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07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荀粲虽然随着修炼《南华经》与参悟《遁甲天书》而变得心冷如冰,但是却还保存着一丝温情,说起来《南华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远游回来的庄子回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荀粲日夜精读《南华经》,可谓深受它的影响,那种“太上忘情”的至高境界一直让荀粲向往不已,因此他在一天天的沉迷之中,本身的感情也变得淡漠起来,外表的坦诚与温暖似乎成了他最完美的伪装……道家经典,对荀粲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除非日后有一位真正令荀粲心动之人,或许能将他从那种近乎偏执的思想中拉回来,只有爱,才能让他明白真正需要珍惜的是什么。
  荀粲心中的一丝温情,在这几日便化作了对诸葛芸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他脸上那种永远是阳光与温暖感觉,似乎骗过了所有人。
  赵云向来是诸葛亮的最信任的人之一,对于诸葛亮的女儿诸葛芸,当然也非常熟悉,说起来,他还向诸葛亮为自己的儿子赵统求过亲,奈何心高气傲的诸葛芸看不上他家的那位,导致联姻未成。
  而这时,赵云与赵统父子二人看到,这位名扬天下的公子榜首对那丞相之女诸葛芸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温柔无比的一系列举动时,他们两人顿时觉得这诸葛芸当真是找了一个好男人,毕竟荀粲这样子看起来可不是作秀,而是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赵统对此自叹弗如,虽然他早已娶亲,但在十五六岁时也曾对无比高贵优雅的诸葛芸有过幻想,他一开始见到荀粲时,还隐隐对他有些敌意。
  像这些只会清谈,玩些琴棋书画的名士,他向来是看不起的,大丈夫当像父亲那样,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他觉得诸葛芸跟着这荀粲根本就没什么好结果,即便这荀粲看起来还确实有模有样,气质洒然。
  因此赵统一有机会就对荀粲冷嘲热讽,说荀粲真是无能,居然让诸葛芸生病,但荀粲对赵统的冷嘲热讽永远包容相对,也不反驳,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诸葛芸的照顾,一开始赵统以为他只是作秀,等到持续了七日之后,他原本心中的一丝妒意渐渐转化成了敬佩,他自认做不到像荀粲那样的细致温柔,而想必芸妹喜欢的便是这一点吧……
  而荀粲那种名门公子的气度与胸怀,也让赵统有些自惭形秽,因为他觉得若是让自己憋屈的忍受别人的误会和冷嘲热讽的话,或许忍一时可以,但忍受这么长的时间,也能和颜悦色,平淡以对,他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公子榜首的脾气也太好了……
  赵统毕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小人,他身为赵云长子,从小以赵云为榜样,虽然武艺没有赵云那般出众,但却从赵云身上学到了正直与忠义,而一开始对荀粲的不满,只能算是年轻人常有的心理,毕竟谁愿意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民级美女,却被别国的公子攻略?
  这时已是深夜,今夜无月,倒是星光灿烂,刘备后军大营之中倒是灯火通明,这赵云领导的后军,与刘备那七百里连营的末尾还有好几百里,几乎不可能遭到攻击,但生性谨慎的赵云,依旧兢兢业业的操练士兵,井井有条的布置营寨,他对刘备这次伐吴的前途,觉得有些迷茫,但是前方传来的蜀军将吴军压成缩头乌龟的消息,也让赵云放下了一颗心,安心等待刘备获胜的消息。
  不过赵云心中却是略有些遗憾,他已经将近五十岁了,一生守护着刘备,然而却从没有过独自统领一军的经历,即便统领,也便像此时这样,统领一支后军,几乎没有任何上战场的机会,除非刘备兵败……在他大半辈子的戎马生涯中,基本上都是作为救火队员和护卫队员这样的存在,他虽对刘备别无二心,但心中却是极其憋屈的……
  此时荀粲却安然守在赵云专门为诸葛芸准备的营帐中,这大约就是丞相之女的特权了,而赵云领导的后军也算是后勤部队,各种物资药品等也不缺乏,反正出征大半年了,连一仗都没捞上,再收留一下丞相的女儿,虽有违反军令之嫌,但这人情嘛,还是要给的。
