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6/2908


第4458章
自相矛盾
  陈太忠这么表示了,临云乡的领导也就无法再强求,想一想之后,他们一咬牙:那我们去电厂谈,乡里要啥没啥,就是点油页岩,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随便你,陈书记很无所谓地表示,下面的干部勇于试水,他绝对不会反对——人嘛,都是逼出来的。
  这些请示也还罢了,接近十点的时候,小岭乡的党委书记和乡长来了。
  皇甫书记吞吞吐吐地表示,区里最近的工程量很大,我们打算把借到的钱,买几台施工机械,将来就算区里没活儿了,我们还可以跑到外面施工不是?
  那你自己决定吧,陈太忠惯例是不表态,皇甫一尘的想法,他觉得还可以,能比较因势利导地考虑项目,但是他不会出面帮其说情。
  然而下一刻,他就又觉出一点不妥,不过他也不着急说,他要看一看,这么多乡镇领导,谁能想到这个问题。
  不过,他的期待马上就烟消云散了,因为皇甫一尘紧接着就点出了要点,“可是我再一想,这么多乡镇,都买施工机械的话,就重复投资了,浪费资金不说,也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咱北崇要一致对外,不能搞内讧。”
  你还不算太笨,陈太忠点点头,“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就跟几个乡镇领导通了通气,”皇甫书记咂巴一下嘴巴,“大家一致认为,各乡镇搞项目的时候,不能埋头搞,还要注意跟兄弟乡镇的协调。”
  “你这是用心了,”陈太忠又点点头,这年头经济挂帅,别说兄弟乡镇了,兄弟城市兄弟省份之间,为了招商引资为了GDP,也不惜撕破脸。
  这个问题,是东临水发展的时候没有遇到的,原因也简单,东临水就是一个村子借了陈太忠的钱,而现在的北崇,十八个乡镇同时能弄到钱——不受控制自主发展的钱。
  北崇就这么大,可以搞的项目是有限的,就比如说采买施工机械挣钱,一个乡镇这么搞,是因势利导,五六个乡镇都这么搞,那就乱套了。
  最重要的是,做出这个决定的乡镇,未必会考虑其他乡镇的选择。
  按说这种大局协调,应该是区里的事,但是陈书记既然要放权,就要放个彻底——下面的干部,你给我好好想一想,怎么才能切实地走出一条发展之路。
  为了保证干部们的积极性不受影响,他也就不能干涉,必须的!
  “所以我就想着……想着,”皇甫一尘支吾好半天,才心一横,“想着乡镇之间要多沟通交流,明确各自的区域。”
  “皇甫书记的威望,我是相信的,”陈太忠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皇甫一尘在十八个乡镇的领导里,真的是一等一的老资格了,他家族势力大,又是第二届的书记了,如果不考虑八年原则动的说法,他干满两届书记没问题。
  在北崇诸多乡镇干部当中,他的底蕴和人脉,都是一等一的,这一点,就连当红炸子鸡、三轮镇的一肩挑林继龙,也要差上半筹。
  此人善于观望风色,轻易不得罪人,但是潜势力之大,不能小看。
  打个比方说,就是祝杰华当了小赵乡的党委书记,而且干了七八年,这种人有多么难对付,大家都能想得到——当然,皇甫一尘做事,没有祝杰华那么好行险,也没有那么不择手段。
  不过陈书记一句不置可否的点评,却是吓坏了皇甫一尘,他马上就解释,“我们这不是私下串联,而是认为有必要,所以向您来汇报一声。”
  “原来你也知道,我是区委书记,”陈太忠摸起一根烟来,推开皇甫书记双手递来的打火机,默默地点燃,又叹一口气。
  其实他不是很在乎这一点,下面乡镇之间,主动加强交流沟通,他认为是很好的事,皇甫一尘还能想到各乡镇取长补短,划分各自的领域,这都是不错的,有实际意义的。
  陈书记从来不怕下面人把自己架空,他有这个能力,保证自己不被架空,反过来说——哥们儿真的要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被架空也是活该。
  但是莫名其妙地,他就想到什么政令不出中北海,上面对地方势力的联合,可是警惕得很,他就认为,哥们儿做为百里侯,也该警惕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组织原则还是要强调的。
  反正就是一个处级干部,操了中北海的心吧。
  可是皇甫一尘被这句话吓到了,他做为一个不倒翁,还是很强势的这种,对领导的心思揣摩得很清楚,他下午找人协商的时候,就想好了,要是有什么效果的话,我要马上报告陈书记,让他知道,我真的只是想做好项目,没想着别的事儿。
  下属串通,那是实实在在的官场大忌,皇甫书记自己都不可能忍受,他还指望陈书记忍受?
