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07


第八十八章
穷途末路
  关羽使者来到荆州,吕蒙亲自出郭迎接入城,以宾礼相待。
  使者呈书与蒙。
  蒙看毕,谓来使道:“蒙昔日与关将军结好,乃一己之私见;今日之事,乃上命差遣,不得自主。烦使者回报将军,善言致意。”
  遂设驿馆安歇。于是随征将士之家皆来问信,有附家书者,有口传音者,皆言家门无恙,衣食不缺。
  使者辞别吕蒙,蒙亲送出城。
  使者回见关羽,具道吕蒙之语,并说:“荆州城中,君侯宝眷并诸将家属,俱各无恙,供给不缺。”
  关羽大怒道:“此奸贼之计也,吾生不能杀此贼,死必杀之,以雪吾恨!”喝退使者。
  使者出寨,众将皆来探问家中之事。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吕蒙极其恩恤,并将书信传送各将。
  各将欣喜,皆无战心。
  荆州城中,吕蒙与荀粲两人站在城楼之上,此时晴空万里,城中熙熙攘攘,却是人声鼎沸的模样,吕蒙奇袭荆州对普通百姓根本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百姓不会在乎统治他们的是谁,只在乎能不能将生活过得更好。
  荀粲摇着折扇,长发随意披肩,都懒得束起来,浑身上下慵懒气息更加突出,他对吕蒙道:“关羽军中已无战心,只需再煽风点火一番,则关羽必擒。”
  吕蒙有荀粲这个举重若轻的军师,自然懒得思考,只是询问道:“如何煽风点火?”
  荀粲微笑道:“叔父可知四面楚歌?”说完荀粲脸上不由带着尴尬之色,只因这“四面楚歌”的典故对南楚人来说是一个耻辱……
  吕蒙知道荀粲在想什么,不由摸了摸他的头,只是宽慰道:“奉倩不必如此,我当然知道四面楚歌的典故,昔日项王虽然侥幸逃回江东,然而北汉张良那四面楚歌之计却令项王几万军兵失去战意……”
  荀粲于是便言可如此如此,话语中还有“十面埋伏”一词,吕蒙脸上欣喜,心中愈发觉得应当将这个奇才留在江东之地。
  关羽率兵取荆州。
  军行之次,将士多有逃回荆州者。
  关羽愈加恨怒,遂催军前进。
  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拦住,为首大将乃蒋钦也,勒马挺抢大叫道:“云长何不早降?”
  关羽骂道:“吾乃汉将,岂降楚贼乎?”拍马舞刀,直取蒋钦。
  不三合,钦败走。
  关羽在恨怒交加之中杀红了眼,提刀追杀二十余里,喊声忽起,左边山谷中,韩当领军冲出;右边山谷中,周泰引军冲出;蒋钦回马复战,三路夹攻。
  关羽急撤军回走。
  行无数里,只见南山岗上人烟聚集,一面白旗迎风而飘,上面写着“荆州土人”四字,众人都叫:“荆州之兵速速投降!”
  关羽大怒,欲上岗杀之。
  然而山岗之后又有两军杀出,左边丁奉,右边徐盛,并合蒋钦等三路兵马,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将关羽困在核心。
  关羽手下兵马渐渐消疏。
  等到杀至黄昏,关羽遥望四山之上,皆是荆州士兵,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不住。
  关羽军军心尽变,皆应声而去。
  关羽喝止不住,部曲只剩三百余人。
  杀至三更,正东上喊声连天,乃是关平、廖化分两路兵杀入重围,救出关羽。
  关平道:“军心乱矣,必得城池暂屯,以待援兵。麦城虽小,足可屯扎。”
  关羽从之,催促残军,前至麦城。
  ……
  荆州城侯府之中,荀粲指着地图上的麦城,不由疑惑道:“叔父欲生擒关羽乎?”
  吕蒙抚须,只是淡淡道:“奉倩有何疑虑?”
  荀粲摇了摇头,道:“关羽虽然骄傲自大,然极为忠义,想要令他投降,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
  吕蒙心中赞同,正欲说话,此时南楚丞相孙权却是亲自来到了荆州,他得知威震华夏的关羽已经被吕大都督困于麦城,不由大喜,准备亲自擒住关羽,来给自己晋封吴王造势。
  孙权看到荀粲时,觉得这个少年面相很是和善,一眼便让人感觉是老实人,他不由问道:“子明,这位少年俊才是何人?”
  吕蒙据实回答道:“丞相,此乃荀粲,表字奉倩,出自颍川名门荀家,来南楚游学。”
  孙权听到“荀粲”二字,却是心中暗喜,陆逊、诸葛瑾、吕蒙三人都私下里向他强烈推荐这个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说这个少年当真是天下奇才、舌辨之才、麒麟之才……
  不过孙权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原来是出自名门荀家,那公子榜首,荀家六郎与你什么关系啊?”
