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8/2908

  而王鸿虽然退了,但这是临云的前辈,而且陈区长初次来临云,最先接触的就是王鸿,晚上还住在了王书记家——只冲着这一层渊源,他俩就不好说什么。
  “以前没有的,以后可以常有,”陈书记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大家要把握住发展的机会,这两年里,尽快发展新项目,多给老百姓找致富的路子。”
  “这两年里?”王鸿很敏锐地把握住了这四个字,“陈书记你要走?”
  “我总不能在北崇待一辈子,”陈太忠很随意地回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他只是心有所触,才这么说的,但是李乡长和匡书记一听,登时交换个眼神,然后匡书记就发话了,“陈书记……这是有什么消息?”
  这乡镇干部,就是村俗得厉害,陈太忠散一圈烟,也没计较是谁帮自己点着的,他吸一口烟,淡淡地发话,“没什么消息,你们不要胡思乱想,我只劝你们抓住发展的时机。”
  “那这个油页岩电厂的原料……”匡未明抓紧时机发问。
  “自然是北崇优先,”陈太忠站起身来,“好了,我要走了……石门村尽快搬下来,区里正在拟定合并自然村的方案。”
  目送着他驱车离开,几个领导面面相觑,好半天之后,匡书记才看着王鸿发话,“陈书记现在说话,真的高深莫测,老书记您听出什么来了吗?”
  “听不懂,”王书记摇摇头,又叹口气,“现在领导们说话,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是啊,陈书记这说话,怪怪的,”李乡长也叹口气。
  陈太忠若是能听到他们的品论,必然会不以为然地笑笑:哥们儿就是依着本心说话,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上意莫测?
  正月十四之后便是十五,陈书记原本有心邀请李强来看焰火,不过阳州市刚完工的广场也是大放特放焰火,李书记操作了三年的广场,终于完工了,肯定是要留在阳州观礼的。
  有意思的是,除了北崇,敬德、北郭和五山,也在元宵节放了焰火,要知道,在陈太忠来北崇之前,阳州市都不怎么放焰火的,这三家今年也是头一次。
  这种现象,给大多数人看来,只是巧合,但是搁给会解读的人,心里就有数——看来这四县区联手的传闻,不一定是假的。
  考察团是正月二十才回来的,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尤其是畅玉玲和罗雅平,带回了很多的服饰和化妆品——这二位不但年轻,而且都是不缺钱的。
  畅区长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扑进了苎麻厂,在时装周参观了一趟,她深刻地感觉到,若是北崇开发出足够好面料,那意味着什么。
  不过,卢天祥没有跟着他们回来,据说在凤凰驻欧办的介绍下,他游走于欧洲的一些相对低端的市场——比如说西班牙,还有荷兰、比利时之类的地方。
  他卖金属制品卖得很嗨皮,他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国内类似产品,毕竟北崇没有完整的工业链,但是同时,他的产品相当地厚重,样式不落伍,同时材质考究。
  最新消息就是,掮客埃布尔先生看上了他的几款产品,打算销售到非洲去,当然,非洲也分穷人和富人——掮客先生打算把这种好东西,卖给高尚人群。
  考察的人回来之后,北崇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不过随着靳毓宁逐渐找准了定位,接二连三地,纪检委在某些方面主动出击。
  纪检委最辉煌的战果,就是拿下了卫生局副局长丁萍,丁局长是管设备采购的,跟谭区长关系不错,但是区里购买的ct机,比别家贵了百分之二十,那就直接拿下了——事实证明,她收受了三万的好处费。
  陈书记对这种事情表示支持,以他的精力,实在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打谭胜利那个异端的脸,是他早就想做,但是又没可能专门去做的事。
  事实上,他能接受靳毓宁这个外人来北崇做纪检委书记,原因也在此了——你想折腾人,就去折腾,给大家头上上个紧箍咒……有点眼色就行。
  靳书记也懂得分寸,查到丁萍为止,就不肯再查了,他不会尝试把谭胜利拉下马——好歹那是区领导,他胡来的话,很容易遭致陈太忠的不满。