  “陈书记,我真的……真的没有别的意思,”他嗫嚅地回答,他没想到,陈太忠的反应会这么“激烈”,早知道的话,当时多打两个电话就好了——其实他当时打电话来着,陈书记的电话一直占线。
  “你呀,”陈太忠摇摇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事实上在他看来,这件事里,皇甫一尘并没有做错什么——是他再三强调了,区里不会干涉乡镇的行为。
  要不说天底下的事情,有太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方了,他为了激起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不管,可是各乡镇都有钱,项目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区里不协调的话,只能乡镇之间互相协调——这都算是比较主动的了。
  可是乡镇之间一协调,就又是目无领导了,甚至有架空领导的嫌疑。
  要不说这做官,真的是太考验人的情商了,他收回思绪,“林继龙就想不了你这么多。”
  在年轻的百里侯看来,林书记属于那种埋头种田的人,有利的就争取,没有利的,就自顾自发展,不怎么跟外面兄弟单位联系,就算联系,目的性也很强——那货就不怕跟别人的项目冲突,丫能想到的,就有信心做好。
  但是这种人是极少数的,有太多人,是皇甫书记这种性格,你要说他没能力做事?那有点冤枉,可做事之前,考虑得太多,太在乎屁股下面这个位子了。
  皇甫一尘这次都算不错的了,敢张罗乡镇之间协商,主观能动性也算是冒出来一点,而且必须承认的是——乡镇之间,有这种号召力的人不多。
  说句不客气的,林继龙都没这种号召力。
  “林书记思维比我活跃,”皇甫一尘苦笑一下,“既然您批评了,我知道错了。”
  “你张罗吧,区里说了,这次让你们放手的,”陈太忠摆一下手,“你比林继龙那只懂得单干的家伙强,我让你们串联……下不为例。”
  “那我们有一整套计划,”皇甫一尘见他松口,兴致登时就来了,“书记您帮着分析一下……”
  合着皇甫书记联络了四五家乡镇,大家都认为,区里这次的政策是好的,机会也要抓住,但是一个乡镇还是太薄弱了一点,能动用的资金也有限。
  没错,我就是想把钱集合起来办大事,陈太忠听到这里,微微地颔首,你几个乡镇想搞联合的话,我也不反对,反正出了事,几个领导一块撸,你说自己无辜都没用——谁让你眼瞎,找上猪队友了?
  说白了,资金聚拢起来,才能办大事,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皇甫一尘想的不是这个,他想的是,大家划片区,谁谁干施工机械项目,谁谁干街道门面房经营,谁谁买卡车跑运输——靠着物流中心,买车跑运输都能发家致富。
  至于说门面房经营,那是针对北崇目前的城区改造来说的,大家手里有钱,买块地盖房子,干什么都能挣钱——但是这个项目,也存在个竞争,乡镇政府买地有优惠,可同一块地,买主都是乡镇政府的话,价钱就上去了。
  这也是避免恶性竞争的手段之一,大家各自投资划分好的区域——当然,这个协商过程,绝对不会很轻松。
  你们这个投资手段,真的有点太单一了,陈太忠对这种片区划分,是非常地无语,都是想着借区里的发展形势挣钱,就不想冲出北崇,往外面走一走。
  不过这些手段虽然保守,但却是很负责,陈书记想到自己要求,明年就要分红,下面乡镇做这样的选择,似乎也无可挑剔。
  还是缺少了一点进取心……可是,似乎也只能这样了,他有一点点的无奈,总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跟祝杰华一样,敢冲敢拼。
