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神主(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635

  说话间身畔黑气呼啸,如同一道门户开合,一道黑影轻飘飘的化显而出,正是一头冥域死灵,死气弥漫,纯粹至极。
  那几个蜀族战士更是惊讶,只因方邃所显手段,几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个个看了个目瞪口呆,其中一人凶横之气大挫,嗫嚅道:“你这鬼物白日显化,阴气丝毫不见减弱,是什么阴鬼?”
  方邃心忖我这是古埃及种类的外国阴鬼,不过说了你也不明白,不必浪费口舌。
  面上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淡淡道:“我现在可以入寨了吧!”
  那几人互视一眼,先前的轻蔑嘲弄之色系数消失,为首者亦是为方邃所显神秘莫测的手段所慑,态度改变,道:“便请通幽巫者入寨!”
  寨内的情景,让初次走入的方邃大开眼界。
  这里俨如一座古城,内里扩达十数里方圆,巴、蜀、有巢氏等各族人物聚居其中。
  建筑多为木制,形象各异,最特别的是,还有天然在大树上建造的屋子,那树上房舍有如巨巢,正是上古强族有巢氏遗族建造的居所。
  还有众多木制殿楼,高者可达三层,每层数丈。整个殿楼通体描刻着无数图纹,内存秘力,阴气弥漫。
  鬼寨内人踪密集,人数不在万数之下,呈现出这个年代少见的繁华景象。
  方邃进来前可没想到这个年代的鬼寨,后世的鬼城丰都,会如此繁盛。
  在夯实无比,坚固如同石板的土质街道两旁,偶尔还可看见有个别人在纵弄鬼巫之术,各种奇能秘艺层出不穷。
  街道两旁还摆满了各式摊位,多数采取以物换物的形式,在交易买卖。
  方邃在寨门处召唤出守卫者从所未见的死灵,使得几个守卫轻视尽去,那卫士首领这时亲自陪同方邃进入寨内,他似乎对方邃的死灵念念不忘,想要找机会进行询问。
  其人叫做乌盘,据他自己介绍,是寨内后天鬼巫中的强者,有望在将来破入先天通幽鬼巫的境界。
  此时这乌盘看见方邃左右打量沿街的各式奇特物品,主动道:“大巫你若想要什么东西,可以说出来,我愿意送给大巫,作为交换,你能否送我一只先前召唤的阴灵。”
  方邃此来并非没有目的,是因为想到鬼巫异术,与自己的亡灵死书,不无相通之处。
  方邃就是因此想来看看,能不能参考借鉴鬼巫之术中的某些精粹,从而对自己的修行,起到辅助作用。
  他听到乌盘之言,直言不讳地回道:“我想观看这里的鬼巫修行之法。”
  乌盘愣了愣道:“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每一族的修行之法都是不传之秘,就看你想看什么级数的修行方法,若是最高的鬼王图腾观想之术,那就万万没有随意给你看的道理。”
  方邃目光一闪道:“鬼王图腾!”
  乌盘面上泛起凛然敬畏的神色,道:“鬼王真容图腾,是我族不传之秘。乃远古时期,鬼王驾临人间时遗留的修行之法,蕴存通天的玄机!”
  又叹息道:“可惜真正的鬼王真容图腾,在传承过程中莫名失踪,我族现时掌握的鬼王图,是从上古传承保留下来的玉板拓印。每次观悟鬼王图腾真容,都可增长修行。”
  方邃闻言若有所思,怎么每个文明关于仙魔神明的传说,都惊人的相似,几乎所有传承下来的最高修行之法,都来源于“下凡”的神魔!
  口中问道:“还有什么其他修行之法?”
  乌盘滔滔不绝的道:“还有诸多不同级数的鬼神观想图腾,另有巫术图腾的描刻之法等修行之术。”
  方邃暗忖贪多嚼不烂,这些修行之术里,与我所习巫术以及死亡咒文,最匹配的应该是鬼巫图腾的描刻之法,遂道:“我想看鬼巫图腾描刻之法,如何得到?”