  而且谭区长这个异端,虽然在北崇的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但人家是民主党派的,这是天生的护身符,想整下去这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整个二三月份,靳毓宁发威了,把北崇弄得乱七八糟的,而北崇的实际掌控者陈太忠,对此持默认的态度。
  一时间,北崇的干部有点无所适从,殊不知,这也是出于陈太忠的纵容。
  他限制纪检委的职能,但是同时,还要利用这个机构,给区里干部施加点压力——人在做天在看,别以为没人监管你了。
  三月底,纪检委又瞄准了新的目标,三轮镇的镇长助理张秀琴,据他们了解,在三轮饲料厂征地期间,张秀琴侵吞了大约三十万的征地费用。
  靳毓宁选择此人下手,也有说法,张助理是前常务副区长赵海峰的侄媳妇,是前三轮镇党委书记褚宝玉提拔起来的——须知赵海峰就是三轮人。
  赵海峰被陈太忠整下去了,但是张秀琴娘家在三轮镇,也有不小的势力,并没有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要说靳书记选择此人下手,也真的还算合适,但是三轮镇的林继龙不答应了,直接找到陈书记这里告状,“张秀琴,这能有什么事情?他就是冲着我来的。”
  “你就金贵,不能查你?”陈太忠很不满意地反问。
  “我是有点不听区里的话,自己关上门,搞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合着林继龙还是很明白事理的,他目前是镇上的一肩挑,就是小一号的陈太忠。
  尤其难得的是,这家伙搞经济也有一套,镇上搞的饲料厂,硬生生地不让区里插手——当然,这也是陈太忠没兴趣插手,还帮丫找了不少资金。
  林书记知道,自己在北崇有点扎眼,就像北崇在阳州有点扎眼一样,所以他很坚决地表态,“我不同意查张秀琴,那孩子没什么问题。”
  “你敢担保?”陈太忠似笑非笑地问一句。
  “小张是我看着长大的,”林继龙的态度很明确。
  “那行,有问题找你,”陈太忠做出了决定,他实在想不通,老林为什么会帮褚宝玉的侄儿媳妇说话,张秀琴他也见过,除了一头的乌发,就没别的可说了,肥肥胖胖皮肤黝黑,一双小短腿,“我跟靳毓宁说一声。”
  “他来北崇,老老实实的就行了,他娘的得瑟什么啊?”林继龙对靳毓宁,不是一般的不满意,事实上乡镇干部,对空降下来的干部,本来就是意见爆棚,“真要想查,查葛宝玲去啊。”
  “你胡说八道什么呢?”陈太忠不满意地哼一声——得,哥们儿又发现一个,其实你也挺像我啊。
第4407章
把握分寸
  靳毓宁的纪检监察工作,在查到张秀琴的时候,终于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张助理坚决不承认自己私吞了钱款,而查账证实,各个款项的去向也明确,所谓的征地款不见了,是镇子上虚增成本的手段——镇里打算对区里哭穷。
  这个事儿有点犯忌讳,不过征地和饲料厂都是镇子上的事,相当于是左手倒到右手,而且人家的资金也是自筹的,这么搞不是想多要钱,只是想少往区里交钱。
  相对于那些巧立名目要拨款的,三轮镇这么搞,只是属于小集体主义比较浓,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基本上跟国营企业想办法合理避税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事情不大,捅出来就是事,靳毓宁就要把人带走继续调查,林继龙代表镇党委表示,事情已经说明白了,我不同意你双规我的助理。
  于是此事开始扯皮,最后官司打到了陈书记那里,陈太忠表示:小金库里的三十万,区里没收了,继续查也没意思——如果纪检委掌握了张秀琴的其他证据,可以查,没有的话,就不要捕风捉影了。
  靳毓宁的气焰,因此就下去不少,因为大家看出来了,只要自家没有大问题,一个镇党委书记,就能顶住区纪检委。
  甚至张秀琴还放出风声去,老娘没招你惹你,你就打算双规我,镇子上也少了三十万,这个事儿不算完——北崇彪悍的民风,那不是吹出来的。
  靳书记气得直咬牙,但是他还真没办法,一个外地来的纪检委书记,在本地没有强援的情况下,工作确实不好展开。
  他甚至把状告到了古伯凯那里,可是古书记那里敢沾染北崇的事?于是就正告他,你最好是跟陈太忠合计一下。
  陈书记接到靳书记的投诉之后,把张秀琴叫到自家的小院,当着靳毓宁的面,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当然,他也指出,纪检委在工作中没有注意方式方法,这也是不对的。
  陈太忠站出来和稀泥,威力是巨大的,当天晚上,张秀琴和靳毓宁拼酒拼得两败俱伤——张助理说了,你想让我原谅你,就是你一杯我一杯。
