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532

  “您打算怎么处置秦贵人?”
  唠没两句家常,朱丝丝问了一句,也令叶昭恍然大悟,敢情是为秦贵人来的。
  秦贵人现今被软禁在颐和轩,听闻她自己倒是和去劝说她的花姬、伊织等说甚么分居也好,日后自有离婚之时,本就主张严惩她的皇后蓉儿可气坏了,还想去劝她的,现今也不去了,要把她打入冷宫,永世幽禁。
  红娘自也觉得秦贵人过分,听闻当着叶昭的面就指着叶昭鼻子喊他名字要和他离婚,本对她还有些同情的,现今却也不再为她求情。
  在皇室家事上说话最有分量的自然便是蓉儿和红娘,其次金凤薨后,就是朱丝丝这位贵妃了。
  朱丝丝虽然未同叶昭提过此事,但叶昭知道以朱丝丝性格,自然希望自己宽恕秦贵人,今日她领了妹妹来,更是尊翁之意不在酒了。
  合着自己在她眼里多少还是有点昏君潜质,这才带了宫中新贵,自己的新宠,她的亲妹妹朱琪琪来,盼着妹妹也帮她说几句话吧?也盼着自己看在她妹妹份上,心肠软上这么一软。
  叶昭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说起来秦贵人一事,他并不生气,有秦贵人这般人物,才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他给这个帝国带来的变化,嫔妃要求离婚,据叶昭所知,也就有前清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妃文绣了。
  不过那时前清已经被推翻,溥仪是流落天津租界寻求日本人帮他建立政权的流亡皇帝,自己可是旭日东升般帝国开国之主,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溥仪也不似自己这般皇家做派,嫔妃十数位,他和文绣更像夫妻。不管怎么说,这几十年的变革,显然已经触动了古老帝国的某些传统思维模式,虽然只是个例,但,却是个开始。
  可叶昭不生气归不生气,却不可能真的同秦贵人离婚,现今皇室闹出离婚丑闻并不会对帝国思想起到什么促进作用,宣传男女平等不代表鼓励离婚,不管未来多少年后,如果一个民族的婚姻状态,离婚变得无所谓了,那真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而且叶昭也很清楚维护皇室的威望对现今这个多民族帝国的重要性,在西域各民族习惯成为“中国人”之前,神秘神圣的皇室、天可汗就是维持他们忠心的信仰,也是维持帝国稳定的信仰。
  “依你说,该如何处置?”叶昭笑着问朱丝丝。
  朱丝丝探雪白皓腕帮叶昭斟上茶,说道:“离婚,断不可行,可若说把她打入冷宫,幽禁一辈子,事情传开了,于皇上声名大大有损,皇上说过,当今之世,信息流通渠道越来越畅,皇室的秘密也早晚不是秘密,此事瞒得了十年二十年,却瞒不过天下悠悠之口,据说秦贵人在外恪守妇道,也并没有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就这样囚禁一辈子,后世史书如何评述?现今没人敢对您不敬,可千百年后,这桩冤枉可就落在了您和臣妾的子孙后代身上,到时令他们如何自处?如何维护您的清誉?”
  叶昭笑了笑,道:“看来你有主意了?”
  朱丝丝轻声慢语,道:“皇后娘娘说的也大有道理,私逃出宫,总要惩戒,只希望皇上开天恩,小惩大诫,秦妹妹处,我去游说游说。”
  叶昭摆摆手道:“你呀,也别费力气了,那厮油盐不进,比当初的你还刺儿头。”
  朱琪琪格的一笑,问道:“姐姐,您怎么和姐夫刺儿头了?”她可并不知道当年叶昭和朱丝丝是怎么认识怎么在一起的。
  朱丝丝一阵无语,过了会儿,才道:“我觉得该给她先找点事做,譬如御书房,让她与您多接触接触,必然便淡了离婚的心思,只是如何惩戒她,却要皇后娘娘定夺了。”
  叶昭摇摇头,道:“算了吧,如此下去,宫里还有规矩么?我刚刚给宗人府下了谕,令他们研究婚姻法例与皇室大典,看看该如何惩戒她。”说着话,就想起了前几日宗人府官员听自己说起按照现行民间律法和皇室规程,怎会没有皇妃擅自离宫和皇帝皇妃离婚的章程,把宗人府左宗正吓得跪倒连连磕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过错令皇上震怒,可不是?皇妃擅自离宫?离婚?这想都没想过啊?天下间哪有如此荒唐事,若写入律例中可不乾坤颠倒了吗?
