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32

  叶昭点头:“那明儿一早叫大哥带阿九去找霍尔,他会帮阿九安排进上海县城的事儿。”自己和天地会交往帮小刀会通声气只要苏红娘和苏老大知道即可,如罗阿九之流,是断然不能令他们知晓内中详情的。
  苏红娘点头,却又看向叶昭,正色道:“我真不懂了,你是亲王阿哥,为什么反叛族人这么帮我们?”
  叶昭神秘一笑:“帮老婆是应该的,不过说反叛族人嘛,那倒也未必。”
  其实要说当今之世,满汉之分远不如几十年后,更不像后世网络上那般描述的你死我活,大清入关二百多年,忠君思想早已深入民心,曾国藩的湘军就是以“忠君尊上”为信仰同太平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士绅阶层,就更普遍存在忠君心理,早就心安理得做满洲人的治下之民了。
  而太平军也好,天地会也好,投身其中的大多为吃不上饭的农民亦或亡命之徒,又或妄图从中取得荣华富贵,他们起事虽提出反清的口号,却实在和满汉之争扯不上关系。
  甚至辛亥革命后,又有多少所谓的汉族大儒成为保皇派不肯剪掉辫子?
  满清之亡,实在不是因为满汉之争,而是几十年后首先甲午惨败于日本,洋务运动失败,接着八国联军进北京,义和拳乱天下,慈禧离世,主少国疑,而羞答答搞出来的君主立宪却是换汤不换药,皇室根本没有放弃权力的意图,这才引起士绅阶层强烈不满,大清执政根基也不复存在。
  可是叶昭知道,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自己最后终究要恢复汉人名字的,不能由自己带来的改变是大清江山铁桶永固。只是,那可能是十几甚至几十年后的事了,现在自己只管积蓄力量,若手里有一枝异常强悍的武装,再能在江南两粤等临海之地守疆,则可进行真正的洋务运动,团结士绅、改善民生,与西方平等往来,使自己所守之域富强昌盛。
  若真能走到这一步,实则就算自己顶着满洲贵族的头衔,也断不会有人为自己血统困扰,说不定还会拥护自己做第一任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呢,不过是自己不甘愿一辈子顶着个满洲贵族的名头而已。
  当然,现在说起来这些也只敢做梦想想,实在太过遥远,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到来断不会按部就班的发展,自己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向梦想的目标努力而已。
  至于八旗子弟,如果这个国家真由自己来改变,那可说是他们的福气了,最起码他们会安安稳稳的去过自力更生的日子,背叛族人,那更是断然谈不上。
  这些话叶昭当然不会同苏红娘讲,只是嬉皮笑脸的告辞而去,完全符合他在苏红娘心目中神叨叨故作神秘的形象。
  ……
  典型的十九世纪洋楼,彩色奢华的玻璃,类似教堂的尖阁结构,绿草茵茵的花园,就好像一座浓缩的小宫殿。前厅处那尊洁白无暇的大理石少女雕像惟妙惟肖,宛如随时会活转一般。
  这里就是霍尔律师的住所,在红地毯铺地的大厅里,叶昭见到了霍尔律师从上海、香港二地教会学校选的十名准备送去英伦留学的少年,全是男童,一个个梳着辫子,亮晶晶的眼睛都好奇的看着叶昭。
  他们全部是教会孤儿院收养的孤儿,虽然大清民间对这些孤儿院的描述极为恐怖,有说是拐卖孩童挖了心来做药引的,有说是剜了双眼给洋妖作法的。但不管流言如何匪夷所思,这些幼童却各个精神着呢,脸上也没有乡下孩童常见的菜色。
  “辫子,到了英格兰后,想不留就不留吧!”在霍尔律师介绍给幼童们这就是资助你们留学的叶昭先生之后,叶昭的开场白就令这些幼童迷惑起来。
  叶昭挨个问了他们的名字,就微微一笑,说道:“出洋求学,和家乡远隔万水千山,你们以后的生活会遇到很多挑战,我只有一句话告诉大家,那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剽窃了某位伟人的名言,但此刻说出来却觉得倍儿合适。
  “大家一起跟我念一遍,来,举手,这样。”叶昭右手握拳做宣誓状在胸前,又叫孩童都学他的姿势,大声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幼童们稀稀拉拉的跟着叶昭喊。