  乌盘道:“鬼巫图腾描刻之法是需要以精神力量,接连天地间某种密不可测的气机,融入描刻而出的鬼图腾中,以其成图,集聚天地间的阴气,或是以之拘役阴鬼出世,或是将其中阴力吸收入体,锤炼己身。”
  接道:“这门修行之术并不隐秘,你看前方百鬼图腾柱上的图案就行。当然,巫者你若是真有收获,是需要付出代价给我鬼寨的!”
  方邃顺其手指方向看去,刹那间目芒大亮。
第082章
观百鬼、灵机触动
  在阴气弥漫的鬼寨中央,有一片空地。
  那里随着夕阳落山,天色逐渐黑暗,透出一股冷森森的鬼气。
  在空地中间,淡淡阴雾缭绕下,矗立着一根黑沉沉的浮雕巨柱。
  柱高六丈有余,粗横无比,似为一株枯死的老树雕琢而成,充满了沧桑气息。全寨的阴柔薄雾,皆是从那树下的地面,蒸腾散逸而出。
  最惊人的是,柱上像是天然生长,又似是刻意修饰,竟然遍布一尊尊鬼神的凶相面孔,栩栩如生,形象之巧妙,堪称鬼斧神工,宛若拥有生命一般,外放出冲霄的煞气。
  以方邃的大胆,远远望见这百鬼狰狞的巨柱入目,仍是不觉打了个寒颤。
  他身畔的乌盘道:“那百鬼图腾柱,相传乃是鬼王大帝从阴间带来的异种,栽种生长而成,主干虽然生在阳世,根系却能扎入阴间,吸取无尽阴气,在主干上生成百鬼真容。”
  方邃听的讶然惊奇,目闪奇辉,遥望巨柱不语。
  乌盘再道:“百鬼腾柱白天为枯死状态,但每到夜晚,就会吸取天地交泰的阴气,主干上会从无到有,一次次映显出一幅幅鬼神图案,正是天然的鬼图腾,精妙处胜过任何人为的描绘。”
  方邃低低应了一声,双目熠熠阖动,仍在打量那世所罕见的百鬼腾柱。
  乌盘瞥了方邃一眼,道:“我鬼寨内每代有灵性的鬼巫,都是在这百鬼图柱上,悟出自己的本命鬼图腾。巫者你想学的鬼图腾描刻之法,只需在观看柱上显化的图案后,将其完整摹刻一遍,期间一气呵成,不曾间断即可,图成后自有秘力流转。”
  方邃点点有,这方法听起来并不困难。
  乌盘接道:“鬼图的描绘,说来简单,却少有人能做到在描刻鬼图时,始终以灵魂的力量,接连天地之气,灌注在描刻的鬼图上,需知期间少有差池,鬼图纵然是描绘完整,也毫无力量可言。”
  又道:“巫者你现在就不妨去试试。但你若有所获,走之前必须将观悟所得鬼图腾,描绘出来,留下一副,归我鬼寨所有,供人祭刻学习,这也是你可以去观悟鬼图腾的代价。”
  方邃心下暗赞,鬼寨以此法吸引众多巫者前来观悟鬼图腾,旦有所得皆要留下一副鬼图,年深日久之下,也不知积攒了多少各式图腾,从中择优而用,实力自然越积越厚,当真是长盛不衰的绝妙法门。
  可以想见,寨内修行鬼巫之术的人,能够祭刻描绘出来的鬼图腾必是千门万类,花样无数。
  方邃此来,本就是为了观看鬼图腾,这时便不客气,往那百鬼腾柱走去。
  夜幕笼罩下的鬼寨,直如阴司世界开启般,气息寒幽如水,冷厉慑人。
  当方邃来到百鬼腾柱下,其主干上的无数鬼神形象,正在如同呼吸吞吐般,外放出一道道纹理交织的气流,最终构建成一幅幅形态各异的鬼神图案。
  这即是天然的鬼图衍生过程。
  除了方邃,周边还有不少或是外来,或是巴、蜀等鬼寨大族的修行者,也在观悟图腾主干上纹路交织,生成鬼图腾的过程。
  有些人在努力记忆鬼图成型过程中的纹理走势,甚至尝试在地上临摹刻画,想要复制出完整的鬼图形象。
