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532

  据说这战法是看的苏红娘的兵书。
  李秀成心中佩服之余不由得对那苏红娘更是悠然神往,陆先生不过是苏红娘的幕僚,就历练的这般人才,那苏红娘又是何等人物?只是可惜了,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而陆先生也早说过,南昌不可持久,早晚陷落,任翻江倒海,也难以回天。
  只是现今,何去何从?青海,又是个什么地方?
  陆月亭捻着胡须,淡淡道:“老夫前些年去青海游历过,那里地广人稀,地形奇异,大漠草原深山密林皆险,清人势力极为薄弱,又有二十五族,不归教化,对清人阳奉阴违,自有其一方天地。”
  “天国地处繁华,今陷入南北夹攻之境,败局已成,虽惋惜,却也无力回天,忠王切不可计较一时之成败,西入青海,结缘二十五族,而那二十五族又与西南藏人多所仇怨,王爷可利用之,得二十五族之心,徐图发展。”
  “天国一旦沦陷,则清人南北集团早晚必有一战,就算知道王爷潜入西疆,南北必都无暇顾及,王爷可趁机养精蓄锐,只待天下变起,再兵进中原。”
  “我观南朝强盛,只怕与西方诸国早晚必起争端,王爷只需忍一时之气,必有卷土重来之时。”
  说着陆月亭笑道:“殿前军两万将士,均等忠王号令,忠王有这两万精锐,必可一路长征,打破清人层层阻挠,只要到得青海,大事成矣。我与二十五族诸多头人相识,王爷也不必为客入异乡有所顾虑。”
  李秀成微微蹙眉,原来殿前军迟迟没进入南昌战场,却是他假传自己之令准备西征呢。
  陆月亭看得出他不悦,叹息道:“王爷,就算殿前军进南昌,也不过多添几缕忠魂而已。”
  李秀成默默不语。
  陆月亭又道:“青海虽贫瘠,但也非无可取之处,民风彪悍,只要得二十五族之心,王爷兵源自不成问题,何况老夫很有些志同道合的西方朋友,自会资助王爷。南朝重商,讲究货物流通,若自香港置办军需,走私过境,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或许咱们能在青海造些枪炮也说不定。”
  说着品了口茶,又道:“天国危如累丸,忠王西征,天京诸王或许尚有一线生机,待忠王在青海站住了脚,再绸缪如何解天京危难。”他知道李秀成顾虑,一句句劝言皆是忠王心结。
  李秀成听着,慢慢拿起了茶杯,好一会儿,终于点头道:“就听你的。”
  1859年5月16日,被太平军盘踞数年的南昌城光复,发匪忠王不知所踪,数日后北朝在湖北境内发现大队太平军踪迹,本以为其欲与翼王北伐军汇合,立时层层围堵,谁知道发匪虚晃一枪,随即不见了踪影,半个月后,被其打破了几个州府抢粮,不久,才确切得出其沿着四川陕西交界西进的意图,但此时北朝,自也无暇再顾及这枝逃往西北贫瘠之地的发匪残部,想也早晚困死在茫茫大漠中。
  平远军进入南昌,派米安民,俘虏的发匪总有三四万人,一部分没上过战阵,就地遣散,其余发为劳役修建铁路,三年之期,这期间自然要给其宣传教育洗脑,当然,沾满鲜血的兵卒将领被砍头的也不在少数。
  狗娃被派了劳役,可他终于亲眼见到了白脸妖王,在广场上,那雍容华贵不可逼视的青年王爷很是给他们讲了一番话,劝他们安心劳作,三年之后,愿意当工兵的,欢迎留下,想回家娶妻的,也悉听尊便,更说他景祥说到做到,绝无虚言。
  狗娃不知不觉就信了,他远远见过天王,可这一比较,怎么都觉得天王成了乡巴佬,摄政王金口玉言,那是没错的。
  何况当天就提前人人派了饷银,原来这劳役,也有银子拿的,更吃到了白菜炖肉,虽然看不到几丝肉星,但比起附逆时惶惶不可终日的麻木生活,这简直就是天父说的天堂嘛!呸呸呸,什么天父,狗娃随即就吐了好几口唾液,不过是洋鬼子邪神,我呸!
