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207


第三百二十三章
寒园先生
  在之前的蜀汉章武元年七月,刘备在草草完成称帝、封臣等活动之后,不顾赵云、秦宓等人的劝阻,便仓促下令开始东征。
  在部署上,刘备以白帝城作为本阵,以江州作为后援基地(由赵云负责),沿着长江三峡推进,前军大约有四五万人。刘备以冯习为大督,负责前军各项工作;又令张南为先锋,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将领为别督,接受冯飞节制;同时命令黄权总督江北诸军防备曹魏,吴班、陈式总督水军联合东下。刘备自己则亲率中军为诸军接应。
  此时已是十一月,陆逊站在江边,负手而立,一袭儒衫,面如美玉,那两撇八字胡仿若点睛之笔,更增其一分儒将的魅力。
  他的后方只有一位看起来十分平凡的年轻人,此人只有中上之姿,但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说不尽的风流,三千青丝仅用一根木簪绾起,双眼极其深邃,令人见了,便会深深陷入,只是这年轻人的身体看起来太过瘦弱了,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吹倒一般,偶尔几声咳嗽,也会令人觉得此人就是个文弱书生。
  江哲的手中拿着一份情报,上面便写着刘备的那些部署,看完之后,他的脸上依旧带着一种无所谓的表情,似乎对刘备率领大军来袭没有任何触动,但在刹那间,他的脑中已经闪过了刘备部署中的不下三处足以致命的错误。
  陆逊摸了摸那两撇八字胡,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调侃道:“寒园先生,我这不堪大用的都督向您请教啦……”
  江哲自与孙权之女孙鲁育完婚之后,便一直居住在一处名叫寒园的地方,夫妻间琴瑟相合,令人羡慕,盖因孙鲁育本就是温婉无争的性子,与江哲极为合的来,而江哲本人也是一等一的如玉君子,专情无比,从未有过纳妾的心思,除了为人太过随波逐流以外,此等男子,当真是女人的良配。
  有人曾为江哲写了一首七言——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寒园客,只是江南读书郎。
  江哲曾为公子榜首,又极善书法,才华横溢,气质高洁,自是受到楚地无数少女的追捧,但他却无动于衷,因为他一旦爱了,便深爱,却不会处处留情,如今他深受吴王器重,在公子榜名列第二的他,被人认为是继承陆逊的最佳人选。
  江哲听到陆逊调侃,不由淡淡道:“伯言叔父真是说笑了,若是你都不堪大用了,那整个东吴也不会找到更适合当都督的人了,那些不给叔父面子的老臣,叔父完全可以无视。”
  陆逊闻言,微微一笑,道:“还是随云合我心意,可惜奉倩不在,要不然一定要让他再画幅字画给我,那么,就请随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有必胜的信心如何?”
  江哲听到“奉倩”二字,眉毛不经意的扬了扬,然后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刘备的愚蠢:“从战略部署上看,刘备明显犯有不少低级错误。首先,沿三峡步步推进本身就不明智,因为这就等于使自己的优势兵力无法集中,反而像长蛇一样一字摆开,很容易让敌人从中路突破;其次,所指派的将领大多属于无名之辈,不但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反而会坚定我方斗志;其三,将江南和江北两个战区分开,并且缺少接应,一旦某个战区失利,另一个战区就很难独自作战,甚至连回军都不可能;其四,没有营建有利的外交环境,随时可能遭到曹魏进攻,以我对那位荀家六郎的了解,他若不乘机占些蜀国的便宜的话,那他也不是荀顗了。”
  陆逊听到江哲详尽的分析,面露赞赏之色,又道:“随云有何良策?”
  江哲淡淡道:“固守即可,刘备自以为哀兵必胜,却不知只要暂时避其锋芒,再出击的话,必可败他,况且我们还有那位统兵堪比昔日周郎的周彻,令其统帅兵马,辅之以猛将朱然、潘璋等,便可一举击溃刘备。”
  陆逊微微点头,但对于让周彻统兵的这个建议,他却不置可否,虽有昔日周郎遗风,但她那真正的性别,可真的很让人头痛呐,一旦被人知道的话,估计军心都得大乱。
  陆逊这时又道:“随云,那你说那荀顗到底会如何趁机算计蜀国?”
