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532

  柜台里商品琳琅满目,金妃也看得眼花缭乱,叶昭笑道:“买双鞋吧,你这身衣服啊,穿皮鞋好看。”
  金妃兴高采烈的,问:“怎么买呢?”她从来都是要人做鞋子,自然不懂。
  叶昭道:“有尺寸的,试一试,觉得合适就直接花银子。”其实在南国,大户的鞋子,就算是皮鞋,自也都是定做,尤其是女鞋,直接买的还是少部分人。
  女鞋专柜专门有试鞋间,金妃在叶昭面前却是根本就不害羞,好像叶昭真的是她父亲一样,一再撒娇求叶昭进试鞋间帮她看哪双鞋子漂亮,叶昭无奈,只好跟进去帮她选鞋子。
  女售货员眼睛都直了,叶昭未粘胡须,怎么看,也不像比金妃年长十几岁啊?
  从女鞋专柜出来的时候,金妃已经换上了一双秀气的黑色小皮鞋,人更显俏丽风流,这位朝鲜王妃,来到南国,好像飞出牢笼的金丝雀,贪婪的呼吸着自由空气,她又哪里逛过商场?对于女人来说,这花钱消费可真是毒药,无比的过瘾。
  “刚穿上皮鞋,可能会有些不舒服,比布靴紧,鞋帮也硬一些。”边走叶昭边看她的秀美小皮鞋,委实怕这王妃的柔嫩小脚受不了皮鞋蹭磨。
  “那父亲大人背女儿一会儿?”金妃俏目水汪汪的。
  叶昭无语,摇起了折扇。
  “啊,父亲,您送了一双鞋子给女儿,我也送您些礼物。”金妃看到了前方金器柜台。
  金妃自然有大把银子,但百货公司定位不包括最上流阶层,要说玉石珠宝,还是要去专营的店铺,百货公司并没有奇珍异宝,是以金妃一件也看不上,更莫说买下来送她那南国甚至远东最有权势的义父了。
  走在二层光可鉴人的地砖上,金妃遗憾的道:“等会儿去金石铺,为义父选几件好东西。”她也是刚刚打听,哪儿有千两万两的首饰可卖。
  叶昭笑道:“不必了。”
  几名侍卫跟随在四周,反而金炳冀走在最后面,金炳翼乃是金妃族兄,现今朝鲜的参议政,掌管禁军。
  朝鲜氏族政治就是这般,不管才具如何,真正叫任人唯亲,得势的外戚那是拼命向中枢里塞人。
  走了两步,金妃俏脸一黯,说:“父亲,大王他卧病不起,太医说,只能勉强吊命,怕挺不过明年了。”
  叶昭知道金妃此来中国定然身负重要使命,果不其然,看来是安东金氏需要自己这个靠山支持了,现今安东金氏的权势全由金妃而来,李昪病逝的话,手握外藩实权的丰壤赵氏怕就会发难。
  尤其那赵秉夔,实在是位厉害人物。
  李昪,对这个朝鲜国王隐隐约约有个印象,好像寿数就是这三两年间,不过可能是因为己未之乱受了惊吓,显然身子骨比自己料想的还糟。
  叶昭沉吟着,问:“你领养的那位李家子弟和你感情怎样?”虽然汉城有内务府情报网络,但这些事就不是那么好探究了,毕竟那皇族子弟才四岁。
  “不怎么好。”说起来金妃就有点无精打采,那小院君更亲近大王大妃,也就是后宫之主,先王的爱妃,丈夫李昪的养母,丰壤赵氏的主心骨。
  “父亲,若不然,我来金陵吧?”金妃希翼的看着叶昭。
  叶昭就笑,说:“总不能你的族人都来金陵避难。”金妃的性子委实有些软弱,可不是什么纵横辟阖的角色,不过这样也好,比较容易抓在手心。
  略一琢磨,叶昭道:“放心吧,不管怎样,我会支持你垂帘听政。”
  “垂帘?”金妃一呆,随即喜出望外,她萌生退意就是因为按照朝鲜王族传统,李昪去世后,新王年幼,又不是自己亲生,那必定要大王大妃垂帘,想轮到她,除非大王大妃去世,更莫说大王大妃在李昪刚刚继位时就曾经垂帘了。
  “父王,女儿以后全听您的,您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金妃笑孜孜的,貌美如花。
  叶昭揉了揉鼻子,这后世史书上,不会记载金妃是奸妃,跟自己狼狈为奸出卖朝鲜利益吧?
