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4/2908

  陈太忠拿起啤酒来灌,连喝两口之后,才打着嗝发话,“知道谁接你的班吗?”
  “不知道,”白凤鸣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这个人目前没胆子冒出来。”
  陈太忠眨巴一下眼睛,随即点点头,“也是。”
第4288章
苎麻大卖
  不管李强的理由有多么充足,毫无疑问的是,这个调整绝对不遭北崇待见,此刻无论是谁冒出来,多半会被视为幕后黑手——哪怕幕后黑手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人跳出来吸引仇恨的,以陈太忠的强势,很可能咽不下这口气,以他的地位,没有能力决定某个人来,但是坚决反对某个人来上任,那是绰绰有余的。
  接下来,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大约沉默了七八分钟,白凤鸣才说一句,“年底电厂就能发电了,可惜我等不到这一天了。”
  “电厂的建设,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陈太忠那个淡淡地回答,“好歹也是北崇出去的干部,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会向五山做出一定的倾斜……不过你也别期望值太高,敬德和北郭还张嘴等着要电呢。”
  要说白凤鸣的五山常务副,还没有尘埃落定,但事实上已经是无可更改了,原因很简单,分管工业和城建的北崇副区长,含金量比五山的常务副县长不知道高出多少来。
  白区长若是不动,谁都拿不到这个肥美的位置——不是随便哪个人,当了五山的常务副县长,就能升任县长的。
  白凤鸣微微一笑,这点小心思,陈书记看不出来才叫怪事,笑过之后,他又是幽幽的一叹,“火电的二期工程,可以考虑上了。”
  “还要再等一等,”陈太忠也轻喟一声,老白都要走了,还要提出合理化建议,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十万千瓦的机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运行两年之后再说吧……没准水电还会上在前面。”
  “北崇的用电需求,在三五年之内,会有爆发性的增长,”白凤鸣又一次提醒。
  “增长到火电厂容量都不够的话,北崇可就是真的发展起来了,”陈太忠笑一笑,长远来说,十万千瓦的火电厂,未必能满足北崇的用电——这里下一步要上工业和旅游业。
  就算百分之二十用在民用电上,两万千瓦平均到二十万人头上,每人每小时也是一百瓦的用电量,四口之家一天的用电就是九度还多,足以支持空调的运转了。
  所以真到那个地步,北崇就是极大富裕了,陈太忠对此有打算,“过渡时期,小型发电机会有一定的市场,总好过勉强上个十万千瓦的机组,很可能严重超出预算不说,没准负荷最大也就带个六七万。”
  一商量起技术问题,那种淡淡的离愁就不见了去向,聊了约莫有半个小时,又有人敲门,白凤鸣主动去开门。
  这次来的是广北市的一家麻企,一男一女,其中的男人,上一次苎麻文化节陈太忠见过,两人坐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白区长见状,站起身进屋给这两位泡茶去了。
  男人见机,就从包里摸出个条子,递给陈太忠,“这是庄局长写给您的。”
  陈书记接过来一看,是恒北工商局局长庄壁梵写的,大意是说,广北苎麻厂,也是国企老厂,希望北崇能以低于市场的合理价格,卖给他们五千到八千吨麻。
  这条子真的很扯淡,陈太忠一看就明白了,要说庄壁梵此人,跟北崇还算有点交情,去年虽然介绍了两个不靠谱的日企和韩企,但是后来文化节,省工商是出钱赞助过的。
  然而,真的是很惯熟的关系的话,庄局长怕是直接电话就过来了,实在犯不着写条子。
  当然,不敢得罪庄局长条子的人也有,但是陈书记显然不在此列,他很直接地发问了,“这条子我看不太懂,什么叫合理价格?”
  看不懂,你可以去问庄局长嘛,男人很想来这么一句,然而他真的不敢这么说,只能赔着笑脸回答,“现在这个市场价,一公斤九块两毛五,实在有点高了……我们也是国企,设备老化负担重,希望贵处适当降低一些价格。”
  北崇这一番囤麻,赚钱赚老鼻子了,这是整个恒北苎麻行业都知道的,大家甚至能判断出来,北崇的平均收购价,不会超过每公斤六块三。
  不过这个话,不能直接说出来,男人的意思就是,你卖个七八块一公斤,也就行了。
  “既然庄局长写了条子,那一公斤给你们降五分,九块二,”陈书记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见到领导的条子,他也要认账,太过矫矫不群,只能被众仙再度围攻轰杀,而每公斤九块二,原本就是他拟定的底价。
  “这个……呵呵,”男人只能干笑了,我是为了这一公斤五分钱来的吗?咱不带这么糟蹋人的,“听说北崇的收购价不是很高啊。”
  “你光见贼吃肉了,有没有见过贼挨打?”陈太忠端起啤酒,慢吞吞地喝一口,“我北崇动用三个亿的资金,在市里的行政命令下,敞开收购的苎麻,你有没有想过,一旦苎麻价格持续下跌,北崇财政要开多大的天窗?我陈太忠路死沟埋……你会给我烧纸吗?”