  江哲的脸上一直很温文尔雅的脸上忽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狂热,他似乎对荀顗非常感兴趣,此时他淡笑着说道:“黄权总督江北诸军防备曹魏?简直是个笑话,此人虽然算得上小有谋略,但终究只是无名之辈,岂是那家伙的对手?我估计最好的结局就是投降曹魏,最坏的结局自然是被诱杀了,当然,那家伙出手的时机,必定是在我们击溃刘备之时,虽然很不甘心这块肥肉拱手让人,但只要魏国不打我东吴的主意,那就算是酬劳吧。”
  陆逊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了,他似乎可以预见到以后这江哲与荀顗对抗的情景,此时他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却是很随意的问道:“那个荀粲,跑到蜀国去当名士,又是什么情况?”
  江哲脸上一怔,摊开双手,苦笑道:“抱歉,我从来都没搞懂荀奉倩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第三百二十四章
议事
  庄严肃穆的议事大殿之中,曹丕穿着彰显尊贵的黑色龙袍,坐在王座之上,下方皆是朝中颇有才干的重臣,或者说是,真正属于曹丕的心腹,乃是自他登基以来,一手提拔上来人,文官自然是以荀顗、陈群为首,而武官当然是以司马懿、曹真为首。
  曹丕这时望着悬挂在议事大殿中央的地图,只是淡淡道:“吴蜀之战一触即发,不知在此战之中我魏国如何自处?”
  陈群资历算是最老,也是一直支持曹丕的人,这时的他已经是将近六十的人,头上也染上了银霜,他本人更擅长政治,对于军事向来不会在意太多,但他对荀顗在军事上的天赋是绝对信任的,因为荀顗的老师,可是贾诩那只老狐狸。
  司马懿此时正值壮年,他也就比诸葛亮大了两岁而已,不过从外表上看,他就比英俊儒雅的诸葛亮逊色多了,因为他总给人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外表看起来也更加苍老,他这时当先回答道:“陛下,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刘备兴复仇之兵,锋芒十足,而吴国向来富足,善于防守,怎么看两国都是势均力敌之势。”
  曹丕点了点头,但心中却略有一丝遗憾,他野心十足,在蜀吴这场大战中,如果不占点便宜的话,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于是曹丕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一直面瘫着的荀顗,在他看来,只有荀顗才是他真正的谋主,他得荀顗,简直如鱼得水……至于陈群、曹真等,他就下意识忽略了,前者是比较正统的文官,后者则更擅长战阵,这种运筹帷幄帐中的事情,只有司马懿与荀顗比较擅长了。
  关于曹真,他在去年就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将军费曜征讨,获胜,斩杀张进等。此时平乱归来的他被曹丕特意召回,自然是想派他南征东吴,无论如何,曹真作为一名统帅,是绝对合格的。
  荀顗感受到曹丕的目光,向来喜爱揣测皇帝心思的他自然明白曹丕想要什么,于是他淡淡道:“司马尚书所言有理。”
  司马懿摸了摸须髯,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对于荀顗,他是极其欣赏的,而荀顗一直对他执师长之礼,让他不教荀顗一些东西的话,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并且在他提出建议之时,荀顗基本都没有反对过,司马懿这时琢磨着是不是该让司马家同荀家来一场联姻,让关系更加密切一些,他那侄女香芷貌似挺喜欢那清谈名士荀粲啊……
  曹丕似乎料到荀顗会这么说,但他的依旧保持着倾听之色,因为荀顗还会说出自己的见解,只听荀顗淡淡道:“刘备哀兵虽然锋芒十足,然而终究不是长久之道,吴国只需避其锋芒,待到刘备锐气消散之时了,再一举出击,必定能大败刘备,况且根据陛下给我们的情报显示,此时的刘备明显就是一个只凭着一股锐气就莽撞出兵的人,军事部署中的槽点实在太多,都懒得说了。其实孙权只需派遣陆逊迎敌,蜀国必败。”
  曹丕这时忽然问道:“吴王何等主也?”
  荀顗淡淡道:“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脸上略有些不爽,他其实很想听荀顗怎么吐槽孙权,于是他又问道:“何解?”
  荀顗依旧用一种十分认真的语气说道:“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南楚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此为聪明仁智雄略,而他做的最不错的选择,无疑就是同陛下求和,足见陛下之才,可胜孙权十倍。”
  陈群、司马懿、曹真等,纷纷露出一种古怪的神色,在看到荀顗那副用很认真的语气,说出这样精彩万分的马屁时,他们心中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曹丕干咳几声,刚刚的不爽完全消失,只是脸上却有些讪讪的神色,显然他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看着下方那就像是没有任何感情波动的青年谋士,真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萌点吧?
  曹丕这时又问道:“若是蜀国大败,我魏国该如何行动?”
