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情仙使(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991

  打完四圈马吊,四个人交换一下眼神,张木子发话,“再来四圈?”
  “是啊,说好的十六圈呢,”杜三潮点点头,“现在我正输着,不许散摊子。”
  打到十二圈的时候,大名府军役房来人了,御林军也派了一个统领来,手持调兵虎符,要跟英王借兵。
  英王府有一卫精兵,那是律法许可的私兵,用来护卫亲王和王府的,御林军统领此来,说是要借兵,其实要借的是英王身边的侍卫、客卿和供奉。
  现在御林军不缺军士,缺的是独当一面的高手,万一拦住什么重要人物,没有高手的话,很容易被对方逃脱。
  英王安安稳稳地打马吊,根本都不见御林军统领,“就说我宿疾发作,不能见客。”
  刚才还能见小黄门,现在就不能见御林军,这态度也真是没话说了。
  尤为过分的是,这次连世子都没有出面,是王府的外院管家,出面接待的对方,听到对方的要求,管家直接表示,“这个……实在抱歉,我真做不了主。”
  御林军统领气得鼻子都快冒烟了,却偏偏没法发作,只能强压怒火发问,“英王有恙,敢问世子何在?”
  “世子去安排防守了,”管家待理不理地回答,“封地这么大,世子要操的心很多。”
  “世子去了哪里?”御林军统领快要抓狂了。
  “你这话问得奇怪,”管家很不屑地看着他,“世子去了哪里,还需要向我汇报?”
  御林军统领掣出了虎符,咬牙切齿地发问,“这是天家和离帅共同签发的调兵虎符,你打算抗拒天威不成?”
  “你说的这些我不懂,”管家摇摇头,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只知道,此前有人来通知,着王爷守好封地,都是天家的旨意,我们该听哪一道呢?”
  御林军统领顿时语塞,良久才苦笑着一拱手,“老人家,什么能假,虎符假不了,我们现在急需英王府提供一些高手,天家若是责怪下来,你尽管往御林军身上推好了。”
  “还是那句话,这事儿我做不了主,”管家摇摇头,老神在在地回答,“再说了,你们需要高手,王府也需要高手啊……殿下才刚刚遇刺,哪里少得了人护卫?”
  御林军统领磨了半天,见对方打定主意不松口,只得悻悻离开。
  早有小厮将管家的话,飞报给英王了。
  打马吊的四个人闻言,无一不幸灾乐祸,“好,解气,你昔日拖延搪塞的时候,就该想到,早晚也会被人拖延搪塞。”
  没错,英王府现在用的就是拖字诀,你御林军再着急,也给我慢慢地等着——天家拖了我一个多月,可曾想到也有这么一天?
  反正英王也不是不奉旨,只是有各种的不得已,消极应对就是了。
  李永生关心的是别的,“今上遇刺,要紧不要紧?”
  “能跟离帅一起签发虎符,应该不要紧吧?”杜三潮若有所思地发话。
  就在这时,又有人来报,报的是顺天府的眼线传来的消息,“太医院的太医,被抽空了,据说死伤了不少人,阴九天都急匆匆地入宫了。”
  反正这种时候,真的是各种消息乱飞。
  直到戌正时分,也就是夜里十点了,才有人传来了最新消息:当时在军情司,发动的是三名化修加两名司修,今上的四名护卫三死一伤,李清明都受伤了,不过是轻伤。
  今上应该是也中招了,而且是含有诅咒的攻击,伤势如何不得而知。
  第二天一大早,更新的消息传来,兑帅已经被拿下,城郊的帅府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死伤枕藉,今上亲临现场指挥战斗。
  “看来今上的伤势不轻啊,”李永生轻叹一声。
  张木子十分地不解,“他能亲临现场指挥,怎么会伤势严重?”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不等李永生发话,英王就给出了答案,“身为已经亲政的天家,遇刺之后,若是真的安然无恙,他极有可能装作重伤,吸引出一些别有用心者……只有真的重伤了,他才会亲自出现,而且临近战场,以稳定人心。”
  “这话也未必正确吧?”张木子出声置疑,“早听说主少国疑,天家遇刺若是无事,不及早发出声音,难免会被有心人所乘!”
  “他是已经亲政的天家,”英王无可奈何地看她一眼,“亲政了,就是法理上的国主,若不是有大错误,谁动摇得了他?不信你问李永生。”
  李永生闻言点点头,“天家一直在找借口稳固基业,若真的没有受伤,想必不会错过这次装伤的机会……对他来说,这是天赐良机啊。”
  “这还……真的复杂,”张木子苦笑一声,“怎么我的判断,就跟你截然相反呢?看来这红尘历练,还真的很有必要。”
  而邵真人则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李永生,“如果天家真的受创不轻,那么以你之见……这次危机,韦家会不会留在京里浑水摸鱼?”
第四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
  邵真人念念不忘的,就是找韦家的麻烦。
  “我觉得韦家留在京城浑水摸鱼的概率,并不是很高,”李永生笑着摇摇头,“荆王已经吸引了太多的火力,韦家继续留下来的话,很可能就是陪葬。”
  “没错,”英王也点点头,他想问题是真的明白,不愧“英”这个封号,“天家平叛,可谓是大义在手,这时候就算襄王作梗,天家也会先拿下再说。”
  邵真人点点头,这两人的分析,是真的很有说服力,然后他眼睛一亮,“是否可以撒出眼线,探查韦家人的行踪?”
