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8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3/2908

  “过问一下,也是正常的,”陈太忠微微一笑,他知道李书记在担心什么——这个项目里,李书记也争取了一些活儿。
  因为这个项目的专业性极高,一般人能接的大活儿就有限了,杜毅若是也想插手这个项目,很可能跟李强产生一些冲突。
  不过笑归笑,他还是要向李书记表示一下忠心,“我一直在区里抓制度建设,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保障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这就是要拿招投标制度卡人了,李强听得明白,虽然他也听说了,陈杜二人不和,但直到这话入耳,他才反应过来,陈太忠到底有多么嚣张,真是不打算给省委一把手面子啊。
  然而,就算陈书记有这胆子,李书记也没胆子横下一条心来做,他固然是想让自家人受点益,可省党委一把手,并不是他能抗衡的——他还想着继续进步呢。
  于是他一摆手,不置可否地回答,“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目前最要紧的,是先把事情做好,你准备一下,咱们尽快进京。”
  北崇近期倒没什么要紧事,陈太忠抽查了两天供应给学生的牛奶和鸡蛋,感觉质量还不错,尤其是临云乡的人供应的不但是熟鸡蛋,还是特意拿盐水泡过的,口感相当不错。
  跟其他干部大致交待一番之后,他跟着李书记赶赴京城。
  原本畅玉玲还想一起去,被他狠狠地训斥一顿:你负责的城建,正是要紧的时候——你如果一定要去,那我只有不去了。
  畅区长吃他这么一顿训,只能乖乖地住嘴。
  此番进京,名义上是以李书记为主的,不过陈太忠还是略略展示了一下自己在京城的人脉,来机场接机的,是赵老的军牌吉普,李书记看着那车牌号,很是目瞪口呆了一阵。
  李强原本是想住在恒北办事处的,可陈书记说,咱们这次来跑部,成了还好说,万一有个耽搁啥的,容易被人指指点点,还是换个熟人少的地方吧。
  所以两人下榻临铝办事处,可巧的是,当天范如霜还就在办事处,听说陈太忠来了,特意为其摆酒接风。
  临河铝业,李强自然是听说过的,真要说起来,范如霜这个企业的正厅,一点都不比他这市委书记差——铝业公司本来就是独立王国,临铝老总更是实打实的土皇帝,在企业里一手遮天,别说阳州市委书记,青旺市委书记在此人面前,也未必有多少分量。
  这样的一个主儿,能亲自出面招待,李书记也觉得与有荣焉,当然,他更知道的是,若没有陈太忠,对方怕是看他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几人在酒桌上聊得不错,事实上,像他们这种级别相当的实权干部,有可靠的人居中引见的话,很容易就变得热络起来。
  吃完饭也才八点半,范董甚至表示,可以安排一些节目,陈太忠笑着推辞了,她又是微微一笑,“我倒是忘了,小陈对京城这一套,也是很熟悉的嘛。”
  李强的惊讶还没有结束,第二天早上,刚吃完早饭,他就见到了传说中的黄家人——黄汉祥一个电话打来,陈书记和李书记就得乖乖地去拜见。
  对李强来说,黄汉祥不可能在他的仕途上提供半点的助力,他所倚仗的人,跟黄家就不是一回事,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而以他此刻的年纪,改换门庭也太晚了。
  不过,这并不能影响他对黄家的敬仰,这终究是国内有数的顶级势力,黄汉祥虽然名气远逊于他的弟弟黄和祥,可也是实实在在的黄家嫡亲,一般人平日里根本接触不到。
  想一想当初范如霜想见黄总一面,都是陪人打了好些天麻将。
  黄汉祥行事,也是相当直接,他告诉李强:没有太忠跑前跑后,我都懒得伸手,项目既然已经差不多了,你身为领导,就要把这个事情抓好,他甚至很赤裸地表示——“这也是你的业绩”。
  可李强没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合适,他觉得黄家人说话,就该是这样的派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需要太多语言的艺术。
  陈太忠听得却是有点小感动,他来之前就给黄二伯打电话,请示行止了,老黄原本是可以单独见他,面授机宜的,可最终还是决定,要同时见一下李强。
  这一见面,就是赤裸裸的支持,不得不说,黄老二对他是真的不错。
  走出黄总办公室之后,陈太忠在感激之余,猛地又想到:当初黄二伯支持夏言冰,没准也是这样吧?
  那件事的结果,导致了蒙艺和黄家阵营的决裂,并且蒙书记远走碧空。
  想到这种可能,他心里又有一些说不出的怅然。
  李强没有那么多的感慨,跟陈太忠来京城一趟,他亲身体会到了小陈在京城的人脉,这是他这个堂堂的市委书记,都学不来,都要羡慕的。
  有了这样的助力,他完全有信心,在近期就拿下这个油页岩的立项。
  当天下午,天上下着小雨,两人坐着赵老的那辆车,来到了科技部,部里的人从窗户里看到车牌就是一愣,然后,马上就有人认出了从车上下来的高大年轻男子。
  陶司长下一刻就迎了出来,对于陈书记介绍的阳州市委李书记,他只是随意地点点头,大半的心思,还是放在了陈太忠的身上。
  对于这种现象,李强就算想嫉妒,都生不出那种嫉妒的心思。
  不过陶司长在收下公文之余,也爆出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对于这个能源政策,部里是倾向于支持的,但是发改委那边……就比较难讲了,阳州市要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
  他嘴里说的是阳州市,但阳州市委书记根本不接话,只是微微点头,倒是北崇的一肩挑出声请教,“发改委那边,又有什么变数?”
