹仁在凉州的进取,郭鹏还需要进一步对西域进行渗透,派遣临淄营密探到西域调查西域诸国的情况,了解清楚之后,才能制定稳妥的对西域政策。
  先打还是先抚慰,这很重要。
  打通西域诸国,把魏帝国国内某些产能过剩的产物贩卖到西域去,还能赚一些外汇,并且引入当地的一些特色的来自于中亚的产品,或许还有什么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对于这条商路,这条解决内卷的丝绸之路,郭某人真的是眼馋已久了。
  作为皇帝,他不仅要收拾那些牛鬼蛇神,还要负责把蛋糕做大,增加社会的财富总量,进行妥善的再分配。
  如此,才能给后代留下更大的余地。
  所以西域,必须要开拓。
  重返西域战略,必须要执行。
  这个决定定下来之后,郭某人便着手写诏令。
  他下令让张飞从辽东出发,前往西北,就任曹仁的副手,在曹仁的领导下,逐步向武威郡进行渗透,开始对武威郡进行攻略。
  与此同时,郭鹏还下令给曹仁,让曹仁着手准备对河西四郡的实质性占据。
  现在就可以开始动起来了。
  时间的确差不多了。
  之前,郭鹏让外交部整理出来很多关于东汉历代皇帝经营西域的资料,稍微看了看,便没眼再看下去。
  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东汉政府对西域的经营态度就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
  基本上稍微有一些挫折就要放弃西域,只想着保全汉地十三州,其他的都不在意,根本不把西域放在眼里,视作必须要占据的经济之路。
  所以才会出现三通三绝并最终失去西域的事情。
  小政府的虚弱和无力以及对资源掌控的劣势一览无遗。
  刘秀时期,刘秀忙着安稳国内,因为过快的统一天下成为皇帝,继位之后,他反而面临着极大的问题,内忧外患,对西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时十几个西域国家派质子入汉请求刘秀至西域都护府,刘秀拒绝了。
  的确,刘秀时期,他真的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西域,他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治理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内有豪强,外有匈奴,刘秀真的挺难的。
  刘秀和豪强斗智斗勇三十多年,寿终正寝,把一个相对稳定且国力相对充沛的国家留给了儿子汉明帝刘庄。
  刘庄继承帝位以后,因为国家稳定,不需要像刘秀那样瞻前顾后,于是学习汉武帝,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
  如此,便拉开了东汉帝国对西域之地的三通三绝的历史大幕。
  从汉明帝到汉安帝,东汉帝国在西域和北匈奴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斗争,期间三次失败,三次放弃西域,又三次卷土重来。
  这期间,班超班勇父子两人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若不是班超和班勇的个人魅力与强大的个人能力,用几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稳住了西域,东汉帝国和西域之间不止三通三绝。
  东汉帝国从明帝以后对西域就存在一种可有可不有的态度,对西域根本不重视,完全不认为经营西域可以得到多少好处。
  三次放弃,三次重来,很容易消耗中央帝国在西域小国们心中的信用力。
  这真的狠危险,狼来了的游戏一点都不好玩,除非真的把这些小国全都团灭,正式掌控西域。
  但是东汉政府的想法,郭某人也不是不能理解。
  按照朝贡的规矩,西域小国进贡之后,中原帝国需要赏赐更多的东西给他们,有些时候尽管空手而来,也能满载而归。
  对某些臭不要脸的小国家来说,朝贡就和空手套白狼一样,一点破铜烂铁就能赚回真金白银。
  傻子才不来朝贡。
  但是就郭某人来看,经营西域开拓商路,是可以做大蛋糕的绝佳手段,在这个海路尚不通畅难以远航的时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和遥远的国度做生意赚外汇,真的很有趣。
  把国内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换回来真金白银,只要上了规模,就远远不是那点赏赐出去的东西可以比拟的。
  可惜,看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第0933章
重返西域战略(下)
  班超和班勇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父子两人前仆后继。
  他们以大无畏的态度和极高的双商,屡屡利用西域诸国之间的矛盾寻找到对东汉帝国最有利的平衡点,为东汉帝国保持了对西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保持了丝绸商路的通畅。
  并且他们还多次利用西域诸国的兵力与北匈奴展开殊死搏斗,前仆后继的驱赶着北匈奴,竭尽全力把北匈奴的势力向外驱赶。
  然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东汉帝国江河日下,长达百年的汉羌战争在黄巾之乱前就耗尽了国力。
  在此之前,东汉帝国拼着老命,用最后一剑刺死了北匈奴,然后自己也基本上断气了,结果西域诸国解放了。
  这就等于两个强大的大佬互相争斗,同归于尽,底下的小弟们自由了。
  从汉安帝往后,东汉政府对西域的掌控力度每况愈下。
  再也没有如同班超和班勇那样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和个人素质的优秀领导可以让西域诸国服从,而东汉政府猜忌班勇问罪班勇的行为也让西域诸国对东汉政府失去了信任。
  西域长史王敬被于阗国所杀,东汉帝国不能出兵征讨。
  东汉帝国所立车师后国新王被国内权臣反对,东汉帝国不能制止。
  疏勒国内乱,东汉帝国数次派人征讨,也不能得胜,无法干预。
  一次结一次的失败,汉帝国从西汉到东汉前期在西域积累下来的威名消耗殆尽。
  就这样,到了汉灵帝后期,凉州大乱隔绝了西域和汉政府之间的交通,黄巾起义之后,东汉帝国自身难保,就更不要说统治西域了。
  也就是说,从光和七年开始,一直到如今的延德三年,期间一共二十年时间,西域早已不再服从中原帝国的管束。
  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不听从中原帝国的号令,不再服从自己的宗主国,自己和自己玩,玩得很开心。
  开心得就像个二百斤的孩子一样。
  丝绸之路因为某些特殊的必要性没有隔绝,经济上的往来依旧,总是有商旅可以神奇的出现在两地,把两地各自的特产带回各自的国家,赚取高额利润。
  对此,郭某人非常不爽。
  你们赚钱赚得爽是不是?
  敢不交税?!
  所以,从建安年间郭某人消灭凉州军阀以后,他就下令魏军占有了从武威郡进入凉州东部的所有道路,所有商旅要想进入凉州东部和中原做生意,都要缴纳不少的过路税费。
  然后不得深入中原,只能在汉阳郡规定的市场内和中原商旅做交易,想要更深入一点是不可以的。
  郭某人要以此告诉西域诸国,中原,又有新的主人了。
  同时,郭某人也相当的埋怨东汉帝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