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532

  女墙后,刚刚击溃了暴民一次进攻的武装枪手们正在上子弹,检查枪械,靠在墙垛魏定一身侧的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小武,泰和行的文员,常年在海外办差,是以接受过枪械训练,常年佩枪,在海上也打过海盗,现今的阵仗也没有把他吓破胆。
  “魏大哥,你的枪法真准。”小武颇有些崇拜自己这位上司,听说早年是平远军贲勇,那可是最早追随大皇帝的嫡系亲军,若不是运气不好伤了腿,怕也是地方上的督军将军了。看刚才魏大哥冷静无比的一枪枪射翻暴民就知道,他当年是何等英雄。
  魏定一笑道:“我这算什么,当年我那队的老兄弟里,枪法我是最差的。”
  小武从墙垛孔向外望了几眼,又饶有趣味的问道:“魏大哥,您的火枪队,谁枪法最好,听说当年保帅最爱跟人比枪,您见过保帅没有?”
  魏定一眼神透着些悠远,良久后道:“要说枪法,军中怕没人能比得上大皇帝,说句大不敬杀头的话,大皇帝若不是皇帝,就是军中第一贲勇。不过他老人家运筹帷幄,心系万万苍生,作个冲锋陷阵的巴图鲁,可未免太……”
  提到了大皇帝,小武呆了呆,不敢随便议论,但自也悠然神往。
  远方,传来暴民的怒吼和枪声、火药爆炸声,听声音方向,应该是比利时领事馆。
  魏定一微微蹙眉,站起身,拿起望远镜向远方眺望,隔着一个路口便是比利时领事馆,一座黑铁门的西式宅院,此时只能看到影影绰绰到处都是穿着穆斯林袍子的暴民,却也看不清使馆内情形,但从那边传来的各种动静判断,只怕比利时使馆的情况不妙。
  使馆墙垛后架起了木梯,一名穿着双排扣军官制服、锃亮马靴的圆脸军官从木梯爬上来,他是领事馆警卫队队长马培武,隶属武警系统,对于魏定一也极为尊重。
  “马队长,怎么回事?”小武憋不住话,见到马培武就急急问。
  马培武摇摇头道:“比利时人的砖墙被暴民炸了个口子,眼看就守不住了。”领事馆楼顶层有警卫队设的嘹望点,他对周遭情况清楚的很。虽然帝国与西方各国并不和睦,但现今穆斯林暴民闹事,帝国与西方国家一样,成为暴民的攻击对象,是以见比利时人落难,不免恻然。
  魏定一蹙眉道:“官兵还没来么?”
  马培武道:“谁知道?”城内闹腾了一天多了,忠于国王的军队四处救火,颇有些力不从心,或许,也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感觉。
  马培武随即道:“魏大哥请放心,电线被暴民切断前咱已经发了电报回国,估计几日时光便有援军到来,咱的弹药支持十几日也无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激烈的战斗,按照今日的战斗强度的话,弹药粮食支持一月也无问题,而帝国铁路修筑到了布哈拉汗国的伊朗边境,按照帝国和布哈拉汗国签订的条约,帝国军队可以依靠布哈拉境内的铁路运输,这也使得伊朗成为帝国可以快速投放武力之地,甚至比英国人从印度边境进入伊朗更为快捷。
  何况,里海上巡航的舰队同样可以快速支援德黑兰被困外交人员。
  是以对于使馆的安全,马培武并不太过担心。
  魏定一又何尝会担心?虽然中国和布哈拉汗国没有驻军协议,但在布哈拉汗国和伊朗的边境,中国建有一个气象观测站,气象站的警卫营是一支精锐骑兵,甚至配备热气球和三轮摩托这些稀奇古怪的器械增加其机动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帝国外务部的效率和一贯的对外政策,只怕现今这支部队已经进入了伊朗境内。
  魏定一想了想,突然道:“马队总,比利时人情况很危急吧?咱是不是要管管?”毕竟大多数这些比利时人都是外交人员,一些外交官只怕还带着家属,现今遭受无妄之灾,成为伊朗国民对政权不满的祭品,终究觉得心下不忍。魏定一娶妻后,心肠好似也渐渐软了,何况,比利时是第一个在伊朗获得铁路修路权的国家,若能接下些机缘,对泰和行不无裨益。
  马培武道:“魏大哥倒与伍大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伍大人也说了,比利时人遭难,心下不忍,令我评估有无能力助他们脱险,不瞒魏大哥,我心下正犹豫呢。”
  小武一直没插嘴,这时候不禁道:“洋鬼子哪有好人?管他们作甚?”