  “还是个自有品牌的问题,”陶司长淡淡地解释,“完全的独立自主和全球化,这是理念之争……比如说目前的汽车该不该要品牌的讨论,你们应该知道。”
  “老屠的那一套?”陈太忠听得懂话里的影射。
  “不光是他一个人是那么想的,这代表一种思想,”陶司长淡淡地回答,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老屠也是号人物,陈太忠对此有所了解,此人具备相当明显的两面性,既是能干的官员,做出了相当的成绩,同时又缺乏基层任职经历,极度不接地气,偏偏地,官本位主义还特别严重。
  此人除却成绩不谈,有个极为著名的论调——中国的汽车行业,不需要太看重品牌,别人说我们是世界工厂,那我们做好世界工厂就行了,全世界的品牌汽车,都要从咱们的工厂进货,这是地球村存在的意义。
  这是一个奇葩无比的论调,时下的国人,在思想上已经脱离了刚改革开放时期的混沌,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工厂和品牌,若是论附加利润值,谁的更高些?
  这个很没必要讨论,因为眼下有个说法,很是时髦:三流的企业卖品牌,二流的企业卖专利,一流的企业卖标准。
  初级的加工厂,那根本是不入流。
第4507章
理念影响
  屠先生有意忽视了品牌和流水线产品的利润差距。
  但是这种忽视,理论上又是可以解释的,因为中国人多嘛,他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才是国家强盛的唯一出路。
  而且他有例子可为佐证:苏联有什么名牌?除了里海鱼子酱,怕是再没有别的了,但是人家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二战后期才能疯狂地暴坦克,打败了德国。
  工业基础,便是强国之路,便是国家柱石——苏联疯狂暴坦克的时候,奔驰公司在做什么?
  这个话讲得有点极端,陈太忠就非常不欣赏这种说法:我要有沃达丰的实力,会赚那个贴牌代工的钱吗?
  别说现在是发展的时期,和平是主流,不管什么时候,品牌的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所代表的利润值也是不能低估的,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给别人打工的份儿。
  一个世界工厂的名头,就可以满足了吗?不管怎么说,供货方想要发展,都要受到上游厂家的制约。
  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和经营品牌的利润,是完全不能比的——这无需赘言。
  事实上,前苏联的资源,也是中国不能比的,人家可以粗制滥造地、廉价地暴坦克海,但是中国不行,没那个资源。
  这种情况下,强调地球村里世界工厂的定位,未免有点可笑,工厂是加工产品的地方,持有品牌的商家,有自由选择加工厂的权力。
  当人口红利不再的时候,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世界上总有劳动力更低廉的地方出现——比如说越南,比如说印度。
  而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是想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话,这个国家的国民,未免活得就太悲催了一点——合着咱们天生就是被品牌和标准剥削的命?
  当你以为,品牌的订购,能养活大量基础产业的时候,就会发现,人家只要不订货,这些产业马上就会处于生不如死的状态。
  所谓基础工业的发展,不能指望在外人的订单上,发展自主的品牌才是王道。
  这些在后人看来,都是烂了大街的常识,此刻在国内却是很有市场,更有一个火车司机出身的经济专家汪先生提出:国内18亿亩耕地的红线,很没有坚持的意义——地球村了嘛,咱们缺粮可以去外面买。
  如果咱们买不到,那一定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
  当然,汪先生不会看到,国际市场上,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这原本就是小国思维,不符合大国逻辑,只要是大国,谁会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上?
  私货夹杂完毕,继续回头看这种思潮,屠先生认为,在地球村概念面前,搞汽车品牌都是很没意思,那么能源危机,也是很扯淡的命题了。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遭遇了能源危机,那一定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
  老屠的思路,并不是官方态度,但是现在国内,就很有这么一股思潮,是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还是顾头不顾腚的那种。
  陈太忠不想卷入这种争论,在他看来,少谈一些主义,多做一点实事,才是负责的态度,但是同时他也知道,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总有一些人,不知道是拿了国外的津贴,还是真的忧国忧民到脑子里缺弦,在强调眼前发展的同时,完全无视发展的可持续性,无视未来很可能遭遇的危机。
  更悲催的是,这种论调,还不乏人附和。
  能源危机,并不是很重要——如果这个伪命题成立,或者说占据了一定的舆论市场,发改委那一关,怕是真的就不好搞了。
  科技部可以对北崇一如既往的支持,因为这代表一种精神——鼓励科学创新的精神,可是发改委不支持,只靠科技部这七八个亿支持,也没什么好结果。
  陈太忠和李强想通了这个问题,心情登时变得沉重了起来,而陶司长却是明显不想多谈此事,随意说了几句之后,就笑着说我马上还有个会。
  两人走出大楼之后,对视一眼,李强叹口气,“上车再说吧。”
  上车之后也没啥可说的,李书记不知道从何说起,陈太忠却是恨得牙根儿直痒——发改委这边原本就是他的弱项,现在有了这个论调,好办的都要变得不好办了。
  过了好半天,李强才问一句,“那边该怎么跑,还是直接找?”
  陈太忠抿着嘴巴,摸起一根烟来点上,才缓缓地将车停到路边,“你先开着这辆车……在市里转一转,我去找人办事。”
  “不用,我也有车,”李强笑一笑,摸起手机打个电话,他也很想开一开这牛皮哄哄的车,但这是赵老借给荆紫菱的,身为堂堂的市委书记,他还不至于小气到去占一个女娃娃的便宜。
  不多时,一辆奥迪车缓缓驶来,李强带着自己的秘书,冒雨走下车,冲陈太忠摆一摆手,“好了,你忙你的去吧。”
  陈太忠也不矫情,发动汽车,转眼就消失在了茫茫的雨丝中。
  “唉,”李强走上奥迪车,又是一声长叹,他不仅仅是打算接油页岩的活儿,黄汉祥说得没错,这还是政绩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3/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