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重生](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45


肖云抬眼看了看身边少年,轻声一笑,“要不中午一起吃个饭,黄河路如何?”
93年的黄河路美食一条街正是生意开始走向兴旺的时节,餐馆越开越多,天南地北应有尽有,特别是生猛海鲜类奢侈菜肴,针对的顾客就是那些在沪市一夜暴富的炒股赢家,算是金融界里一个相当有名的交际中心。
正聊着突然约去吃饭,陈远鸣就知道对方是想跟自己谈些不适宜在大户室里说起的话题,当然从善如流答应了下来。
收了市,三人一起向黄河路走去。这时肖云也知道了陈远鸣的怪癖,跟他出行从不带车,一般都是步行。一路上倒是见了几张股市里常见的熟面孔,更多则是带着同样嚣张气焰的暴发户,清一色的油头墨镜,金链皮衣,还有几个不顾2月天的阴冷空气,站在马路上就掏出砖头机大聊特聊。
这时代的移动电话,也就是所谓的“大哥大”已经风靡上海,基本都是摩托罗拉3200,市价就超过了2万,黑市更是5、6万才能入手。机身净重足有一斤多,待机时间只有短短10个小时,加之通话质量奇烂,基站又少得可怜,性价比简直惨不忍睹。就是这样的玩意,还能成为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
陈远鸣收回了嘴角的一抹苦笑。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在移动通讯业上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如果能够入主这个领域,等待他的将是无法衡量的财富。但是如今从头做起,未免起步有些晚了,1992年华为产值估计就已经过亿,他们的团队具备何等能量,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
胡乱想着事情,陈远鸣跟着肖云一起步入了一家酒店,在二楼包了个临窗的雅间。随意点选了几个最近时兴的菜色,泡上龙井,谈话终于传入正题。
“远鸣啊,看你刚才对我那番话不置可否,心里是不是也有什么打算?”肖云先开了话茬,这个问题他刚才就想问了,虽然没有直说,但是陈远鸣似乎并不反对自己撤资离市,是不是最近这一片繁荣在他眼里也险境环生了呢?
预先知道点风声并不奇怪,如今的股市靠的就是政策支持,越是体制内的,越是容易获取利益。但是陈远鸣的古怪并非在此,而是那种能够精确到日的操盘,知道大势可能会提前退出,也可能会在利好时提前入市,但是这小子却次次都选在了涨跌前的关卡,卖就要卖在最高点,买就要买在最低点,这是个什么概率?似乎股市K线图在他眼里不是线条,而是标注了日期的银行账户。这种绝非是来自政策前瞻,而是一种更为奇妙的能力,所以称他为股市天才,半点也不为过。
陈远鸣抿了口茶,“是啊,原计划2月中旬就要抛了吧,本来还想给肖大哥一个提醒,没想到这次您比我知道的都早了。”
果然。肖云在心底叹了口气,他其实是想坚持到2月下旬呢,如今看来,自己北上的行程也要提前了。
“你也听到消息了啊……这次大会一开,上面就要变天了,老爷子那边已经下了严令,让我赶紧撤退。”
大会?陈远鸣一怔,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这是说3月的人大会议吧。如果按照这个作为起点,倒也不算错。在这届上台的可是后世鼎鼎有名的铁腕总理,93年中的宏观调控16条,立竿见影就遏制住了海南的房产热,随后就是近两年的熊市。94年的停发新股、政策救市,95年3.27国债期货风波,一直到97年经济软着陆后股市才逐渐回暖。在这漫长的几年中,除了极短暂的上升行情,来来回回都是暗潮汹涌,哪里还是正常人可以涉足的地界。
明白了对方的原因,这个结果就合情合理了。陈远鸣笑了笑,“老爷子说的不错,这几年我估计也要另谋出路了。肖大哥你有什么打算呢?”
