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情仙使(校对)第9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991

  坤帅并没有像天家要求的那样,在关陇坐镇指挥,而是在迅速派出三万精锐之后,自己整顿了一下大军,重点是理顺了后勤之后,携带部分粮草,帅旗西移,向乌孙郡进发。
  坤帅的西进,明显地刺激了新月人,他们开始大肆分兵,分出三千到一万人不等的部队,在西疆大肆掳掠,并且对抵抗者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尤其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新月人的队伍里,有不少熟知中土风情的家伙,在这些人的带领下,他们能够比较轻松地找到一些大的聚居地。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带路党多来自前马盟成员,因为雷谷对马盟里亲新月势力的打击,导致他们纷纷出逃,现在他们自以为找到了机会,当然要带人前来报复。
  这也幸亏是雷谷提前展开了清洗,若是当初李永生不对马盟发起清洗,任由地方官们放纵地方势力的话,局面肯定比现在要崩坏很多。
  事实上,因为边军的坚决抵抗,为边境地区的居民们,争取了宝贵的撤离时间,绝大部分人躲过了这一劫。
  但是有些心存侥幸、不肯离开的黎庶,还是遭到了洗劫和杀戮。
  当然,因为真神教在西疆,还有一些生存土壤,所以一些居民直接投奔新月国的军队,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总体来说,投敌的西疆人,比大家所料想的要少一些——其实并不仅仅是少了一些,而是少了很多,但是朝廷官员们习惯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以为就算没有那场清洗,投敌者也不会很多。
  直到一个五千人小部族,举族投靠了新月人,并且杀死了部族里坚决反对投靠的百余人,这消息震动了整个西疆。
  坤帅听说这消息之后大怒,号令两万大军穷追不舍,并且非常明确地表态:这五千人,我不要一个活口,全部斩杀——中土虽大,却没有恩将仇报者的容身之地。
  关陇军役使听到这个命令,私下来见坤帅:老弱妇孺全部杀掉,好不好呢?须知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应该是被少数人裹胁了。
  这个猜测相当接地气,在大部分时候,一个群体中,中立的人往往是最多的,既不是非常支持朝廷的统治,也不是很认可新月国的那一套。
  为什么不认可?很简单,新月国实在太穷了啊,若是信了真神,就要过那样的日子,想一想还是很憋屈的。
  所以这个小部族的叛逃,真相应该是这样的:有人支持朝廷,但也有狂信徒想要投靠新月国,双方立场对立得很凶,在无法调和的情况下,狂信徒们杀掉了百余名最激烈的反对者。
  剩下的中立者们别无选择,只能被这些狂信徒裹胁着,投靠了新月人。
  关陇军役使认为,杀掉那些狂信徒没有问题,但是大多数被裹胁的黎庶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罢了,惩治他们是必须的,可全部诛杀就过分了。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坤帅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厉,她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个建议——这些人既然没有反对投靠新月人,那就应该承受被裹胁的后果。
  与此同时,她不无鄙夷地表示,关陇军役使你这是妇人之仁,还好你仅仅是关陇的军役使,而不是军役部长。
  坤帅是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老帅,有着职业军人应有的冷酷和无情。
  在平日里,她可以是一个柔情的妻子、和蔼的母亲以及宽厚的上司,但是一旦走上战场,她只会是一名令人胆颤心寒的统帅,而不会将日常的情绪代入进去。
  事实上,坤帅对于战后成长起来的国内将领,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若是论带兵之术,也只有李清明能让她略略高看一点。
  不过她这一次发火,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一直以来,她都非常反感先皇对少数边民们的优待,她认为朝廷能够一视同仁,这些少民已经该感动得泪流满面了。
  但是没办法,先皇在坐稳皇位之后,一直在努力消除光宗留下的影响,在对待少民的问题上,先皇做出如此改变,其实也是否定光宗对少民又拉又打的态度。
  没错,对先皇来说,如何对待少民,根本不重要,严厉也好宽松也罢,这种小事都不会影响到他的位子,他只是很单纯地想“去光宗化”,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坤帅就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不过当时她已经乞骸骨荣养了,也就懒得趟这趟浑水。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关陇军役使的言辞,很容易让她生出愤怒之心来:你们这些毛孩子懂什么?整天说什么宽容之类的,你们压根儿没有意识到,人的毛病都是被惯出来的!
  事实上,关陇军役使也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不过当时年纪尚幼,也仅仅是御林军里一名负责文书的高阶制修,虽然参加过几次战役,可个人的战果很是一般。
  不管怎么说,坤帅如此训斥他,他也只能硬生生地忍着,还得感谢坤帅指点迷津。
  因为坤帅发火了,所以两万精锐衔尾直追那五千叛变的胡族。
  这胡族的叛逃,是得了新月国的支援的,与他们同行的,有一万名新月国军士。
  他们的叛逃,因为是裹胁了老弱妇孺,所以逃跑的速度快不起来,那一万名新月士兵,为了阻挡身后的追兵,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关陇军役使和乌孙军役使对坤帅的命令,很是有点头大——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五千叛逃的胡族,正是新月国最最急需的“马骨”,哪怕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他们也必须保护好这些人,以便争取中土的民心。
  仗打成这个样子,想要追杀这五千人,必须要面对新月国的疯狂阻挡,这一波下来,也不知道己方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恐怕完不成任务的可能性,会更大吧?