  魏定一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
  小武缩缩脖子,不敢再说。
  魏定一随即对马培武道:“我带人去吧,好好计较一下,能救出比利时人来最好,若不行,我也保准把咱的人带回来,马队总,记得使馆有一把带千里镜的长枪吧?”
  马培武就笑:“什么都瞒不过魏大哥,好,咱一起去商议商议,还是我去,魏大哥给我压阵。”
  一棵榕树下,魏定一和马培武以及挑选出的十几名志愿者对着使馆区域地图商议部署,天色也渐渐暗下来。
  ……
  比利时使馆。
  被暴民炸开的围墙缺口已经被桌椅板凳堵上,几名穿着深绿华丽军服的比利时士兵躲在桌椅后嘭嘭嘭的放枪,只是暴民也不乏火器,虽不能及远,却也颇有杀伤,一名比利时士兵左臂中弹,很快鲜血染满半边身子,被人抬了下去。
  比利时总领事古特勋爵站在二楼窗口,脸上大有忧色,整个使馆能组织起来的武装人员只有三十余人,临街中国使馆火力极猛,这也使得暴民更多的将目标盯住了比利时人,一波波的冲击波一次比一次迅猛。
  如果德黑兰的政府军再不出现,只怕几个小时后,使馆就会被穆斯林暴民攻破。现今电报线已经被掐断,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形。
  站在古特勋爵身侧秃头鹰钩鼻的高大男子是他的妻弟,唤作巴斯,性子粗鲁,现今见到外面人头攒动的暴民,却也不禁骇然色变。
  “这些该下地狱的异教徒,我早说过,只能用武力征服,让他们在长矛和烈火中屈服。”铁青着脸,巴斯在嘴里嘟囔。
  古特勋爵默不作声,却是想起了远在布鲁塞尔的娇妻,上次一别,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么?幸好刚刚履新,答应半年后接她过来,若不然,她也跟着自己置身险地,可就害死了她。
  轻轻推开窗子,微风吹进,古特勋爵总觉得整个德黑兰都弥漫着腥臊之气,现在,他却不由得深深呼吸了几口,好似,空气也挺清新的。
  便在此时,突然听到外面隐隐约约传来叽里咕噜的波斯语,古特勋爵是资深波斯学者,自然听得懂波斯语,只是开始又以为是暴民鼓噪,可渐渐,觉得不对,声音越来越近,也渐渐能听清了。
  “市民们!我们是中国使馆的使者,东方有云,两国相争也不会伤害对方的使者,希望你们冷静,不要给自己带来灾祸,现在我们过来了,请大家让开!”
  古特勋爵精神立时一振,凑到窗边,却实在看不到外面情形。
  巴斯惊讶的道:“中国人会来救援咱们?”
