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女侠(精校)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6

吕四娘想了一想,笑道:“也好。”念道: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石门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
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且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
这首词豪情胜慨,抱负既高,胸襟亦广。若非吕四娘自承己作,唐晓澜真不敢相信这是出于女子手笔。
两人谈得甚是投机,唐晓澜闷气虽消,但还想请问她立身处世之道,正思索间,忽听得一瓢和尚在下面喊道:“四娘,沈先生午睡醒了,正找你呢。”吕四娘抬头一看,笑道:“真是畅谈不知时刻,日头都已偏西了。你的肚子也该饿啦,回寺院吃饭去。”
唐晓澜随吕四娘下山,问道:“哪位沈先生?”吕四娘笑道:“就是我常向你提起的,我爹爹最得意的门生沈在宽。”唐晓澜“啊”了一声,问道:“他不是五年前已被捕了?”吕四娘道:“甘师兄还没对你说过吧,后来我们把他救出来了。”唐晓澜先是心神一荡,后来一想:吕四娘对自己的姐弟之情,已足令自己铭心刻骨,哪能再存奢望?这样一想,心湖平静,心境澄明,默默的随吕四娘进了禅院。
沈在宽午睡初醒,回味吕四娘晨间所说的言语,只觉蜜意柔情,萦回心底,再看自己日间所集前人断句的那首小词,重读一遍,读到:“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两句,不觉哑然失笑。心想,吕四娘如此深情眷恋,自己还自寻苦恼,这真是着甚来由?又想道:古人相交以诚,像吕四娘那样绮年玉貌,五年来却忍受空山静寂,伴陪自己这样一个残疾之人,而且还愿以身相托,这真是情真意诚,在古人中也不多见。这时,心底阴霾,尽皆扫净。
吕四娘带唐晓澜进入禅院,两人并肩而行,唐晓澜已长得比吕四娘还高,禅院前有山泉汇成小潭,潭水照影,只见一个英俊少年,一个婀娜少女,有如并蒂之莲,在水中摇晃。刚才吕四娘在流泉飞瀑之旁,听唐晓澜申诉,全心想替他消解忧危,心中毫无别念,对水中影子,亦无感觉,如今经过小潭,步入禅院,突然想起了沈在宽那首集句小词,只怕沈在宽对自己还未能全心信赖,见了晓澜,若生误会,这岂不加重他的病情?思念及此,脚步忽缓。唐晓澜若有所觉,回头问道:“姐姐,你想什么?”吕四娘抬头一望,阳光明朗,山花如笑,说道:“没有什么?”跨前两步,带唐晓澜进了禅院,在一间静室之前叩门叫道:“在宽,有客人来呢!”
沈在宽的床贴近房门,伸手便可拔掉门闩,他却走下床来,一手扶着墙壁,一手开门,吕四娘急忙将他扶着,说道:“你刚刚能运动四肢,不宜过劳。”沈在宽见有唐晓澜在旁,怔了一怔,随即说道:“你应该先招待客人。”吕四娘笑道:“这是很熟的朋友。”瞧了沈在宽一眼,见他毫无异容,将他扶回床上,替两人介绍。沈在宽道:“唐兄请坐,我行动不便,请恕失礼。”
唐晓澜见此情况,才知吕四娘五年来陪伴的竟然是个废人,心中感动,更觉吕四娘真非常人可及!
