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书生(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940

  虽然那些小布片的价格贵了一些,但架不住客人们喜欢啊!
  ……
  ……
  听戏自然是要听这几天最火的《孔雀东南飞》,勾栏在民间到底有多受欢迎,从每一场的票卖的一张不剩就能看出来。
  几个规范化的勾栏,除了普通的场次之外,还有贵宾场,女子专场,贵宾场的票价要贵一些,但服务更加周到,夏日提供免费的冰沙和冷饮,至于女子专场,是最近才开设的。
  男女有别,对于女子来说尤其如此,他们不可能和那么多男人挤在一个拥挤的场子里,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是宛若卿,女子之中,喜欢听戏的其实也不少,更加感性的她们,对于类似于《牛郎织女》《孔雀东南飞》这样描写爱情的剧目还要更加偏爱一些。
  李易和小环走进勾栏的时候,就看到不少带着幕离遮住面孔的女子进出,从衣着上来看,不似普通人家。
  如仪今天被世子妃约去了,这几天她们的聚会特别多,柳二小姐自然是日常忙碌,就连永宁都被老皇帝接进宫住两天,无聊之下,只能带着小环出来看戏。
  《孔雀东南飞》是最近的新戏,讲的是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她两三年都没有生育,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刘兰芝回家之后,又遇恶兄逼婚,无奈之下应允嫁给太守的儿子,焦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黄泉下相见”,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夫妻二人双双殉情而死。
  剧目还未开始,便有说书老者先将《孔雀东南飞》用悲怆嘶哑的声音通读一遍。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还没有开始正剧,小环已经抱着李易的胳膊小声的泣不成声了。
  “姑,姑爷,兰芝,兰芝她太可怜了,那个老婆婆,她怎么,怎么那么坏啊!”
  好好的爱情故事,结局不应该是两个人重新在一起,圆圆满满,和和美美的过完这一辈子吗?
  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真的好惨啊!
  李易拍着小丫鬟的肩膀以示安慰,惨是惨了一点,但这也没办法啊,不惨又怎么能感动更多人,不惨又怎么能引起众多女子对于自身地位的反思,生起哪怕是那么一丝反抗封建伦理,反抗封建礼教之心,不惨——这把火又怎么能烧的更旺一些呢?
  都说文人多愤青,一根笔杆子什么都敢写,尤其是写小说和写剧本的,最不缺的就是叛逆者,尺度之大,令人咋舌。
  也不知道这个“无名氏”怎么想的,还嫌最近的时期不太敏感吗,写这种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意,不怕被查水表啊?
  是想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还是想寄托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尤其是她塑造出刘兰芝这样一位,在忠实于家庭义务方面达到女子能做到的极致,但却只能以悲惨结局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暗示封建社会女子的悲惨命运,这让看了戏文的女子心里怎么想?
  李易叹了一口气道:“居心叵测,居心叵测啊……”
第五百二十四章
恳请陛下,赦免长公主!
  景国律法不以言定罪,只要不是作死到煽动造反,写当今陛下和许定远将军龙阳的肉文,又或者是大肆捏造某种目的不纯的谣言,故意抹黑朝廷重臣,一般官府都懒得去管。
  更是因为职业原因,对于勾栏瓦肆这种地方来说,这种尺度还能放的再宽一些,调侃调侃朝廷,喷一喷国家政策,这都是没有人管的。
  甚至于,有些黑心勾栏故意用不实的风闻当做噱头,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
  不过,无论怎么张狂,总也会有所顾忌,就算是真要表达什么思想,也遮遮掩掩的极为隐晦。
  “无名氏”这个家伙很阴险啊,根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写这种戏文出来,明显是要鼓动京都女子的情绪,这背后——要说没有什么阴谋,李易自己都不信!
  听说他昨天又匿名给孙老头投了两个戏文本子,一个叫《西厢记》,一个好像是叫什么《牡丹亭》,这都是在反映青年女子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叛逆现象啊,更深层次的,怕是会激起女子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反思,搞不好一个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就出现了——布局如此之大,这个“无名氏”,到底是何居心!
  作为勾栏的幕后大老板,景国良好公民,景和二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他能传播这种扰乱国家安定,破坏社会和谐的戏曲,让那位“无名氏”奸计得逞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小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听戏,就在隔壁的女子专场,同样是一场《孔雀东南飞》的戏曲正在演出。
  场内几乎座无虚席,不知有多少女子想起了她们曾经那段还未萌芽就已逝去的爱情,幕离之下已经满是泪水,刘兰芝的悲惨命运让许多人产生了不小的共鸣,生为女子,难道她们的命运便注定如此?
  公主殿下是第一个站出来为她们女子说话的,可现在呢,公主殿下被“囚禁”在宫中,连最基本的自由都被剥夺了,公主殿下之后,还有谁会为她们女子着想?
  是维持现状,还是努力去争得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数女子陷入了迷惘。
  ……
  ……
  “这个刘大有,也是有几分才能的。”景帝翻开一道奏章,看了看之后,点头说道。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他之前应该是安溪县令吧?”
