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1505

  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二重君主制这个潜规则,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后悔自己遇人不淑。
  但是拿了好处又不想付出的事情,世界上并没有多少,有可以这样享受的人,但绝对不是这批炮灰。
  郭鹏素来很注意维护自己强势君主的人设,不会宽恕任何违背自己意愿的人,或早或晚,一定要你付出代价,以此告诫群臣,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和皇帝作对。
  从东汉时代跨越到如今这个时代的群臣还有相当一部分桀骜不驯,或者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比皇帝还要高的,颇为瞧不起皇帝的。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绝对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而且,二重君主制也是郭鹏注定要打击和消灭掉的潜规则。
  郭鹏对这种政治潜规则的痛恨并不亚于对五经十四家法的痛恨。
  所以一旦有冒头的,立刻出手打死,绝不留情。
  第一批上表抨击贾逵、桓典和荀攸等人的官员共十七人,一部分被郭鹏以诽谤君上的名义罢黜了官职,一部分被【查】出了贪腐问题,立刻罢职抄家,逐出京城。
  前后不过五天,二月十五的时候,这十七个官员全部落马,皇帝丝毫不留情面的将他们逐出京城,然后火速提拔了一批新人接替他们的职位。
  皇帝如此狠辣且快速精准的下手让持反对意见的士人大佬们大为惊恐。
  他们忽然意识到针对当今皇帝,他们缺乏足够有效的反制手段。
  这十七个门生只是小虾米,用来试探皇帝态度的。
  他们想到皇帝会生气,却没想到皇帝直接一巴掌拍死了这十七个人。
  一招直拳直接往他们脸上打,把他们打的晕晕乎乎的。
  见皇帝的态度如此决然,反对派的官员们纷纷胆寒,就算士人大佬们再怎么动员,也不敢轻易上表。
  有人装病。
  有人借故推脱。
  有人说自己有紧急公务要离开洛阳,直接遁逃。
  还有人左右为难到处受气,一气之下递上辞呈不做官了,光溜溜的离开了洛阳,回老家种田去了。
  你们神仙打架,我们凡人遭殃,凭什么啊?
  斗不过你们,我不做官了行不行?
  就算不做官也比变成罪人要好!
  因为郭鹏严格的手段打击,反对派士人的团体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内部分歧,引发内讧,很多人宁可弃官不做也不要继续上表和皇帝作对,于是乎反对派的处境就更加糟糕了。
  上下串联却串连不到太多可以提供帮助的人,主动向部分豪强出身的官员递上橄榄枝,却被默契的无视。
  于是他们知道了,在他们没有抵达洛阳的时候,皇帝已经完成了与他们之间的利益交换。
  皇帝一定已经与他们达成了某种协议,比如黄龙殿会议之后扶持一批新的经典家族之类的,才能让这批人团结在皇帝身边,摆出了一副铜墙铁壁的架势,齐心协力的要干掉这些反对派。
  能让这些豪强官员拒绝与反对派士人合作的原因,也就这些,不可能更多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黄龙殿会议,派出族中精英加入蔡邕领头的五经考证团队,打算为自己的家学竭力争辩。
  与此同时,他们依然不放弃掀起舆论,甚至利用起了谶纬学说,说什么星象有异,天象也有问题,这个时候要是动了国家文脉,必将生灾祸之类的。
  持这种言论的不乏一些广有名望的老学究,他们说这种话还是挺有市场的。
  不过郭鹏对此早有预料,也有相对的应对措施,比如派出终极口嗨武器陈琳和皇家专业团队——太史团队下场辟谣。
  双方就天象问题展开终极对决。
  一方说动摇国家文脉要面临大的灾祸,这是天意。
  一方说变革国家文化思想是天命所向,天意所指,这是理所应当的,只会让国家更加昌盛。
  双方各执一词,激烈对线,互相嘴臭,使得舆论场混乱不堪。
  好事者甚至无法断定到底谁对谁错,以至于对现有的星象学说和谶纬学说产生了疑惑和质疑。
  双方不断地争夺舆论制高点。
  二月底,郭鹏设定的最后期限来临之际,一共十五家家法代表人用尽一切手段跨越重重艰难险阻抵达了洛阳城,加入了黄龙殿会议。
  而除此之外的那些家法家族,除了躺赢的,剩下的已经成为被代表之人。
  在郭某人的阴谋诡计之下,能为他们说话的,只有除开躺赢的三家之外,那十二家经典传承家族。
第1143章
他们只需要【孔子】这个招牌就足够了
  掌握经典传承的头部家族们完全认识到了这是一场形势极其严峻的战斗。
  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百年积累尽成灰,他们的基业会迅速被政治权力打掉。
  读书为了做官而不是为了学习圣人道理这个真理将立刻发挥它残酷的现实作用,将这些失去上升途径的家族抛弃。
  一如当年独尊儒术之后被抛弃的百家学说,还有白虎观会议之后被抛弃的各家家法。
  读书不为做官,还为了什么?
