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8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4/1505

  那个时候的军队和现在的魏军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士兵不认字,什么概念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生活在当下的魏军将领和士兵们接受了十多年高强度的纪律约束和文化教育,在郭鹏不断灌输的【国家】概念和【民族】概念的熏陶下,逐渐拥有了明确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他们开始产生了对内作战和对外作战的不同认知,意识到内战和外战的不同。
  在郭鹏建立魏军之前,这样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在曹休进入魏军接受教育之前,也不知道这样的概念的存在。
  汉人概念的形成还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的。
  至少在两汉时期,因为交通的极端落后和信息的闭塞,以郡为国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对于底层人民来说,不同的郡的人就像是不同国度的人一样。
  大部分人的群体认同主要体现在郡的层面,而不是州,更不是汉国这个国家。
  他们把太守称作府君,一府之君,入了府,就要奉他为君,从而影响一个郡的政治格局。
  不是同郡人就不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那打起来就像是外战一样。
  打生打死也罢,劫掠妇女儿童也罢,放火屠杀也好,毫无负罪感。
  从不同地区征发军队去打另一地区的叛军,打完了就地烧杀抢掠,然后遣散回家,一气呵成。
  拿汉羌之战来说,对那个时期的高层精英来说,汉羌之别当然比较明显。
  但是对底层人民来说,汉羌之战和不同的两个郡之间的内战并无太大的区别,结果是一样的。
  战争结束之后,该烧杀抢掠还是烧杀抢掠,不会因为你是汉人或者你是羌人就遭遇到不同的对待。
  这样的情况在郭鹏逐步扫平天下的过程之中发生了改变。
  郭鹏建立军队之初就对军队进行严格的纪律约束,把军法的地位提拔到无限高。
  对军人来说,军法就是一切,处置他们的不是高级军官,而是军法,以及军法的解释和执行者们。
  高级军官反而没有在非战时惩罚士兵的权力。
  高级军官只有在战时因为获得全部的领导权而可以对不服从命令的下属进行惩罚。
  魏军新兵入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军事训练,而是军法学习,而为了更好的学习军法,识字又是必须的。
  所以魏军士兵普遍认字很多,而他们最先认识的两个字,就是国家这两个字。
  通过军法官执教的过程之中,给士兵灌输了国家的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家,什么是自己人,什么是敌人。
  大家都是国人,都是自己人,不应该以家乡不同区分敌我。
  不论生在哪个州,哪个郡,哪个县,说汉话认汉字的,都是咱们自己人,都是国人。
  既然都是国人,那么就要又不同的对待,打击被敌人统治的国人的时候,要收敛,要约束自己,不准随意烧杀抢掠,不准欺负弱小,欺凌妇女、儿童和老人。
  因为都是国人,魏军士兵当兵前也都是国人,来自于国人,自然不能欺凌国人,你欺负人家的家人,人家就不会欺凌你的家人吗?
