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532

  叶昭已经转身向外走,娜塔莎快走几步,追在他身后。
  列昂尼德脸色一冷,起身就想抓娜塔莎胳膊,随即就觉额头一木,接着强烈的疼痛感传来,嘭嘭倒退两步,接着小腹剧痛,闷的他几乎喘不过气,扑通跪倒在地,大声干呕咳嗽。
  却是先被枪柄在脑袋上狠狠来了一记,接着小腹就中了一脚,现今更有一把六雷炮顶在他的额头。
  大厅内响起女士的尖叫声。
  娜塔莎紧紧跟在叶昭身后,并没有去看大厅内的动静,只知道身边黑影跟随,快出俱乐部里门的时候,娜塔莎回头看了一眼,却见“郑先生”和十几名穿着黑色唐装的小伙子都拔出火铳,逼着大厅内的男女抱头蹲好,地上横七竖八躺了七八名俱乐部保安,一个个呼痛打滚,一时却爬不起来,显然是短短几分钟内被放倒的,列昂尼德软绵绵躺在那儿,好像额头有鲜血,生死不知。
  娜塔莎刚刚上了马车坐在叶昭身畔,鞭声响处,马车极快的驶离。
  “金先生势力很大的。”娜塔莎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明,突然意识到闯了大祸。金先生她只远远见过一面,但听说在中原也是个大人物,有传闻说他是以前的宦官,在中国皇帝发动对前朝的战争时,他很是出了力气,被赏了好多金银珠宝。
  据说他以折磨人为乐,尤其喜欢折磨俄罗斯少妇,每次都把人咬得遍体鳞伤,最近才渐渐收敛,实在是个恐怖至极的人物。
  叶昭道:“没事,交给郑阿巧办吧。”
  娜塔莎就不再问,她知道自己的担心也不能改变什么,只能祈祷文先生福气大运气大,安然度过这个难关。
  娜塔莎没想到的是,一个时辰后事情便尘埃落定。
  当时她正在书房陪叶昭读书,换了宽松便装的文先生翻阅书卷的样子极为斯文,气度非凡。
  娜塔莎摸着茶壶微微温热,正想端着茶盘出去换一壶热茶,推开书房门一线就吓了一跳,却见客厅中央,那垂手而立的青袍老头正是金先生。
  郑阿巧坐在沙发上,蹙眉品茶,金先生一直在说什么,但离得远,听不清。
  娜塔莎可就不敢出去了,从门缝偷偷向外观望,她不敢被金先生看到,虽然金先生好像对没结过婚的女人不感兴趣,但他实在太可怕了。
  说什么呢?是要郑先生交出文先生么?娜塔莎心里就是一紧。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就看到金先生扑通跪倒在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好像在乞求。
  娜塔莎“啊”一声惊叫,手里的茶盘几乎落地。
  叶昭转头看向她,问道:“怎么了?”
  娜塔莎怔了会儿才回神,花瓣似的深红水晶指甲指着门缝外面,说道:“是金先生,您,您不去看看么?”
  叶昭摆了摆手,自去回头翻书。
  娜塔莎犹豫了好久,才终于鼓足勇气拉开书房门走了出来,贴着墙边提心吊胆向餐厅厨房走。
  “啪”一声脆响,娜塔莎吓得猛地停下脚步,却见跪在客厅中央的金先生正用力抽自己的嘴巴,“啪啪啪”的几下脸就红肿一片。
  娜塔莎讶然的看着这一幕。
  郑阿巧也见到了娜塔莎,随即训斥金先生道:“若不是怕吓坏了娜小姐,今儿轻饶不了你!乖乖滚回京城做你的大善人去,再被老子发现你在国外祸害人,要了你的狗命!还有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泄了一丝风,凌迟了你还有你那传宗接代的螟蛉。你那微末寸功,还真以为能保你一世?”
  “金先生”噼啪的抽着自己嘴巴,鼻涕眼泪直流,连连磕头,“谢二爷!谢二爷!”
  郑阿巧蹙眉道:“下去吧!”