  “陈区长说笑了,都是公家的事情,不至于到这一步,”男人讪笑着回答,心里真的是有很多话要说——你北崇不想收麻,阳州还真的能强迫不成?你就是看到这个商机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北崇这番收麻,赌博的味道还是很重的,所以他也不便多说。
  “一公斤五分钱,一吨就是五十块,五千吨就是二十五万,”陈太忠似笑非笑地扬一扬手里的纸条,“少吗?不少了……庄局长写这么几个字,就值二十五万啊。”
  “可是……王主任就答应我们,每吨九千二了,”女人见状,笑眯眯地发话了,这女人也有两分姿色,身材丰满臀部肥硕,属于那种中年男人比较喜欢的类型,她冲陈书记挤一挤眼睛,“陈区长,您再让点嘛,我们的厂子,真的没有北崇这么有活力,是国企老厂。”
  “别跟我玩这个,没意思,”陈太忠微微一笑,很不屑地发话,“让我倒胃口。”
  “怎么就让你倒胃口了?”女人一听这话,真的是火大了,这个条子其实是她跟庄壁梵要来的——两人有点床上的露水情,听这年轻的区长说,自己让他倒胃口了,她是又羞又恼。
  “我打个电话,”陈太忠一抬手,给王媛媛拨了过去,他的资料里,整个恒北,撇开北崇在建的厂子不提,最大的麻企,一年最多也不过消耗五千吨麻——恒北苎麻行业,确实是处于一种一盘散沙的状态。
  小小的广北苎麻厂,又岂能吃得下五千吨麻?就算吃得下,厂子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缺口——从去年后半年到今年,厂子不收麻吗?
  北崇的苎麻厂一旦全面投产,满负荷运行,一年大约是一万两千吨麻的样子,这么大的厂子,也不可能出现五千吨的缺口,更遑论对方要求的上限八千吨了。
  打个电话,再次确定广北苎麻厂的生产上限之后,他放下电话,笑着发话,“你们的生产上限就是六千吨麻,每年平均不到四千吨麻,居然还跟我要八千吨便宜麻的指标……你二位,好走不送了。”
  这两位被戳穿底牌,只能讪讪地站起身走人,这时候,白凤鸣才端着茶壶走出来,他微微一怔,“这是……走了?”
  “这年头,二逼真多,”陈书记感触颇深地叹口气,又拿起酒瓶一饮而尽,“倒买倒卖到我头上……恨不得把这种人都杀干净。”
  “这还是北崇发展了嘛,”白凤鸣没心没肺地笑着,他都不须多问,也能想到那一男一女是为什么而来的,就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搁在以前,求别人,人家都不稀罕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北崇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卖苎麻,陈太忠说花了三个亿买苎麻,那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但是没有三个亿,两个亿总是差不离的。
  近三万吨的苎麻储量,最少要外销两万吨,这个运输量,在北崇也是相当罕见的,尤其这苎麻不比一般商品,比重比较轻,一辆卡车满载苎麻,还没超重呢,就已经超高了。
  这个关键时候,就凸显出了物流中心的重要性,很多卡车来物流中心,都是存着一个侥幸的心思——能配上货固然好,配不上,也就是两脚油门的事儿。
  北崇原本也就不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县区,没有做大物流的底蕴,只不过他们也有独特之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好。
  而经过交通局的认定,阳州市的物流都迁到了这里,目前也才算刚刚起步。
  这次往外配送苎麻,物流中心就算打出牌子了,两万吨的出货量,很是够往来的司机们运一阵的,一时间物流中心的车辆大增。
  这也极大地方便了外地客商——他们不用专门带车来买,只要签了合同交了钱,北崇就自然帮他们联系,不但省了来的油费,回程车很多时候,都愿意把运费降一降。
  就算不是正好顺道回程,多拐个弯跑一趟买卖,价格也好商量。
  陈太忠对此,是相当地满意,他也没有想到,倒卖一下苎麻,不但增加了区里的收入,还能产生如此的连带效应。
第4289章
又见高温
  忙碌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的,眨眼之间,北崇就进入了七月,由于雨季的结束,天气一下就变得热了起来。
  偏偏是这个节令,北崇进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返乡双抢,北崇的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又因为正午时分无法露天施工,大量的工程不得不在夜里进行。
