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505

  郭鹏下令毛玠把州治所从汉阳郡迁移到武威郡的姑臧县城,从此以姑臧县为凉州州治所,并且着手筹备整顿河西四郡的计划。
  然后他这边也会同步开启河西四郡移民实边计划。
  毛玠感到惊讶,立刻上表询问此事,认为河西四郡尚未平定,土地田亩都没有数目,这个时候商讨这种事情,是否有些太着急。
  郭鹏回复毛玠称军国大事不能等到需要着急的时候再着急,未雨绸缪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走一步看两步是为政者的基础。
  毛玠应该要放开脚步,大踏步的向前走,在凉州这种破败不堪的地方,循规蹈矩是不合适的,大乱需要有大治。
  尽快整顿好凉州,迎接移民,把凉州打造为进取西域的后勤基地,为重新开拓丝绸之路打下基础。
  郭某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在西域乃至于西域更西边的那些国家销售魏帝国的商品了。
  有一定体量和一定购买能力的国家是他的目标,比如贵霜帝国就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对象。
  再往西,还有安息帝国,这些都是中亚地区的大国、强国。
  当年贵霜帝国曾经以求取汉帝女儿为名试图染指西域,被班超断然拒绝,贵霜发兵七万攻打西域,班超则发动西域诸国兵马对抗贵霜帝国,并且最终击败了他们。
  郭鹏得知这些往事,就对那些中亚国家充满了兴趣,很想和他们有一些正常的往来。
  这就非常需要西域的配合。
  曹仁此番进攻,表面上是为了进取西域,可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将魏帝国的影响力拓展到中亚,这是郭鹏的最终计划。
  所以郭鹏对毛玠有这样的要求,并且很快就安排了迁移十万到十五万居民进入河西四郡定居的计划,开始以大量土地和免赋税为优惠,招揽愿意迁移到河西四郡的民众。
  先招揽,招揽不够再用行政命令,迁移一部分他很早就看不爽的地方豪强和犯官家族进入河西四郡。
  于是前方曹仁正在动兵猛攻敦煌各县,后方毛玠已经开始了对河西四郡的土地丈量与人口统计等工作。
  延德三年六月底,曹仁在敦煌郡大坡敦煌本地人的反抗势力,将之一扫而空,斩杀本地权势人物,夺取人口。
  同时十分暴力的摧毁了敦煌当地的所有不符合规制的建筑物和军事设施,大规模摧毁庄园,强制迁移居民到指定居住地。
  夏侯渊和颜良一人率领一支骑兵抵达了失落二十余年的阳关和玉门关,在关城上插上了魏帝国的旗帜,正式宣布魏帝国重新回归到这片土地上。
  延德三年六月,阳关和玉门关再度成为中央帝国的西部国门。
  至此,河西四郡彻底回归中央帝国的掌控之中。
  而掌控了河西四郡的郭某人,已经成功将重回西域的钥匙掌控在手。
  主动权,他拿到了。
第0939章
曹休兵进柳中城
  不出曹仁的意料,在敦煌郡,他遇到了不少来自西域各国的商旅。
  根据初步统计,有鄯善国的商旅,车师国的商旅,龟兹国的商旅,精绝国的商旅等等。
  人数不少,前后约有千余人。
  魏军雷霆打击到了敦煌县的时候,他们还颇为惊恐,担心他们会在乱军之中惨遭杀戮,财财物也会被夺取,甚至做好了用钱财换命的打算。
  乱军也就是求财,要是老老实实交出财物,或许还能活命。
  这些西域商人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后来见魏军军纪良好,没有杀人越货的样子,先是觉得奇怪和惊恐,之后听到了魏军的安民布告,所以才放心。
  然后一群人推举了一些会说汉话的人和魏军交流,表示自己是西域诸国的人,不是当地人,请求一些帮助。
  魏军军官看到他们的样貌与中原汉人有所不同,便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多方询问之下得知他们是西域某国的人之后,才上报了曹仁。
  曹仁得知此事,亲自来到了看押这群西域商旅的地方,与他们中会说汉话的人交谈,也算是互相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这群人说他们只是来做生意的商旅,没有犯罪,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希望曹仁不要杀害他们,可以让他们活命,并且回到家乡。
  曹仁当然不会杀害他们,曹仁需要他们回去告诉他们国家的王——中央帝国又回来了。
  让他们自己去告诉自己的王,中央帝国的统治者来了,你们想想自己该怎么做。
  “回去吧,安全的回去,然后告诉你们的王,魏天子陛下的大军已经掌控了河西四郡,现在,这里是魏土,这里将由魏国统治。”
  曹仁握着那名会说汉话的商旅代表的手,与他走在一起。
  那位代表内心忐忑。
  “那……魏天子陛下还会允许我们来行商吗?”
