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8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9/2908

  想一想之后,汪厅长又叮嘱一句,“坚决不能打出卖淫嫖娼合法化的旗帜。”
  你们也就是这点胆子了,陈太忠心里不屑,却是笑着点点头,“这个必须的,我明白。”
  这就算沟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北崇展开工作,把情况逐级上报,上面收到就当没收到——不宣传、不鼓励、不认可、不反对。
  当然,北崇要是过线了,上面还会反对,这个毫无疑问。
  大致谈论完,就是下午四点了,两位领导打算离开,不过就在出门之际,康卓问一句,“太忠书记,你在政法口上,很多东西搞得不错,也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为什么一定要抓住这件事情不放?”
  康书记跟陈书记接触不算很多,不过这话,明显是替陈某人可惜,甚至他可能认为,北崇的区委书记有点不务正业。
  “问题是卖淫嫖娼已经是客观存在的,时代在发展,咱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讳疾忌医……那会滋生太多丑恶现象,”陈太忠一本正经地回答,这个解释他憋了很久,“有了问题,去面对,去积极处理,我觉得这才是人民公仆该做的。”
  “管理失足妇女,政府出面引导,总要好过小混混敲骨吸髓,有人要耻笑我,那也随便了,但是我觉得,那些甘当鸵鸟的政府……才惹人耻笑,十足的懦夫行为,至于那些收特种行业税,还要隔三差五抓嫖的,我就四个字,鲜廉寡耻。”
  这话基本上就是指着和尚骂贼秃了,汪厅长就当没听到,康书记也没在意,而是又笑着反问一句,“你不是人民的父母吗,什么时候变成人民公仆了?”
  “管理外地人的时候,我就是人民公仆,”陈太忠笑着回答,这并不矛盾,对吧?
  康卓眼珠转一下,又问一句,“要是北崇本地也出现失足妇女呢?”
  “她们敢!”陈太忠眼睛一瞪,双重标准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对从业人员是要有限制的,持证上岗……她们就不可能过关。”
  “嗯,”康卓不再发问,微微一下颔首,转身向外走去。
  既然达成了默契,陈太忠在送走两位领导之后,一刻不停地启动了宣传,当然,这个宣传不是电视宣传,他首先通知朱奋起——谈得差不多了,可以动了!
  对这种丑恶现象,警察和混混们放风更管用,几乎在一夜之间,北崇就传遍了,说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去警察局特行科办理手续,经过记录和体检之后,持证上岗。
  这个消息,真的很震撼人,啥时候出来卖的,也得让警察记录登记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这个消息最为敏感的就是鸡头,事实上在个别宾馆里,那些北崇的老板,就是变相的鸡头——他们收容失足妇女,管基本上的吃住,并且抽头,这性质就是鸡头。
  消息一出,大家就赶紧去打听细节,待搞明白之后,前屯镇亮了没几天的粉红灯带再次关门了,鸡头带着小姐们离开了——区里都要严打鸡头了,他们继续呆下去,那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这个角度上讲,政府管理失足妇女,是有积极的一面,那些组织性比较强,其实也就是盘剥小姐比较狠的鸡头,见状二话不说拔脚带着人走路。
  失足妇女却是很茫然,不知道公家管上这一摊,到底是好是坏,所以她们就慢慢了解,不过不管怎么说,免费体检是所有小姐都欢迎的。
  她们纠结最多的地方,是政府会对她们进行怎样的管理,还有个别人羞耻心尚存,担心自己的信息被记录,消息传回老家,那就太糟糕了。
  消息传了一天多,居然没有一个失足妇女去特行科打听,有的只是那些疑似鸡头或者收容妇女那啥的人,前来打听情况。
  第三天一大早,政府的公告贴出来了,说区里要对特殊行业进行整顿,统一管理,列出了相关条款,在宣传的同时,也希望大家积极监督举报。
