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532

  在乾清宫中踱步,叶昭不免有些感慨,国家越来越强大,不免对外产生利益诉求,而随之,步履维艰,因为这种利益诉求,逐渐的,便会触及老牌帝国的底线,若是中国就在大英帝国之畔,只怕崛起就没这般简单了。
  “父皇。”殿门旁,冒出一个小脑袋,正是大姑娘尧媛,穿着过年喜庆的小红袄褂,粉雕玉琢,神气得很。
  大姑娘和二姑娘刚刚过了五周岁生日,按照这个世界的逻辑,过年可就六岁了,而为她们挑选老师,安排课程也就成了花姬的差事,过年之后,两个小丫头就要开始接受正规的文化课教育,三姑娘、四姑娘和三个皇子,到了这个年纪也是一般。
  “偷跑来的吧?”叶昭笑着问。尧媛和尧媁,其实性子很有些不同,大闺女永宁公主尧媛越大越是古灵精怪,不似二闺女那般循规蹈矩。
  永宁见父皇没有骂她,就得意了,小心翼翼将一只小腿迈进殿门门槛,见父皇还是满脸微笑,这才放心的跳进殿门,说道:“我想父皇了。”
  叶昭还未说话,外面脚步声响,永宁吓了一跳,就跑上两步,躲在了叶昭身后。
  蓉儿沉着脸走进来,早见到了叶昭衣袍后一点嫣红,蓉儿眨了眨大眼睛,说:“皇上,你见到尧媛了吗?最听话的好孩子,怎么说去给爷爷奶奶请安,就不见了呢?”
  看着当年的小蓉儿现今雍容华贵,母仪天下,更成了位诸皇子皇女都尊敬无比的母后,叶昭不由得感叹不已。
  而听到蓉儿的话,永宁从叶昭身后转出来,低着头,也不说话。
  蓉儿伸手道:“来,车在外面等着呢。”
  永宁垂头丧气的向蓉儿走去,叶昭却觉得奇怪,问道:“尧媛,你不喜欢爷爷奶奶么?”
  “不是,是爷爷不喜欢我,他就喜欢孙子。”永宁垂着头,很有些委屈。
  叶昭就笑:“那奶奶呢?”
  “不知道。”永宁好像小眼圈都红了。
  蓉儿见闺女模样,也很有些心疼,叶昭笑道:“好了,今天就别去了,父皇带你去玩儿。”又对蓉儿使个眼色,蓉儿犹豫一下,蹲下身,拉起永宁的手,道:“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风光。万事不须介怀,知道吗?”
  永宁点了点小脑袋,嗯了一声。
  蓉儿这才转身走出,叶昭笑道:“唉,我就没你娘亲这么淡定了,看到我的大闺女受委屈,爸爸可心疼的很呢。”
  永宁嘻嘻一笑,抓住了叶昭的手,说:“父皇,您别不开心,我给您讲故事啊?”
  叶昭笑道:“好啊。”
  抱起永宁,正要上那明黄宝座,侍卫匆匆来报,睦仁到了宫外,叶昭却是险些忘了接见睦仁之事。
  叶昭略一琢磨,道:“请他去养心殿东暖阁。”
  日本皇室被软禁在中国已有三年,这三年中,大多数日本国民倒也渐渐接受了没有天皇的政治架构,大名分治的情况尤为严重,不过细川政府已经在中国商人投资下开始兴建国内第一条铁路。
  日本国也被吸纳进了东南国家集团,一个日本警卫营被分派驻守加里曼丹岛的隆纳万,那里条件是很艰苦的,没几日,就发生了日本逃兵事件,倒是令叶昭大出意外,随即就知道,没经过明治维新后那种对天皇彻底服从和勇武的变态武士道灌输,现今日本士兵与其军国主义泛滥时的士兵思想截然不同。虽然江户时代同样提倡武士道精神,但也只是一种封建大名希翼的忠诚,和中国人信仰的仁义礼智信没什么区别。
  对于日本国,叶昭也早就不费什么心思了,就算虾夷共和国那帮人又开始叫嚣迎回天皇,叶昭也只是一笑置之。
  东暖阁,叶昭牵着永宁的手进殿的时候睦仁忙站起相迎,今年睦仁已经十九岁,变成挺帅气的一个小伙子。
  “皇上,冒昧来访,还请您原谅。”睦仁彬彬有礼,行单膝礼。
  他越是这般,叶昭越是知道,这个人心里,只怕仇恨深着呢,若不然,干脆杀掉他。
  牵着永宁的手坐得和他远远的,更有侍卫在侧,免得他暴起发难。
  品着茶,叶昭道:“快过年了,是不是宗人府照顾你等不周到呢?”
