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0/2908

  “这个是一定的,”陈太忠微笑着点头,接着他又想到了什么,重重地叹口气,“事情实在太多了,回来也不能消停。”
  “走吧,去微服私访,”唐亦萱笑着发话,她对他回来之后,不能第一时间来看望自己,真的有点不开心,但是想到他能放弃那么多女人,单独陪自己整个中午和一个下午,她也知足了。
  一边说,她一边摸出个墨镜戴上,又拿出一条丝巾,将整个脖颈和半个下巴遮住,如此一来,不是很熟悉她的人,真的未必认得出来。
  见她做了如此装扮,陈太忠也摸出一副墨镜戴上,又拿出一副大口罩,挂在耳朵上,“走吧。”
  下一刻,两人就出现在了东临水的村口,天上的雪还在下着,落到马路上迅速地融化,陈区长低头看一看,又微微点头,“村子里的路,修得还是不错。”
  接下来,两人相伴着在村子四下走动,唐亦萱对以前的东临水没有什么直观印象,陈太忠却是清楚得很,一边走,他一边频频点头,这一年,李凡是搞得还真是不错。
  这里不但基础设施搞好了,大棚什么的也随处可见,农用车之类的也多了起来,还有人家的房顶,支起了卫星天线。
  走到一处以前的荒地,石头很多的那种地,他居然发现,种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树,两人进去走了一阵,旁边有人喊了起来,“干什么的?”
  扭头一看,却是老远处的草屋里,钻出一个老汉,冲着这边嚷嚷,两人对视一眼,陈太忠径自迎上去,用略带一点北崇口音的普通话发问了,“这儿怎么种了这么多树?”
  “苗圃嘛,”老汉没有认出对方来,“喜欢看就看,别把苗踩坏了。”
  “这东西能卖到哪儿?”陈太忠有点奇怪,在李凡是的计划里,好像没有搞苗圃一说。
  “卖给林业局和园林局,都可以,”老汉一边回答,一边从腰里摸个烟斗出来,正要解开烟袋取烟丝,不成想对方递过一根烟来。
  “好长的过滤嘴,是好烟,”他接过烟来看一眼,一点都不客气,自顾自地点上。
  “搞这么个苗圃,一年能挣多少钱?”陈太忠略带一点好奇地发问了。
  “就是万把块吧,”老汉把烟嘬得吱吱作响,烟气和呵气在飞舞的雪花中转瞬即逝,“咱是没那门路,把苗卖给公家,要不还能赚得更多。”
  “是有人来跟村里收?”陈太忠点点头,这就是偏远乡村的悲哀,没有门路,就只能卖给二道贩子。
  “是啊,”老汉又点点头,然后看一眼侧后方的唐亦萱,她虽然遮得也算严实,但是不管怎么说,她都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美女,老汉回答完问题之后,八卦之心顿起,“你们两个,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来做啥的?”
  “去乡里办点事,看到下雪了,就随便转一转,”陈太忠的谎话张口就来,“老人家你呆着,我们再随便走一走。”
  “嗯,想买啥,去村委会就行了,”不管怎么说,老汉抽了人家一根好烟,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当然,他并不知道,自己抽的那支烟,是区委书记看到都要眼红的。
  两人转身离开,走了好一阵之后,唐亦萱才出声发问,“他们不能自己组织销售吗?过一道手,肯定要少挣很多。”
  “贩卖本身也是一种职业,”陈太忠对二道贩子并没有成见,没有这个环节,或者老汉种出来的树,卖都卖不掉,“大宗物品的话,才有必要组织建立销售渠道。”
  “反正这个东临水发展得……真的不是很快,”唐亦萱微微摇头,一路走来,她能感受到,陈太忠对这里的发展还算满意,但这只能归纳到这个村子的底蕴太差,“还需要努力。”
  李凡是能在我走之后,还保持如此高速的发展,已经是很难得了,陈太忠心里很明白,但是小萱萱说得也在理,于是他点点头,“我家小萱萱说了,不许他骄傲,那我就不让他骄傲。”
  两人有说有笑地来到了村委会,看到大院门口有人推着小车出出进进,车上都是白菜、土豆、胡萝卜等冬令蔬菜,偶尔也有反季节的蔬菜,却是极少见。
  拦住一个人问一下,才知道村里每天有一趟“班车”去市里,村民们可以将蔬菜等交给村委会代卖,只需要出少许的费用。
  “这费用怎么算呢?”陈太忠好奇地发问,“你觉得高还是低?”
