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1505

  他想起了郭鹏在他离开洛阳之前对他所说的。
  【我会在洛阳城看着你,我会期待你回到洛阳城的那一天。】
  皇帝陛下,您对我说的话,是我所想象的那个意思吗?
  您希望我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吗?
  诸葛亮知道郭鹏对他说的话不会针对这件尚未发生的事情,可是诸葛亮却要面临一个选择。
  然后他很快就得出了非常坚决的答案,不容更改的答案。
  我为的不是某几个人,或者某一个集团,我所为的,只是让这些辛苦工作的筑路民夫可以吃到他们应该吃到的东西。
  就那么简单。
  于是他看向了司马懿。
  “仲达,我所为者,不是我兄长,不是张部堂,不是陈使君,不是毛使君,更不是曹首辅!我所为的,只是能让筑路民夫吃到他们应该吃到的东西。
  我所为的,只是让他们可以吃到三顿饭,可以吃到酱菜,可以每五天吃到一顿肉,而不是连饭都拌不湿的那一点点盐水!仲达,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第1050章
司马懿知道答案
  面对诸葛亮的询问,司马懿愣了一下。
  我会怎么做?
  答案很明显。
  我就当做没看到。
  反正我下辖百姓也没有谁和我说要我帮他们多要一点盐水。
  这个事情我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也和我无关。
  朝廷的规定,物资补给的事情县级以下包括县级政府都不能干预,我名正言顺的有理由什么也不干。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难道不是按照程序办事吗?
  我做错了吗?
  但是看到诸葛亮无比澄澈没有一丝迷茫的眼睛盯着他看,他忽然有点心虚。
  心虚之后,又有一丝害怕,还有一丝愤怒。
  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
  是在嘲讽我吗?
  还是说觉得我很没有骨气,觉得我胆子小?
  你以为我和你一样?
  你背后有诸葛瑾,还有张昭,几乎预定了未来的大好前程,而我呢?
  我司马氏在朝中又有什么靠山?
  什么也没有好不好?
  曹操?
  曹操算是吗?
  之前求了曹操两次,求他帮我们司马家运作进入郭魏政权,已经耗尽了老爹司马防的那点脸面,甚至还把我操作成了郭氏故吏。
  现在不是曹操欠着司马氏的人情,而是司马氏欠着曹操的人情。
  司马氏都不知道该拿什么去还曹操的人情,哪里还有脸面再去求曹操?
  要是再出事,我还能求谁帮忙?
  可以说司马氏没有后台,也没什么退路,全靠我司马懿能否拼出一条路来。
  所以你想让我怎么做?
  用整个家族的政治前途乃至于性命去换取你的尊敬和你不一定能生效的帮助?
  真惹恼了这些兖州人,曹操说话都不好使,你们徐州人又能拿出多少政治资源救我这个河内人?
  别说我不相信你。
  孔明,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不相信你们。
  我和你们不是同乡,你们真的会接受我?
  我没那么天真,孔明!
  在诸葛亮期待的注视下,司马懿却没有给一个可以让诸葛亮觉得高兴的回复。
  司马懿只是摇头叹息。
  “县长的权限范围之内,没有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孔明,朝廷明文规定,县级以下官吏,包括县级官吏,不能干预物资分配之事,这是朝廷的明令啊孔明。
  咱们没有那个权限,不管公不公平,咱们管不到这件事情,强行去管,就是越俎代庖,别说朝廷能不能主持公道,此事之后,你我,还能在凉州立足吗?”
  “这不是公平与否的事情。”
  诸葛亮摇头,握紧了司马懿的手:“这是贪墨与否的事情,是犯罪与否,仲达!这是犯罪!犯罪的事情,难道我们可以视而不见吗?!”
  司马懿沉默了一会儿,低着头看着诸葛亮紧紧握住的他的手。
  【别再说了,孔明!
  别再让我那么有负罪感行吗?
  你要做,你自己去做!你别拉上我!
  我和你不一样!
  我没有你那么硬的后台!
  我得罪不起他们!
  我不想做你们的替罪羊!
  我家里还有六个弟弟的前途等着我去拼!
  我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啊你懂不懂!】
  司马懿的内心无声的咆哮着。
  可是这咆哮声,诸葛亮应该是听不到的。
  所以司马懿也没有真的打算就这样对着诸葛亮吼出声来。
  “孔明,这不是咱们应该去管的事情,你想以什么身份去管?怎么管?”
  司马懿貌似冷静的看着诸葛亮。
  “以一个魏国子民的身份就不能管吗?”
  诸葛亮颇有些不解的看着司马懿:“从县衙门口一直设置到皇宫正门口的登闻鼓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的?陛下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你真的不明白吗?仲达?难道我错了?”
  司马懿说不出话来。
  登闻鼓,这是郭鹏称帝以后严令各地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府衙门口必须要设置的一面大鼓。
  他规定,平民百姓如有冤屈不能就地当场解决的,遭遇到不公平对待的,就可以选择到更高级的政府门口敲响登闻鼓。
  登闻鼓一旦敲响,各地主要行政官员必须回应,当地法曹必须介入,立刻把敲鼓人保护起来,且必须要把这件事情上报中央刑部报备,让中央刑部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处置结果。
  如有瞒报,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于是数年间,从中央到地方,从京畿地区到偏远地区,各地县级以上官府门口都设置了一面统一样式的登闻鼓。
  洛阳城也有,登闻鼓就设置在了宫城正门口,派遣宫廷禁军轮番保护。
  一旦有人前来敲响登闻鼓,禁军需要当场把人保护起来,然后立刻上报皇帝本人知道。
  到底是什么样的冤屈在地方上解决不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以至于需要到天子脚下敲响这面登闻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