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10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9/2908

  这话听起来是训斥潘主任,无形之中却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就连魏秘书长自己也不看好驻欧办的未来,“可能还有别的主任”这一句,事实上就是说陈太忠之后大概没别的主任了。
  可是潘主任受不了这话,心说你们不愿意得罪那家伙,我吃撑着了得罪他?驻欧办钱多钱少也不关我的事儿不是?为了公家的事儿惹上这么一位人王——你看我像脑子进水的吗?
  “秘书长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他笑着点点头,转身走了,剩下秘书长大人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魏长江才不会管小潘的感受,他想的是别的——刚才章书记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我可是记得他脸上如释重负一般的苦笑。
  其实,这就是许绍辉答应的人情了,章书记上周末去了一趟素波,拜会了一下许书记,顺便问了一下小许同学何时到任,还表示说在临置楼安排了一套房子,至于车嘛——凤凰科委自己就有配车。
  后来,许纯良也回来了,正是由于有了充分的交流,章书记对小许来了凤凰不先拜望自己并不介意,反倒是希望其能避一避嫌疑。
  小许跟章书记说起了对科委下一步的工作设想,谈起科委那就绕不过陈太忠,许书记说不得暗示一下,小陈不错,尧东你也不能拘泥于形式,被那些条条框框约束住了,现在强调个干部年轻化,对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还是要勇于放手使用。
  许绍辉的话,说得比较露骨,对他这个级别的领导来说,那就不是语言艺术的问题了,而是说一定要将此事落实到实处。
  章尧东也听明白了——其实许纯良听的话跟他听的一样,但是小许就是没弄清楚是什么意思,反倒以为章书记另得了机宜。
  陈太忠是不能离开科委的!章尧东认为这是大前提,事实上,除了科委,他也不知道还能把此人安排到哪儿去。
  安排到别的行局机关,没人会答应接收这么个副职——这也不符合许书记强调的给年轻干部加担子的指示,可是做行局正职吧,这么年轻的实职正处又太显眼了,而且,以这家伙的折腾劲儿,真的要扶正了,保不齐会给市委市政府带来什么冲击。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章尧东绝对不能容忍陈太忠主持招商办的日常工作,这个地方虽然是事业编制,但是真的太关键了,搁给别人未必关键,但是到了小陈手里,腾飞简直是一定的,而且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影响。
  过于强大的陈太忠,对市委市政府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虽然蒙艺走了,但是他已经站稳了脚跟,这种潜在的威胁,必须打压。
  章书记深深记得,当初自己就是为了抑制这家伙的势头,让其低调地过度上两年,才将此人打发到了鸟不拉屎的科委,其实这原本也不无善意,不成想人家折腾劲儿太大了,白手起家硬生生地将科委打造成了眼下这般局面。
  至于说全国的科委都在腾飞,那只是因缘际会罢了,凤凰科委没有沾上任何光,也没搭了任何顺风车,反倒是被科技部拿来做了典型——说起这个,凤凰市的党委书记不得不再次感叹,某人的气运实在是过于强大了。
  不能离开科委;招商引资的工作不能丢也不能主持日常工作;还要让此人进步,以章尧东在凤凰市说一不二的强势,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该如何安排此人。
  严格地说,要是忽略前两点,只把陈太忠提半级,倒也不是绝对没地方可去,逼得急了他也能豁出去,把此人扔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之类的地方去,有本事你在爱卫会也干出花儿来,我章某人倒是不信这个邪了。
  实在不行的话,让陈太忠干科委的党组书记?章书记正琢磨呢,听到姜勇提议把陈太忠放到驻京办,心里一动,这倒是一条路子。
  兼职不怕,关键是要有兼职的理由,这年头虽说位子少人多,可真要能解决了陈太忠这个烫手山药,一两个位子挤也要挤出来。
  驻京办真不错,在北京跑项目跑钱打听政策的同时,就把招商引资的工作做了,还能兼顾科委,确实是个合适的位置。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驻京办的张主任在这个位子干了时间不短了,在北京积攒了一些人脉,虽然花钱比上一任厉害,但是成就也不小,仓促之间把他调回来,陈太忠能不能比他干得更好,那还真的是难说。
  ——就像章书记说的那样,小陈在北京确实有点活动能力,但是,那家伙脾气不好啊,跑部委可不是全靠能力,得有一份百折不挠宠辱不惊的心态才成。
  事实上,章尧东很清楚,老张虽然跟段卫华走得近,其实心里也愿意巴结他,只不过他去了北京之后,很少在凤凰驻京办停留,根本不给他什么机会。
  考虑再三,他还是不得不咬牙放弃了这个念头,最终导致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张主任没犯什么错误,不合适随便动——章书记是强势,但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贸然调整干部,就算表面上的理由也得有一个吧?
  可是仓促之间,章书记又哪里有时间,去找那么一个站得住脚的借口?
  总算还好,就在这个非常遗憾的时刻,姜勇副书记把母球打入了袋中,于是,章书记擅长瞬移的思维方式,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驻欧办、驻京办……说起性质来,其实还不都是一回事?