  当天晚上,北崇新闻也做了报道,详细解读了政策,并且列举了一些例子,证明持证上岗的必要性,比如说闪金镇的席某某,一时好奇去某洗头房洗头,头上有个疖子不小心被洗发女抓破,然后……脑袋上就得了疱疹。
  这先放风后报道的方式,其实广泛地存在于基层工作中,不放出风声来,引不起强烈关注,先放风声后报道,效果最好,当然,一旦报道了,执行必然雷厉风行。
  不过这次,北崇还是给那些特殊从业人员一个宽限的时期:十一月五号之前,开始全面大检查,无证上岗将面临法律的制裁,为其提供方便者,将从严处理。
  有人不明白,为其提供方便者,会怎样严肃处理,于是就打电话咨询熟人——其实很多人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想了解区里的执行力度。
  收容、纵容卖淫本来就已经是犯罪了,严肃处理会怎么样,自己想吧,知情人冷冷地回答。
  还好,十一月五号才开始,不少人长出一口气,心理有点庆幸,现在补办来得及。
  第二天,去特行科申请资质的人陡然增多,其实对很多小姐来说,她们赚的就是青春钱,安定的工作环境,是她们追求的。
  失足妇女除了要面对鸡头或者店家的盘剥,有一种不安全感,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不知道的人,只看到小姐们赚钱容易,事实上对这一行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风险性极高——路死沟埋的失足妇女,真的不要太多。
  有人是为劫财,有人财色都劫,而失足妇女们出来找饭辙,通常不会跟家里说实话,那么一旦没了消息,三五年可能都没人注意,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怎么了。
  任何一个失足妇女,都经历过几个相熟的姐妹骤然失踪的历程——这姐妹可能赶上好人家,嫁了,跟往日姐妹断了往来,但是更可能是,已经躺在某个不知道的角落,变成一具枯骨了。
  最初的观望期过后,失足妇女们纷纷拿定了主意,前来申报资质并检查身体——大不了上了北崇的黑名单,她们还可以去别的地方发展。
  这是一个飘萍似血的时代。
第4449章
开业准备
  陈太忠将时间定在十一月五号,除了是要给失足妇女一个考虑和缓冲的时间,还有一点很重要,十一月一日,疗养院要正式挂牌营业了。
  这个事情,他没打算大搞,从经营的角度上讲,一时的热闹不算热闹,保持长久的人气才是王道——开业很热闹,个把月后门可罗雀,这算怎么回事?
  所以他开业的时候,房间虽然没有满,他也号称客满,这是为了保持人气。
  但他还是小看了自己的口碑,以及徐瑞麟和阿妮塔两人病情好转这个消息的影响力。
  阿妮塔的很多朋友,对这个神奇的疗养院非常地好奇,上次大家来住了两天,有人就感觉,这里的环境真的不错,回去以后精神抖擞。
  阿妮塔这次来,一是为了给北崇捧场——救命之恩,再怎么表示也不为过,当初大家可是都以为,她看不到猴年的太阳了,但是她还真活下来了。
  第二,她就是为了在这里租个长包房,钱不算什么,如果不是港九那边活动太多,她离不开,她甚至想在这里长期将养。
  不过很遗憾,陈太忠表示没房间了,你排队吧,我想一想办法,明年五月初,可能空出一些房间来,但是想长租,你得常在,要不然区里会收回房子。
  跟阿妮塔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几个艺人朋友以及几个小弟,大家愿意在开业时,表演些即兴节目,就全当是捧场了,陈书记对此表示感谢。
  不过跟她同来的,还有一个叫瑞丝的女人——华人的英文名字,这女人是阿妮塔的病友,两人患的是同样的癌症,瑞丝中期的时候,阿妮塔已经是晚期了。
  现在阿妮塔好多了,瑞丝却是晚期了,都扩散了,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就来了,或许是晚期病人那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她有气无力地表示,“给我间房子住,价钱你随便开。”
  “房间满了,”陈太忠毫不客气地回答,对这种以钱压人的角色,他没有兴趣多搭理——北崇是缺钱,但是他现在要搞的,是制度建设,钱大就压人,那成什么了?