  “再大声一点!”叶昭大喊。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幼童们一起大声喊,整齐而幼稚的声音,虽然他们脸上多少有些迷茫,叶昭不知道怎么的,鼻子突然酸酸的。
  “好,就这样,这句话你们终究有一天会明白它的意思。”叶昭笑着,轻轻拍了拍离他最近个子最高的少年的肩,刚刚少年报了名字,叫做沈成龙,字万升。
  “先生,我会努力求学,不辜负先生的期望,回国后为先生效命!”这个少年年纪最大,也最懂事,知道这位叶昭先生实则改变了他的命运。
  叶昭微微一笑,说道:“不是为我效命,这个道理啊你以后会懂的。”
  “是,一切都听先生的!”不敢和叶昭对视,少年恭谨的垂下了头。
  看着这几名少年,叶昭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朗起来。
  ……
  刚看了几条评论,顺便说几句。
  汗汗汗,看到有几位朋友说迷惑,就是纠结于主角的身份,所以没办法,在这章略微提了提猪脚可能发展的方向,其实本来不该现在写的,是我临时加进去了几句。
  主角当然不会打出反清的口号,哈哈,估计也有朋友为这点迷惑吧,那怎么可能,主角跑出去造反喊驱除鞑虏?汗死,也太恶搞了。而且在那个时代,这个口号也没有一丁点吸引力。
  不反清而反清,是为最高境界,这本书吧,就算真到了翻天覆地那一天,也不会有多少满洲人觉得主角在反清,最后可能大多数满洲人汉人都会视主角为英雄甚至英主,这样能写的合理才是本书的乐趣。呵呵。
  说到底,这本书想写的是官道里没法触及的一些变革,满汉完全不是重点。
  如果说的明确点,主角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类似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一任国王叫做叶昭。其实说不上是主角的目标,算是这本书的目标吧,要靠历史发展各种人各种事的推动,叶昭要的是民主体制国家富强,就算做了立宪制君主也是奈何黄袍加身,非本人意愿。当然,他也可能做总统,也可能失败流亡……,呵呵,看增添了叶昭这个元素历史一步步怎么发展吧。
第十九章
天上掉馅饼
  红烛摇曳,今天是苏红娘和叶昭的“大喜之日”。
  在罗阿九从刘丽川处返回的第二天,他就和天地会众兄弟搭船去了香港,免得日久,被满洲鞑子识破。
  而不管是叶昭的身份也好,叶昭和苏红娘的关系也好,他们大多懵懵懂懂,却也不敢往深里去猜。
  苏老大也早搬了出去,就算叶昭想与他相见,也极为隐秘。何况瑞四儿老夫子等人,并不知道苏红娘和苏老大乃同胞兄妹,是以叶昭这个大喜的日子,只能和瑞四儿老夫子喝了几杯,老夫子顶了个媒人的头衔,至于瑞四,自然觉得这是小少奶奶讨了主子欢心,虽不能明媒正娶,但也私下给个名份。
  瑞四儿甚至琢磨着,看小少奶奶这般得宠,说不得办完这趟差,回京之后她老人家就会入了旗,正八儿经成为主子的偏房,说不定日后就是正宗的郑王府侧福晋呢?
  和瑞四老夫子喝了几杯酒,吉祥话自然是听了一箩筐,等叶昭醉醺醺上了二楼之时,估摸着也快三更天了。
  “怎么喝酒了?”叶昭敲开门,苏红娘见到叶昭就不由得蹙起了秀眉,很少见这个小滑头喝酒,好似就第一次见面之时他喝了闷酒,但也只是微有酒意。
  叶昭脑子却是清醒的很,笑道:“今天咱俩大喜日子,喝了两杯,好了,您歇着,我也回房孤枕独眠!”
  说着话就转身摇摇晃晃走向自己的房间,苏红娘无奈的看着他,咬着红唇,好似一直难下决断,直到叶昭推开自己房间的门准备进屋的时候差点被绊个跟头,苏红娘终于忍不住喊道:“你等会儿,站住!”
  叶昭愕然回头,有些不明所以。
  苏红娘就走过去,扶着他埋怨道:“都多大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再说了,身边就没个人伺候你呀,你不是亲王家的阿哥吗?”
  被苏红娘雪白滑腻的小手抓着胳膊,叶昭就觉得半边身子有点酥,全然不知自己怎么迈步进了房。
  “先坐下,靠好,我帮你弄醒酒汤去。”苏红娘扶他到了软榻上,轻柔腰肢摆动出了房间。
  叶昭晃晃头,倒是觉得没那么晕了。
  突然,就听外面轰天动地般一声巨响,大地都颤了几颤。
  叶昭一呆,随即就站起身,苏红娘也快步走进来,说道:“好像是洋炮。”
  叶昭微微点头,到了窗边推开窗子,就听外面枪炮声轰鸣,喊杀声震天,远方,火光好像一霎间映红了半边天。
  “洋鬼子忍不住了!”叶昭眺望远方,笑呵呵的说。
  苏红娘担忧的道:“不知道刘大哥他们怎样?”