  金先生急急躬身向外走,经过娜塔莎身边时噗通跪倒,噼啪给了自己两个耳光,“小的也谢过娜姑娘。”本想用俄语跟娜姑娘表几句忠心,但他会的几个俄文单词几乎都是混蛋、婊子等等,“谢谢”之类的词汇却不会说,眼角瞥到郑阿巧蹙眉,不敢多说,匆匆起身弓腰倒退而出。
  娜塔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文先生比自己想象的还厉害就是了。
第八十五章
冬去春来
  1873年2月初,就在法国宣布战败与普鲁士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之时,俄国两个兵团约12万人对托博尔斯克发起了冬季攻势。
  托博尔斯克是中国人控制下距离东南平原最远的城市,在额尔齐斯河畔,由帝国第五集团军布防。
  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种制式防步兵地雷“地狱”丙壹型投入战场,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俄国人随即形成战略包围圈,希望吃掉中国人前来救援的部队,从新西伯利亚到托博尔斯克,远距上千公里,以逸待劳完全可以抵消中国人强大的火力优势。
  此时中国北京,皇家军事委员会,大皇帝签发了《排除万难,向莫斯科进军!》的总动员令。
  全世界沸腾了,中原各处城市,到处都是民族情绪被点燃的热情民众,新疆和蒙古,同样因为大量兵源参与作战而史无前例的觉得和中原、和中央政府融为了一体。
  鄂木斯克的中国军队,开始数路齐进,进逼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线中国兵团,也开始向西北进军,甚至一支快速机动部队和骑兵部队数万人突然出现在俄国军事重镇奥伦堡东方数百里的马格尔斯克,攻克了沙俄乌拉尔山脉的第一个城市。
  围困托博尔斯克的俄国军队不得不撤出战场,但在撤离途中却屡屡中伏,在额尔齐斯河畔一带双方绞杀近月,俄国人整编步兵团被歼灭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中国人发起的这场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中,中国陆军投入战斗超过六十万人,东线军团一举攻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库尔干等城,打到了托博尔河畔。
  西线兵团几乎扫荡了哈萨克全境的俄国城堡,进逼奥伦堡。
  俄国西线战况如火如荼之时,1873年4月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俄国宣战,两路军团一路翻越高加索山脉,一路巴尔干军团进攻沙俄支持下的罗马尼亚,威逼乌克兰地区。
  喀山,沙皇临时行宫书房。
  亚历山大二世看着地图漫长的边境上星星点点的红叉,尤其是与中国人战场上的南方和西部,几乎每一天都能收到又一座城镇失陷的消息。
  中国人不顾一切的发起强攻令人始料未及,其冒险军事政策虽然能带来暂时的胜利,但这种强度的进攻,亚历山大相信中国人维持不了多久,等其推进速度成为强弩之末,首都集结的兵团就可以发起反攻,加之占领区被击溃官兵和市民组成的抵抗军,定然可以一举将后勤得不到保障的中国人击溃。
  但土耳其人突然加入战争行列使得俄国人处在极为危险的境地,现今的俄国根本没有两线作战的动员力。
  尤其是,国内民众对政府不满的情绪上升到最高点。
  轻轻的敲门声,布林伯爵走了进来,脸色沉重的将一封电文递给亚历山大,是莫斯科市民再次进行暴动的消息,而且,有部分士兵参与,与前去镇压的图拉兵团爆发了巷战。
  亚历山大叹息着,将电文放在了桌上,除了国事,他更有忧心无比的一桩家事,现今每日他都备受煎熬。
  在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布林伯爵的声音好似都飘忽起来,“陛下,我认为现在的态势,与中国人达成暂时停战协定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句话无异于承认俄国的彻底战败,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说出口,但布林伯爵身为沙皇陛下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为沙皇陛下承担骂名。
  “陛下,我和米柳京将军将会主导此次的和谈,陛下身体不好,需要好好休息,我相信,中国人无力统治他们侵占的领土,我将会尽力争取有利的结果,为陛下日后收复失地创造最好的条件。”
  布林伯爵已经甘心背负与中国人和谈的“卖国贼”的骂名,事后沙皇陛下完全可以用重病的理由来推诿责任,将他撤办之后,赢得平息内乱以及集结力量的宝贵时间。
  亚历山大二世深深看了布林伯爵一眼,缓缓摇头,说道:“你联系德国人、英国人和奥地利人,我要和他们谈谈。”
  法国战败后,德意志帝国成立,威廉一世在柏林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德国、英国和奥匈帝国都是对巴尔干地区有着利益诉求的国家,也是能影响巴尔干战局甚至影响中俄战局的欧洲强国。
  中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同时对俄宣战,俄国更面临被严重削弱甚至灭亡的危险,如此将会严重影响欧洲力量和世界力量对比,奥斯曼帝国现今虽然是西亚病夫,但这个伊斯兰帝国曾经对欧洲的致命威胁相信没有一个欧洲人会忘记。
  布林伯爵默默点头,他完全相信陛下对整个局势的洞悉力,也相信陛下定然能带领俄国走出目前的困境,只需要时间,一点点的时间。
  以陛下的心胸气魄,付出小小的代价后,有很大的机会争取到奥地利人和英国人的支持,甚至,就算与中国人关系亲密的德国人,也未必乐意见到欧亚大陆力量对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俄国人的一边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布林伯爵微微躬身,看向亚历山大二世的目光满是虔诚的尊敬。
  新西伯利亚统帅部,叶昭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奥斯曼土耳其的参战,固然可以为中国人分担压力,加速俄国的失败,逼迫俄国人签订和约暂时结束这场漫长的战争,但同样也会为这场战争带来极大的变数。
  这也是叶昭开始极不希望土耳其人介入的原因,而且莫说欧洲人,便是叶昭,又何尝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帝国占据波斯湾?
