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一剑(精校)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284


从下面望上去,紫霄峰上,好像有无数仙山楼阁,浮沉在云海之中。
紫霄宫依山而建,紫霄宫的建筑群包括有大宫门、两座牌坊、二宫门、崇台、紫霄殿,以及数百级宽广的石阶,层层叠叠而上,在立体的平面上取得更宏伟、更壮丽的仙山楼阁画面效果。
此时正是清晨,天空没有半点云翳,从禹迹桥边望上去,视力好的话,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幢幢人影,在古牌坊下,在石级上,在宫门前,时隐时现,好像是仙人正在山上遨游。
当然,这一些人,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而是前来武当山参加无相真人葬礼的各方宾客,还有一些是陪伴他们的道士。
无相真人下葬的日期本来还有两天,但已经有不少人来了。因此本来就是中枢的紫霄宫所在的这座山峰之上,今天就显得更加热闹了。
不过,在这紫霄峰下的禹迹桥边,却是十分冷清,有的只是这个中年道士。
禹迹桥的跨度不大,它是建筑在一道狭涧上面的,桥洞窄高,给这道小涧增添了幽深的景色,上面是精雕的玉石栏杆,桥下激流穿出。再过去是一座刚刚修建完工的墓园。这座墓园是准备用来安葬无相真人的。
这个中年道士就是监督修建这座墓园的人,他也正是无相真人如今硕果仅存的弟子,以前的俗家名字叫做戈振军的不岐道人。
他虽然正在练剑,练剑是要心无杂念的,但他却是烦躁不安。
在他的头顶上方,有棵在悬崖上生长的白榆,枝干横空伸出,他身形拔起,剑势斜飞,使了一招白鹤亮翅,剑光过处,落下了七片树叶。而且每一片树叶都被削成形状对等的两边。
剑法练到这样地步,本来已是足以令人惊骇的了,但他一看落下来的树叶,却是禁不住懊恼之情现于颜色,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搞的,今天练这一招,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比昨天退步了。”
他昨天练这一招,是削下了九片树叶;如今削下来的不但少了两片,而且其中有一片是被削成了大小形状并不相等的两边。
悬岩上面的一条山坡叫“太子坡”,悬岩下面有一口古井,名叫“磨针井”,那个刚刚修建完工的墓园就在“太子坡”的另一边,和“磨针井”相去不远。
他颓然收剑,目光从磨针井那方看过去,对着墓园,喟然叹道:“我练了十七年剑法,还是不及师父的一半功夫。若然还是管束不住心猿意马,可真对不起师父当年在这里教我学剑的苦心了。”
原来“太子坡”和“磨针井”的得名是根据道教经典的故事取的。道经《三宝大有金书》里面说,有个净乐国王太子,十五岁时辞别父母入山修炼,就是在这个坡上得到玉清圣祖紫玄君的传道。有一天他想出山不再继续修炼了,走到一座井边,看见一个老妇在石上磨铁杵,他问老妇为什么在石上磨铁杵?老妇答想把铁杵磨成一口针。他说那不是太困难了吗?老妇答:“功到自然成。”这一下指点迷津,令他登时醒悟,于是回山修炼,终于修炼成功,白日飞升,做了真武大帝。
这是把“铁杵磨成针”这句成语加上了人物情节编成的道教故事,什么净乐国王子云云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但真武大帝却成了武当山的守护神。而无相真人第一次给弟子不岐传授剑法,别的地方不选,特地选择在这太子坡下的磨针井旁,用意当然也是要他像那位净乐国的王子一样勤学苦练。他的师父曾对他说道:“你的资质并不差,但还不能算是上乘资质,将勤补拙这四个字对你还是适用的。”
往事历历,如在目前,他不觉心头苦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来。
“怪不得师妹喜欢耿师弟,撇开他的相貌比我生得俊秀这点不说,他学武的资质也确实是比我高得太多!我得到掌门人的亲自传授,练了十七年,还未练成功太极剑法,如果换了是他,恐怕用不到七年,他的造诣已是胜过今日的我!”不岐心里想道。
这些年来,他一直是在压制着自己,不再想起耿京士的。但现在却是不由自已的突然想起了他来。
不过,这也并非无因而至,他之所以突然想起耿京士,其实还是受到眼前的景物触发的。
在他眼前的这个墓园,除了正中那座留给无相真人下葬的坟墓之外,侧面还有一座较小的坟墓,顶部已经合拢了的坟墓,在它的下面,埋葬有三个人的骸骨,其中一个就正是他的师弟耿京士。
耿京士不过是武当派一个地位低微的俗家弟子,他的遗骸怎能和掌门真人葬在同一个墓园?
