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情仙使(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991

  少年天子又接见几人之后,魏岳来了,带来了最新的消息,“在并州郡行刺的司修,有一人,疑似叛逃伊万国者之后。”
  二十多年前,同北方邻居的那场战争中,有四位数的国朝军人被俘,签订停战协议之后,双方交换俘虏,因为李清明抓了一个最大个儿的俘虏,中土国的士兵基本全被放回来了。
  对中土国人而言,被俘虏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回来的士兵虽然没受到什么歧视待遇,但是解甲归田是肯定的——不可能在军方继续发展了。
  但是这些人里,也有不少心怀忠义之人,他们汇报军方说,有同袍并没有被释放,而是被伊万国人留下了。
  军方就火了,说伊万国你说话不算话啊,怎么还扣着俘虏不给?
  没有,没有人了,伊万国断然否认——你的军人,我们留下也没用啊。
  此后十余年里,中土国发现过多起失踪士兵悄然回国的例子,于是愤然指责伊万国:凑表脸,把我国战俘扣下,发展成你们的间谍!
  大哥别说二哥了!伊万国根本不理会:你们倒是没扣下我们的战俘,直接把间谍夹杂在战俘里送回来了!
  发生在并州郡的这一次刺杀案,天机都被遮蔽了,但是在大力查证之下,有人发现,其中一名司修,似乎是渔阳郡一名士兵的后人。
  该士兵在那场战役中失踪,几年之后,他的家人一夜间消失不见,这在当地还成为了一桩悬案——没有路引,这一家人能到哪儿去呢?
  可巧的是,这次调查的过程中,朝安局有人就是渔阳郡的,跟失踪士兵还是同乡,居然认出了这司修,似乎是那失踪士兵之子。
  所以说,有的时候,遮蔽天机也未必管用,合该暴露的话,只能说天意如此。
  少年天子听到这话,脸顿时就黑了下来,“竟然有国外势力介入?”
  与此同时,李永生愕然地看着宁致远,“要我离京?”
第二百零七章
天欲雪
  对李永生来说,能解除软禁是最好的,但是离京……这是什么鬼?
  但是宁致远顾不得跟他多说,“必须离京,一月之内不得回转,我会给你大修堂的丙班下个寻找马种的任务,随便你去哪儿找……你的电台,我会帮你看着。”
  这倒是好,不但能全国乱跑,还能完成上舍生任务。
  上舍生的任务五花八门,指定班级完成任务的,也不少见,一般都是班里有实力的修生,给班里争取到的。
  这就像地球界大学本科生该实习了,班里有个国企领导的子弟,说去那个国企实习吧。
  当然,这实习不是黑心工厂那种实习,纯粹是盘剥学生的劳动力,这里的实习,国企要给大修堂钱的,单位评分好过,日子还清闲。
  尤其是劳动朝阳大修堂的修生实习,邀请方出血少了都不够,所以算倍儿有面子的事。
  再加上宁致远还答应他看着电台,此人虽然是阉人,倒也是性情中人了。
  当然,他对军方的恨意,也是性情中人,这样的承诺,居然只为了不让李永生出手疗伤。
  可是李永生还是有点为难,李清明的治疗没有结束,郭老教谕调理得差不多了,却还少个收尾。
  宁致远没好气地白他一眼,“关键时刻过了就行了,你为我行针,也不过才一天吧。”
  这个……倒也是哈,李永生这才反应过来,其实很多伤患,他只治疗一些时间就行了,只不过他行医的经验不足,习惯了阶段性治疗,阶段性复诊改换方子了。
  不过他还是没好气地看了对方一眼,“是啊,行针一天,在你家里住了快十天。”
  “马上走,马上走,”宁致远笑着一摆手,“对了,离开之后,别声张你去哪儿了啊,军役部可能会派人找你。”
  “军役部?”李永生眨巴一下眼睛,心里有了猜测,“明白,你这个任务快点下发。”
  “跟明白人说话,就是省事,”宁致远哈哈大笑,不得不说,这家伙豪放起来,真不像个太监,“发任务的跟你一起走,你最好不要回家住。”
  李永生坐着御马监的马车回到朝阳,二话不说就接出了吴小女,在外面寻个客栈住下,又着雁九带了莎古丽三人走。
  然后他去看一趟郭老教谕,留下了几个方子,最后又去看杨国筝,要他帮自己看一下房子,顺便代为接一下任务。
  这些忙完,一天就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请汤昊田代为邀请李清明,来他歇脚的客栈,行了一趟针之后,给对方留下后续的治疗方法,这就齐活儿了。
  两天之后,他在城外接到了杨国筝的传讯,合着御马监的任务,发给了整个武修上舍的丙班,想去的都可以接,不过他们指出,李永生必须去。
  小杨同学也接了寻找马种的任务,打算跟他一起完成试炼,同行的还有明晓媚。
  然后四人坐着一辆马车,直接出了幽州郡,南下豫州郡。
  出郡的时候,吴小女因为没有路引,被盘查了一番。
  不过关卡的人也不是不通世事之辈,看到另外三名年轻人都有上舍生试炼路引,还有朝阳大修堂的铭牌,李永生说话又客气,所以摆手放行。
  李永生将负责的小官叫到一边,悄悄地塞了两块银元过去,那位看一看连制修都不是吴小女,直接在他的路引加了一行字,“携老年女仆一名。”
  入了豫州郡,就是彰德府的地盘了,马车一路前行,直到抵达了府城邺城,四人才下车,打发马车回返幽州郡。
  当下四人在城郊选了一家客栈住下,李永生就跟杨国筝外出,来到米市上,租了一辆马车回来,商定一日两百钱,管车夫一顿午饭。
  彰德府是没有马场的,不过这个任务本来也就是放羊性质的,随便做点什么就能交差,比如说写一些……邺城为啥没有好的马种。
  接下来,他们就是在邺城四下游山玩水了,用李永生的话说就是,若是能找到一篇合适牧马的场所,也算不小的功劳。
  别说,明晓媚和杨国筝还真的挺认真,每天要写游记和见闻,那份认真劲儿,李永生都不得不感叹:别看这俩官二代目前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冲着这股精神头,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
  在邺城待了七八天之后,这二位觉得待得差不多了,就问李永生咱们啥时候去下一个地方?