  不过朝鲜李氏王朝,历来对中国都是藩属国心态,如果不出现大的变故,应该不会再出现分裂成两个国家,又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推动去中国化的情况。
  想想今之中国文明在东亚东南亚获得的巨大认同感和优越感,再比对后世那些东亚东南亚小国对中国的敌视和蔑视,不由得不令人唏嘘。
  摇着折扇,叶昭道:“过两日,我去日本国,你就在金陵游玩两天,议政们会安排护送你归国。”
  “日本?”金妃俏目一亮,说:“父王,我跟您去好不好?”
  叶昭摆摆手道:“国主卧病,你久在国外终究不好,还是快些回国吧。”
  金妃明艳之色一黯,说:“是,女儿都听您的。只是大王他现今脾气暴躁,一直责骂女儿,说是女儿淘空了他的身子。”
  叶昭没吱声,下楼梯的时候说道:“那就去日本散散心,再从长崎转去汉城,倒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金妃说:“但凭父王作主。”
  于是在第三天叶昭登上去长崎的火轮之时,金妃也跟着上了船,扮作他的侍女。
  前往日本有四艘轮船,一艘炮舰三艘商船,倒也并不起眼,虽然东亚海域少有海盗,但平远水师为商船船队护航极为寻常,自不会令人起疑。
  三艘商船,其中两艘是正当商人的贸易船只,也全不知道第三艘商船坐上了摄政王,就算第三艘船上的五百名陆勤团重步兵突击队员,除了管带刘铭传,任谁也不知道那时常能远远见到的,穿着黑色风衣在甲板上吹海风的男人就是摄政王。
  除了陆勤团重步兵,叶昭随身也带了五十名侍卫,均是苗刀手,王府侍卫副总管白老亨伺行。
  日本人喜欢玩刀、喜欢剑道,叶昭一拍脑门,就从王府侍卫的苗族勇士中选了五十名精锐快刀手,这些苗人,就算成了王府内侍,可也不碰火器,整日就是练刀法,叶昭自也由得他们,只是用上好精钢为他们打造了一批吹毛断发的苗刀,说起来肉搏中,讲的是刀伤枪亡,就是说刀砍的威力不如刺的威力,兵器就更是一寸长一寸强了,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总要放在具体环境中分析,就比如现今之海战,和前二十年、后二十年的海战模式都截然不同,不能纸上谈兵一概而论。
  日本的土地,叶昭在甲板上眺望东方海天一线,心里滋味复杂难明,作为一个侵略者登上日本的国土,将要面对的,会是甚么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侵略者
  长崎,已经渐渐打上了中国人的烙印,中国商人在长崎办起了日本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筹备中的煤气公司虽然因为南国发电机的出现而搁浅,但因为泰和电气公司生产的发电机实在供不应求,是以,被搁置的煤气灯项目又有几名中国商人有了参与的兴趣。
  南京——上海——长崎——江户客轮开通,经营此航线的乃是盛兴船务,英国人和中国人合资兴办,客轮本来每周一次,但随着前往日本淘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现今航班增为每三天一班。
  简直同西方国家一个模式,真正的中国贸易商人自会雇佣商船前往日本,而坐客轮前往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是具有冒险精神的无赖、破落户或者是小资本者,怀着白手起家的梦想前往海外殖民地。到了日本靠着中国人身份骗吃骗喝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大多数混的还不错,毕竟许多殷实的日本商人,想在长崎做生意,都要寻些中国人做靠山,一来需要中国人牵线搭桥与南国贸易;二来与长崎殖民政府打交道就更方便,长崎管理委员会的日本官员,面对中国人时通常都会更客气,也更谨慎。
  虽然才一年的时间,长崎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甚至如果不计人口,仅仅以区域论,繁华程度隐隐超过了江户,人口也进一步激增,短短半年多时间,人口增长了一倍以上,现今长崎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人。这也得益于长崎的管理制度更接近近现代,各种税收透明,资产也有保障,比起江户的封闭和排外,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甚至日本商人也更乐于在长崎投资、购买地皮、做贸易等等。
  表面上看,长崎欣欣向荣,好像是外国投资者在为日本人建设城市,其实又哪里这般简单?