  “肯定低嘛,高了,我不会找几个人拼车?”这个村民看一眼这个奇怪的家伙,“而且他们跑熟了的,价钱也能卖起来……关键是省心,往村委会一送一过磅,等着明天中午分钱就行了。”
  陈太忠听了一阵,才知道这个代卖,类似于北崇菜贩子往阳州送菜,不过对东临水来说,这是村里的福利,村民们直接得利,省去一道手续。
  就是这样的福利,一开始也是办得磕磕绊绊的,有很多人不太信得过的,又有人想免费捎运,磨合了一阵之后,大家终于发现,李凡是确实是想办点实事,最后才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至于说车到凤凰之后,卖的菜价能不能对上——有的是人监督,有些村民直接坐着这卡车进城办事呢。
  走进大院之后,陈区长又注意到,院子东侧起了一排房间,一楼已经完工,二楼盖到一半,正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看起来李凡是干得不错,陈太忠争暗暗赞许呢,只听得一片吵吵声传来,侧头一看,吵闹的正是李村长,他面对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苦笑着发话,“你们不给钱,我真的没办法再给你们货了。”
  “年底,谁家的钱也紧,李村长你担待一点,”一个高大一点的小伙子发话了,另一个瘦小一点的小伙子却是冷笑一声,“老李,你村里不差这点,马上就过年了,你卡着货不放,这是故意找事儿吧?”
  “我村里的钱,要受大家的监督,”李凡是本来就是黑脸膛,现在就越发地黑了,“你们已经欠二十万了,别再为难我行不行?”
  “谁这么大胆子,欠了二十万还要面子?”陈太忠听到这里,是真的受不了啦。
第3470章
鲜廉寡耻(上)
  陈太忠现在不但带着帽子,还带着墨镜和口罩,一般人不太容易辨得出来,但是李凡是跟他接触得太多了,一眼就认出了他来。
  他眼睛一亮才待发话,却看到老村长递来一个隐晦的眼神,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登时就闭上嘴巴,默不作声。
  这俩年轻人却是没注意到这一幕,他俩全被这个藏头藏脑的年轻人吸引住了,小个子的反应极快,走上前一伸手,狠狠地在对方胸口推一把,“你算老几,这儿轮得到你说话?”
  高个儿却不动手,只是看一看陈太忠,又不动声色地看一眼他身后的唐亦萱,眼珠子乱转,却是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个子这一推,气势看起来很足,可那力道真的不够看,陈区长站在那里,连身子都不带动一下,小个子一见就恼了,脚一伸去绊对方的腿,同时伸手去抱对方的腰。
  可是不管他怎么使劲,对方硬是纹丝不动,这情况看到别人眼里,就实在太滑稽了,活脱脱的“蚍蜉撼大树”现实版。
  陈太忠任由他折腾了十来秒钟,才扭一下身子,然后一抬脚,随着嗵的一声闷响,小个子直接飞了出去,撞上了三米多远后的院墙,然后人啪嗒掉到地上,登时就晕了过去,过了几秒钟之后,鲜血汩汩地从他的后脑冒了出来。
  “你……你敢打人?”高个子下意识退后两步,愕然地指着面前的口罩男。
  “你眉毛下面长的是屁眼?”陈太忠狠狠地瞪他一眼,“你看不见谁先动手的?凡是,这俩鳖蛋是咋回事?”
  “是老村长,”“陈村长来了,”这时候,周围的村民们认出了陈太忠,一时间欣喜无比,更有人上来告状,“陈村长,他们是故意欺负人……”
  “都安静,”陈太忠手一摆,又冲李凡是扬一下下巴,“凡是你说一下。”
  “他们是收香菇的,”李凡是苦笑一声,一五一十地解释了起来。
  东临水虽然上了很多项目,但是在村里的规划中,香菇的种植是重点,尤其是在第一批种植户出菇之后,更是刮起了一阵香菇种植风。
  在凤凰市搞香菇种植的还真不多,市民们吃的香菇,大多都是买来的干货香菇,水发之后做菜,所以这新鲜香菇一上市,就非常地抢手。
  因为有这个效应,李凡是大力推动该项目,甚至还积极地帮忙联系从信用社贷款,所以短短的半年内,东临水香菇种植户就达到了七十余户,到了年底更接近了百户。
  剩下那些没种香菇的,就是各有各的原因了,有人是因为穷,赤贫的那种穷,一点自有资金都没有,想贷款也很难;还有人是没有合适的地方盖大棚——除了自家的院子,合适的地方早被人盯上了,手快有手慢无啊。
  更有人觉得种香菇太麻烦,不但累,各种环节要求还很高,万一有了传染病,治不好的话,投资可就全泡汤了——说来说去,香菇不是凤凰传统的种植产业,大家对种好这个东西,并没有很大的把握。
  有的香菇种植户为了减少竞争,也是有意无意地强调这活儿有多苦,有多么不安全。
  总之,不种植香菇的原因真的太多了,其中有一个原因,必须要提一下,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考虑——种这么多香菇,卖到哪儿去?