  不着急,李永生笑眯眯地回答,不行的话,在城郊租一套房子住好了。
  明晓媚也不是那种不知道变通的,所以她就问,你确定咱们写上去的这点东西能交差?
  对丙班的修生而言,这个任务是御马监冲着李永生给的,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任务上都有要求,李永生必须去。
  放心好了,李永生一摆手,宁致远那厮毛病可能很多,践诺方面,却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明晓媚没问题了,杨国筝就更没问题了,别的不说,他零钱有限,若不是有李永生和明晓媚兜底,没准他就只在幽州郡活动一番了。
  他们租住的是一家农户的院子,距离大路有百余丈,一天三十钱也不贵,除了六间房子,还有厨房和厕所。
  厕所的环境不太好,露天的,不过此刻已经进入了冬天,蚊虫匿迹,没有多臭。
  又在附近游玩两天之后,明晓媚发话了,“咱们若是再住的话,要考虑买些木炭了,房东那点木炭用完了。”
  “买买买,”杨国筝马上表示,房东家的木炭其实不算太少,但是对于他这个来自南桂郡的公子哥来说,北方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他在南桂,根本不知道秋裤是何物。
  所以这两天,数他用木炭用得厉害,收集了四个炭盆在房间里。
  李永生也点头支持,“好久没下雪了,我看这天气也快了。”
  他还真是乌鸦嘴,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天就变得阴了,明显是在酝酿着一场雪。
  他马上就去找马车,正好杨国筝闲得没事,说我跟你一起去,结果明晓媚见状,也跟了上来。
  邺城的商业布局挺有意思,除了酒家和客栈之外,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是集中开的,卖米的粮铺叫米市,卖炭的叫……没有炭市,就是跟布市在一起。
  卖炭的商铺有六家,不过李永生他们过来的时候,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
  杨国筝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居然跳下马车在雪花中奔跑。
  李永生却是看着前面的六条长龙苦笑,早知道是这样,前两天就该来。
  很明显,即将到来的雪,刺激了邺城黎庶,大家纷纷地来买木炭。
  木炭肯定涨价了,李永生很无奈地想着,走上前去看木炭的行情。
  因为他没排队,伙计也不搭理他,不排队我肯定不理你。
  不过他倒是听到有人嘀咕,“十钱一斤,涨到十三钱了。”
  能买木炭的主儿,基本上都还算比较富裕的,像那些没钱的家庭,就是那句话,“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
  而且木炭这东西,其实挺出数儿的,鼓鼓囊囊一堆,基本没多重。
  一斤木炭,足够杨国筝摆的四个炭盆烧前半夜了,至于说后半夜——裹着被子睡就完了,谁也懒得起来加炭。
  李永生倒也不在乎涨价,只是觉得有点不值,事实上,他不想买这种廉价木炭,这几天他和杨国筝住在一起,用的就是房东提供的廉价木炭,真的很呛人。
  他看上的是标价二十七钱一斤的枣木木炭。
  不过不管买什么样的木炭,他需要排队。
  更悲催的是,他猛地发现,他发现队伍排得都挺长,每一家门口都排着近百人。
  这就是中土国的现状,穷不说,物质也不够丰富,前几天他路过此地,每个木炭铺子门口,就是小猫三两只。
  一场即将到来的雪,直接将邺城的消费能力逼了出来。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明晓媚冲他招一招手。
  他走过去一看,发现居然还有第七家木炭铺子,不过这个铺子门口,一个人也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9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