  但是俄国人就算停战协定也不愿意签署,而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对于帝国来说是一桩很麻烦的包袱,整个世界处于钢铁和工业科技的大跃进中,而战争状态下,帝国需要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时间拖得太长,帝国边境线又不能再向西推进,没有一种节节胜利的态势,如此民众们便很容易产生厌战心理。
  必须要逼迫俄国人签订停战协定,哪怕只是短暂的和平,也必须从这种战争状态中解脱出来,现时的战争,如果拖到三年以上,四年五年的,对于国家经济是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这场中俄战争中国已经可以说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占领的俄国领土不必说,而且对于国家战争动员能力是一次极好的锻炼,经过这次战争,义务兵役制将会得到深化,帝国的陆军常备军的数量更会扩张超过百万,各种大型会战、战役的经验对于帝国军事理论都是丰富的财富。
  这场战争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妇女进一步得到解放,工厂职业女性大幅飙升,因为这场战争动员了数百万男性兵员,虽然许多预备役士兵并没有被投送战场,但也在军区集结进行军事训练,这就为女性提供了就业岗位,尤其是在帝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青壮劳力的减少使得许多工厂渐渐将招收女工视为正常的渠道。
  暂时与俄国停战,消化占领的俄国领土最符合帝国的利益。
  克孜尔与阿巴坎,实则也不过相距三百余公里,按照帝国铁路修建速度倾力加速修建下,三百余公里的铁路一年时间便可以完成,但因为这条铁路路况复杂,直线距离的话需要经过萨彦岭山脉和一片片沼泽、密林、河流,是以修建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预计明年年底亦或后年竣工就已经不易。
  这条铁路建成后,帝国才真正获得了对俄国人的战略优势,不用浪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漫长的补给线中。
  对俄国人的全线进攻正是逼迫俄国人签订和约的手段。
  不过,俄国人会乖乖就范吗?如果欧洲国家介入这场战争,又该如何应对?
  叶昭坐在回住所的汽车上,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中国军队节节胜利的背后,却有着极大的隐患。
  叶昭已经由维特子爵家搬了出来,住在紧邻武警司令部的一栋中国式阁楼中,飞檐屋脊,楼台观榭,当然,墙壁和窗户都是加厚型,原本环绕二层的走廊,在栏杆设计的基础上,加了厚厚的棉帘,以备冬日御寒。
  这本是修建的武警司令部官署,刚刚竣工,叶昭便搬了进去,挂的牌子则是“新西伯利亚移民署”,牌子平平无奇,权力却甚大,概因渐渐春暖,又开始有中国移民迁徙而来,加之中国商人来东南平原的愈来越多,而这些移民和中国商人俄人机构管不到,也不敢管,是以便诞生了“移民署”这个机构,除了规划管理东南平原的中国移民,也处理移民案件,同时俄国人与移民发生经济民事纠纷亦或刑事诉讼,都可来移民署投诉。
  新西伯利亚武警也就名正言顺的承担起守护“移民署”的职责。
  通常来说,一些俄国上流社会人士认为叶昭是移民署的总管,实际上,叶昭政务房的一位官员暂时办理移民署事务。
  官员唤作张之洞,没错,就是叶昭认知的那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张之洞,现今为皇室政务房副政务官,三十多岁的他算是帝国政坛的学历派,十五岁便中了乡试举人第一名的他,在二十出头时便从河北回到南方思想自由之地进广州中学、广州大学求学,帝国四年恩科状元,放江西弋阳知县,后被选入皇室政务房。
  皇室政务房、秘书房、报道官房等等各房出身的官员渐渐成为帝国文官集团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两年,官至督抚的很有几位,这些新晋官员大多思想活跃,跟在叶昭身边更是受益匪浅,可说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