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情仙使(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991

  段县令当然省得其中深意,于是点点头,“九公主不罪我的冒犯,我就很感激了,敢问这雷谷,你打算如何征用,征用多久,是否需要本地民壮配合?”
  赵欣欣的芊芊玉手一摆,直接召唤自家的百宝囊,“永生你来说。”
  李永生正色发话,“说征用难免有时间限制,为了不让老父母难做,那个雷谷,九公主买了,以她个人的名义……县尊大人说个数吧。”
  “买……买了?”段县尊的眼睛瞪得老大,有点接受不了这个说法,为了安置流民而买地——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那雷谷里,不会有什么宝物吧?公孙未明听到这话,都忍不住眼珠一转。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打消了这个猜测,雷谷那块地,是方县令随口推荐的,赵欣欣就算想处心积虑得什么宝物,想必也不会那么巧。
  而段县令想的则是,荆王发动在即,九公主你身为英王之女,在三湘买这么大一块地,号称是安置流民,但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他也知道,英王大用在即,按说不该跟荆王同流合污,可眼下对方的要求,他实在有点看不懂。
  不过县尊大人有一点好处,不懂就直接问,不绕圈子,“九公主您身为皇族,买这么大的地不合适,最少也得有宗正院的文书才行。”
  皇族买地,是有一定规矩的,尤其是大片土地,可能涉及私蓄力量的这种。
  “九公主是以个人的名义买地,”李永生强调一点,“她既然得了敕牌,就去了宗籍,宗正院也最多只有一个名字。”
  见这英俊的年轻男子一直插话,段县令心里不喜,但是此人跟九公主极为亲近,修为也高,他只能强忍着不满,出声发问,“敢问阁下何人?”
  李永生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姓李,承蒙九公主不弃,令我全权负责安置流民事宜。”
  “全权负责?”段县令上下打量他一眼,眉头一皱,“如此年轻?”
  直来直去地说话,就是这点不好,有时候听起来比较刺耳。
  当然,这是一县的正印,倒也有资格直接置疑。
  起码在李永生看来,这种摆明车马的态度,比方县丞那么弯弯绕地说话,要好很多。
  他微微一笑回答,“是啊,我也觉得我年轻,段县尊能让九公主换个人,就最好了。”
  赵欣欣听到这话不高兴了,她眉头一皱,冷哼一声,“李永生!”
  得,没法置疑了,段县令也看出来了,两人的关系不简单,只能进入下一个话题,“这位小友,安置流民竟然买地,此事我实在不能理解,可为我解惑否?”
  “我们安置流民,自然与他人不同,”李永生很直接地回答,“九公主欲行以工代赈之举,整顿出的场面,又何必便宜了外人?”
  “以工代赈?”段县令的眼睛一眯,他终究也是本修生出身,品味一下,就知道对方何指了,忍不住脸色一沉,“流民早晚两碗稀粥,小友竟然让他们干活……是不是有点过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财帛动人心
  不怪段县令误会,中土国赈灾一向如此,就是早晚各一碗稀粥,饿不死人就行。
  讲究一点的,再施舍一些破旧布头、棉絮之类的,让灾民御寒。
  事实上,官府这么行事,还是因为有一点很大的顾忌,就是这流民失了根本,会变得十分不稳定,让他们吃饱了,没准会作乱。
  以忠义县最近来的流民来看,小偷小摸的行为屡禁不绝,若是真有力气的话,没准还会强抢,所以还是不要让他们吃饱的好。
  有这样的惯性思维,段县令很自然地就问出了这个可笑的问题。
  不过话才一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似乎是弄错了——心直口快,就是这点不好。
  “呵呵,”李永生笑一笑,“干活的肯定吃干的,不干活连稀的也没有,九公主赈灾不养懒人……天道酬勤,原本就该如此。”
  “那便是……我们忠义也可以使用如此手段?”段县令的眼睛顿时一亮。
  其实要以工代赈的话,大部分人都愿意赈灾——只要有需要干的活儿就行。
  比如说忠义县,县城连城墙都没有,虽然把守住山口处的山墙,就不惧大股贼寇了,但是这个盆地的防御,其实是个筛子,小股贼寇可以直接翻山而入,这种事出现也不止一次了。
  可是忠义县想修城墙,是天大的难题,首先上面官府就不会答应——你有山墙了,还要修城墙,这不是浪费民脂民膏吗?
  自筹资金修城墙的话,这里穷得叮当响,哪里有那么多资金可以筹?
  可若是管饭,就有免费劳力修城墙,这事就可以考虑了。
  不过下一刻,段县令的眉头一皱,因为他知道,自己又想多了。
  “你忠义当然可以使用这样的手段,”李永生怪怪地看着他,“不过你考虑过,该怎么组织流民干活吗?又该怎么约束他们吗?若是流民不服管教,你想过怎么处置吗?”