吕四娘到香积厨中取了斋饭,端进房中,唐晓澜和沈在宽谈得甚欢。吃了饭后,唐晓澜道:“我有一事想请教沈兄。”沈在宽道:“请说。”
唐晓澜将前事再说一遍。沈在宽听完之后,忽然坐了起来,说道:“唐兄既不见外,我也愿献一得之愚,莹妹,你陪唐兄走一趟!”吕四娘惊道:“那你呢?”沈在宽道:“我现在身体日有进境,内功亦已摸到门路,有一瓢大师照顾就行了。唐兄的事,却非你替他排解不可。事有缓急轻重,轻重倒置,则事殆矣。我们读书,就是要识得分别重和轻。何况古人高义,原就不止限于男子,唐兄和我们既是知交,他的危难,我们岂可坐视?”吕四娘料不到他的心胸如此开阔,不觉感动得滴下泪来。
沈在宽又道:“唐兄这次遭逢大变,据我看来,是外来之难易解,而心中之贼难除。”唐晓澜这时已将沈在宽当大哥看待,说道:“愿聆教诲。”沈在宽道:“唐兄被令师误会之事,有四娘出头排解,谅可化为无事。只是唐兄乍明身世,对今后出处,大约颇感为难。”这话一针见血,唐晓澜正因为自己是皇室血统而感到苦恼万分,沈在宽缓缓说道:“百姓之所好者好之,百姓之所恶者恶之,立身处世之道,尽于此矣。”唐晓澜低首沉思,良久良久,始抬起头说道:“多谢沈兄教导。”
沈在宽道:“莹妹,你明天就陪唐兄下山去吧。”吕四娘心情激荡,忽道:“再过几天便是七夕了。”沈在宽知她舍不得自己,笑道:“少游词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又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五年来朝夕盘桓,已不知胜过牛郎织女千万倍,何必为小别伤心。”吕四娘听了这话,知他已是全心信爱,更无半点疑虑,虽然离情别绪尚自萦怀,但一瓣芳心也自暗暗快慰。
正说话间,一瓢和尚忽然扣门叫道:“四娘,今天不知吹什么风,又有稀客来了!”吕四娘道:“谁呀!”一瓢道:“你的师兄江南大侠甘凤池。”唐晓澜道:“甘大侠指引我到仙霞,我以为他自己不来了,怎么他又赶来。”吕四娘道:“甘师兄来必然有事。”和唐晓澜出去迎接。
甘凤池见唐晓澜伴着吕四娘出来,知他以前所说不虚,态度比前亲热许多,执着他的手笑道:“我暗中保护你上山,你知道么?”唐晓澜面有愧色,答道:“丝毫不知。”原来甘凤池精明干练,把师妹的住址告诉了唐晓澜后,一方面怕他说的是假话,暗中邀有清廷鹰犬上山;一方面却又顾及若他所说是真,也难保没有人跟踪。所以便暗中跟在他的后面。待唐晓澜上山之后,这才折回,谁知刚刚踏上回程,在仙霞岭脚不远之处,又遇见了一件奇事。
吕四娘行礼之后,问道:“一别五年,各同门可好么?”甘凤池道:“近一两年来我很少和同门见面。想不到刚才在无意之中,倒得着同门的信物。”吕四娘奇道:“什么,是哪位师兄托人来找我吗?”甘凤池在怀中取出一幅画来,递给吕四娘道:“你看这是谁的手笔?”画中一只巨鹰,威武之极,但却被关在笼中,鹰喙伸出笼来,双翼张开,似欲鸣叫。笼旁有一个少女,形貌颇似浙江巡抚的女儿李明珠。吕四娘看了一阵,叫起来道:“难道是路师兄被浙江巡抚软禁了?”
路民瞻是世家子弟,武功虽然不高,画却很是出名,尤其擅长画鹰。这幅画把神鹰囚在笼中,似乎是以鹰喻人,暗示自己被禁。吕四娘颤声问道:“甘师兄,这幅画你是怎么得来的?”
甘凤池道:“我目送唐兄上山之后,就独自折回,走了三四里路,忽闻得山后有马嘶之声,山风吹来,还隐隐有凄厉的叫声。”吕四娘面色倏变,说道:“难道有清廷鹰犬知我隐居此地?”甘凤池道:“我也是这样担心,所以急忙跑到山后去看,只见驿道上尘土飞扬,几匹马已去得远了。我自念追之不及,只好在附近仔细察视,忽见山脚的岩石上,有几处有点点血迹,想是刚才有人在驿道上激斗,直打到山边,才被捉去了的。”唐晓澜道:“依甘大侠之见,他们是不是想上山来?”甘凤池道:“我看不是。看脚印和血迹,似是从驿道打到山边,后来又越斗越远。看情形似是几个人围着一人,后来这人就被捉去了。假如那些人是想上山的话,他们就不必在获胜之后,急急纵马飞驰。”
吕四娘不觉有点担心,说道:“被捉去的那人会不会是路师兄?”甘凤池道:“我看也不是。路师兄没有那么好的武功。”唐晓澜奇道:“甘大侠未经目击,怎么会分辨得出他武功的好坏?”甘凤池道:“山边的泥地湿滑,脚印分明,从脚印的分布和移动的痕迹来看,那是几人合攻一人,而被攻的人步法并不凌乱,进退之间,甚有法度。路师兄虽然也有那等武功,但他少经阵仗,临场未必能有如此镇定。”甘凤池分析入微,不唯唐晓澜佩服,连吕四娘也觉得这位师哥,的确是江湖上的大行家,阅历之深,远非自己可比。