  荀粲不卑不亢道:“正是在下六兄。”
  孙权心中惊奇,竟是荀家嫡系,他一点也不介意荀粲的六兄是为曹魏效力,这和诸葛瑾的亲弟弟诸葛亮为蜀汉效力一般……
  孙权倒是很想将这荀粲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他想到自己的小女儿的孙鲁育似乎还未婚配……
第八十九章
生擒
  孙权正与荀粲谈话时,却听探马来报,说是关羽奋力让一部将杀出重围,往上庸方向去去了。
  孙权那俊朗不凡的脸上出现一丝忧虑,忙向吕蒙询问道:“子明,关羽此是何为?”
  吕蒙正欲回话,不由又剧烈咳嗽起来,用丝绸手帕捂着嘴,他示意荀粲向孙权解释。
  荀粲对孙权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为人礼贤下士,亲厚温和,不愧为南楚实际的领导者,说起来孙权现在的年纪也不过才三十又七,正值春秋鼎盛之年。
  孙权担忧的望着吕蒙,不由慰问道:“子明的身体还好吧,日后孤成大事还需子明之助呐……”
  吕蒙面露感激之色,只是艰难道:“蒙受主公知遇之恩,身上之病,不过旧疾,多谢主公挂怀。”
  孙权此时才放下心来,又对荀粲道:“荀公子可知关羽此番举动是为何?”
  荀粲很是温和的回道:“丞相,关羽此不过是派人去上庸求救而已,不足为虑。”
  孙权惊奇道:“哦?若是关羽求来救兵,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啊。”
  吕蒙又咳嗽了起来,脸上升起病态的嫣红,此番攻取荆州已了他心头愿望,没有了精神支柱的他病来如山倒。
  荀粲很耐心的解释道:“上庸守将刘封,原名寇封,乃刘备假子,与关羽素有罅隙,必不出兵而救,若是出兵,丞相可在必经之路上设伏,消灭援军,而后奇袭上庸,无论如何,丞相已立于不败之地矣。”
  孙权微笑了起来,不由赞叹道:“公子之谋堂堂正正,可谓高明不已,孤便令人依计而行……对了,公子可曾婚配?”
  荀粲脸上带着惊愕之色,只能回道:“我年不过十三,且尚未加冠,何来婚配?”
  孙权心中暗喜,越看这荀粲越是喜爱,想到他还是颍川名门荀家出身,不由暗暗决定要用婚姻来笼络住这样一个少年天才。
  随后几日上庸果然毫无动静,孙权不由熄了围点打援的想法,只是派人去劝降关羽,使者来报说是关羽愿降,孙权大喜,以为可以收服关羽这员虎将。
  荀粲不由进言道:“丞相,此必是诈降也,请丞相警惕。”
  孙权面露不信之色,他觉得在这样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要是人的话都应该投降吧?
  吕蒙也进言道:“丞相,若是关羽投降,那自是皆大欢喜,若不是,蒙有一计可擒关羽。”
  孙权微微点头,觉得要以防万一,便示意吕蒙说下去。
  吕蒙道:“关羽兵少,若是先诈降后突围的话,必不从大路而逃。麦城正北有险峻小路,他必从此路而去。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彼军至,不可与敌,只可随后掩杀,彼军定无战心,必奔临沮。再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于临沮山僻小路,则关羽必擒也。”
  孙权叹服,脸上露出一种爽快的神色,事实上,他此次的战略目的就是荆州而已,擒关羽只是为了私仇,谁让关羽很狂妄的说“虎女安能配犬子”?
  而荀粲的心中也是极为爽快的,当时被乱棍打出的他是多么狼狈?如今呢,马上关羽就要成为阶下囚,而他则会被孙权待为上宾。
  在深夜之时,探子来报,关羽果然诈降!
  关羽将旗帜和假人树立在城墙上,自己则趁夜突围,就在他自以为得计奔逃之时,约走了二十余里,只见山凹处金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到,为首大将朱然,骤马挺抢叫道:“关羽无信小人休走,称早投降,免得一死!”
  关羽脸上火辣辣的,觉得自己一世英名当真是毁于一旦,他在怒火燃烧之间,拍马舞刀直取朱然。
  朱然回马边走,关羽心中冷笑一声,以为朱然被自己的气势给吓退了,于是乘势掩杀,正追击时,一声炮响,四下伏兵皆起。
  关羽心中骇然,赶紧往临沮小路而走。朱然率兵追杀,一路上关羽原本就不多的几百兵马渐渐稀少。不过令关羽觉得幸运的是,朱然没有追上。
  背后关平赶来,报说赵累已死于乱军之中,关羽心中悲凉之余,却还存着一丝侥幸之心,然而他终究是在别人编织的网中挣扎。
  随行只有十余人,行至决石,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