  “这个还真没有,”段县令老老实实地摇头,顿了一顿之后,他又出声发问,“那么九公主想在雷谷做些什么呢?”
  赵欣欣根本不理他,只是看着李永生。
  李永生笑一笑,“你也不用问了,就当九公主想修一座子孙庙好了,整个雷谷就是庙产,她修什么都与你无关……这样可以吧?”
  段县令还真没觉得这样就可以。
  因为在山外,荆王已经将三湘搅得乌烟瘴气了,其他亲王的子女,买下一大块地来施工,这让他心里多少有点不安——不会有什么我想像不到的事情发生吧?
  可是现在阻拦,他也没啥理由,最终还是微微颔首,“我会将此事上报的。”
  “好了,你开地契文书吧,”李永生也懒得跟他多说,“不过那块地,我们也看了,你开价太高的话,我们不会接受。”
  “地价方面,我们不会随便报的,”段县令面无表情地回答,“都有朝廷章法。”
  接下来,县尊大人就核实地价去了,而李永生这边的人,也开始了筹备工作。
  比如说秦天祝,他就开始让家族里帮忙联系制修,说要来三湘帮忙监工,而李姨也开始联系家人——她不想占秦家的便宜。
  最有意思的是公孙未明,他竟然找到李永生发问:你是不是真的要搞子孙庙?
  若是真想搞子孙庙的话,公孙家愿意入筹。
  任何一个隐世家族,都有那么几个交好的子孙庙,因为子孙庙强调的是师徒传承,不像十方丛林,只论修为。
  比如说陇右丁家,他们家的子弟,在太一庙已经拥有了碾压的实力,都快变成丁家的私庙了,但是像二郎庙这些地方,他们还是要做护法。
  当然,真正强势的隐世家族,也不会见个子孙庙就凑上去做护法,邵真人所建的摩天岭,之所以穷成那样,就是因为,没几个隐世家族买账。
  你的发展,我们不看好,做了你的护法,将来可是有得忙了。
  不过摩天岭也算个特例,邵真人的修为是有一些,人脉也有,怎奈他是青龙庙驱逐出去的,还有广陵韦家这个不死不休的强敌,一般隐世家族就不想沾染。
  同理,公孙家族也是很强势的家族,虽然族里现在没真君,可是族里起码四个准证,公孙不器更是半只脚踏进真君了,被人硬生生打下来的。
  这样的家族,再出真君,是早晚的事情。
  而远在辽西的公孙家族,愿意在三湘捧一个子孙庙——还是尚未建成的子孙庙,那只能说,是太给面子了。
  这么远的距离,绝对会影响公孙家对这个子孙庙的掌控,可能得不偿失。
  而子孙庙一旦出事,公孙家还得跨越千山万水来护法,更加地得不偿失。
  所以公孙未明入筹这个子孙庙,真的不是因为子孙庙属于道宫系统。
  有一种投资方式,叫做投资一个人。
  就在紧张的筹备中,当天下午,段县令拿来了报价——八百两黄金,卖出去雷谷八百里方圆的土地。
  一里方圆的土地,作价一两黄金,合一百块银元。
  贵吗?搁在平原地方,真不算贵,但是搁在这穷山僻壤,真的很贵。
  就连赵欣欣这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天潢贵胄,也忍不住一皱眉,“段县尊,你这么报价,真的很让我为难。”
  “我怎么敢胡乱报价呢?”段县令一脸的无辜,“我报价的根据是,《私宅、子孙庙等非官府用地的核实办法》,有据可查。”
  李永生笑了起来,“这个核实办法,是光宗六年颁布的吧?”
  段县令的脸上,也泛起了笑容,讪讪的那种,“这个是正规的法令,就是老旧了一点,但是没有更新的法令了。”
  “你还真不害臊!”公孙未明冷哼一声,“光宗六年,卫国战争还没爆发呢,土地价格居高不下,你拿到现在来套用?”
  段县令脸一沉,“那又如何?没有新的土地办法!”
  “不如何,”李永生直接站起了身来,“忠义县的地太贵了,我们去桐灵县,可以吧?”
  “你们怎么能……这样呢?”段县令大惊失色,“不是说看好雷谷了吗?”
  李永生摇摇头,冷笑一声,“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地方安置流民,不是说一定要留在你忠义,更不是说非雷谷不可。”
  方县丞闻言,冷笑一声,“那是朝廷的法令,我们不可能不执行的,你们若是实在不理解,那么……我们只能说遗憾了。”
  “你遗憾什么啊,”常县尉冷冷地发话了,“桐灵可是你老家,着急把人赶到自己家,也不至于这样吧?”
  方县丞的脸,刷地就拉了下来,“姓常的你说什么?”
  “我说什么?”常县尉哈哈大笑,“我说的是实话,你敢说你不是桐灵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9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