  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家国一体,谁也不应该欺负谁,谁也不应该歧视谁。
  所以不能烧杀抢掠,做了就是窝里斗,就是错,就是天大的罪过,要被惩罚。
  把这样的认知和军法绑定在一起,通过军法的严格执行和不讲情面,郭鹏让魏军这个群体成为了整个国人群体里最先具备国人视野的一群人。
  魏军群体是最先用国人角度看待整体国人的人。
  所以越到后来,魏军的行军征战就越注意军纪,越注意区分战斗人员和普通黎庶。
  不说全部吧,至少这个比例正在不断提高,而且整支军队的精神面貌也产生了些许的不同。
  如此,在行军征战的途中,魏军也比较容易得到占领地民众的欢心和承认。
  到郭鹏登基称帝取代汉帝国建立魏帝国之后,战争目标逐渐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国人概念进一步在魏军群体之中巩固确立。
  魏军群体从上到下就再也没有对这样的概念产生过怀疑和反对,包括统兵大将在内。
  新兵们不理解,很疑惑,但是在这样的群体氛围之中,还是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理解的。
  郭某人没办法对全国子民进行义务教育,他没那个钱。
  但是对于魏军这几十万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扫盲的同时向他们灌输国家民族的概念,使他们具备这样的观念,也并不难。
  他这十几年的努力并未白费,他得到了一支纪律严明且能够普遍自我约束的军队。
  曹休自然也是其中一份子。
  曹休距离郭鹏很近,更加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军人行军征战该注意什么之类的。
  他对前汉乱世之中那些纵兵劫掠肆意杀戮的军阀充满了憎恶,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是文明人,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
  所以当曹休看着新力靡带着自己的部下追杀那些四处奔逃的小昆弥领民的时候,就觉得很不可思议,难以理解。
  在这一刻,他感觉到了文明和野蛮的区别。
  蛮夷,果然是蛮夷。
  小昆弥和抵抗军队已经被打败了,这些人都是乌孙人,失去了统治和领导,失去了武力,已经无害了。
  停止杀戮,把他们纳入你的统治之中,让他们生产,纳税,生育后代增加人口,难道不是对你的帮助吗?
  虽然我不一定答应,但是你好歹也来求我一下吧?
  结果连求都不求,直接追杀在最前面。
  曹休只能无奈的摇头。
  感觉自己的一些小算计在他们的野蛮面前显得脆弱无力。
  文明和野蛮的界限从来没有在曹休的心里如此明确过。
  与此同时,他也深刻的体会到了魏军之中所盛行的教化到底是多么有意义的存在。
  若非这种教化的存在,此时此刻,他麾下的魏军士兵一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一定会和二三十年前一样,这群西域人一起,争抢,杀戮,丑态毕露。
第1041章
曹休成为了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新力靡自己都毫不留情,西域七国的军队当然也毫不留情,追杀的也非常凶狠。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曹休的眼前杀戮不止,那种场面宛若人间炼狱。
  数不清的小昆弥部落的人们就在这里被残忍的杀死。
  他们的财物被抢掠,脑袋被砍了下来作为战胜的证明,或者用于领赏,或者用以证明自己的勇武,去献给他们国家的王。
  看着这样的场面,赵俨皱着眉头靠近了曹休。
  “咱们不稍微阻止一下吗?这未免太过了,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曹休抿了抿嘴唇,摇了摇头。
  “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是我用他们征战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不让他们烧杀抢掠获得战利品,就要我们自己给他们安抚和奖励,你愿意?”
  赵俨默然无语。
  “这些人是乌孙人,要怪,就怪他们没生在魏国,不是我魏子民。”
  马远也凑近了曹休,支持曹休的看法。
  赵俨没有再提出什么看法,而是和曹休一起领导着魏军缓缓退出这片人间炼狱,把这里的疯狂留给他们,把文明带离这里。
  文明的光辉暂时还照耀不到这里,他们运气很差。
  这场杀戮盛宴从早上到晚上,持续了一天一夜还不止,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杀戮和抢劫还在进行。
  不过整体来说,最初的杀戮环节已经结束,现在已经过渡到了劫掠剩余人口做奴隶的环节了。
  杀够了,杀累了,情绪发泄完了,剩下的也就杀不动了,那就要把剩下的失败者抓起来,带回去当奴隶,以便于更长久的压迫和榨取。
  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互相之间因为分赃不均而产生的仇怨和不满就会爆发出来。
  比如新力靡觉得自己出力最大,部众伤亡最多,他的军队前前后后战死了三千多人,受伤不计其数,还损失了很多部众和牛羊马。
  这个时候,他获取数量最多的战利品难道不是最正常的吗?
  其余七国的将军都表示新力靡打不过阿塔靡而需要他们出兵相助,他们无私的出兵相助,还自备粮草和军械,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新力靡居然还要和他们讨价还价?
  没有他们出兵,新力靡能不能活到现在还是个严重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