  然而,他正想着呢,皇甫一尘就来了一句,“不过小赵的郑书记,听说也有意靠着物流中心,搞车队运输,还联系了几个乡镇,试图垄断市场。”
  “小赵乡郑大龙?”陈太忠脑子里的资料刷地过一遍,北崇电厂就在小赵乡,出入的油页岩和煤炭的运输车辆就不少,而且物流中心的副主任潘剑平,也是小赵人。
  “我总算知道,山头是怎么形成的了,”他轻喟一声。
第4459章
山头纷起
  这一声轻喟,异常地沉重,陈太忠真的觉得,有点无力了,事情明摆在那里的。
  皇甫一尘的资格,比小赵乡的党委书记郑大龙老不少,若是说皇甫书记没跟郑书记对话的能力,他是不信的。
  这肯定是协商不成功,皇甫一尘心里不甘,才故意把郑大龙拉出来在火上烤。
  而郑大龙为什么敢不卖皇甫一尘的账呢?原因很简单,他要搞的,是车队运输联盟。
  现在的北崇,跑运输是很赚钱的,客运货运都赚钱,客运运输的是来北崇的淘金客,货运自然就不必说了——北崇的产品日益增多,而且更关键的是……这里有物流中心。
  客运的规模就是那样,虽然在增长,但多少还有迹可循,货运的规模,那才叫爆炸性增长。
  这个增长,前协防员、现物流中心的副主任潘剑平功不可没,他提出了中转的概念,而潘主任现在还在大力推行中转物流的建设,物流中心主任都是要看他脸色行事。
  想得再多一点,物流中心是北崇交通局代管的,交通局副局长祝杰华,也是陈太忠看重的人,虽然祝局长前一阵犯了错误,在电视上念检查,可电视上念检查的也不止他一个干部,无损于他陈系干将的形象。
  祝杰华、潘剑屏都是小赵的,考虑另一个在陈书记眼中更红的人,计委主任王媛媛也是小赵的,两个现管加上领导的贴心人儿,小赵把主意打到车队运输上,实在太正常了,而且郑大龙有资格拒绝别人的协商——他的优势太大了。
  眼下听起来,就是皇甫一尘找了几个乡镇协商,而郑大龙也找个几个乡镇协商,相互还不买账,至此,北崇的乡镇之间,就开始有了远近。
  所以陈太忠有感叹,乡镇之间开始分派系了,而在争取车队运输的过程中,小赵这个山头,也隐约出现了。
  “是啊,”皇甫一尘跟着附和,“郑大龙还说,希望我们不要搞这个汽车运输,否则大家就一起死了,嘿……他凭什么这样无理要求同级干部?”
  “你那也有山头嫌疑,”陈太忠瞪他一眼,你丫纯粹是乌鸦落到猪背上,“这个事情,你们自己协调,我是不管的。”
  “问题是他根本就不跟我们商量,”皇甫书记很无奈地一摊手。
  “要评理,找林桓去,”陈太忠只能这么建议了,他不便表态,而区里能镇得住这帮乡镇干部的,行事又公道的,就只有林桓了。
  林桓的政协副主席已经卸任,现在只剩下区工商联主席一职了,没了干部身份,说话就能相对客观,尤其是大家都知道,林主席跟陈书记关系很好。
  事实上,陈书记都不想让他们去找林桓——都去找林主席协调资源,就太影响大家往外走的决心了,这可不是好事,他很无奈地叹口气,“我说,你们就不能把眼光放远一点?光盯着区里这点东西,真是没出息。”
  “我们也是求个稳,”皇甫一尘讪讪地笑一笑,想一想之后,他又请示,“要不老板你给建议两个项目……做砸了是我的事儿,跟您无关。”
  “是啊,你们都这么说,跟我要项目,做砸了随便撸,跟我无关,”陈太忠拎起啤酒灌两口,“你说我是该感谢你们的信任呢?还是为北崇的将来悲哀呢?”
  “呵呵,”皇甫一尘干笑一声,“那您给个思路也行,帮我们开拓一下眼界。”
  “能做的东西很多的,”陈太忠又叹一口气,“比如说,我这只是个比方啊……你在脱贫阶段,不要挑肥拣瘦,汤丽萍的水泥厂,水泥卖得很不错,你小岭乡也有的是石头,可以搞代工嘛,东临水也是这么过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6/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