  不过令两人感到不解的是,追了三天三夜之后,那一万名新月士兵眼见己方损失惨重,竟然直接溃散四逃了,而迁移途中的小部落,五千人里,跑掉的不过区区二十余人。
  两名军役使还真没想到,任务就这么完成了,于是也顾不得许多了,直接命令军士们:留下几个重要的,其他人全部杀了。
  跟这五千人同时被抓的,还有新月国四百多名军士,其中伤者占了大半,但是也有人是在撤退的时候,有点不辨东南西北,稀里糊涂被抓的。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精明老帅
  从对俘虏的审讯中,中土官兵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新月人没有抵抗到底了。
  合着这些人来的时候就接到了指示:保护真神的信徒,我们义不容辞,但是战斗一旦陷入残酷争夺,那可以视情况脱离战场。
  没错,真神的信徒是一家,但是要搞明白,这些叛逃的家伙,原本是中土人来的,不是很值得信赖,更不值得大家为保护他们而牺牲一个万人队。
  等打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就让这些中土人狗咬狗去好了。
  这个消息,有个别的部族高层也知道,但是他们不可能泄露给族人,更不会让朝廷官军知晓——那样会让人嘲笑他们的智商。
  所以,这个消息……竟然是由新月国军队的俘虏交待出来的。
  消息一经传出,连关陇军役使和乌孙军役使都目瞪口呆,“这新月人也太不讲究了吧?”
  倒是坤帅对此毫不意外,她冷笑着表示,“在新月人的眼里,国内胡族就算是信徒,也是血统不洁的,牺牲起来毫无压力可言……这些人只会看重眼前利弊,毫无诚心信义可言,投降和背叛跟喝凉水一般轻松,真神教的式微,不是偶然。”
  不愧是四十多年前就被拜为大帅,看待事物的眼光,果然不俗。
  旁人都惊叹坤帅的眼力,赞她狠狠地杀了一回卖国者,涨了自家的士气,只有随同坤帅出征的曲胜男感慨一句,“若不是永生事先整顿了马盟,还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事情来。”
  “李永生吗?”坤帅的脑中,浮现出一张年轻英俊的面孔。
  不知不觉中,这个年轻人已经留给了她极为深刻的印象,不过可惜的是,此人虽然是本修院出身,还有官府的编制在身,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此人跟道宫走得太近了。
  想到可惜之处,她轻喟一声,“如此人才,竟不能为朝廷所用……他跟玄女宫在一起吗?”
  玄女宫的玄后已经来到了西疆,跟白虎庙有了接触,不过他们并不对一般的新月国军士出手,而是主要针对新月人中的神职人员下手,同时也猎杀一些斥候、传令兵和后勤人员。
  这一次坤帅能诛杀那五千叛逆,跟道宫的高手在一边策应,很有些关系。
  “他不在西疆,”曲胜男摇摇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她也不可能去特地打听一个不在场的修者,“他此刻应该在海岱吧,前一阵雷谷将襄王逼得很狼狈……还杀了一名真君。”
  顿了一顿之后,她又说一句,“没准正是因为这个,才有了新月国寇边一事。”
  关于襄王和新月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的风言风语,虽然谁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天底下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了,那点事儿,真的经不起大家琢磨。
  中土国的高层几乎可以肯定,襄王和新月人有猫腻,曲胜男这么攻击赵家的亲王,倒也没什么压力。
  坤帅也没有在意她说的话,而是摇摇头,“斩杀真君,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道宫的威名果然不是吹出来的,不过此番新月人入寇,主要原因,却还不在斩杀真君上……”
  既然都谈到如此私密的问题了,曲胜男当然要向自家主帅请教,“那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雷谷对郑王的攻击,”坤帅毫不犹豫地回答,“郑王之死,对襄王的冲击肯定非常大。”
  曲胜男眨巴一下眼睛,“这个我却不是很懂,郑王不是自杀的吗?”
  坤帅看她一眼,方始缓缓发话,“郑王的自杀,只是一个偶然的结果,雷谷在此事中,最可怕的表现是,直接攻击赵家亲王的军队……”
  “郑王不是亲王,”曲胜男忍不住出声纠正一下,“他只是个郡王,享受亲王待遇罢了。”
  “那又如何?”坤帅不以为然地反问一句,然后才又解说,“重要的是,雷谷敢对赵家的军队动手,今天能对付准亲王,明天为什么不能直接对付亲王?”
  “雷谷的存在,已经让襄王甚至其他亲王不安了,他们又去了海岱,换你是襄王,你会怎么想?”
  不得不说,坤帅看问题,真的是眼神透亮,襄王若是听到这一席话,十有八九也会将她引为知己,她唯一猜错一点,不是雷谷主动找到海岱,而是襄王设计,勾了雷谷的人来海岱。
  襄王原本以为,能让雷谷吃一个大大的亏,以后别那么嚣张,哪曾想对方直接将他的埋伏碾压了,连窦真君都被擒下,最后身陨。
  曲胜男听到自家主帅这么说,心里没的又增添了一些忧虑,“那他现在海岱,岂不是很危险?”
  坤帅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雷谷其势已成,慢说那李永生未必容易被杀,就算他被害了,玄女宫也能接下雷谷势力,多一个少一个李永生,无碍雷谷大局。”
  说到此处,她有意无意地看一眼东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也不知道那小家伙此刻在海岱,能给咱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撇开灵修和运修的阵营不谈的话,坤帅对这个小家伙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她现在前线,直面新月人的威胁,当然希望后方能传来什么利好消息。
  而雷谷在制造利好消息方面,一向表现得不错,也让人很期待他们的后续行动。
  而曲胜男听得却是目瞪口呆,“老帅您的意思是……他还敢继续对襄王出手吗?”
  坤帅摇摇头,“我倒是很希望他对襄王出手,如此一来,咱们面临的压力要小很多……”
  看到曲胜男瞠目结舌的样子,她笑着解释两句,“你知道为什么咱们一来,新月人的攻击反而疯狂了起来吗?因为……他们其实是不想打的。”
  “不想打?”曲胜男眨巴了一下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9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