  方邃在人群中穿插,绕着图腾柱移动打量。
  他目中深处,含有一丝可以焚烧一切虚妄的骄阳金光,灼灼瞩目着百鬼腾柱。
  那柱子周边,无数气流样的纹路游走,时散时聚,不断构建出一幅幅的鬼神面孔,阴雾缭绕,就像是在衍生着天地初开,鬼物诞生的一幕。
  其后方邃也选了个位置,就那么静静站在腾柱下,仰头观看。
  那图腾柱显化的纹路,便如同一种天然滋生的“阵纹”,一旦成型,便可以通过聚结天地间的极阴之气,最终生成一幅幅鬼神面孔。
  方邃边看边思索,暗忖原来图腾之术,仍是不出古中国传承的易理阵纹之道的藩篱,乃是通过图腾纹路,勾连天地秘力,展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威力。
  由于方邃催发了骄阳破物般,焚穿一切虚妄的眼力,因此他所见与周边人等大有不同,是在直接捕捉腾柱上,一种本源纹理的流动走向,并不被表象所迷惑,故而所得自然也比周边之人为多。
  所以当他观看柱上纹路后,心生所感,也蹲在地上,开始将体悟到的图纹,融合自己修行亡灵死书,远超常人的精神力量,尝试着在地面上描刻鬼图腾时,那鬼巫图腾虽然仍是失败了数次。
  但方邃很快便从描绘过程中,把握到某一秘不可言的玄妙规律。
  当他积累了前几次失败的经验,又一次开始刻画时,他指端幽芒吞吐,描绘出来的鬼图腾,便开始逐渐散布出一种阴幽的波动,弥漫出惊人的力量。
  终于,方邃在地面上,祭刻出一副完整的厉鬼图腾。
  就在描绘着一个狞恶小鬼形象的图腾完成的刹那,周边数丈内阴气大盛,澎湃如潮,地面上的鬼图中,响起一声阴冷的鬼啸。
  一只以阴雾构建出来的小鬼,朦朦胧胧的从图腾中钻了出来。
  同时间,有一股阴寒的力量,霎时通过精神与图腾相连的方式,凭空送入方邃体内,最终被他的丹田神土所吸收,冥力因而微有增长。
  通过祭刻鬼图腾来修行,确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
  按照鬼巫修行的两大类别,亦即祭刻图腾在身,和以之役鬼,方邃所绘鬼图纹路,明显是属于役鬼的类别。
  “怎么有人刚入夜,就成功描刻出一幅鬼图,而且在图内拘役了一只阴鬼出世!好快的速度,这是先天通幽巫者才可能做到的事,此人是谁……”
  方邃如此快速描绘出一幅役鬼图腾,让鬼寨内或是围观,或是同样在观悟图腾柱的人非常惊异,许多人低语议论。
  方邃并不理会周边的旁观者,成功描刻出第一幅鬼巫图腾后,他详细打量片刻,又随手将鬼图抹去,周边因为鬼图而凝聚的阴气,以及其中奴役的小鬼,一起消散隐去。
  方邃则重新起身,双目如神,再次看向百鬼图腾柱。
  不过多久,他又一次在地面上刻画起来。
  第一次既然成功,以方邃等同先天鬼巫的力量层次,再刻画便简单许多。
  他将精神力量灌注在指端,行云流水般,连续描绘出数个小鬼图腾,皆聚拢着漫漫阴气,发出幽光,有小鬼翻腾嘶啸,被拘役在图腾内。
  方邃可以选择将图腾中蕴含的阴力炼化,增长丹田神土的力量,也可对其中拘役的小鬼进行驱策。
  最终,他在地上连续画出四副鬼图,才感到精神力量消耗了不少,这才停止继续刻画鬼图阵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