  荀粲一边守在诸葛芸的病床旁,面色温柔为她喂药,但脑中却在计算着刘备败亡的时间,那陆家叔父与江随云的“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计策不可谓不毒,若一不小心刘备直接挂掉的话,那没有了托孤之实的诸葛亮,就无法更加名正言顺的执掌大权了,荀粲可是很希望在蜀国实验一下君主立宪制的,哪怕这君主立宪制只是一个幌子。
  所以荀粲便想着如何利用赵云的这支后军了,之前他也一直是纸上谈兵,这次若是可以为赵云谋划一番,也能锻炼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而赵云虽老,但在荀粲的心目中,却依旧是那个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阿斗,斩杀曹军五十余名将领的白袍将军。
  前荀粲一直很喜欢赵云这个正直而忠义的将军,能让赵云多获得一些功劳,也算是身为穿越者的私心了,若荀粲早穿个几十年,或许就会向无数穿越到三国的前辈那样,虎躯一震,王八之气一放,令赵云纳头便拜,口称主公……可惜如今的荀粲却发现自己的王八之气全发射到了美女的身上……
  就像现在,诸葛芸一边甜蜜蜜的喝着荀粲亲自为她熬的药,虽然味苦,但却像是在喝蜜水,她最喜欢这样温柔体贴的荀粲了,说起来,上次荀粲带上那副奇怪的叫“眼镜”的东西,然后进入计算模式的时候,却真是让诸葛芸心中担忧呢,而恢复原样的荀粲,又让诸葛芸的智商直线下降,她发现自己甚至不希望自己的病快些好,这样的话,就可以一直享受着荀粲那无微不至的宠溺了……
  喝完药汤之后,荀粲又用丝绸为诸葛芸擦拭唇角,动作细腻,他身上的略带的中药味,却令诸葛芸深深沉醉……
  “早些睡吧,果果。”声音如此温暖好听,让诸葛芸心中更加柔软,而荀粲叉着手坐在病床旁,脸上依旧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嗯……”诸葛芸鼓起嘴巴,指了指自己的唇,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红,荀粲淡淡一笑,轻轻往她的唇上一啄,随即离开,又轻柔的抚摸了一下她的脑袋,而后诸葛芸便面带满足之色的闭上眼……
  荀粲便一直温柔的望着她,过了许久,夜更深时,听到她那均匀的呼吸声后,再为她拉了拉被子,然后才走出帐外,刚一走出,抬头望天,便见夏日夜空布满繁星,煞是美丽……
  而这时荀粲脸上的神采却陡然暗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疲倦之色,他身体有些不稳的扶着营帐的支架……缓缓呼出一口气,才强撑着离开,明天还要早些起来,在果果身旁,要不然,她一定会担忧的……
  这算不算全心全意的爱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我只是在伪装而已,我可是只喜欢欲望的禽兽呢……《南华经》在荀粲脑中自动运转起来,荀粲的那一丝温情又迅速被他隐藏到内心最深处。
第三百六十二章
赵云的慌乱
  赵统这时正在巡营,见到荀粲抬头仰望星空,不由走到他身旁,调侃道:“哟,荀公子莫非是在施展观星之术?那可是我家丞相最擅长的东西啊……”
  荀粲隐去倦色,脸上浮现出友善的微笑,不知何时,他的微笑似乎像当年荀顗那完美的假笑一般,总有一种敷衍的感觉,当然,以荀粲伪装的能力,自然是让赵统这样的热血青年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并且还觉得荀粲“不愧是公子榜首,风度翩然”。
  荀粲听了赵统的话,脑中急转,此时已是六月,若他所料不错,不出旬日,刘备必定大败,而这时利用赵统这个单纯的热血青年,来警醒赵云,而这个恰当的时机,一定能让赵云获得救援第一功,而又能让刘备败得彻底,真是一举两得。
  “原来是赵小将军啊……我亦略懂观星之术,多赖丞相所授。”荀粲故作高深的说道。
  “是嘛?这倒是稀奇啊,不知你用观星之术,预测此战蜀吴谁胜谁负?”赵统脸上明显还带着狐疑的神色,他觉得荀粲就是在唬人而已。
  “先不说谁胜谁负,此时已是六月,想必皇帝陛下为了令大军避暑,便用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屯,皆傍山林下寨,对否?”荀粲依旧看着星空,却用十分笃定的语气说道。
  “嗯?你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难道真是观星所得?”赵统这时来了兴趣,比较神经大条的他脸上露出好奇之色。
  “唔,这……当然不是啦。”荀粲顿了顿,而赵统顿时觉得自己又被这家伙给调戏了,“只是不小心听到探子给赵大将军的报信而已,虽然只是听了很少一些,但却很容易就推测出来了。”
  赵统闻言,抓了抓脑袋,却是敬佩道:“不愧是连丞相大人都看重的人,统受教了,陛下体恤兵士,此连营之法甚妙,待到转凉之时,再继续进攻,必定能一举获胜!”