甘凤池道:“我最近正想出一次远门,去拜访几位师兄。还有,我前年听得二师兄(周浔)说,关东四侠很想和我见面,也许我会北上京师,远赴辽东也说不定。”吕四娘笑道:“那好极了,我和唐晓澜明日也将远行,就和师兄一道吧。有师兄在一起,我们安心得多。”甘凤池道:“那沈先生呢?”吕四娘道:“他近来似有进境,今日已能扶壁而行了。他知道了晓澜的事,就叫我替他向江湖上的侠义道疏通解释。”甘凤池道:“沈先生肝胆照人,虽然是个书生,但侠义之风,犹胜于吾辈!”当下请吕四娘引见,到静室里拜见了沈在宽。在宽听得甘凤池和二人同行,他本来已无杂念,现在更是放心。
第二日一早,三人就下山北上。为了旅途方便,吕四娘女扮男装,甘凤池擅于变貌易容之术,用药替唐晓澜变了颜容,一路行来,果然无人能识。
仙霞岭的北面便是浙江,三人取道龙游、金华,东下义乌、绍兴,直至萧山,准备先到路民瞻家乡访问。萧山出去,便是杭州湾沿海一带。吕四娘久困山中,此时方得重见大海,胸襟宽畅。这日他们正向路民瞻的家乡进发,大路靠山面海,吕四娘一时兴起,和甘唐二人走上山上,远眺海洋,只见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渔舟点点,有如水鸟般在波涛中随意出没。正自心旷神怡,忽听得甘凤池发声叫唤。
吕四娘回过头来,愕然问道:“七哥何事?”甘凤池道:“你看这个。”带吕四娘到一块突出的石岩下面,拂了石上尘土,只见上面画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吕四娘一个也不认得,奇道:“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甘凤池道:“我也不懂,大约是江湖帮会的暗记。”吕四娘道:“我们何必理这些闲事。”甘凤池道:“不然,你再看看。”带吕四娘四下去看,画有各种符号的山石,竟有五六处之多。
甘凤池道:“有两种符号我稍为懂得,意思大概是约定日期到这里聚会。”吕四娘道:“难道这山中卧虎藏龙,居然有江湖豪杰么?但,这也不关我们的事。”甘凤池道:“八妹,你和路师兄一在浙东,一在浙西,我也经常往来浙皖苏赣各省,浙江的成名人物,帮会首领,我们全都知道,可没听说过在路师兄家乡,也有江湖豪客隐居。”吕四娘道:“七哥是否疑心此事与路师兄有关。”甘凤池道:“我还不敢断定,但此去路师兄家,不过八十余里,我从未听路兄说过他的家乡有什么武功高强的人,所以甚觉奇怪。我们索性再搜它一搜。”三人转过山腰,绕过几层峥嵘的石嶂,见对面山腰,有缕缕炊烟,吕四娘道:“那边山中似有人家。”甘凤池道:“我们索性到那边岭上去看。”三人绕过山背,走下岭来,岭下面居然有一层层的山田,甘凤池笑道:“不止有人家,还有村落呢!”
三人横过两山环抱的幽谷,到了对面山脚,甘凤池放慢脚步,一面上山,一面用目光搜索,上到半山,又发现了两三处帮会的暗记。行了一阵,将到山顶,只见山的那边,炊烟四起,吕四娘笑道:“我们走了半天,深入山地,山下人家已收工歇息,炊起晚饭来了。我们还不出去,今晚可要在这儿借宿了。”甘凤池道:“再看一看。”忽然停下步来,露出惊异之容。
甘凤池平日为人,深沉不露。纵然未有“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的修养,临事镇定的功夫,在同门之中却首屈一指。吕四娘奇道:“七哥,你又瞧见什么了?”甘凤池沉吟不语,过了半晌,这才说道:“敢情有哪位师兄被困此地,这可真叫我猜不透了!”带吕四娘走到一块石岩底下,石岩侧边有一块尖石,突出如剑,光滑如镜,石上刻的符号,竟然是他们同门间所用的暗号,符号甚为简单潦草,画的是“被困,盼援”四字。甘凤池道:“你看,这是不是我们同门所留的暗记?”吕四娘道:“有何疑点?”甘凤池道:“若是我们同门的暗记,何以没有数字符号?”原来独臂老尼门下,在互通讯息时,署名的暗号,必以排行次序替代。例如甘凤池应署“七”字,吕四娘应署“八”字,吕四娘不是不知,可是乍见石上符号,确是本门暗记,就不细看。甘凤池道:“还有更奇的呢,你看得出来吗?”