  最要紧的是,此番出手,就像将陈太忠扔到科委时一样,一时半会儿,章书记无需为这个人头疼了,凤凰市也可以安生一段时间了。
  与此同时,大家又能享受小陈的劳动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第1783章
老姜
  关于驻欧办的编制,市委的政研室代表党委给出了大致方案,接下来就是上编制委员会讨论,这编委会的组长就是政府一把手段卫华,最后才是编办落实具体人员编制。
  按说,设立这种正处级待遇的派出机构,还要跟上一级政府沟通——更严格地来说,新增的编制,都得是上面有了文件有了精神,下面才能设立相应的机构。
  不过,这年头不是流行说一个“摸着石头过河”吗?而且有些事情一旦操作了,成了既成事实,别人再想纠正,那就不是一般地困难了。
  冗员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通常情况下,下面先形成既成事实,而党的干部都是能上不能下的——上级党委动辄指手画脚,让下级机关工作怎么开展,情何以堪?
  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学会这么一套,只要有差不多的理由,就可以增加临时编制和人员,到最后,一般这临时都会转成正式的,就算无法转正,最起码别人想裁撤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这样那样的影响。
  就在潘主任咬着笔杆殚精竭虑地想对策的时候,陈太忠陪着许纯良走遍了科委的部门和企业,他并不知道市委正打算对他的工作进行调整。
  按说这也是比较奇怪的事情,章书记、魏秘书长和潘主任就不说了,就连政研室的几个小年轻,也没有将此事泄露出去。
  事实上,大家都以为这是潘主任心血来潮,是考校大家的基本功来的,驻欧办?这个派出机构要是能成为现实,怕是省政府都要歪嘴了——省里还没这玩意儿呢。
  两天下来,许主任终于对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有所了解了,一时间心里总算明白,为什么一说起凤凰科委,大家都是那种表情了,真的是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庞大。
  这庞大并不是臃肿,而是还保持着一种继续爆发的势头,科委的房地产公司和电动助力车厂才刚刚起步——是的,他看到的,只是新生出来的萌芽,远未到收获的季节,就已经是如此庞大了。
  不止庞大,科委还有充裕的现金流,省里的倾斜性拨款就不要说了——那是科委成名之后应得的,只说自有资金就多到一时半会儿花不完,在这个全国都缺钱的年代,这样的实力代表了什么,真的是毋庸置疑。
  甚至,名义上拆借给丁小宁,实质上借给通张高速的两个亿还没算进来,这一笔钱,陈太忠并没有瞒他,有许纯良吞掉振鑫一事在前,他也不怕把这种事曝光。
  事实上,这件事都不怕追究,等丁小宁的房地产公司盈利了,再连本带利还给科委就是了,毕竟当时借钱的是省政府,而眼下,省政府是不打算还钱了。
  许纯良听到这件事之后,做出的表态也对得起朋友,“能还就还,不能还到时候拿房子顶债,按市场价走……你要实在有压力,让香港博睿公司出面,免除科委这一部分债务,他们直接对小宁,到时候谁想拿这事儿追究你,都不可能了。”
  香港博睿公司,就是尼克那一方指定的管理公司,事实上不过是个幌子,尼克和陈太忠心里都清楚,这钱还得回去还不回去都无所谓,有抵押品呢不是?
  事情的实质就是,通过很正常的渠道,丁小宁就可以轻松地将欠款转化为房屋,而且还能握在手中等待增值,若是陈太忠愿意,还能通过更正常的渠道,将香榭丽舍的失物,大大方方地洗白了,换做真正的财富。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这样,一笔钱转几个圈子,牵扯到了这样那样的人,牵扯到这样那样的事,到最后,别说想查的人未必查得出来,就算能查得出来,也有的是人会阻止这样的行为。
  可见,做一把手的真的愿意照顾兄弟的话,确实是比较令人愉快的事情。
  让许纯良震惊的,还不止是这些,像“设备设施及环境检测办公室”这样的办公室,也令他瞠目不已,这个办公室并不大,但是存在的意义巨大。
  对外界来说,那就是科委给大家办的好事儿,对科委来说,这个办公室盈利的能力不是很强,但贵在常有,但是从官场的角度上来看,这是科委职能的扩张——这个才是最令新到的大主任吃惊的地方,我的科委,那真不是一般的强势啊。
  这些惊讶过后,许主任就要考虑副主任的人选了,这是他到任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其他的日常工作和分工,他并不想贸然地改变。
  在陈太忠充分放权的影响下,科委虽然庞大,而且还在爆炸性地增长,但是既然各司其职各管一摊,又有发改会和例会这样比较有成效的协商机制,整个科委的工作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如此一来,他就有时间去考虑副主任的人选,章尧东知道他的想法后,很坚定地做出了支持,“县区科委里有合适的,也可以从县区里提拔嘛,关键是要有能力有冲劲的,你要觉得时间不够,我可以帮你推迟一段时间。”
  章书记这样表态,对他的工作真的算太支持了,许纯良本人其实是有点惫懒的,一时就觉得此事不太急,但是他跟老爹一通气,许书记要他一定要打好这第一炮——“离了章尧东的支持,你就什么都不能干了?”