  荀粲哂笑一声,倒是让赵统觉得莫名其妙,不过他自与荀粲相处几周以来,倒是第一次见到荀粲如此失礼的举动,他不由奇怪道:“荀公子难道觉得不妥?”
  “包原隰险阻屯兵,兵法大忌,于森木之旁连营七百余里,若用火攻,陛下便会尝到又一次赤壁之战的滋味,可惜这次却属于战败之方,我料旬日之内,陛下必败,赵小将军还是早些做好救援的准备吧。”荀粲望着满天繁星,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整个人看起来无比高深莫测。
  而这样的态度却又惹火了赵统,他一把抓起荀粲的领子,对其怒目而视:“荀粲,别以为你有丞相大人的赏识就可以惑乱军心,什么叫做陛下必败,难道之前的节节胜利都是虚的吗?”
  荀粲脸上带着慵懒的神情,他嘴角微翘,淡淡道:“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陛下便处于‘三而竭’的阶段……不过还是稍安勿躁,赵小将军,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我夜观星象所得嘛,就当是胡言乱语也行,或许是我多心了,但提醒陛下防备‘火攻’这一点,还算中肯吧?毕竟陛下可是率军在林中避暑。”
  荀粲心道就算现在提醒也晚了,估计等到见到刘备时,已经是一片火海了……
  而赵统此时的表情却在荀粲的意料之中,他想了想,便道歉道:“荀公子,刚刚我太冲动了,听了荀公子的话,我倒是觉得还有些道理,我这就去和父亲禀报!”
  赵统匆匆向主帅大营小跑着过去,而荀粲则是好整以暇的整理下自己的领口,他现在几乎很少动怒,如今也算是勉强游历过魏、蜀、吴三国的他,成长了不少,以前他遇到挑衅,或许会很纨绔的直接动手,但是现在,他却更喜欢平静以对,他的热血似乎在道家经典的熏陶下渐渐消失,就好像那愈发俊美的脸上戴上了厚厚的面具,这便是成长的代价吧……
  荀粲仰望星空,伸了个懒腰,而后却又鬼使神差的回到诸葛芸帐中,再仔细检查了一下诸葛芸是否安然入睡,然后又替她拉了拉被子,轻轻叹了口气后,方才离开……
  他自不知,离开营帐的刹那,诸葛芸却睁开了眼,眼中满是泪水,闭上眼,感动的泪便无声的流下,而后嘴角勾出一丝甜蜜的弧度,而她的手心中却紧紧的攥着那首《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大笨蛋,就算是虚假的爱,果果也想永远拥有,即使是温暖的冰,果果也爱……
  ……
  这时赵云一身银铠,坐在帐中,手捧兵书,旁边插着龙胆银枪,腰佩青釭剑,当真是气度不凡,不怒自威,不过虽然他长得极其英武,然而那昔日俊美如玉的脸上却增添了几条皱纹,而那头发之上也染上了点点银霜。
  赵统冲进营帐之时,赵云眉头一皱,威严道:“何事如此惊慌,早就教过你,为将者需冷静自持,不能莽撞冲动!”
  赵统这时面露惧色,赵云于他而言,一直是严父的角色,而在军营之中,他也不准喊赵云父亲,必须以上下级称呼,如今赵统能当上一名裨将,可全是凭自己的军功挣来的,可以说很争气了,赵云虽然也因此暗暗满意,但每次表现出来的,却不是鼓励,而是更加严苛的要求,但赵统却没有任何怨言。
  赵统道歉之后,马上向赵云禀报了荀粲对他说的话,原本赵云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毕竟荀粲名气虽大,但只是在文坛之中,或是那些名士圈子里,谁能料到这样的人,会在军略之上有所见识?
  然后赵云听到“包原隰险阻屯兵”与“火攻”这样的字眼,却悚然而惊,要知道,虽然有很多人都知道前者是兵法大忌,然而真正实际上要发现这一点却是极其困难,那就好比一个盲区一样,刘备急欲率军避暑,哪还会顾忌“包原隰险阻屯兵”,而赵云虽然隐隐觉得此举不妥,但也不知道不妥在哪里,只是一种名将的直觉而已,并且之前刘备节节胜利,也让赵云麻痹大意了……
  而“火攻”更是让赵云惊出一身冷汗!那可是盛夏时节的森林之中,到时候大火一起,狂风一吹,七百里连营,可是瞬间化为一片火海啊!