吕四娘道:“七哥,只凭这几个简简单单的符号,你怎么看得出那么多东西?还有什么更奇的事呢?我一点也看不出来,请你揭明,以开茅塞。”甘凤池道:“你看这些暗号乃是以指代笔,用指力在石头上刻划出来的。看这人功力在路师兄之上而在白师兄之下,倒和周(浔)曹(仁父)二位师兄在伯仲之间,但若是周曹二人所‘写’,‘笔迹’必然苍老,但这些符号,点划之间,颇带稚气,我敢断定,留这个暗记的绝不是本门之人。”吕四娘暗暗佩服。甘凤池看了一阵,又笑道:“留暗记的是何等样人,我此刻已大致可以揣度出来了。”吕四娘忽然笑道:“七哥,你且慢说,让我猜一猜看。”唐晓澜也在凝神注视,但却看不出什么道理,正在纳闷。吕四娘道:“留暗记的人是个女子,比我还要年轻。”甘凤池拍手笑道:“对了。”
唐晓澜问道:“你们到底怎么看出来的?”吕四娘问道:“你研究过书法没有?”唐晓澜道:“我幼年失学,后来在杨师门下,才有机会读书,那时只是贪读诗书,很少执笔练字。”吕四娘道:“女子写的字总比男子柔媚,这你应该知道的了。这些符号虽然并不是方块字,而且是用指力所划,但也脱不开点划勾撇,和写字有共通之处,如何看不出来。”甘凤池道:“我倒不是从书法上领悟,而是看那些符号,线条纤细,可以猜出那是女子的指头划的。八妹,你虽欠缺江湖经验,却真聪明。”吕四娘面红笑道:“我连是不是同门所留的都看不出来呢,还说聪明?”甘凤池道:“那怪不得你,你和好几位师兄还未见过面,对他们的功力如何,自然没有我这样熟悉。”甘凤池想了一想,又道:“同门中除你之外,别无女子,她如何识得我们的暗记,这倒奇了。既到此地,我们索性到下面山村,探它一探。”
三人攀上山头,俯首下视,后山的情景又是不同,只见层层的小山峰,曲曲折折,宛若重门叠户,但半山腰处,却用人工辟成盘旋的山道。甘凤池笑道:“这里的形势倒还不错。”三人就从山道上一路走下来,走到半山,已见山脚有几十家人家。这时红日就将西下,百鸟归巢,吱吱喳喳的叫得好不热闹。
三人下山之后,行进村中,村人大都已在屋内用膳,只有寥寥几个在外面闲逛,见了这三个陌生的客人,甚为惊诧。村中有一家朱门大户,在周围的民房映衬下,分外瞩目,甘凤池径向那家人家走去,有人上来问道:“贵客可是来找尚庄主吗?”甘凤池应道:“正是。”那人道:“请等一等。”跑步如飞,先入屋中,甘凤池悄声对吕四娘道:“等会我们进去,由我答话,若有什么事变,请看愚兄眼色行事。”吕四娘道:“我们当然是唯师兄的马首是瞻。”说话间,已到了那家门前,两扇朱漆大门,忽然打开。
两名大汉走出门外,伸出中指,向地上一指,唱了个喏,问道:“三位是道上同源,还是迁金入土?”这是帮会中常用的黑话,意思是问:你们是同道的别一帮派的人呢,还是本帮兄弟来朝见龙头大哥的?甘凤池竖起拇指,向天上一指,大剌剌地说道:“日月星辰,不归泥土。”两名大汉面色一变,急忙恭恭敬敬地说道:“三位请进,待小的禀告庄主。”原来那两句话是甘凤池自表身份,说明自己不是帮会中人,谁人也管他不着。说这话的人,若非一派首领,就是成名人物。
两名大汉将三人引进客厅,坐了一阵,只见一个年约六旬的壮健老人,从后堂走了出来,想必就是什么尚庄主了。唐晓澜正想起立,甘凤池轻轻用手肘撞了他一下,抢先站了起来,向中间行进三步,然后向左侧跨一步,再向右侧跨一步,然后又侧退三步,这才示意叫吕唐二人起来,抱拳行礼。这老人怔了一怔,颇为气恼。