  这顿酒过后,第二天陈太忠通知靳毓宁:查处了一个小金库,我给你百分之二十的提成,六万块钱,纪检委该怎么用,自己琢磨吧。
  这一下,靳书记仅有的那些怒火,也不知去向了,通过这件事,他彻底地看清了北崇的格局——靳某人可以折腾,但要在陈书记的容许范围内,否则的话,别说官方力量,就是民间的力量,很可能都会让他下不来台。
  事实上,这也是陈太忠的真正目的,纪检委可以查人,但是过分的事情不要做,北崇在大发展期间,干部头上需要有把刀,可那刀乱砍人,也是不合适的。
  至于说小金库,他是非常不待见的,给纪检委点提成,也是让靳毓宁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接下来的日子里,纪检委不查干部,开始查小金库了,纪检监察干部也是人,谁会嫌钱多?不过靳书记也是吃一堑长一智,说咱们要查小金库,也不能随便乱查,要瞅准了,一查一个准。
  陈太忠对这种变化,表示乐见其成,小金库这个东西,看起来不大要紧,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习惯了这种便利,不能很好克制自己欲望的话,小金库的钱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人滑向深渊。
  以前的北崇没钱,小金库再大也没多少,现在的北崇,可是不一样了,小金库的事情,还是要关注的——靳毓宁来关注,那是正好。
  四月三日,北崇自备电厂的一号机经过七十二小时测试,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北崇前所未有的盛况,省里市里不少领导来观礼,连海角地电都派人过来。
  北崇电厂甚至为此搭建了戏台,决定连唱十五天戏,这是北崇人自己的庆祝方式,对北崇老百姓来说,即将到来的夏天里,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缺电了。
  不用缺电是一喜,电压能上去,这是第二喜,缺电高峰期间,就算有电的地方,电压都上不去,别说二百二,两百都上不了。
  这种时候别说空调,看电视都能看得电视自动关机,更有甚者,家里的荧光灯都启动不了,只能点白炽灯,没在乡镇待过的,真不知道老百姓有多苦。
  老百姓的欢呼暂且不去说,事实上,海角地电的老总权为民前来,还肩负着一个使命——北崇发出的电,能否匀给海角一点?
  康晓安毫不犹豫地表示,不行!我们恒北地电的电还不够用呢。
  权总就有点不满意了,说你们的输电线路还没有架好,北崇的电发出来,你们也用不了,何必拦着我们用呢?
  我阳州现在就缺电缺得厉害,这时候李强跳出来了,过一阵夏天到了,全给我阳州,我都怕不够用,哪里有电给你?
  事实上,争论的双方都清楚,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将来北崇的电,都必须要保质保量供应海角——否则这输变电的投资,就算打水漂了,惹人太狠。
  总算还好,权为民也没有必得之心,他并不指望恒北这边全是傻瓜,他只是想着,问一问也不会掉一块肉,不问的话,对方也不会领情。
  不过康晓安虽然咬得紧,地电的电网建设还是要差一些,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这么多电,想卖给国电,国电就说那行,上网价两毛。
  这个价钱纯粹是打脸价,国电的销售价不用说了,只说其他火电厂的上网电价,也是铁铁地过了三毛钱,而北崇发电厂用的是新能源,还考虑了环保等综合效益,发电成本还要高于一般的火电。
  在如此缺电的情况下,电业局给出这么个收购价钱,那就是摆明了一山不容二虎,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拉倒,反正没我们的允许,你是没资格使用公网的。
  康晓安气得咬牙切齿,陈太忠却是无所谓,他在建电厂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后果了——他甚至怀疑,康总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没准是装出来的。
  反正目前的北崇电厂,是地电控股,电厂盈利不盈利,最着急的是地电,对北崇来说,强调的是有电可用。
  所以他甩一甩手,很干脆去首都了,他目前最操心的,就是油页岩项目,想要跑下来这个项目,以他的人面儿,起码也得跑上二十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8/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