  朱丝丝听叶昭言语呆了呆,说道:“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皇上已经告知宗人府了吗?”随即见到叶昭嘴角笑意,就知道他又糊弄自己呢。
  叶昭笑着说:“我还没说呢,就被德斌的手下吓回来了。”睿亲王病逝,德斌降爵袭位,封恩平公,授宗人府宗人令,帮叶昭打理皇室杂务。
  现今老睿亲王一族,自是唯德斌马首是瞻,其兄德长,在前清时随父亲出使广州被狠狠整治,回来后就闹了一场大病,到如今身子骨也不见好,虽然没死吧,可也整日病恹恹的怕光怕水,他这个风烛残喘的病秧子与大皇帝儿时好友、现今圣眷正隆的恩平公那境遇自是一个天一个地。
  听说德长的娇妻美妾都已经跑的精光,只有一个打小儿伺候他的丫头陪在他身边,报应不爽之余也可说患难见人心了,就是不知道当年和德长有过一段孽缘的郭络罗氏如今心里是什么滋味了。
  “这事儿啊,我再琢磨琢磨。”叶昭思索着道,“不过最后还是要皇后拿主意,她是六宫之首。”
  朱丝丝道:“臣妾便是自坤宁宫来,从皇上这里回去,还是要再走一趟的。”
  叶昭笑了笑,朱丝丝现今可变了,先见的蓉儿,再来见自己,昔年倔强坚持的小姑娘渐渐不见,真不知是好是坏,不过人这一生,总会受身边环境影响,哪里会有一成不变的人?卖国贼说不定少年时就是慷慨激昂的志士,看人,同样不能刻舟求剑的静止来看。当然,丝丝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没有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争取她想要的东西。
  朱丝丝还待再说,宝珠匆匆走入,手里送上了一封火漆密函,是内务府转来的刚刚翻译的莫斯科情报站的急电,瑞四甚至都来不及自己手抄一份,就赶紧亲自送入宫,亲自交到了宝珠手里。
  电文中说,奥匈使团途经莫斯科之时,遭遇白俄民族激进分子枪手袭击,使团首席专员居拉伯爵中枪,正在医院急救。
  叶昭看着电文,眉头渐渐拧了起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紧急协调中
  京城新城区俄国使馆是圆顶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一座白色的小宫殿,从这片万国使馆区,远远可以见到耸立在新城中心的数座摩天大楼,如皇家帝国宾馆、泰和平安保险大厦、东方银行——东方运输集团联合大厦、江南商务总会贸易大厦等等。
  此刻站在落地玻璃窗前,亚历山大·普洛特尼科夫眺望着远方薄雾中影影栋栋的楼群,心中也蒙上了一层阴霾。
  普洛特尼科夫同总理切加罗夫一样,是俄国民族复兴党的温和派代表人物,他的父亲是沙皇时期的子爵,属于贵族家庭出身,比之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更被总理信任,两年前切加罗夫力排众议,任命普洛特尼科夫为俄国驻中国全权公使,就是希望他能维系和中国之间脆弱的和平,但国内国外的局势,令普洛特尼科夫深感举步维艰。
  就说在中国吧,俄使馆的外交官们大多唯俄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乌特金马首是瞻,而这个乌特金,几乎没怎么进过学校,本来是莫斯科街头的无赖,当年民意联盟政权垮台,他纠集了一帮流氓对贵族进行血腥的洗劫,随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民族复兴党的头目,更被委任到中国上海领事馆总领事这般重要的职务,普洛特尼科夫对他没有一丝好感,对他的形容词只有一个——粗鄙不堪。
  此刻乌特金就坐在普罗特尼科夫身后的沙发上,大骂中国人是强盗和恶棍。
  奥匈使团首席专员居拉伯爵在莫斯科中枪身亡后,乌特金接国内急电,来北京协助普罗特尼科夫处理与中国间的外交事务,可是他名为协助,来北京不几日就质疑普罗特尼科夫的软弱,公开在使馆外交官员会议上批评普洛特尼科夫,他虽然是个粗人,说话却颇有煽动性,得到了大多数俄国外交人员的共鸣,一些外交官已经直接向他汇报工作,把普罗特尼科夫给晾到了一边。
  今天一大早,帝国副总理张有存便召见俄国公使,乌特金随行,这次会见的画面不言而喻,张有存极为严肃的通报了帝国政府对居拉伯爵遇难的立场,要求俄国政府立即严惩凶手,解散具有危险性的民族激进党派,并且承诺永远不会再出现类似事件。
  张有存副总理还将需要解散的俄国激进团体列了个清单,警告俄国人不要玩火自焚。
  方才在原六部地址扩建的俗称“国务府”的帝国国务院办公建筑群的春日阁,面对张有存的句句质问,乌特金理屈词拙,更慑于人家地位,根本没反驳几句,回到使馆,却是越想越气,开始破口大骂。
  骂着骂着,他猛的站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声道:“我看,不必理会中国人的要求!而且,我们应该主动进攻,收复乌拉尔,中国人现在在同阿富汗作战,英国人不会看热闹的,现在是我们收回乌拉尔的绝妙时机!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越不利!”