原来这尚庄主来头颇大,听得手下人禀告,说是有这么样的三个人来见,急忙出来迎接,一见之下大为失望,他以为来的必是成名人物,谁知全不认得。而且吕唐二人,都很年青,尤其是吕四娘因为得了易兰珠“敛精内视”之术,看来不过是二十岁左右的文弱书生;三人中甘凤池年纪较大,态度也较为老成,但也不过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而且面黄肌瘦,活像一个病夫。尚庄主心中嘀咕,以为他们是江湖骗子。但甘凤池进而复退,行的却是平辈之礼,尚庄主初时气恼,但一想他们既然能找到此地,必知自己名头,既敢用平辈之礼相见,当非等闲人物。江湖上异人甚多,他也就不敢怠慢。当下哈哈一笑,抱拳还礼,暗运内家真力,拳风向甘凤池撞来,甘凤池纹丝不动,还了一揖,尚庄主身体微微一晃,急忙定着。笑道:“老兄好功夫,这两位小哥是老兄门下么?”甘凤池道:“雁行并列,都是同辈。”尚庄主又怔了一怔,伸出手来,向吕四娘道:“老朽失言,请恕无知。”吕四娘伸手与他一握,尚庄主突觉手腕酸麻,始知吕四娘功夫还在甘凤池之上。三人中唐晓澜最为壮健英俊,尚庄主不敢再试,急忙肃请三人就座。
甘凤池道:“听说庄主做寿,我们兄弟三人,特来叨扰。”唐晓澜莫名其妙,心想:甘大侠怎么知道这个老头做寿?谁知这又是帮会的黑话。甘凤池一路行来,见了十多处帮会的暗记,默察情形,料想这里的主人,必然是一个大帮会的头子,可能就在最近,要邀请各帮会的人来这里秘密聚会。这种聚会,称为“做寿”,所以甘凤池出言试撞。果然一撞便对,尚庄主哈哈笑道:“三位高贤,惠然肯来,真是增光不少,只是还有几天,才是寿期,要委屈三位高贤在舍下小住了!”
甘凤池道:“既然如此,那只有叨扰了。”当下请教姓名,甘凤池化名唐龙,吕四娘化名李双双,唐晓澜化名冯尧。尚庄主问道:“三位在哪里开山立柜?”甘凤池道:“流水行云,没个定处。”尚庄主又道:“那么三位是上线挂牌的了?”甘凤池又笑道:“不归标,不立柜,有花赏花,有酒喝酒,五湖四海皆朋友。”两人用江湖‘唇典’(暗语)问答,听得唐晓澜益发茫然。原来尚庄主惊疑不定,一再试探,先问他是不是占据山头的寨主或者开香堂的大哥,甘凤池说不是,于是尚庄主又问他们是不是独行大盗(上线挂牌意即在江湖流窜,四出劫掠。)甘凤池又说不是,而且说明他们和黑白两道都没牵连(不归标),但在江湖上却到处都有朋友。这样的身份非同小可,不是前辈高人就是成名侠客。饶是尚庄主见多识广,也自捉摸不定。他把江湖上的成名人物,在心中暗数,想来想去,都没有像他们那样年青的人。尚庄主无法,只好以上宾之礼相待,叫庄丁带他们到客房安歇。尚庄主心想:韩老怪不是今晚,便是明天,就要来到。他一定会看得出这三个人的来历。
三人进了客房,吕四娘悄悄问道:“七哥一向深沉不露,何以这回自表身份。”甘凤池道:“这个尚庄主定是帮会的首领无疑。我们平白闯来,若非稍为炫露一下,他哪里肯招待。我们既非帮会中人,那就只好假托江湖游侠的身份了。”其实,甘凤池正是当时江湖上声名最大的一位游侠,根本不是“假托”。也正因此,尚庄主怎样也不敢想到甘凤池就是他。
歇了一阵,尚庄主遣人送来晚饭,极为丰盛,吕四娘犹有疑虑,甘凤池笑道:“他摸不透我们的道路,岂敢暗算?”大碗酒大块肉的吃了,庄丁进来收拾,说道:“庄主向三位请安,请恕他不来陪客了。”甘凤池道:“庄主有事,不必客气。”
这晚三人同室,到了午夜,甘凤池道:“八妹,你出去探它一探,看这个山庄,有什么古怪?”独臂神尼门下,以吕四娘的轻功最高,甘凤池自愧不如,所以叫她去探。吕四娘走近窗口,只见窗外黑影幢幢,低声说道:“七哥,外面有人监视。”甘凤池道:“我有办法引开他们。”伸出中指,在窗中对面的墙上一插,登时插穿了一个小洞,随手在墙角捡起一片竹片,伸入洞中,挖了一会,说道:“行了。”从百宝囊中取出一颗弹子,双指挟着,对着洞口一弹,只听嗤的一声,弹子飞出外面。随后便听到有轻微的脚步奔跑声音,吕四娘何等聪明,知道这是甘凤池声东击西之计,衣襟一撩,穿窗飞出!外面的看守,听得弹子声响,以为有夜行人来“投石问路”,群向弹子落处奔去。到回过头时,吕四娘已飞掠过两间屋面,躲在假山之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