  “当然允许,只要你们按照魏律缴纳商税就可以,中国为西域诸国宗主,不会为难你们,当然了,如果你们的王主动派人来朝拜天子,那就更好了,明白本将军的意思?”
  “明白……”
  那名商旅代表小心翼翼的点头。
  之后,曹仁就把他们放走了,一群人很快就分别从玉门关和阳关离开了敦煌郡,进入了西域。
  玉门关主要通向山北诸国,即天山以北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在西域国家里都是比较大的国家,实力相对而言比较强。
  而阳关主要通向山南、即天山以南的国家,天山以南的国家多为小国,实力不如山北诸国。
  当年东汉和北匈奴在争夺西域统治权的时候,山北诸国经常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班超凭借其大无畏的勇气和灵活的外交手段成功整合了西域诸国的力量,不断以夷制夷,最终赶走了北匈奴。
  如今,北匈奴早已西迁,去到了郭某人还不知道的更加遥远的地方,而魏帝国的力量即将进入的是一个没有匈奴势力笼罩的西域。
  本来可以接替匈奴势力的鲜卑在郭鹏数次大力打击和经年不绝的小范围打击之下损失惨重,遁入漠北,也不能影响西域。
  所以对于西域诸国来说,郭某人无暇西顾的这段时期说不定还真是他们的自由黄金时代。
  可是现在,郭某人要回来了。
  汉打败了匈奴,郭某人又打败了鲜卑人,使得西域诸国间接获得了自由与和平,他们难道不应该对郭某人代表的中央帝国表示感谢吗?
  郭某人当然是这样认为的。
  只是不知道这群人是不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郭某人也要开始行动了。
  收回河西四郡的统治权是第一步,整理一下迎接移民是第二步,发动曹氏商队和糜氏商队进入西域行商是第三步。
  现在第一步已经完成了,那么第二步也要开始了。
  延德三年六月曹仁占据敦煌郡之后,一边把诸将派出去,让他们四散出击荡平周边的杂胡,将之一扫而空,一边上表给郭鹏,询问郭鹏他们接下来的计划。
  郭鹏在六月底接到了曹仁的快马传报,思虑片刻之后,就下令雍州加大给河西四郡尤其是敦煌供应粮食的数量,同时下令组织军中辅兵,招募民夫,开始铺设河西四郡的道路。
  然后传令给曹仁,令曹仁派遣得力部将,率领少数军队前往曾经的西域长史驻地,柳中城。
  虽然汉已经失落柳中城很多年了,但是曹仁听说柳中城一带还是有不少汉人的。
  据说之前敦煌太守还在的时候,曾经属于西域长史管理的地方由敦煌太守监管,还时常派兵巡查,敦煌太守死了之后,就没有再巡查过,但还是有汉人居住。
  不管怎么样,郭某人已经把柳中城视作自己的,魏军视察占领属于自己的城池,难道有错吗?
  这个时候,朝中有官员建议郭鹏不要那么快就开始经营西域。
  他们认为眼下魏帝国南疆和东北皆有战事,若西北再起争端,恐国力损耗太过,不利于国家发展。
  财政部尚书王粲、外交部尚书辛毗和兵部尚书董昭都持这样的反对意见。
  郭鹏下诏尚书台表明自己的态度。
  “柳中城为前汉戊己校尉据守城池,乃是汉土,魏代汉为正统,汉土即为魏土,柳中城乃为魏土,朕派兵据之,何错之有?西域诸国凭何擅起刀兵以抗王师?”
  皇帝的意志既然无法动摇,那么他们也没有办法,拿出国库数据交给皇帝看,皇帝则表示自己会发一些内库银钱给前线士卒以为军用。
  好嘛,你有钱,咱们拿你没办法。
  又有兵又有钱,等于军队完全不受朝廷的钳制,只听皇帝一人的号令,皇帝完全可以绕过朝廷下令军队行动,根本不需要有通过参谋台发布命令这一项。
  这一项,只是皇帝自己为了确立制度而做的,皇帝遵守的是自己愿意遵守的,实际上大家都该明白这本来就是皇帝一言以决的事情,不是吗?
  所以,军队的行动已经不需要官员们做出任何的看法了。
  只是在程序上,大家还要提出一些意见,以此表示皇帝“虚心纳谏”,而不是乾纲独断,对群臣的意见不屑一顾。
  七月中旬,郭鹏的命令送达敦煌郡,征西将军曹仁领受命令。
  曹仁得到了命令之后,立刻下令骁将曹休率领骑兵一千,配向导、双马和足够的淡水、肉干,兵出玉门关,前往柳中城视察,重新占据,并且汇报最新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