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207

  ……“赌局开了啊,赌王越胜的压在这里,赌神秘女侠胜的压在这里,大家一起来赌一赌啊……”
  “我压王越十两……”
  “我压……”
  ……
  荀粲抹了抹汗,其实他早就做了两手准备,王越今日,必死,但以钟秀现在的能力,还无法抵挡王越,所以像荀粲这种不懂武林规矩的人,自然会准备底牌……
  在决斗之前,钟秀忽然道:“你学剑?”
  王越道:“我就是剑。”
  钟秀道:“你知不知道剑的精义何在?”
  王越道:“你说!”
  钟秀道:“在于诚。”
  王越道:“诚?”
  钟秀道:“唯有诚心正意,才能达到剑术的巅峰,不诚的人,根本不足论剑。”
  王越的瞳孔突又收缩。
  钟秀盯着他,道:“你不诚。”
  王越沉默了很久,忽然也问道:“你学剑?”
  钟秀道:“学无止境,剑术更是学无止境。”
  王越道:“你既学剑,就该知道学剑的人只要诚于剑,并不必诚于人。”
  钟秀亦不再说话,话已说尽。
  路的尽头是天涯,话的尽头就是剑。
  夏日的热风吹过,但听到两位宗师的机锋对话,众人只觉得冷飕飕的,有的甚至已经闭上眼,开始了传说中的顿悟……
  而荀粲则觉得周围的蚊子太多了,他有些后悔乔装打扮在这人群之中跟傻子一样看傻子一样的对话,但他心中又不太放心钟秀,因为他总觉得这女孩有些死脑筋,还唧唧歪歪什么,搞得真的跟决战紫禁之巅似的……
  两人同时动了,并没有像小说中写的那样,大战百八十个回合,只是一个回合而已,谁只要疏忽一分,谁就会败,这就是真正的宗师高手……
  就在此时,荀粲忽然比划了一个手势,在两人长剑相触碰的那一刹那,忽然从黑暗中,飞出了一把犀利至极的飞刀,这个掷出飞刀的人,却是昔日一直跟随着兄长大人的影子——荀欢。
  时间仿佛静止在了那一刻,这把飞刀太过精妙了,若王越想要抵挡飞刀,则必定死于钟秀的剑下,若王越抵挡钟秀的剑,则会中此飞刀,不会立刻死去,但飞刀上,却淬着剧毒,回去也是必死,荀粲从来不会出现任何计划之外的事情,他既然要王越死,那他绝对活不了!
  王越在这一刻思考了许多,其实他早就已经知道了结局,在他迷恋那天下第一的名头之时,而这位神秘女侠,自始至终,都不在意什么名声,她只是为了追求武道而存在的,她的诚,让王越自愧不如……
  若没有这把飞刀,他或许还能凭借经验,力压对手,但是,荀粲不会让任何意外发生,两人的剑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的速度,钟秀在那一刻,就算想要收剑也不能了……
  王越选择了死在剑下……
  冰冷的剑锋,已刺入了王越的胸膛,剑快得连鲜血都没有溅出,但钟秀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悦的神色,她这时,只想把那个家伙捆绑起来,狠狠的用皮鞭抽一顿,谁让他多管闲事?
  这样的决斗,在钟秀看来,是神圣而庄严的,但是,最终她却是凭借宵小手段取胜,这让钟秀实在觉得心中难堪……
  而这时的荀粲,已经消失在了人群之中,他要的结果已经有了,那位身为王越亲传弟子的家伙,连出现都没有,这也能算弟子?假的!