  难道真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吗?
  非也非也,没几个人有这样的情操,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做官享福罢了。
  真要那么伟大,罢黜百家学说不会那么顺利,儒家学说不会那么顺利就称霸。
  没有汉武帝的政策扶持,儒家学说再过一千年也不可能登顶中国思想界。
  所以郭某人讨厌这些掌握经典传承的头部家族——明明都是为了做官,为了政治利益,开诚布公不好吗?非要扯上学术问题。
  真是当了彪子还要立牌坊。
  其后,黄龙殿会议如期召开,皇帝郭鹏作为幕后黑手,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亲自莅临黄龙殿,在黄龙殿的主位上看着蔡邕主持这场利益再分配的盛大会议。
  郭某人其实是可以感受到那些人不善的目光的。
  那种愤恨的,不满的,咬牙切齿甚至想要推翻自己的目光。
  这种感觉,郭某人莫名的感觉到有点熟悉。
  对,当年黄巾之乱前夕,出于对灵帝政策的怨恨而暗中为黄巾之乱推波助澜的那些人看待灵帝的目光就和此时此刻略为相似。
  不敢说完全相似,但是相似度还是比较大的。
  要是眼神可以杀人,郭某人感觉自己现在已经死了一万多次了。
  郭某人觉得,之所以这一次不会爆发黄巾起义,原因就在于自己的根基十分牢固,掌握的土地人口和资源比他们加在一起还要多。
  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一切加在一起都不能和皇帝抗衡的时候,除了无能狂怒之外,实际上做不了什么。
  只能乖乖来开会。
  他们能够威胁刘秀能够威胁刘宏,靠的是手上的土地、人口、钱财、粮食,以及依靠这些要素组建起来的反抗军事力量。
  能够暴力推翻王朝的军事力量是根本原因之一,没有军事力量,再怎么狂怒也很无能。
  有了军事力量,那人家就不是那么敢让你狂怒。
  灵帝用尽一切手段想要扭转局面,但是他办不到,因为积重难返,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
  可是魏帝国还大有可塑性,大有未来,郭鹏想做到一些什么,远比灵帝刘宏要简单。
  比如他想动兵绞杀某个家族,完全可以绕开朝廷直接给军队下令,然后军队就冲过去把那个家族集体废掉,挫骨扬灰。
  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和朝廷的任何一个官员商量。
  参谋台在职责上更接近于军机处,是郭鹏的军事顾问组织,一切权力来自于郭鹏的授权,没有皇帝的旨意下发,参谋台也无法行使军队的调动权力。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知道魏帝国运行的军事潜规则,知道皇帝可以绕开朝廷直接命令军队。
  就算打起国战,就算所有人都反对,只要皇帝同意,这仗就不得不打。
  这是皇权最直接的象征。
  你可以反对,但是你做不到扭转局面。
  曾经这是皇帝的困境,现在,这变成了反对派们的困境。
  看不起郭鹏出身的人有很多,他们私下里诽谤郭鹏,觉得郭鹏不过是个二流士族破落户出身,现在侥幸做了皇帝就如此嚣张,魏帝国绝对长不了,肯定二世而亡。
  可是再怎么二世而亡,只要郭鹏还活着,并且活过一定的年份,他们就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