  叶昭呢,这段日子自然忙的很,南昌是发匪盘踞最久的重镇之一,快速赢得南昌民心乃是当务之急,更可以向发匪影响极深的各境传递出最友善的信息,就算发匪荼毒最烈之地,叶昭也不希望如同曾国藩一般,来个南京大屠杀。
  派米送粮、走街串户、会见乡绅,叶昭亲力亲为,甚至学美国人总统竞选那样,召集民众在广场之上演讲,亲自讲解南朝政策,可真是开了中华之先例。
  而叶昭抱着小男孩笑语殷殷的照片也上了《粤报》,甚至整个第一版就两个大字和一个标点,“万岁!”
  各家报纸纷纷发电祝贺平远军南昌大捷,恭贺摄政王再造不世奇功。
  旋即,苏红娘部进入江西,5月20日,摄政王令各部休整扩编,各镇扩编为万人左右。同时,摄政王向平远军各镇发出了“破南京,平发逆”的全军总动员令,号召全军英勇作战,向发匪盘踞的各据点发起最后的攻击,会师南京,剿灭发逆!
第五十三章
叶教授
  叶昭就知道《粤报》的“万岁”会出问题,果不其然,兰贵人转来袁甲三的一道折子,袁甲三在折子里称《粤报》“妄言”、“置肃王与不义”,请查抄《粤报》云云。
  叶昭自不好为《粤报》辩解,遂交给柏贵处理。
  不两日,柏贵就用一套说辞搪塞上来,言道“万岁”一词不过庶民发自肺腑欢庆之意,乃是欢呼皇上万岁、皇太后万岁,英雄之平远军万岁。虽不妥,却也情有可原。
  当然,柏贵也言道将会严厉申饬《粤报》,查办其责任人。
  而广州这场小风波很快就被平远军各路在闽、皖、浙秋风扫落叶之势的胜利给冲淡,就算袁甲三等人,目光也都投在了三境战场上,眼见千秋功业、万民同庆之时,非要鼓捣出点事来好像也不合时宜,上谕中,圣母皇太后的语气已经有些不悦。
  下午阅了战报,叶昭又去其牵头的几个实验室转了一圈,叶昭主导的几个项目,涉及合成材料、化肥、制药等等。
  其中主要进行的乃是化学合成染料、合成水杨酸、阿司匹林的研究、合成纤维的研究等。
  傍晚和蓉儿用过莲子粥,叶昭又来到了广州大学,为夜校班授课。
  广州大学位于扩建后的北城,实则本就是北城城郊,现今广州老城区早已渐渐扩张,广州人有了内外城之说,内城自是指城墙之内的老城区,外城则是指蓬勃发展之繁华新城区,北城墙已经有几段被拆掉,怕用不了多久,大部分城墙都会被拆毁。
  广州大学占地百多亩,绿柳荫荫,湖光山色,石子路蜿蜒其中,一座座青墙黛瓦的古典小楼散落各处,环境极为雅致清幽。
  天尚未黑,校园内的路灯却是一盏盏点亮,好似欢迎刚刚步入校园的叶昭。
  叶昭所在的授课教室同样装有煤气灯,明亮宽阔,一排排木桌木椅,黑板粉笔,条件可称一流。
  广州大学除了正常授课,还开展有多种形式的夜校班,主要进行中等程度的文化教育,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多为薪水不错而又有志向的技工、各衙门办事人员、见识过西方教育的富家子弟等等。