这里面有个原因,原因起于不岐当年的一念之私。耿京士、何玉燕、何亮(何家的老仆)和武当派当时的首席长老无极道人,是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死的,耿京士死于他的“误杀”,何亮死于常五娘的暗算,何玉燕则是在生下儿子之后自尽的。其后大概一个时辰,他把师妹新生的婴儿送到蓝家之后回来,跟着就是业已受了重伤的无极道人来了。无极道人说出了他要说的话,也就倒毙地上。
他当时为了一念之私,不肯让耿京士和何玉燕合葬,他挖了两个坑,一个坑单独埋葬何玉燕,另一个大坑则是埋葬了无极长老、耿京士以及何亮三人。
去年无相真人命大弟子不戒到盘龙山去把无极长老的遗骸迁葬本山,经过了十六年,没有棺材的尸体早已腐化了,只剩下骨头,不戒只好把三个人的骨头都拾在一个背袋之中,根本就分不出哪一块骨头是哪一个人的了。而不戒本人也因在盘龙山上受到强敌袭击,身受重伤,幸得牟一羽将他救了回来。但一回到武当山,当天便即死亡了。
无极长老在武当派的地位仅次于无相真人,他是应当葬在这个墓园的。既然分不开三人的骸骨,这就不仅耿京士得到“破格”的葬礼,连那个何家的老家人也得以分享“殊荣”。
但此际,不岐面对墓园,则是禁不住有啼笑皆非之感了。
“你死了倒好,胜于我苟活人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忧虑!”不岐心中苦笑,暗自想道。
往事历历,都上心头。当然,最难忘的还是他的小师妹何玉燕。“小师妹,你别怨我在你死后都不让你和耿师弟合葬,我对你纵然有千般不是,却最少有一样是对得住你的,你的京儿,我已经遵从你的遗嘱,将他抚养成人了。”
他抬头望向白云,不觉怆然自叹:“京儿自从下山之后,一直没有消息,不知他是身在何方?唉,我将他抚养成人,却又得提心吊胆,生怕有一天他知道了真相,会反颜向我寻仇!”他对耿玉京的心情实在是矛盾之极,一方面在怀念着他,盼他早日回来;一方面又怕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将他当作杀父仇人。倒不如不回来更好。
正在心情混乱之际,忽见一个小道士从“太子坡”走下来,叫了一声“师叔长老”。
这小道士是他的师兄不波道人的弟子,道号悟性。不波是前长老无极道人的大弟子,在“不”字辈中,排行最高,无相真人去世之后,继任掌门人无名真人(即牟一羽的父亲牟沧浪)提议将两个“不”字辈的弟子升任长老,获得通过。这两位新长老,一个是不岐,另一个就是不波。
不岐自从上武当山当了道士之后,一向都是沉默寡言,面容肃穆。这个小道士站在他的面前,似乎也有几分畏缩的样子。
不岐道:“有什么事吗?”
悟性道:“没、没什么事,不过——”
“不过什么,有话爽快地说!”
“牟师叔已经回来了,师父叫我告诉你一声。牟师叔现在紫霄宫,不知长老是不是要……”
原来不岐因为督工建造墓园,这几个月来,都是在墓园里一间临时搭起的茅棚住宿的,如今墓园虽然已经建筑完工,他还未曾搬回原来的住所。是以悟性跑到这里找他。
不岐心头一震,脸色却是丝毫不露,他打断悟性的话,淡淡说道:“知道了,你回去招待客人吧。”他不说自己是否要去见牟一羽,悟性也就只好走了。
听到了牟一羽已经回来的消息,不岐的心绪更加不宁了。牟一羽是从不戒手中接过那个装有无极长老、耿京士以及何亮三人的骸骨的布袋,而且是亲手将那布袋交给无相真人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2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