  荀顗落落大方的来到地图旁,指着刘备派遣黄权总督江北兵马的地方,画了个圈,淡淡道:“这些,以后都是陛下的,刘备兵败,黄权后路必被吴军截断,到时候派一名有三寸不烂之舌的辩士游说之,黄权必降。”
  曹丕暗暗咽了口口水,看着一副理所当然模样的荀顗,只是在心中默默道,朕的大神谋主啊,请改变一下语调行不行啊,在大战没有开始前,已经将刘备的一半兵马圈成我曹魏的了,偏偏还用这么轻描淡写的语气……
  心中虽然在暗暗咋舌,但曹丕脸上却露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笑容,他开心道:“既然是荀爱卿所言,那朕基本都坐等渔翁之利了,我便将令荀爱卿都督江南军事,假节钺,你可愿意?”
  荀顗淡淡道:“臣领命!”
  终于可以染指军队了,吴蜀之战,我荀顗也是赢家!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臣私宴
  经过多方讨论,魏国终于确定了应对吴蜀之战的方针,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坐山观虎斗,乘机占便宜,而将总督江南战事的艰巨任务交给荀顗之后,曹丕也觉得踏实无比。
  荀顗自曹丕登基以来,就以极其出色的能力完成了各种各样的任务,从来没有出过错,在处理政事之上的才能,他似乎已经隐然有昔日荀令君之风,而在军事之上卓远的眼光更是令人咋舌不已。荀粲能得知天下大势的走向,是因为有穿越优势在,而荀顗对于吴蜀之战的判断,则是完全根据情报自己推测出来的。
  此时的荀顗,若放在三国游戏中,绝对是潜力无限的妖人,其实只要知道他是荀攸、贾诩、司马懿的优点结合体,就可以明白他有多么变态了。
  曹丕又将荀顗留在宫中进餐,在荀顗南下之前,他自然还有许多东西要交代荀顗一番,比如拨给他几员大将,那位庞德庞将军似乎对朕的谋主十分崇敬呢,就让他辅佐荀顗好了。
  陪伴在曹丕身边的自然还是即将要登上皇后之位的郭嬛,不过这时的郭嬛,看荀顗的目光却隐隐有种不善,那是一种女人对男人的怨念,不要误会,郭嬛当然不会喜欢上荀顗,而是为她的闺中好友韦婧打抱不平。
  韦婧从昔日北汉的明珠“堕落”成一个被人指指点点的百合女,其中的功劳,自然要属于荀顗了,而上次韦婧想要再努力最后一次,却依旧被荀顗给无情的拒绝了,而他娶的那位正妻钟秀,也成功的发挥了一次最佳的挡箭牌的作用。
  荀顗对此没有任何触动,韦婧那妖娆的国色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没有任何欲望的荀顗实在太过可怕了。
  宫殿私宴之上,曹丕托着脑袋,眯着眼看荀顗那从议事大殿到这寝宫都没有变过的神情,便愈发觉得有趣,荀顗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曹丕觉得,有这位谋主在,他就可以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景倩,上次朕便让你将你那位才华横溢的弟弟带到洛阳来给朕炼丹,他怎么又跑到蜀地去了,莫不是受了你的什么妙计?”曹丕摩挲着金樽,用一种聊家常的语气说道,若那些对他噤若寒蝉的臣子看到他这种和蔼的样子,一定会惊讶万分的。
  郭嬛竖起了耳朵,她对荀顗虽然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对荀粲,却有极大的兴趣,盖因韦婧在和她闲谈之时,常常说这荀粲的才华,一点也不比荀顗来的少,当然,他的天才之处是体现在琴棋书画、吃喝玩乐、谈玄论道之上,总的来说,荀粲是个很有情趣的人。
  而郭嬛那些内宫之中的侍女们,每每都在议论什么公子榜首如何如何,那个“琴魂”少女组织又如何如何,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郭嬛对荀粲感兴趣,那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有时候名气大,就是这样有用。
  值得讽刺的是,像荀粲、何晏这样名噪一时的大名士,在魏国人民的印象中,比荀顗、司马懿这样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高官更加有名,若是没了荀粲、何晏这样的清谈名士,整个魏国照样运转,但若是没了荀顗、司马懿的话,那就会麻烦了。
  所以说有句话说的好,叫做清谈误国,若是所有的官员都去谈玄论道,都去想着出名的话,那整个国家必定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有个叫东晋的朝代,无疑就是这样的典范,明明外族都已经打进来了,但是那些名士们还在做着无比风雅的事情……
  听到曹丕的提到“弟弟”两个字,一直面瘫着的荀顗终于“活”了过来,他原本那处于机械状态的语调也终于开始起伏了,他这时露出无奈的神情,只是淡淡道:“非常抱歉,陛下,对于舍弟,我这个做哥哥的向来摸不清他的动向,明明答应我要来这洛阳的,但绝对是路上碰到个什么江湖女侠之类,就屁颠屁颠的跟着人家上路了……”
  曹丕额上的青筋跳了一跳,在心中他已经双手合什,呈跪拜状,幽幽道:景倩大神啊,可不可以不要用这么理所当然的语气说出这么奇葩的理由好不好……朕觉得这样很破坏你的形象啊。但在现实中,他却干咳一声,正色道:“原来是这样啊,其实我也知道,你那弟弟反正也无心官场,年纪也小,到处游历游历也好。”
  荀顗这时仿佛被勾起了说话的欲望,他又开始用一种得意洋洋小人得志的语气说道:“陛下说的是呢,我那弟弟,虽然被拐卖,啊不,虽然跟江湖女侠一路闯荡到蜀地,但现在也在蜀地又闯下了一番偌大的名声啦!估计又能迷住更多的女人!”好像荀粲迷住了多少女人,就是他荀顗的功劳一般……
  曹丕眯起了眼,看着眉飞色舞的荀顗,心中却在狂吼:这一定是错觉吧,为什么刚刚一脸面瘫,说话语调都不变的绝对理智的谋士会变成这个样子,是喝醉了吗?