  普洛特尼科夫默然,其实乌特金说的话倒是有道理,时间越久,乌拉尔地区与中央政府离心力越强,尤其是,在乌拉尔的东俄人生活越来越富裕,受东方帝国影响越来越深之后,俄国统一复兴之路就会更加漫长。
  只是,对于百病缠身的俄国来说,现在是同中国人开战的最佳时机吗?
  ……
  养心殿东暖阁。
  一袭明黄袄褂的叶昭斜靠在炕头软榻,翻看着手上的折子,旁侧桌上,摆着冰镇瓜果,虽然盛夏已过,叶昭却好这口儿。
  炕下有个书桌,御书房少卿严复与几名文员忙着抄写公函,整理文册。
  叶昭突然想起一事,道:“帮我拟一份唁电,明日送军委会以军委会的名义发出去。”
  叶昭一向言简意赅,严复在大皇帝身边也月余时光,早已习惯,知道大皇帝是要给奥匈帝国发去唁电,在昨日,帝国外务部和首相的唁电已经发出去了,如今加上军委会的唁电,规格不可谓不高,足以表达帝国关注之情,军委会所发唁电更会令一些国家畏惧,一些国家振奋。至于大皇帝的唁电,若不是一国之主,只怕是很难收到了。
  嘴里说着话,叶昭拿起了总理府转的外务部的折子,是昨日外务部副部长张荫桓与奥匈帝国公使艾德的会谈纪要,艾德已经接到国内急电,全权协调与中国之间对居拉伯爵遇刺身亡一事之立场,同时间奥匈帝国政府、议会都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措施。
  “皇上,费副部长到了。”宝珠匆匆进来禀告。
  叶昭微微点头:“宣他进来。”
  工夫不大,暖阁外脚步声响,走进来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官员,面相清秀,举止颇为温雅,正是帝国外务部第二副部长费贺炜,帝国元年进士,如今已然是帝国外交界颇有分量的标志性人物,多年在海外任职,在欧洲国家享有盛名。
  “怎样,永安公主的骑术没生疏吧?”叶昭笑着坐直了身子。
  旁侧有内卫搬来纱布软圆墩,费贺炜见礼后躬身道:“公主殿下的骑术可比微臣精湛许多,臣真是贻笑大方,倒令威廉王子和公主殿下见笑了。”见叶昭示意,才挨着半边屁股坐了。
  费贺炜与威廉、永安刚刚自圆明园的皇家猎场狩猎归来,实则他自然是与威廉王子讨论居拉伯爵遇刺一事。
  德国皇室与俄国皇室一向有联姻的习俗,一直以来两国关系都尚算友好,中国与俄国交战之时是中德关系最冷淡的时期,不过莎娃爷爷一脉在德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加之俾斯麦追求地区强权,最后还是保持了一定倾向的中立,而如今俄国皇室被推翻,德国与俄国的渊源已经不在,倒是乌拉尔公国与彼得斯科公国贵族当政,与德国皇室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对于西俄,德国人应该不会再抱有什么同情态度,从与奥匈帝国中主导民族奥地利人同样是日耳曼人的同族同种的渊源来说,德国人的倾向已经不言而喻,更莫说三国刚刚签订《北京协定》,俄国人的行为莫过于给了三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威廉王子与国内通电,德皇与俾斯麦首相都认为,我们三国应该对这次卑劣的刺杀行为采取同一立场。”费贺炜自然知道大皇帝召他来不是闲聊家事,是以很快就转入正题。
  叶昭微微颔首,对这点他早已预见,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阿富汗战事令英国人大为恼火,初期的缄默之后,驻北京公使已经向帝国政府提出抗议,认为帝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会影响印度西北部的和平与安宁,要求帝国立即撤军,由中、英、阿富汗三方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同时在德国,英国人已经通过威廉母亲的关系游说德国人放弃全力发展海军的计划,威廉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公主,此时花大力气来维系两国之间不要走向对抗,倒也不能小觑她的能量,虽然从长远的地缘政治来说,两国间战争几乎不可避免,除非德国人放弃要求“阳光下的土地”,放弃对欧洲大陆霸主的追求。但在短时间内,两国关系自也是分分合合冷冷暖暖的曲线。
  “陛下,我们会与英国开战么?”费贺炜犹豫了半晌,问出这么句话,委实是新生代官员,何况他署理外务,总希望心里有个谱。
  叶昭笑了笑,倒也没用天下大势变幻莫测那一套来搪塞他,微微颔首道:“早晚会有一战,只看何时到来罢了,也许三五年,也许三五十年,也许,就在眼前。子恒啊,这一战必定是决定国运之一战,我们逃不开啊!”