  阿妮塔知道他性情火爆,可是这个瑞丝不但有钱,家在港九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于是将他扯到一边,“她家跟荀家和钟家,在港九并称,很有钱的。”
  “再有钱,我房间满了,”陈太忠待理不待理地回答,“我管她是谁家的呢?荀德健来了,我也是这话,倒不信他敢说个不字。”
  荀家的招牌是荀老爷子,但是跟陈某人说得上话的,只有荀家那个苗裔荀德健,他都不卖话痨荀的账,那荀老爷子啥的,也就别提了。
  “跟我一起住大棚,总是可以的吧?”阿妮塔退而求其次。
  “大棚早拆了,这都要开业了,”陈太忠摇摇头,不过他也无意跟一个垂死的人叫真,“你找个地方搭帐篷吧……要听从疗养院的安排。”
  阿妮塔得了这个结果,兴高采烈地走了,当天下午,又有人来了,这次来的人牛气,四辆军车,省军区的赵司令来了。
  这时,电业局的人正在北崇区党委门口散步,一帮大老娘们大声吵吵着,还打着一个大大的标语,“还我电网还我国有资产”——她们也知道,北崇疗养院挂牌,是个比较大的活动,所以就要借此机会,给北崇施加压力。
  看到一溜军车疾驰而来,她们登时傻眼,忙不迭地让开。
  赵司令是为一个老首长打前站来的,老首长也姓赵,88年的中将,但是资格绝对老,根基也扎实,若不是年纪不饶人,93年的上将铁定有他一个。
  赵老今年周岁八十三,虚岁八十四,正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的坎儿上,他倒是没什么绝症,就是鼻子有点小问题,常年就住在空气清新的黑海省,一回京城,他轻则鼻涕眼泪流个不止,重则就是各种炎症。
  不过这两年,随着年纪的增大,他脑袋里残存的两块弹片,让他感觉越来越痛苦,以前是阴天下雨的时候疼一下,现在就是时不时地疼,疼起来的时候,他恨不得拿脑袋撞墙。
  要说他这个年纪,按说就能打杜冷丁之类的麻醉药止痛了,但是赵老不同意,说我疼死也不能染上这个毒瘾,要强了一辈子,丢不起这人。
  前一阵京城活动挺多,他回去了一阵,黄老跟他也算认识,见他之后就说,你这小鬼……脸色不是很对啊。
  赵老就说,老首长,我不能跟你比啊,我正愁八十四这个坎儿不好过呢,鼻子不好也就算了,脑子里这个弹片,疼啊。
  黄老其实跟他不是一回事,不过怎么说呢?黄老实在太能活了,是不是他的事儿,别人找上门,他都得管。
  所以他就说,你要注意身体,然后想一想,又提个建议,阳州北崇在搞个疗养院,据说那里效果挺好的——起码那里的空气是一等一的,比黑海都强。
  赵老这人,天生怕热,打仗的时候也就算了,和平时期,他真不愿意往南方走,要不然,南方很有些空气不错的地方。
  他很快就将这话丢在了脑后,不过最近他的头越来越疼,然后他的秘书提醒他,北崇那个疗养院要开业了——这都马上十一月了,不会很热了。
  于是赵老就来了,他虽然只是88年的中将,但是资历老根脚硬,连黄老都要跟他说话,赵司令跟赵老也有点渊源,就和政委护送着老首长来了。
  “可是……没有空房间了,”陈太忠很为难地表示,他要是六亲不认起来,管你谁是谁呢——赵老再牛,我不认识他,排队去吧。
  赵光达真的是有撞墙的冲动了,你再牛也不该牛成这个样子啊,于是他提示一下:太忠,赵老是听了黄老的建议,才来北崇的,我赵光达做事,一向也对得起朋友——你别让我为难。
  赵司令在朝田八一礼堂的地块上,是给尽了大家面子,不光是陈太忠要领情,孙淑英和马颖实也要领情。
  孙姐也不知道提前跟我招呼一声,陈太忠心里有点小小的抱怨,不过他转念一想,没听说孙家跟这位很近,不打招呼也是常事。
  赵老已经在阳州军分区安顿了,没跟着来——鲁政委和李强在那边伺候着呢。
  陈书记见赵司令这么说,就拿起电话,“那好,我让区委办主任安排,他那里有机动指标,但是也不多,老首长的随员安排不了几个。”
  “北崇真的观礼群众很多?”赵光达有点不太相信,就算群众多,赵老来了啊。
  “阿妮塔一帮子港台明星,都在外面搭帐篷住呢,”陈太忠笑一笑,“今天才三十号,明天还有人来。”
  “能大过赵老?”赵光达还真是不信这个邪了。
  “口说无凭,咱们到时候看,”陈太忠莫测高深地笑一笑,这次来北崇观礼的,还真有一些有来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9/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