  果果,你又调皮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蠢蠢欲动
  “嗯?王越已经死了……”梅长苏的脸上先是微微一惊,骤然听到这个消息,让他觉得太过突然了,“什么天下第一剑客,真是浪得虚名,不过也没什么了,荀粲那家伙,一贯就是这个样子。”
  梅长苏微微叹了口气,觉得心里有些不爽,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怕是在王越死的那一刻,就被那人知道了,他确实忽略了王越这一点,还以为这天下第一有什么保险呢,结果对那人来说,也只是一颗随意可以用来宰杀以试探别人的棋子。
  不过也无所谓了,知道就知道吧,接下来他的动作,可是绝对的阳谋,必须要荀粲出面才能破之,要不然就等着魏国被他搅得天翻地覆吧。
  “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梅长苏下了指令。
  ……
  梅长苏的话并没有食言,几日后的朝政之上,忽然有官员提议道:“今陛下被蛊惑,当择一位皇子监国,若陛下无法从幻景中醒来,则就让皇子继位,陛下则成为太上皇。”
  朝廷大员们这时都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若陛下一直不醒的话,无人理这朝政,于国家社稷不利啊!”
  “不行,我认为陛下仍然身体安康,只需找一位奇人解其术法即可,怎能轻易言这换君之事?”
  “此言差矣,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能拯救陛下的,怕也只有那位荀粲荀大家而已,然而人家已经封琴,并且渺无踪迹,如何帮陛下解除术法?所以本官以为,可先议这皇子监国一事。”
  “哼,一派胡言,你们这群家伙乃是居心不良,意图谋反!”
  “不要血口喷人,本官乃是一心为了江山社稷,如今正是伐蜀的关键时刻,早让皇子监国,也能让这军心稳定下来。”
  “荒谬,我只忠于陛下,只要陛下在一日,陛下便是真龙天子,其余的,我都不会承认!”
  ……
  议论者大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高官,像陈群、钟繇等人,大都保持缄默,他们可不会像某些毛头小子那么沉不住气,以曹丕的性格,若一旦他苏醒过来的话,这些议论着想要让皇子监国、再顺利继位的官员们,绝对没什么好果子吃。
  而已经隐隐成为百官之首的司马懿,则用深邃的目光望向了曹叡,他在有官员提出皇子监国的时候,他将怀疑目标第一个就定为了曹叡,谁让他监国的可能性最大呢?
  此时曹叡则一脸淡定,但他的心中却燃烧了熊熊怒火,因为,这果然不出竹隐先生所料!没想到那位京兆王居然如此急功近利,他几乎可以猜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果然,这时又有官员提议道:“若让皇子监国的话,本官认为京兆王曹显,为人纯良,品性端庄,才华出众,可为监国之人选!”
  “附议!”
  “附议!”
  “京兆王可当监国之任!”
  “京兆王是最好的人选!”
  支持京兆王的官员们居然有很多,他们在心里都隐隐有自己的考虑,如今的这位皇帝陛下,明显不喜欢平原王曹叡,要不然早就会将其立为太子了,虽然这曹叡是某些官员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但决定太子这样的事情,终归掌握在曹丕手中,若是曹丕之后又恢复了,他们认为曹丕应该会支持他们的决定。
  而其中有不少官员,自然是在押宝,不少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都站在曹叡一边,但还有不少并不是大族出身,于是他们只能押宝,搏一个更锦绣的前程,而其中更有一些官员,有许多把柄在梅长苏的手中,他们不得不支持京兆王曹显。
  曹叡脸色变得很差,他将目光扫向这群官员,发现他们都不敢同他的目光对视,他的心里一片愤怒,若是有朝一日自己成了皇帝的话,一定将这些家伙一网打尽,而对于那个京兆王曹显,他更是觉得心寒,父皇待他如此优厚,但他却在这个时刻,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难道真的以为能够夺取那张位子吗?
  司马懿这时心中却是已经了然,原来这都是京兆王的手段啊,这时他反而有些不屑的摇了摇头,本来还以为那梅长苏有那么点智谋,怎么在这样的时候了,走出这么一招臭棋,难道真的以为这些小喽喽就能决定一个皇子能否监国?况且,这梅长苏难道真的有信心曹丕不会正好解除被蛊惑的状态?