  “明儿一早就知道了。”叶昭自没有切肤之痛,也实在不太关心小刀会众的命运。
  “希望万云龙大哥保佑!”苏红娘芊芊柔荑合十,倒是极为虔诚。
  叶昭就笑:“那还不如求我保佑呢,你们的万云龙大哥要真的有灵,鞑子们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苏红娘瞪了他一眼,但对这家伙不敬神佛的作派早就熟知,却也懒得理他。
  “大喜的日子,倒送了份好礼。回房睡吧,好戏才刚刚开始。”叶昭笑呵呵的说,伸手关上了窗子。
  ……
  外面喧闹声直到鱼肚泛白才渐渐平息下去,而叶昭呼哈呼哈的睡的那叫一个踏实,早上从清军大营赶来的信差求见,却是苏红娘叫门才把叶昭唤醒,苏红娘一夜无眠,见叶昭睡眼朦胧的开门,苏红娘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在花厅叶昭见了信差,听信差将战局讲了,因为清军各部一直警惕祸起萧墙,是以洋人商团展开的第一波攻击并没有令各部混乱,反而血战之下打退了洋枪队的进攻,后来商团又试探性进攻了几次,但终究因为上海县城方向小刀会叛军不见动静,几次攻击无功而返。
  信差带来的是江苏巡抚许乃钊的亲笔信,请钦差大人斡旋,与洋人和谈。
  叶昭当下就回了一封信,要许乃钊和吉尔杭阿放心来自己的行辕就是。虽说大清国确实作过扣押人家和谈使者领事官等等不可思议的举动,而且几十年后仍有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但想来阿礼国等人断不敢这么做,不说这种行为在西方人眼里恰当不恰当,就租界这么片地儿,他们那么几个人,现在想也不愿再起争端。
  叶昭又给英国领事阿礼国写了一封信,请他和参与战事的各国领事来行辕和谈,并且一再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没办法,谁叫咱在人家眼里不守约而野蛮呢?
  ……
  阿礼国和美国领事沃科特倒是先到的,还没寒暄几句,就听外面人喧马嘶的那叫一个热闹,把阿礼国和沃科特都吓的脸上变色。
  无他,许乃钊和吉尔杭阿到了,一位抚院大人,一位藩台大人,带了有三五百兵勇,把钦差行署院门围得水泄不通,园外几个洋兵不安的看着对面的兵勇人海,面上也有惧意。
  叶昭迎了出去,许乃钊看起来心情甚好,和叶昭携手进院的时候低声在叶昭耳侧道:“大人,有喜信儿,击退洋人挑衅后我军乘胜追击,一举破小刀会贼兵,收复上海县城。”
  叶昭肚里暗笑,自知道小刀会众弃城突围终被发现,但大清国官员在军功上自是当仁不让,一转眼这个破贼兵收复上海城的功劳就落到了他抚院大人头上。
  进了正厅,英美领事坐右侧,许乃钊、吉尔杭阿和叶昭坐左侧,倒是泾渭分明。
  叶昭这时节儿也不说英文了,和许乃钊、吉尔杭阿一样,说一句,要通译翻译一句。
  阿礼国首先怒气冲冲的抱怨清军对租界的掠夺,许乃钊和吉尔杭阿都有些尴尬,不知道如何应对,而且昨晚在同洋枪队交手时虽然有备而战,但却委实吃了大亏,其中团勇不记,仅仅绿营兵就有两名把总数十名官兵在昨日的冲突中丧命,又有一名把总不知所踪。
  吉尔杭阿还算比较从容,许乃钊面对洋人,可就真的有些惧怕了。
  “领事大人,您所申诉之事我们定会详查,如领事所言属实,对于败坏军纪之军卒,我们绝不容情。可领事大人悍然偷袭我大清军营,不知该作何解释?”
  听到叶昭的话许乃钊和吉尔杭阿都抚须点头,许乃钊是老官油子,见少年钦差开声,心下就是一喜,就叫他谈去,谈得成谈不成也有个回旋的余地,和上面也好说话,少担些干系。
  阿礼国沉着脸道:“钦使大人说错了吧,昨晚明明是贵国士兵侵扰租界,我们才奋起还击,还抓到了几名冲进租界的俘虏,其中一位是军官。”
  叶昭就有些无奈,谈判桌上果然可以信口雌黄,不过又怎么被人抓了俘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