  叶昭本来是不给夜校班授课的,但广州教育初起,广州大学这个最高等学府的师资力量被叶昭挤海绵似的恨不得挤出最后一滴水,各种夜校班那叫一个多,结果却是把自己给绕里面了,半个月前一位讲师得了病,至今未愈,学校教务处怎么都安排不开人手,最后给叶昭在西关的地址发了信,请他代几堂夜校班的课程,叶昭自也不好拒绝,何况这教育,说实话在叶昭眼里比战争更重要,虽然个人力量渺小,但能用上力的时候怎么也不好偷懒。
  叶昭代的乃是“自然学”,实则包括了物理化学自然学等等各种学问。
  南朝之教育制度,学科上的系统性,比欧洲尚领先几步,现今欧洲教育,正在向现代教育转变,就以剑桥大学为例,一直以古典学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科学教育一直采用教授讲座的形式进行,各学科并未成为正式教学内容,数学一直占据着最主导的地位。
  直到十年前,剑桥才设立了自然科学和道德科学两个荣誉学位考试,其自然科学,就是包括矿物学、生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等等,可这十年间,通过自然科学学位考试的学生也不过四十多人,自然科学教学内容的完善就更是任重道远。
  反观广州,自小学就设立了自然学科,乃是和语文、数学并驾齐驱的三大学科之一,小学自然科学课本、中等教育自然科学课本直到大学教育自然科学课本都经过叶昭的审定,一百多年教育学摸索尝试下慢慢系统化的内容被他信手拈来,又以现阶段的条件结合,其循序渐进的教材却比西方规范许多,当然,现阶段下,西方教育的自然学科,也很难说有什么比较规范的教材。
  虽然中国民众受教育程度比之欧洲社会不可同日而语,但现今欧洲受教育最好的主要还是贵族、上流阶层,下层阶级的受教育程度实则同中国半斤八两,这还是强国,要说葡萄牙等渐渐衰败的小国家,下层阶级文盲程度更是惨不忍睹。凭借着渐渐完善的教育制度,叶昭相信,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文明国家之教育乃至科学发展,会逐渐拉近到一个水平线上,再不会出现后世的那种代差现象。
  教务处的李老师领着叶昭进教室,热情洋溢的介绍:“叶教授乃是今天的代课老师,是我们学校自然学科的权威!”
  李老师小脸泛光,说起叶教授的成就自是满脸自豪,西方教授都佩服的不行的科学家,给中国人大大争脸,也使得中方教师不至于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当然,严格说起来,学校内教师大多数都应该算中国人,毕竟入了中国国籍的,可在李老师眼里,自然还是亲疏有别。
  现今广州大学教师队伍分教授、高级讲师、讲师三个梯队,这种规范化又比剑桥大学早了二十年。
  叶昭是唯一一名华人教授,其余两位华人教师均是讲师,在国外留过学的。
  而且叶昭虽是客座教授,却拿了教授的全职薪金,任谁也没有话好讲。广州大学教授年薪3500银元以上,高级讲师1500-2500银元,讲师200-500银元,与二十年后剑桥大学的教师待遇基本相当,可谓是南国收入最高的阶层之一。
  鉴于叶昭身兼几个实验室项目组的导师,年薪定为5000银元,叶昭倒也慨然受之,劳动所得不是?