  睦仁温和笑道:“大皇帝对睦仁关爱有加,又哪里会不周到?睦仁此次来,是厚颜请大皇帝为睦仁指婚。”
  叶昭就笑:“怎么,有心仪的对象么?”
  睦仁道:“一切全凭大皇帝作主。”
  叶昭微微点头,说:“倒是我疏忽了,明日我便下喻,令宗人府帮你留意德才兼备的女子。”
  睦仁忙站起,躬身道:“多谢大皇帝,睦仁告退。”
  叶昭嗯了一声,看着他的背影,眼睛慢慢眯了起来。
  ……
  第二日,叶昭专程去京师北郊的燕山监狱看望李秀成,也算是视察此政治犯监狱的条件。
  燕山监狱在燕山东麓,西面靠着重叠的群山,北、东、南面则是一望平野,监狱防御极严,通了电网,更有一个警备营驻守。
  李秀成被军事法庭审判,犯有战争罪、滥杀罪、反人道罪等等,判为绞刑,但因为大皇帝赦其死罪,是以最后定刑为不得减刑的无期徒刑,帝国法律,无期徒刑两种,一种可减刑,一种不可减刑,是必然要将牢底坐穿的。
  在特别接待室,叶昭见到了李秀成,看他苍老模样,不免有些唏嘘。
  喝着茶水,叶昭道:“虽不得自由,这环境还是很好的。”
  李秀成微微点头,确实,便是厕所,都是抽水马桶,每日饭菜,也颇为丰盛。
  看着叶昭,李秀成吃惊不已,原来,当年令太平军威风丧胆的摄政王,今时兵威君临天下之大皇帝,竟然这般年轻秀逸,委实大出意料。
  叶昭又问道:“见到学富了么?”
  李秀成垂首道:“见过一次。”顿了下,说:“多谢皇上。”语调不免有些生涩,向这个强仇大敌道谢,又何等艰难?
  叶昭点点头,起身而出。
  不过令叶昭没想到的是,恰逢今日月姬领着李学富来见李秀成,其实燕山监狱的犯人,半年才有一次探监的机会,月姬是来碰碰运气,结果被狱卒拦在了狱门外。
  叶昭车队驶出监狱大门的时候见到了孤零零的两人,叶昭想了想,令司机停车,三辆机动车随即慢慢停下。
  叶昭所坐,不消说,是帆布篷汽车,而前后则各有一辆电动篷车,有点类似后世的载货卡车,后面的绿帆布篷斗中,皆是荷枪实弹的卫兵。
  汽油内燃机发展缓慢,电池车却发展迅猛,尤其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技术出现以后,电动车需求量大大提升,在京城、广州、上海、金陵等大城市,电动大客车成为公交系统的首选,当然,其载货量的瓶颈问题难以解决,经济性能也比较高昂,但至少在现在,却比内燃机车需求量更大。
  叶昭对月姬和李学富招手,说:“上车,我载你们回去。”
  李学富,已经是个大小伙子,而月姬呢,一转眼,也二十七八了吧?看着她俩,叶昭颇有岁月如梭的感觉。
  想想月姬一直苦苦等待李秀成,更帮李秀成养大儿子,这份痴情也委实令人感动。
  现今月姬等人的生活已经不在监控中,只需每隔十天,月姬前去安全部门签到便可。
  月姬,当年在摄政王府做了年余的文员,后来便进了某贸易行,现今则是京城大东贸易的总经理秘书,一袭红色梅花扣制服,倒是越发秀美妩媚。
  月姬犹豫了一下,便与李学富上了汽车前排座,低声道:“谢谢皇上。”自不能去后排与叶昭并肩而坐。
  这些年经历风风雨雨,眼见国家变化,自己又是新式生活,内心深处,月姬也委实觉得叶昭才是真命天子,而现今,叶昭未处死李秀成,她更是感激,以往的恩恩怨怨,早已释怀。
  叶昭微微颔首,说:“你啊,不容易。”
  月姬低声道:“可惜,还要一个月才能见到李大哥。”又急忙道:“皇上,我可不是向您求情,我知道牢房有牢房的规矩,您能特赦李大哥,已经足见您的宽宏。”
  叶昭摆摆手,闭目养神,月姬便不再说话,转头,默默的望向前方。
第五十七章
皇帝和女王
  新春时节,帝国宗教领袖们齐聚京城,除了参加枢密院会议,几位活佛、阿訇同时也在紫禁城为皇室举行了盛大的祈福仪式。
  如果没有中英冲突的危机,去年帝国可谓喜讯不断,到今年春节,兰州至迪化的铁路正式通车,不仅仅如此,三年前开始建设的迪化到天湖城铁路在去年年底通车。
  天湖城在巴尔喀什湖东,阿亚古兹河畔,是出阿拉山口西北几百里处最新兴起的一座移民城市。