  这荀粲果然不愧是公子榜首,非常人也,乃真谋士,此等危急时刻,不如听听他的建议!
  赵云豁然而起,虽然心中焦急,但脸上还是十分镇静,他淡淡道:“统儿,赶快召集诸将!”赵统心中一惊,不知为何父亲如此急切,但他却也马上执行了将令,“慢着!把那荀公子也请来,要用恭敬的态度!”
第三百六十三章
诸将的心服口服
  赵云所在的主营之中,一片灯火通明,虽然诸将对赵云将他们深夜喊起心中有所不满,但是因为赵云的威望,却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以赵云的性格,做出这样的举动,定然是有大事发生。
  赵云也没有废话,当下将荀粲所言和诸将一说,赵云为人坦荡,实事求是,自然是以荀粲的名义说的,但是他却没料到诸将竟会是这样的反应:
  “都督,此不过是一介虚浮名士所言,切不可妄信!”
  “没错,那荀粲虽然在士林之中名声巨大,然而终究不过是一介书生,能懂什么军事?”
  “什么嘛,搞了半天原来只是一个外行人的胡言乱语,真是晦气!”
  “都督,末将以为皇帝陛下已有破敌之策,吾等后军,只需负责粮草军械供应即可。”
  ……
  就在赵云隐隐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多心的时候,却听一个颇为纤细的女声传来:“都督,末将以为荀公子的话,很有道理,还不如早作准备。”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众将虽然脸上隐隐有些不忿之色,但却不敢对这个女子有任何不满。
  这女将却是关银屏,她被诸葛亮安排在了赵云手下当职,一开始颇受轻视,但却用连续单挑胜了十余位将军的表现,几乎折服了后军之中的所有人,士卒们也对这位女将军敬佩不已。
  而后待诸将知道这位女将军是关羽虎女之后,不由肃然起敬,昔日威震华夏的关羽关云长可是蜀国人民心中的武圣,也难怪这关家虎女有如此惊人的武艺,而关银屏的二哥关兴也颇受皇帝陛下的重用,却没想到这关家排名第三的女郎是一位女中豪杰!
  荀粲自从带着诸葛芸来到这军营中来时,关银屏就一直避着荀粲,但她却还是忍不住远远注视着荀粲这些天来的所作所为,看到生病的诸葛芸被荀粲如此温柔宠溺的照顾着,她的心中忍不住酸涩,但心中却只是祝福闺蜜同这位公子榜首能够幸福,而她,只是属于战场的粗人罢了。
  不得不说,关银屏的心地实在太过善良了,而她也根本无法做出像诸葛芸那样肆意撒娇的动作,自父亲死后,她就渐渐的将心事隐藏起来,默默的承受一切,真是个令人心疼的女孩。
  如今听到这些将军看不起荀粲,不知为何,她心中产生一股怒气,却是忍不住为荀粲辩驳了几句,当然,其中也有她自己的思考,她自小在名将关羽的熏陶下长大,也喜读兵书,精通兵法,刚刚她觉得赵云转述的荀粲的推测很有道理,必须要赶快提醒皇帝陛下。
  赵云微微露出赞赏之色,这位关家虎女当真有乃父之风,但比起关羽来说,少了许多傲慢,多了几分谦逊,在军中更是不吝啬指导一下武艺,她那种少说话多做事的务实风范,让赵云十分欣赏,还有一丝长辈对晚辈的怜爱,毕竟丧父的女孩能如此坚强,当真令人肃然起敬。
  而就在此时,荀粲几乎是被赵统强拉进这主营之中的,他一进此营,便吸引了诸将的目光,不过荀粲神色慵懒,即便刚刚听到了一些将领对他的不屑,但他也不以为意,说起来,他原本就是军事上的外行人而已,根本就不会领军打仗。
  当然,荀粲自然也听到了关银屏赞同他的话,他心怀愧疚的望了关银屏一眼,却见关银屏脸色不变,却是故意不看荀粲,仿佛将他当成了一个陌生人,但她内心之中,却是极想获得荀粲的肯定。
  诸将见荀粲进来,不由窃窃私语起来:
  “这家伙就是名动天下的名士荀粲?看起来也很普通嘛……”
  “哼,名气大有什么用,顶多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难道他以为他是诸葛丞相那样的高人吗,什么观星之术全都是骗人的吧。”
  “这年头啊,随随便便会弹些琴写些诗词,明明是个一无是处的清谈名士,却硬要冒充谋士,打仗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能行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