  李老师唾液横飞:“叶教授本来是不给夜校中级班授课的,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他,同学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叶教授。”
  台下响起了稀稀疏疏的掌声,学员们大多疑惑的看着叶昭,这个络腮胡美男子,看起来年纪不大,虽然李老师吹嘘的邪乎,可怎么也感觉不如洋教授权威。
  李老师走后,叶昭就笑着要大家翻开课本,讲起了今天的课程,乃是物理力学和原子的一些知识。
  现今教材,叶昭自不能将后世知识尽皆披露,比如初中化学课本都知道的原子正负电子理论,就提也没提,现今尚没有技术手段证实的东西,自不能煞有其事的写入教材,倒是教授间可以讨论讨论,作为学术性文章讲一讲。
  是以虽然说是中等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比之后世,却不能同日而语。
  “所以说,脚踏车轮胎花纹,增加了摩擦力,这就是力学日常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半堂课下来,学员们就信服的很了,洋教授有的中文生硬,有的更要配上翻译,往往辞不达意,而叶昭就不同了,深入浅出,洋教授一节课都不见得能令这些学员明白的道理,他几句话就能说清。
  虽然不知道叶教授叶先生是不是真是广州大学自然学科的权威,但至少在授课上,那是比洋教授强了许多的。
  “好了,大家都照书复习吧。”
  讲了半堂课,给学员们留下消化的时间,叶昭就快步出了教室,外面长椅上,穿着月白小褂子嫩绿小裤子的蓉儿正百无聊赖的伸着小红绣花鞋在地上划圈圈,十七笔直站在她身侧。
  见到叶昭出来,蓉儿马上跳下了长椅,跑到叶昭身前,声音还是那般稚嫩:“相公,我们去哪儿吃夜宵?”
  叶昭一笑,半个月多没见到自己,蓉儿这小家伙好像想自己的很呢,来代课还要跟着,刚刚也是,一定跟自己一样,就喝了一小碗莲子粥,说是留着肚子跟自己吃夜宵。
  “啪”的摇开扇子,一边沿着长廊向外走,叶昭一边道:“干脆,去叨扰你姐姐一顿,观音山的厨子,有几个煮的菜挺有点意思。”
  蓉儿从兜兜里摸出精致的小金表,看了眼,吐吐舌头,没吱声。
  叶昭与妻妾的作息时间已经同兰贵人不属于一个世界,兰贵人是旧式作派,讲究早睡早起,现在赶过去,怕都睡了,早上三四点钟就会起床,蓉儿以前也是一般,早早睡下,三四点四五点的起来,可跟着叶昭,却渐渐学会睡懒觉了,有时候不用上学,相公又不在的时候,还偷偷睡懒觉睡到过九点十点的呢,不过蓉儿自然不敢跟相公说自己这般懒惰、不像话。
  “怎样?去不去?”叶昭笑着问蓉儿。
  蓉儿嘻嘻一笑,说:“去。”想想有相公撑腰,把姐姐闹起来也挺好玩的,不知道姐姐会不会骂相公,总之是没自己的事儿。
  叶昭自不是想去闹兰贵人,有些事情需要同她交代,有蓉儿在,关系更显融洽,说起来,还真没怎么和蓉儿一起正正经经和她吃过几次饭。
  看蓉儿,好像也挺期待的,蓉儿的小心思可什么都明白,她定也听过自己和两宫太后不和的传言,自然不希望自己真的有一天会和她姐姐翻脸。
  只是小家伙从来不会跟自己说这些就是了。
第五十四章
势力范围
  观音山行宫已经颇具规模,虽未通煤气灯,但红纱灯笼密密麻麻,好似万千星光点点,映的红霞一片,蔚为壮观。高高的红墙,在起伏的丘陵间蜿蜒,曲曲折折地环绕在宫廷的周围。宫墙和宫殿的顶部,覆盖着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在明亮的阳光下宛如一幅绚烂的图画,各种宝塔似的建筑点缀其间,弥漫着庄严神秘的皇家气派。
  一座雕梁画柱、精美绝伦的牌楼前,停着一架轿子,几名宦官领着十几名太监正将一匹黄丝帘挂在轿子上,进进出出的太监宫女宫中官员忙碌成一团。
  赏黄丝帘?围轿作幕,好大的荣耀。叶昭微觉诧异,不想看来两宫太后不但没入眠,反而在接见臣下,不知道是哪家臣工呢?
  叶昭早已去了须,还没下马车,那边眼尖的太监立时就都颠颠跑过来,帮着掀帘子的掀帘子,趴在地上当垫脚的当垫脚,实则摄政王根本就没这些规矩,若不是恪于王爷严令,十七早就把这帮阴气怪异的阉人踢到一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