  所以很罕见的一幕,在北崇出现了,白天的时候,大街上人烟稀少,一到了夜里,整个城区灯火通明,哪怕眼下是缺电高峰,但是区里去年就配备了大量的发电机,几个销售发电机的商户,也推出了发电机租赁业务。
  所以这缺电缺劳力,根本不能阻挡北崇腾飞的脚步,很多工程队,直接干得两头见天光,而且关于噪声扰民的问题,也没多少人投诉。
  这就是小地方的好处,首先,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北崇人,就算双方不认识,拐个弯也就认识了,不好做得太绝;其次就是,白天热成那样,晚上赶工大家都能理解,正经是在小地方,没有多少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主儿。
  至于说有人精神衰弱,白天热得睡不着,晚上吵得睡不着,这样的人也有,不过这种情况,施工方也能协调了——你看,我二大爷的女婿的堂妹家,住的地方不吵,要不晚上你睡那儿吧,还有空调呢。
  小地方就是这样,别说串门了,去不认识的人家睡觉都正常,陈太忠听说这种事之后,都禁不住咋舌,人情社会的正面影响力,还真不能低估。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是,进入七月之后,学生们都放假了,没孩子上学,做家长的一般懒得计较,这就减少了相当的口角。
  然而,虽然是学校放假,分管教委的谭胜利反倒是忙了起来,区里学校的危房改造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摆在了面前——分批次建设新的教室和宿舍。
  这个逐步整改的计划,陈太忠是支持的,相应的款项也有保证,但有些事情,是陈书记不能容忍的。
  此刻,正是午后三点,灼热的阳光,照得树叶都打起了卷,只有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叫着,偌大的区政府里,根本见不到什么人走动,只有几台空调室外机的嗡嗡声,提醒着大家,屋里是有人办公的。
  陈太忠也在办公室,前些日子,他顶着烈日四处走访,也是颇有成效。
  但是后来林桓劝他:中午实在太热了,就算你撑得住,下面的干部也撑不住——你偶尔出来一趟,监督大家的工作,这是很正常的,可是别天天出来成不?
  陈书记有点不服气,我是挨个乡镇转悠,他们下面的乡镇,却是轮流出来接待……谁更辛苦,这还用说吗?
  不过林主席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就略微注意一点,中午出去是应该的,但是天天都出去,那可能会让人想到心理疾病啥的。
  但是他在办公室,也是不得闲,马媛媛才软磨硬泡地弄走一百万的装修款,谭胜利就走进来,愁眉苦脸地表示,施工款要追加,因为……现在人工费急剧上涨。
  “老谭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陈太忠很不满意地哼一声,“寒暑假的施工预算,你不要告诉我说,你没有考虑春节和双抢的因素……费用就是这么多,你还要保证质量,如果你真觉得做不到,那你直说。”
  他这话说得很不客气,事实上他也无法客气——谭胜利这么做,有点欺他不懂行。
  “可当时做预算的时候,没想到今年开工这么多,”谭区长苦笑着一摊双手,“有点经验的施工队,手上都排满了活儿。”
  “你要是觉得找不到人,我可以帮你找,”陈太忠看着他,淡淡地发话,“绝对在原来的预算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这点事情,怎么还劳烦陈书记大驾?”谭胜利讪笑一声,他来要钱,并不是区里真的给的少了——区里给的确实不多,但是完成任务还是够的。
  只不过,他有一些别的想法,大家都懂的,想通过提高单位造价,提高人工,来争取更多的拨款,反正学校建得好一点,总不是坏事。
  可是听到陈太忠要介绍工程队,他就不敢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没准真的要换施工队了。
  事实上,他敢要求追加款项,主要是因为,现在北崇官场有个传言,陈书记对干部的贪腐不是特别计较——只要真的能做事,贪一点,陈书记不会在意,当然,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4/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