  日本的黄金在疯狂外流,幕府和皇室也发现了这一点,不得不开始减少钱币中的含金量,日本国内,随着黄金大量外流,外国工业品(主要是中国产品)的倾销,经济更陷入崩溃的边缘,通货膨胀,物价飞快上涨,手中有米的武士发现能在市场上换的东西越来越少,在贫困的东北诸藩,攘夷的口号越来越是激烈。
  叶昭,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来到了日本。
  南朝驻长崎领事唤作马博文,同文馆出身,四十多岁,斯斯文文的,穿唐装(中山装),戴金丝眼镜,据说是个笑面虎,在日本人看来阴险无比,策划了多起血腥镇压长崎日本反抗组织的暴乱,现今在长崎,基本已经没有新撰组、乌鸦组、白虎队等反抗组织的生存土壤,他委实功不可没。
  长崎也专门划定了军用港口区,南朝常驻陆军一千人,乃是由南京卫戍区部队负责,每半年轮换。
  此外负责长崎市区治安的则是南朝武装巡捕部队,二百人的步枪队,加之数百名日人组成的治安队,有时候南国商团武装适逢其会,也会参与对长崎周边一些反抗组织的武装清剿,这也使得长崎附近城镇盯市,日本激进武装组织的活动渐渐销声匿迹。
  长崎的日人治安队,称为治安局,总办由中国人出任,几位副总办皆是日人。
  说起来长崎治安局总办还是叶昭的老熟人,曾经广州巡捕局的同事,黑子,现今官样名字唤作李精忠。
  在长崎的中国官员,只有马博文知道摄政王来到了日本,不过叶昭并没有住进领事馆,而是在临海的别墅宅院区住下,这里住的几乎都是中、英、荷等外国人与日本买办,是长崎上流社会聚集地,叶昭索性将租改为了买,正式拥有了一座古典日式风格的豪宅。
  在长崎转悠了两日,金妃随即和族兄搭乘马博文安排的中国商船回国。
  当晚,马博文就来拜见摄政王。
  日式庭院占地极广,院中流水潺潺,垂柳松、红叶木颇有日本风情,更有一棵古老的樱花树,虽然早过了开花季节,但绿荫如冠,景色颇美。
  马博文来的时候叶昭正坐在那古朴幽静的寝室木屋前,欣赏院中假山水池中竹筒滴水的奇妙。
  推拉门开着,可以见到寝室中的精美木桌和手工精良的蔺草榻榻米。
  庭院极深,占地一里方圆,鹅卵石路蜿蜒其间,在叶昭看来,和自己在后世影片里见到的日本山口组等黑帮豪门的宅院差不多。
  “臣马博文叩见王爷!”马博文在鹅卵石路上就跪了下来,磕头。
  “起来吧。”叶昭微微颔首,端起了茶杯品茶,又道:“外务部例条,写的不挺明白吗?动辄磕头,这也不像你的作派。”
  动不动就跪拜,是禁锢思想的另一个枷锁,南国已经逐步废除了文职官员以及军中将领的跪拜陋习,实则就是按大清律,也没这么多需要跪拜的礼仪,只是有些官员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又有些官员喜欢用跪拜讨上司欢心,这才使得官本位的官场文化愈演愈烈。
  南朝规定,王室礼仪,除了正式场所,各级官员不许行双膝跪拜礼,可以单膝礼代替之,这个王室礼仪,其实对象无非就是摄政王。
  “是,是,臣下一时忘记了。”马博文恭恭敬敬的回答,至于摄政王所说“他的作派”,他心里清楚的很,两年前,就因为他不肯跪拜袁甲三险些被免职,若不是李小村和邹凯之保他,只怕早就被一撸到底了。
  叶昭放下茶杯,说道:“听闻日本东北动荡,你可有对策?”
  马博文躬身道:“臣下准备与日人天皇、幕府谈判,以我南国人进入日人中枢担任顾问,协助其革新经济,稳定局势。”
  哦?叶昭深深看了他一眼,倒委实是个人才,南国许多官员可都在幸灾乐祸,却不知道日本动荡太过,实则对中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好,你着手去办。”叶昭点了点头。
  马博文自知道摄政王嘴里赞出一个“好”字代表着什么,但他脸上表情平静,躬身道:“是,臣下知道了!”
  叶昭又道:“五日后我去江户。”确实,还有许多事需要思考,更要真正了解日本人现在的思想状态,才好对症下药,安抚大多数日人情绪,瓦解其反抗武装的思想基础,至少不能令其越来越壮大。
  “是,臣下会提前一日给江户写信。”
  叶昭点头,摆了摆手。
  马博文躬身,犹豫了一下,道:“王爷,臣下举荐一名侍女服侍王爷,王爷身边没有侍女,生活颇多不便,何况她又粗通我朝文字语言,可为向导,为王爷引路游览长崎。”
  叶昭微微一怔,确实,金妃假扮侍女,是以忘了这茬,身边没细心小婢照顾,也委实有些不习惯,问道:“她懂我朝文字?”
  马博文道:“是,半年前臣下选定的人,颇用了些力气,本就是为王爷访倭而备,本想王爷能用上就用,用不上就花些银钱送她回家。这人是极好的,家境贫寒,自幼受艺伎栽培,初舞那伎馆老板就要五百个银元,只是尚未与人议定,就被臣下买了来,令人教她南朝文字语言,现今已有小成。臣下也很是调查了她的家世,乡下贫民,背景极为简单,断不会与反抗军有任何牵连。”
  叶昭微微蹙眉:“你花银子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