  所以,他定要尽快搞定此事,而他现在能倚仗的,也就只有陈太忠对科委各县区领导的了解了。
  然而,陈某人很潇洒地做了甩手掌柜,“有北京的朋友要来呢,我忙,顾不上,你多听一听大家的意见,那不是更好?”
  “你就是编,也得给我编出个人来,”许纯良不干了,初开始他是担心太忠不肯放权,可是眼下这厮放权放得如此彻底,他也有点不爽,“还说要大力支持我呢,就是你这种态度?”
  “我那朋友来拍广告,不也是支持你?”陈太忠真没心插手,不过到了最后,实在碍不过面子,才指点了一下,“阴平的科委许主任,绝对不能提,他根本就是外行,是有目的地顶替前任耿主任的……”
  “啧,看看,这种事儿你不跟我说,谁还会跟我嚼舌头?”许纯良听完这般因果,越发地气愤了,“我肯定不考虑他了,那你现在推荐一个,成不成?”
  “那就是金乌的老李吧,那人做事儿还算机灵,”陈太忠说完,也不理他,转身就走,“我跟王伟新约好了,三点见面,你别再扯了,合适不合适你自己看着办吧。”
  “金乌,那不是你不让批星火计划的地方吗?”等他出去之后,许纯良低声嘀咕一句,事实上,除了陈太忠,他也有一点自己的消息渠道,毕竟他跟交通局的牛冬生有过合作,秦连成也在这里干了四年,甯瑞远也是他的好友。
  “这家伙推荐人,倒是不计较其他因素,”想明白这层因果,许主任叹口气,又低声嘀咕一句,“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该答应让他彻底放权。”
  金乌的李主任可不知道自己稀里糊涂地就入了许主任的法眼,他正坐困愁城呢,星火计划的钱下不来,火炬计划也跟着遭殃,能要到的钱也就是其他县区的一半——可是金乌,其实重工业比较发达的。
  唉,你说这吕清平干的都是什么事儿啊,盯着自己面前的电脑,李主任苦笑不已,没错,吕县长要来的钱,有一部分是改善了科委的办公环境了,可是人家其他县区科委的办公用品,市科委也补贴下来了啊。
  啧,日子不好过啊,他正琢磨呢,接到了市科委副主任李健的电话,“李主任,你来一下市里,许主任要向你了解一下金乌科委的情况。”
  嗯?新来的许纯良?李主任琢磨一下,说不得试探着发问,“李主任,我该准备点什么材料呢?其他县区科委的主任,都准备了点什么?”
  “就叫了你一个人,”李健笑嘻嘻地回答,“第一个叫到你,要是有好事儿,你可不能瞒着大家啊。”
  就我一个?搁了电话之后,李主任带着万分不解的心情上路了,这个许主任听说跟陈主任私交很好,那么……应该不会是要贸然改变市科委的拨款原则吧。
  莫非,是为了那个空出来的副主任?想到这个可能,李主任的心禁不住怦怦地跳了起来——我说,不会这么夸张吧?
  李健都没想到的可能,他想到了,这倒不是说他的思维能力比别人强,实在是:这种涉及到了自身进步的可能性,当事人肯定是要比别人敏感一点。
  李主任赶向市区的时候,陈太忠正坐在王伟新的办公室里聊天,王市长关心的是科委的款子什么时候能到,“第一期一千五百万该打了吧?这马上放假了。”
  “打了钱,伟新市长你就扛不住某些人了,”陈太忠听得就笑,王市长希望钱快到账,可是他不想尽快打,科委卡着不给钱,有些想接校园网工程的主儿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不能胃口太大,得给凤凰多留一点?
  从道理上讲,这是市科委在帮王伟新扛雷呢,王市长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也愿意领情,但是钱在别人手上,心里总不安逸不是?“太忠,那个易网公司,我给六百多万的活儿,不少了。”
  “越多越好啊,谁嫌钱多?”陈太忠听得就笑,“好了,开玩笑呢,这事儿我都交给纯良了,你跟他商量吧,那人挺好说话的。”
  “那省里没拨下来的一千五百万,也是他去要?”王伟新不动声色地发问了。
  “肯定啊,他不要去谁要?”陈太忠知其心意,先开了一句玩笑,才说了实话,“不过,他要没空要的话,那就只能我上了,唉,谁叫我天生就是劳碌命呢?”
  “我就知道,太忠你是善始善终的人,”王伟新微笑着点点头,科委的换帅,其实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要说他不担心卡在科委的钱,那才是胡说。
  所幸的是,新来的小许跟陈太忠关系不错,但纵然是如此,他心里也觉得不靠谱,尤其是听到小陈彻底放权之后,他不得不问一句向省里要钱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9/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