  在中亚,这个东方古老帝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中亚各汗国都仰其鼻息,便是西亚,中国人同样是德黑兰政权最敬畏的力量,听闻纳赛丁国王有意借助中国驱逐欧洲力量,只是以前在英法俄三国博弈中数次站队德黑兰政权都判断失误成了牺牲品,现今便有声音反对德黑兰与中国结盟,加之崛起于中亚得到东方帝国扶持的白教也在德黑兰被视为异端,许多宗教领袖对这个东方强国的一举一动充满警惕,这才使得北京和德黑兰没有闪电般接近成为联盟。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在德黑兰的存在是极为特殊的,巴斯说什么也不相信中国人会来帮助他们。
  此时外面,传来嘭嘭嘭一阵连续不断的枪声,巴斯身子颤了一下,这是连珠炮的响声,不似英、法等国的连珠炮低沉闷重,是中国产的一种轻型连珠炮,携带方便,威力极大,欧洲兵工厂的仿制品和类似产品总觉得与其差了一档,这只是中原帝国震慑世界的轻兵器之一,最令一些欧洲强国坐卧不安的是中国的武装铁甲车,听闻随着中国人在发动机技术上取得突破,其装甲车已经可以用于特定战场的实战,虽仅仅是传闻,却也不能不令人惊怖。
  枪声过后,外面高音喇叭的声音再次响起:“安拉在上,兄弟姐妹们,请退后,下一次枪火,就不会再仅仅是警告,拿着火枪的兄弟,请放下武器,不要对准你们的朋友!”
  长街上,一辆马车慢慢行来,车上架着黑洞洞的枪口,刚刚对着地面的连续射击警告,已经令暴民们纷纷后退。
  突然,街口簇拥着向后退的暴民们一阵骚乱,却是正举起火枪瞄准马车骏马的穆斯林枪手,突然头部中弹,栽倒在人群中。
  随即,又有几名穆斯林枪手陆续中弹,终于,随着马车一步步走近,聚拢在比利时使馆院墙外的暴民一哄而散。
  从窗口看到这一幕,古特勋爵和巴斯面面相觑,两人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骇,同中国人接触越多,越发会知道这个东方帝国,已经渐渐同英帝国一样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比大英帝国更加年轻充满神奇的力量。
  当魏定一等人将比利时使馆男女老幼四十余人接到中国领事馆不久,德黑兰的官兵终于来了,是纳赛丁国王的侍卫亲军,被遣来保护中国使馆的安全,其它国家显然没有这种待遇。
  虽然想必现在德黑兰高层的力量角逐正风起云涌,但保证中国人的安全想来已经在其高层达成了共识。
  看到中国使馆外很快便有戴着毡帽的德黑兰新军火枪队组成了警戒圈,古特勋爵和巴斯等比利时外交官自然心中另有一番感触,只是此时一来他等感激中国人仗义相助;二来德黑兰乱成这番情形,自也不是向伊朗政府抗议之时。
  巴斯和魏定一叙话又是另一番情形了,魏定一刚来德黑兰不久在烤肉店中遇到的比利时人中便有巴斯,也就是生事推倒店老板的那人。现今却是魏定一救了他,巴斯性子直爽,短短时间,便将魏定一当作了他的朋友,更将藏在怀里的酒拿出来,定要与魏定一痛饮。
  逃命时节都念念不忘的白兰地自然是好酒,魏定一也只有笑而纳之。
  ……
  京城,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叶昭正与赵三宝叙话。
  现今哈帅和韩帅虽挂了皇家军委会副统帅一职,但实则都渐渐处于半退休状态,皇贵妃娘娘更淡出军界,总长赵三宝多少有了军中第一号实权人物的意味,当然,红娘虽渐渐退居幕后,在军中的影响力可不是赵三宝能比拟的。
  品着茶,叶昭静静听着赵三宝的主张,便是借此次德黑兰之乱想办法将西方势力逐出波斯,一些波斯实权人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北京传递了同样的信号。