  想建一个大棚,可不是一两千块钱能搞定的,据内行人说,保本的底线是一万块,超过一万才可能赚钱,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种得越多成本越低。
  对很多东临水人来说,这么大的投资一旦失败,那就只有抹脖子的份儿了。
  而且老百姓已经被政府忽悠了不是一次两次了,白凤乡发动过大家种百合,曲阳发动过大家种柑橘,金乌发动过大家养蚂蚁——好吧,最后这个没得逞。
  总之,这些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大家的存疑就很好理解了,政府的公信力,就是通过类似的事件,一点一点地丧失的,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李凡是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并不着急解决,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淘汰方式——相信村委会的,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不相信的……那也是你们自己的选择。
  事实上他也有点担心香菇的销路,到今年四月底五月初,东临水的出菇量会达到历史高峰,虽然凤凰市消化这点香菇不成问题。
  有新鲜香菇以后,凤凰市吃香菇的人也多了起来,以前没有新鲜的,要水发以后才能吃,大家吃得就不多——实在不方便,现在就习惯了,这也是生产促进消费的体现。
  但是将来香菇越产越多,销路问题就该好好地琢磨了,尤其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出去,周边几个村子,也有人开始种香菇了。
  就在李凡是头疼的时候,有人找上门来,说是包销香菇,我们能卖到哪儿,你就不要管了,反正你卖我就要,价格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我包销嘛。
  这一高一矮的俩年轻人,就是收香菇的。
  “包销还能差了钱,这算包销吗?”陈太忠听到这里,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惊讶,他侧头看一眼那高个,却发现那厮正在悄悄地向门外走去,“老少爷们,给我拦住他,不行就打……天大的事,都算我的。”
  “陈主任,我们知道错了还不行?”高个子闻言,颓然地止步,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位戴口罩的男人是谁了,“您高高手……”
  “你再多说一个字,我打烂你满嘴牙,”陈太忠一指他,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又冷冷一哼,“不信你就试一下。”
  那位登时就闭嘴了,然后李凡是开始诉苦,说这些人收购香菇,一开始价格还算公道,但是到了后来,他们说东临水的香菇产量越来越大,那么收购价也只能往低调了——市场经济,强调的是价值规律。
  这也倒不是完全不能容忍,不能容忍的是,到了这时候,他们要打包购买东临水的香菇,谁要是不卖给他们,想卖到市里也很难——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出面设卡。
  那李凡是也只有认了,不过更糟糕的是,包销的这一方,现在借口说香菇路上损耗大,甲方结款不及时等原因,延期支付给村民的货款。
  这就让李凡是相当地难做了,所以他目前在积极地拓展新的渠道,争取不跟这些人打交道了,不成想他们又过来要货。
  李村长委屈多多,但是陈区长不为所动,他上下打量一眼黑壮的村长,微笑着发话,“连个香菇都能欠到二十万,凡是……我可真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气魄。”
  “这真的不关我的事儿,”李凡是委屈得大声叫了起来,“这是区警察局的关系,是粟强的大兄哥,我真的惹不起。”
  “粟强又是个什么鸟蛋?”陈太忠愕然发话,这尼玛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离开凤凰才几天,倒是又出现新的牛逼人物了?
  “粟强是常务副区长,”一边有人插话,却是承包鱼塘的刘老汉,他跟政府接触得比较多,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回答,搁给一般的东临水村民,还真的未必清楚常务副区长和副区长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俩是红山常务副区长的人?”陈太忠看看面前的一高一矮,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这红山穷,也不至于吃相这么难看吧?”
  “这个高个子,就是粟强老婆的侄儿,”关键时刻,又有人站了出来,这不是个爷们儿,而是个老娘们儿,陈区长似曾相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0/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