  然后曹丕却发现荀顗到现在眼前的饭菜一动没动,酒也没喝……
第三百二十六章
毒瘤
  十二月,刘备帅军亲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于是诸县及五溪民皆反为蜀。权以陆逊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
  陆逊接手此战之后,便传下号令,教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敌。刘备令前队搦战,辱骂百端。逊令塞耳休听,不许迎战,亲自遍历诸关隘口,抚慰将士,皆令坚守。刘备一鼓作气的攻势,由此便停滞下来,战局一步步朝着江哲、荀顗等人预料的方向发展……
  而在西蜀成都,这几个月来荀粲对诸葛亮执师长礼,并同他探讨了各种先进的观点,让诸葛亮受益匪浅,在此过程中,荀粲更是潜移默化的将诸葛亮领上歧路,告诉他忠君的思想根本不重要,甚至爱国也没用,作为掌权者,只有真正善待人民,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因此,为了什么兴复汉室报答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根本不必要,当时诸葛亮就怒斥荀粲就是彻彻底底的个人主义,没有一点国家意识,荀粲则开始用道家经典来扯淡,扯得诸葛亮头痛无比,若不是荀粲还为诸葛亮偶尔弹上两首琴曲外,诸葛亮一定会将这脑子里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的家伙打出去。
  荀粲在同诸葛亮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诸葛亮也并不像演义上说的那样事事躬亲,而是蜀国的人才真的太短缺了,导致后期也完全只能靠诸葛亮、姜维等硬撑着,荀粲最终用一句话给了诸葛亮致命一击——三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却是人才的竞争。
  总之,荀粲这时在蜀国活得非常滋润,拥有神品琴师身份的他,成了丞相府的身份最尊贵的客卿,但事实上,他却是蜀国的一个大毒瘤,因为这厮一天到晚在蛊惑着这位为了刘备而鞠躬尽瘁的丞相,但是别人却找不到任何攻击荀粲的理由,毕竟人家现在是名扬魏、蜀两国的大名士,年纪这么轻,也没有出仕的意向,怎么看都是人畜无害的存在。
  一场小雪倏忽而至,蜀国后妃所住的宫殿之中,荀粲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入眼处便是孙尚香那极美的娇颜,眉心见的一颗朱砂显得那般清晰,那张丰润无比的烈焰红唇总散发一种迷人的风情。
  昨夜又是一次美妙的享受,这个时候的刘备,大概还在前线为战事苦恼焦急,而此时的荀粲却凑到孙尚香的脖颈边深深吸了一口,那样浓郁的体香倒算得上孙尚香极其迷人的特点了。
  孙尚香撑着脑袋,露出光滑圆润的香肩,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寂寞的宫廷生活,如今有了这位名动天下的少年名士相伴,当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尤其是想到那些对荀粲望眼欲穿的少女们殷切期盼的面容,她心中占有荀粲的那种虚荣感与满足感都会让她觉得异常愉悦。
  在知道荀粲的身份之后,她就已经断了将荀粲独占的念头,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孙尚香并不是个喜欢纠结的人,既然无法天长地久,那还不如享受现在拥有的东西,她觉得自己那一晚逆推荀粲的行为,绝对是这辈子做得做正确的一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