  中国使馆救助比利时人,也令在布鲁塞尔低调参加“国际地理会议”的中国使团成为了焦点,古特勋爵夫人与一个贵妇人团体亲自去了中国使团驻地,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向中国皇帝和政府表示感谢,此举令帝国在西方世界又多少变得有些可亲起来。
  而英、法两国公使已经在与帝国外务部沟通,商讨如何惩戒德黑兰政权,显然,如果中国人同意用兵并且派遣军队参战,教训德黑兰将会变得轻而易举。
  而如果中国不同意用武力惩戒德黑兰,西方想对德黑兰动武便要仔细思量,以免在中国的强烈反对下惩戒德黑兰变成被惩戒,遭遇失败。
  这便是现今中西亚力量对比的现状,没有中国的参与和表态,在波斯,任何其它国家的单方面举动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赵三宝提起英法两国的建议,蹙眉道:“皇上,臣还记得二十年前之战。”
  叶昭轻轻叹口气,点了点头,军中许多高级将领对英国和法国没有好感是必然的,二十年前,或许他们的兄弟同袍就丧命于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炮火中。
  “此事,我再思量思量吧。”叶昭慢慢端起了茶杯,帝国对外政策,或许在此时,也同样走上了一个拐点。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选妃
  养心殿东暖阁,炕桌上摆着厚厚的奏折,近日非洲、西亚、欧洲涉外事务颇多,均需要皇帝御览圣裁。
  在西亚西亚,帝国已经拒绝了英法等国提议出兵惩戒德黑兰政权的提议,而是以调停国的身份,敦促德黑兰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同时泰和行的魏定一被德黑兰聘为新军火枪队教习,帮纳赛丁国王训练新军,同时组建雇佣军队伍镇压此次巴布教徒暴动。
  在非洲,布尔人的德瓦士兰自治邦拒绝中国人移民进入其境内,拒绝中国移民成为自治邦公民,叶昭已经电示马普托总督明德,与布尔人协调交涉。
  在伦敦,抓捕陆月亭的计划失败,两名内务府密探被伦敦警察局扣押,中英间再一次的外交风波引起了诸多猜测。
  当叶昭拿起江苏省一份奏折,眉头微微蹙起,摇摇头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江苏省因为民选议政院的设立,政局显得有些混乱,突然就出现了几桩争议颇大的案子,有的案子还牵涉到新晋议员,云山雾绕的,叶昭坐在京城,未免感觉有叶障目,是非曲直一时也难下定论。
  “皇上,不要太操劳了。”红娘也在暖阁中,桌上,摆的是云南进贡的蜜饯、冰镇芒果汁,颇为消暑。
  叶昭放下奏折,淡淡道:“乱了,也是好事。”
  红娘微微颔首,盛夏天气,红娘轻描眉黛,明艳照人,穿了一袭华丽丽的红色长裙,配上黑丝袜高跟鞋,高贵典雅、端庄性感。
  叶昭起身道:“出去走走。”就算在皇宫内与红娘漫步,也总有种满足感。
  从养心殿到北御花园,要过乾清宫、坤宁宫朱色宫墙,一路除了穿着黄缎子披挂的侍卫,偶尔遇到三三两两的宫女,见到皇帝、皇贵妃鸾驾,纷纷侧过请安。
  过了白玉栏杆广场,进入后花园,刚进园子,就听得莺声燕语的嬉闹,姹紫嫣红的花丛旁,绿荫草地上,却是莎娃正与美咲玩网球。
  年前莎娃被改册为端妃,“端”之一字,自是喻她安守本分,实则现今莎娃早已不是十数年前之糊涂虫,但她好玩的性子可不好变,后妃中她也最爱进球艺场。只是她虽然与花姬交好,花姬却是再安静不过的性子,倒是美咲,时常被她拉了来玩,美咲虽成了答应,但在她眼里妃嫔们自然是主子,只能乖乖听话,何况她年纪不大,也正是爱玩的时候。
  看到莎娃和美咲穿着雪白网球裙,青春活泼在场上飞奔的模样,叶昭不禁微笑,远远示意要来请安的莎娃和美咲接着玩,他则和红娘坐到了场旁金色遮阳罗伞下休息,旁侧自有宫女送上了冰镇玫瑰消暑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