  英王沉吟了起来,片刻之后点点头,“好的,我去着人查探,邵真人先养足精神,有消息立刻飞报通知你。”
  他原本是不想专心对付韦家的,眼下京师形势大乱,他应该蛰伏不动,专心关心天家风向才对,不过转念一想,王府三天两头遭遇刺杀,这口恶气也该出一出。
  反正顺着这些人的意思来,将来英王府万一有事,也好开口求助。
  果不其然,不光是摩天岭对韦家怨念深,杜家的怨念也不浅,而李永生对于追杀韦家,有极强的执念——冲永馨下手,这可是比对他下手,更令他恼怒。
  接下来,王府中的重要人物齐齐被召回了府中,大部分的庄园和村落,也减少了人手看护,聚集起来的人除了拱卫王府,就是侦骑四出,调查一切可疑人等。
  因为绝大部分家眷都躲进了王府,比较安全,英王索性又派出了五名化修,一起搜查。
  御林军在大名府也设了四个关卡,跟当地军役房布下天罗地网,严查路过的行人。
  因为没有多少高手,他们甚至还从三司六房里抽了一些人,每每看到大批行人路过的时候,关卡早早地就摆出军阵迎敌。
  有些大型商会,提供的证明材料,不能令关卡满意,就直接被扣下,慢慢地甄别,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大名府四个关卡就扣下了千余人。
  有人搞不清状况,仗着有点来头,还要呲牙咧嘴,御林军直接用刀枪告诉对方,什么叫装逼被雷劈!
  就算有人好奇,多问两句,都要吃一顿棍棒。
  因为这个原因,某些心怀鬼胎的人,在过关卡的时候,不得不将队伍分开,如此一来,强行闯关的可能性就小了,而那些三五个人一拨的行人,给士兵们带不去多少压力。
  三五人成行,其中最多两三名化修,每个关卡都拦得住。
  不过,四个关卡看到英王府的化修,还是有点眼热,希望能够征用。
  但是这些真人根本不予理会,征用我?凭你还不配,我们是帮英王巡视封地的,你们想征用,去跟殿下说好了。
  也有人想尝试强行征用——我们奉的是圣谕,英王还不得听天家的?
  结果他们才一露出这苗头,英王府的人马上发出报警焰火,四面就又有化修来援。
  这种事发生了两次,其中一次还差点动起手来,不过最后还是御林军退缩了,不是他们打不过,而是他们主要的责任,是封锁幽州郡、抓捕嫌犯。
  跟当地的封王打起来,走了嫌犯,这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十几名化修在大名府布下了天罗地网,还向外派出了无数眼线,韦家人想要回家,必须要走大名府或者河间府,否则要绕很远的距离,也影响逃离幽州郡的效率。
  别说,最后还真被他们发现了韦家人的行踪。
  韦家中止谈判,不管不顾地逃离京城,不光是担心被天机殿拿下,京城的治安也相当地乱,今上遇刺之后,京城里接连爆发出数十起刺杀案,甚至有人试图埋伏坤帅。
  这种情况下,韦家实在不敢再在京城待着了,万一被人载个赃啥的,肯定二话不说先被拿下。
  于是他们留了一个子弟,告知朝安局说,我们临时有事,出京办事,等我们办完事,京城里估计也安定下来了,到时候再谈呗。
  朝安局的人晚来了一步,他们是真的要把人拿下,也没有更多的原因——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京城里不允许有任何不受控制的势力存在。
  换句话说,若是英王此刻在京城,身边的一干化修护卫也要被人看管起来,甚至都有可能下了禁制。
  不过,得知韦家走人了,朝安局也没再追击,这些人偷跑,令朝安局很恼火,可是眼下顺天府实在太乱了,能少一股势力,还是少一股的好。
  韦家人跑出京城,然后才发现禁卫军正在大索幽州郡。
  此刻跟登基大典那一年又不能比,当时虽然出了顿河水库事件,但是为了粉饰太平稳定民心,小范围内是大查特查,但是官面上还遮掩了很多。
  而眼下是天家遇刺,是真正的、不加掩饰的大索,有人敢不配合,当场就会被击伤,敢跑的都可能被直接击杀。
  韦家的人不傻,感受到气氛不对,就知道不能再在幽州郡待下去了,现在御林军只是划了片区封锁,接下来肯定是水银泻地一般的搜索。
  事实上,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没资格当场参与,韦家人就必须回家,一来家里比较安全,二来也是此事可能导致权力格局的变化。
  而韦家被杀了五名化修,现在又有三名化修在幽州郡,家里都快没人看门了,回去商量对策是必然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该怎么回家?
  这种时候,肯定是捡近路走比较合适,然而想直接南下,不是过大名府,就是过河间府。
  走河间府要近一点,但是韦家不敢走,上次韦家人偷袭赵欣欣一行人,就是在河间府,后来惊动了捕房、军役房甚至知府!
  韦家在河间府,已经挂上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9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