  常德点头说道:“是的,刘大有是前安溪县令,数月之前,才被调任京都的。”
  “安溪县倒是人才辈出,前有刘一手,现在又有刘大有,朕倒是没有看错人。”景帝自夸了两句,说道:“朝臣善于决议大事,纵揽全局,难免在这些地方有疏漏,虽然李易早就提醒过朕,但除他之外,居然只有这位刘大有想到此点……,便按照他说的,此法先在京都强制执行,其他州县,力度稍轻,自愿为之,以观后效。”
  说罢,他便开始草拟圣旨,殿外忽然有一道身影走过来,常德张了张嘴,正要开口,那妇人挥了挥手,他便立刻闭上嘴巴,不露痕迹的退了出去。
  景帝拟好圣旨才发现周围的气氛有些奇怪,抬头看时,惊讶道:“皇后怎么来了?”
  宫装打扮,头戴凤冠的美妇人看着景帝,开门见山的说道:“陛下,你打算什么时候把明珠放出来。”
  景帝思忖片刻,说道:“时机不对,怕是还要再让她容忍几天。”
  美妇人皱眉道:“明珠有何错,她只不过是想为天下的女子做些事情,明珠已经很苦了,陛下若是再难为她,臣妾可不答应。”
  景帝道:“朕什么时候难为她了,她每日在晨露殿,有酒喝,有肉吃,除了不能出门,日子过得可比朕要好多了。”
  “臣妾只是想要告诉陛下一句,要是还不放了明珠,到时候可有陛下头疼的。”美妇人再次说了一句话之后就扭头离去,景帝摇了摇头,明珠当然是要放的,但还需再等几日,等到那件事的热度消减下去,会容易许多,此刻提出,朝堂上怕是又会有无数反对的声音。
  ……
  ……
  “陛下,近几日,京都的舆情越发严重,甚至有女子自发的组成一些组织,虽然还未见她们有何举动,但我们却也不能坐视不理。”立政殿,一位监察御史正在向景帝奏明京都城内的某些状况。
  “不是已经准备颁布新的律法了吗,怎会如此?”几名官员皱着眉头问道。
  那名监察御史心中郁闷,暗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怎么知道。
  他也觉得朝廷颁布那道律法之后,京都民心便会稳定下来,那些女子也定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不再激愤,谁成想,事情——怎么越来越严重了!
  甚至于,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女子的问题,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在京都的街头巷尾贴满了小纸条,上面只有短短的几句话,诸如“女子能顶半边天”,“靠男人只能做公主,靠自己才能做女皇”……,女皇都出来了,她们难道是要造反吗?
  当然,女皇只是一个比喻,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京都——越来越乱了啊!
  某个经常殴打妻子的汉子,今天早上在大街上被发现,鼻青脸肿认不出本来面貌不说,整个人只会哆嗦着不停念叨“女侠饶命!”……
  七尺男儿,如今见到女子就下意识的闪躲,这辈子怕是再也振不了男人雄风了。
  某个弹劾过公主的御史,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上到老娘,下到女儿,没有一个人给他好脸色,锅里连饭都没有,好不容易找了两个冷馒头充饥,上床想要找妻子亲热,被一脚踹了下来……
  妻子可是某名门大户的千金小姐,虽然他是一家之主,但地位也就比家中那条狗的地位稍高一些,被踹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那一脚踹的可真疼啊,某御史揉了揉腰,继续说道:“截止今日一早,已有近千名女子联名上书,为公主殿下请命……”
  “公主殿下为国分忧,一时情急,朝堂失仪,情有可原,臣斗胆,恳请陛下赦免长公主!”
  “林御史言之有理,臣恳请陛下,赦免公主!”
  “臣附议!”
  ……
  ……
  在没有提前统一口径的前提下,众多朝臣纷纷走出,恳请赦免长公主殿下。
  韩大儒砍了就砍了吧,谁让他嘴上没个把门的。
  这几天,自家的女眷,时不时的便会在家中消失,不知道在进行什么神秘的活动,妻子对他们冷面相向,女儿干脆就不搭理……
  后来才知道,她们准备组织起来,为公主殿下请命,请求陛下赦免长公主……
  请命之事常见,但古往今来,哪有女子这么做的?
  便是忽略这件事情,这几日家中也乱作一团,要是再不放了公主殿下,这日子,可就真的没法过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
女子联合会
  “赦免长公主?”
  景帝看着下方的群臣,目光微凝,说道:“明珠虽是长公主,但金殿行凶,若是不重惩,怕是不足以平民心啊!”
  被御史台推出来当代表的那位御史心中暗暗发苦,陛下这是用他们之前的话在打他们的脸啊,但此时,他也只能硬起头皮,说道:“当日之事,百官都亲眼所见,乃是韩大儒有错在先,身为臣子,怎可对公主殿下不敬,公主殿下一心为国,一时冲动,其情可原……,何况陛下已经对公主做出了禁足的惩罚,臣以为,若是再因此重惩长公主,怕是会寒了那些一心一意为国臣子的心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9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