  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这时甚至在思考,这个梅长苏是不是曹叡派到那京兆王手下的卧底了,这么一步棋,简直就是将京兆王这一派暴露在了阳光之中,除非京兆王真的能够夺嫡成功,要不然的话,怕是连性命都要丢了。
  就在这个时候,曹叡不由冷冷一笑,然后颇为大声的说道:“诸位,本王以为,监国一事,为时尚早,如今父皇仍在,岂可如此草率?”
  此时有不少支持京兆王的官员,觉得己方这边声势浩大,放眼望去,似乎都是支持京兆王的人,某些官员不由有些自信心膨胀,其实那些真正的大佬,都在静观其变呢……
  当先有人鼓起勇气跳出来和曹叡唱反调:“平原王此言差矣,虽然平原王乃陛下长子,然终究才德不如京兆王,何不随我们一起支持京兆王监国,为大局着想?”
  “不错,平原王理应为江山社稷考虑考虑……”
  “一切要以大局为重。”
  ……
  曹叡紧紧的握着拳头,指甲仿佛都要陷进肉中,他原本还不相信荀粲所说的情况,如今一看,简直完全在荀粲的意料之中……可是,这些家伙们也实在太愚蠢了点,这样的表现太小人了吧,这些官员的智商都被狗吃了吗?
  曹叡这时突然脑袋一热,愠怒道:“一派胡言,本王如今已经通过那位公子榜第七的卫家公子,找到了竹隐先生荀粲荀大家,令其为父皇抚琴解惑,诸君还有什么要说的?”
  曹叡此言一出,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像发生了惊天逆转一样,这仅仅只是因为他口中说出的两个关键字而已,那便是——荀粲。
  此时连司马懿、陈群脸上都出现了一丝期待之色,这蔡琰都无法以那琴声致幻之术破解蛊惑,那也便只有昔日那“一曲广陵散,从此丝弦绝”的荀粲荀奉倩,能够将曹丕解救出来了。
  而那些支持京兆王的官员们,这时脸上的神色可谓精彩至极,有难以置信的,有悔恨交加的,有面露不屑的,有惶恐不安的,一时当真是人间百态,对他们而言,荀粲这两个字,仿佛已经成了梦魇一样。
  曹叡见状,只觉得胸中一口恶气得出,在心中却更加崇敬荀粲了,但是他的心中也隐隐觉得不妥,因为荀粲并没有答应他为曹丕抚琴,可他却擅自为荀粲答应了,这会不会引起竹隐先生的反感呢?
  这时有官员询问道:“那荀奉倩琴技无双,但却已经传出消息说是封琴,难道平原王真的能请动他为陛下弹奏一曲?”
  曹叡心中微微一慌,但脸上的神色依旧不变,他淡然自若道:“封琴只是传闻而已,某些看不惯荀粲那巨大的名声的后辈们,就喜欢用这样的消息也诽谤荀大家,况且,即便真的封琴的话,当他知道父皇被蛊惑时,也一定会心甘情愿的为父皇抚琴的,毕竟荀粲的亲兄长乃是大都督荀顗,父皇的谋主。”
  曹叡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甚至连他自己都相信了,而那些原本支持京兆王的官员们,只觉得一颗心渐渐沉下,难道荀粲真的会帮助皇帝陛下从蛊惑之中恢复过来?这可如何是好……
  而原本就对曹丕比较忠心的官员们,则觉得这样的情况再好不过了,这曹丕虽然有时候太过薄凉了一些,但作为帝王,他还是非常合格的,在政治能力上并不比曹操差,至于军事,那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这些官员们也对曹叡愈发看好了,毕竟这荀粲可是他请来的,到时候曹丕从蛊惑中恢复过来后,明白这一切前因后果的话,那荀粲绝对是首功,而这曹叡,说不定也会在曹丕面前的形象大为改观。
  不过这时,却依旧有不少站在京兆王一边的官员很不信的小声议论着:
  “大家不用相信那平原王的鬼话,只是乱了我们的心绪而已,若他真的找到了荀粲,那之前怎么不说,非得等到我们要将京兆王推出来的时候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