  如果叶昭估计没错,该移民城市应该在后世哈萨克斯坦的阿克斗卡市附近,因为在天湖城左近,发现了巨大的铜矿,只是因为矿石含铜量很低,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无法开采,但这座中亚最大的铜矿,毫无疑问置于了帝国统治之下,在这个年代,一旦通了铁路,代表着中央政府对该地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出阿拉山口通往中亚的干线,被叶昭提前一百年做到,当然,后世来说,主要还是中亚国家愿不愿意与你的铁路网相连,而不是技术因素。
  而天湖城在帝国西域北疆,与俄罗斯人控制的东哈萨克地区毗邻,距离帝国西北边疆重镇突厥斯坦尚有两千多里,而且短时间内,帝国也没有修筑通往突厥斯坦铁路的计划,但不管怎么说,天湖城铁路干线的通车,对帝国在西域的统治带来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现今天湖城自不会变成矿业城市,在阿亚古兹河流域,建起了大片大片的农庄,同所有边域移民城市一样,天湖城实行“兵户”制度,天湖城区域移民共八万余人,编为天湖城建设民兵军团,又有督察、审计等机构,实行半军管半民治。
  其实中亚地势平坦,修铁路还是比较容易的,修建速度也会极快,只是没有必要而已,比如迪化到天湖城,过了城市建设期,预计一个月一班火车便足以满足物资流通需要,修建铁路,更多的是从战略意义考虑。
  帝国铁路建设,发展迅猛,今年,立国已经第九个年头,从十五年前修建第一条铁路开始,到去年年底,全国铁路运营干线已经超过50000公里。
  而今年一年,预计铁路建设就达8000余公里,可以想象,未来十年都将会保持一个很高速的增长势头。
  如果和新中国比,现今帝国铁路建设可谓快的惊人了,新中国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实则铁路建设仅仅平均每年1300公里左右,就算十一五之后,铁路建设年均也不到4000公里。
  可是,美国呢?就现今的年代,19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铁路建设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尤其是进入80年代,美国铁路年均建设12000公里,10年间,铁路干线从1880年的15万公里增长到1890年的27万公里。两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美国人口更是远逊中国,但在一百多年前,比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铁路建设还要发展迅猛,不得不令人叹息对铁路运营理念的不同,使得两国铁路发展出现了巨大差距。
  而帝国独裁统治下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运营铁路的模式,越来越庞大的廉价铁道兵团,比之美国人,效率显然会更高。
  随着铁路建设井喷式发展,帝国矿业、钢铁业也呈几何倍数发展,去年,帝国煤炭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生铁产量130万吨,钢产量90万吨,钢轨16万吨,蒸汽机超过40万马力,化肥、脱粒机、收割机、刈草机、蒸汽拖拉机、卡车在大型农庄的使用日益普遍。
  国人有个认识误区,往往认为农用机械、运输车辆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实则在19世纪下半叶,电动和蒸汽动力的农用机械、运输车辆应用是很广泛的,19世纪末,美国一年便生产过万辆电动车辆,只是随着内燃机技术的完善,汽车的流水线生产出现,蒸汽动力系统和电力动力系统的车辆、农用机械才逐步被淘汰。
  而对于帝国来说,叶昭的目标便是尽量将电力车和蒸汽车的过渡时代压缩。
  这日旁听了帝国议政院新年后的第一次听证会,叶昭又兴致勃勃去坐电动公交车,说起来,随着帝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只需拿捏大主意的叶昭,日子比以前清闲了许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