  费贺炜默默点头,沉默了一会儿道:“只恨臣一介书生,不能为陛下上阵杀敌!”
  叶昭笑着摆摆手道:“你就不必妄自菲薄了,若对外关系疏导得当,胜似十万雄兵。”
  费贺炜啪的站起,躬身道:“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时,恰好从暖阁外走入一俏丽美妇,笔挺的深红色套裙勾勒出柔软腰肢和高耸酥胸的美妙曲线,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熟蜜桃的气息,令人禁不住心中荡漾,恨不得咬上一口。
  正是秦婉君,她已经被贬为答应,更被处以鞭刑,当然,特制的鞭子,抽上去不会皮开肉绽,但却也疼的跟骨头断了似的。除了鞭刑,秦婉君还被贬去洗衣房做宫女的活,昨日,贵妃娘娘也就是朱丝丝亲自去洗衣房调配,将她排入了伺候大皇帝茶水寝务等等的婉伺班,今日来养心殿当班。
  费贺炜告退后,叶昭又懒洋洋躺了下去,翻了会儿奏折,下意识的指了指盘里的西瓜,等了半晌,却不见有人去籽送上来,不由问道:“人呢?”转头看去,方见到秦贵人正笨拙的拿着银针除西瓜籽,玉手的红指甲都掐入瓜瓤里去了,鲜红的西瓜汁顺着娇嫩手指淌下,亮丽画面颇为撩人心肺。
  叶昭皱眉道:“干甚么呢?还怎么吃?”说完才从如海的奏折中醒过味来,啊,这是被贬的秦答应,自己不是叫她去洗衣房思过么?怎么来东暖阁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意外收获
  见秦贵人横眉冷对自己,叶昭摆摆手,道:“下去吧。”知道秦贵人定然觉得自己故意为难她,只是她怎么想,也就由她去。
  秦贵人受鞭刑,叶昭虽觉得过,但没有阻止,实际上帝国律法中,同样在惩罚某些犯罪行为的刑罚上有鞭刑一项,叶昭并不认为对犯人实行一定的体罚就是野蛮的表现,那是西方思想的舶来品,其实肉体受创和监禁自由,本质上都是对犯人的惩罚,帝国人口众多,又是刚刚进入文明社会,自有自己的刑罚延续过程,而且对某些犯人,或许身体上直接的痛楚更能惩戒他,当然,鞭刑是法庭审判后的刑罚,审讯期间的犯人则必然享有公民权利。
  听闻秦贵人受鞭刑时被打的哭了个惊天动地,但将养没几日,就咬牙去了洗衣房,真不知道说她硬朗还是糊涂,但想来越发恨自己是一定的。
  看着秦贵人俏丽背影,叶昭摇了摇头,此时宝珠又匆匆进来禀告,宝帅到了。
  赵三宝现今为军委会第二副帅,也是军方第一号人物,因为与叶昭亲密的关系,叶昭身边的近侍也就都亲切的称他为“宝帅”或“宝帅爷”。
  赵三宝年纪不大,刚刚五十出头,但两鬓已经花白,他可算是活到老学到老了,家里书房关于东西方战术思想的书籍有几百本,他几乎全部看过,更参加了帝国大学某些课程的函授班,与当年统军在西川厮杀的三宝爷比起来,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