听到这话,肖云眼神就是一动,随即又无奈的摇了摇头。“我想了挺久,最后还是决定回老家吧。东三省是我们家的根基所在,这几年裁军搞得沸沸扬扬,底下不少军工厂都开始想法子另谋出路,我这笔款子还是要烂在锅里才行啊。”
一听这话,陈远鸣哪还不知对方那一摇头的含义。军工确实是军方大佬们的囊中之物,合作对象自然不会选一个连身份底细都不清楚的外人,就算肖云有心,他陈远鸣也插不进军转民序列。不过想归想,对方长久以来的照顾却实实在在放在明面,而且军工这个行当嘛……
心头一跳,陈远鸣突然皱起了眉。对啊,他怎么没想到呢!
指尖敲了两下桌面,陈远鸣突然抬起了头,“肖大哥,不嫌弃的话,能说下你们那边军工厂的军转民主要集中在什么产品上吗?”
肖云眉头一皱,这话也不是不能说,但是说出来还真有点丢人,犹豫了片刻,肖云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还能是什么,不过就是自行车、家用电器之类的东西,还有些心野的想搞汽车,但是钱投了不少,到现在也没听到个声响。”
陈远鸣笑了,“这可没法体现军工的优势啊。”
怎么不是呢……身在这个系统之中,没人比肖云更了解上面那批大佬们的心思了。脱离市场太久,几乎都是一头热看到什么赚钱就投什么,生产线开了一条又一条,赚钱的却没几个。销售、管理上更是一塌糊涂,把本来很有实力的厂子弄得民不聊生。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空有技术不错,投向哪个方面,就连他也一头雾水呢。不过听陈远鸣这话……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吗?”
“成熟的想法还谈不上,但是军转民嘛,说到底就是把军工的长处、强大的科技力量应用到民用产品上,彩电、冰箱、自行车哪个人不会做?产业链又竞争不过民营,自然就败的一塌糊涂。但是军工也有军工的优势,品质过硬、技术领先民用不止一个台阶,如果能把这个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呢?”
肖云慢慢坐直了身体,军工的优势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同时限制也太多,一些军用技术想要往民用发展,面对的不止是政策,也不止是理念,还涉及到很多精密的细节,所以方向才更加至关重要。万一选错,付出的代价会远超于一切民用生产线,甚至关系到了一间军工厂的存亡。但是与之相反,如果成功了呢?
看到对方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陈远鸣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扔出了答案。“我觉得移动通讯是个很好的投资方向。”
移动通讯……听到这词,肖云愣了半天,没反应出这是个什么玩意。一直坐在旁边的肖君毅却轻笑了出来,“要做大哥大?”
这俗称一出,肖云顿时明白了过来,随之眼睛就亮了起来。是啊,如果是这种移动通讯,军方确实非常熟悉,任何地面战争、航空、航天都离不开通讯。战地移动电台、军方独立通讯波段,在无线电、卫星信号的运用上,军方完全拥有一套足够成熟的系统。甚至就他所知,大哥手下就有个专门制作无线电发号机的军工厂,技术相当过硬。
“可是大哥大这东西,是需要民间通讯网的吧?”然而并未马上被冲昏头脑,肖云提出了最关键的一点。如今民用移动通信网并不完善,就算是大哥大也只是几个大城市拥有基站,如果要自己铺设基站,还要跟来自国外的先进技术竞争,这个压力未免有些太大。
陈远鸣却摇了摇头,“不是大哥大,应该说是……呃,一种座机电话的延伸物。可以使用市话的无线网,但是又能像大哥大一样,可以带出家门使用。”
没错,陈远鸣所想的,就是风靡后世十数年的一种神器:小灵通。
和真正的手机通讯信号不通,小灵通本质上还是市话的一种延续,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缺点,但是在1996年至2006年这十年间,小灵通几乎制霸整个中国移动通讯市场,这年代可还没有联通、移动这种庞然大物,走在政策边缘的小灵通就是靠着物美价廉和操作性强占据了中国市场。
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种技术其实是从日本传来的,早在93、94年就已经研制成功,但是在日本并未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96年落户中国后才开出丰硕的果实。也就是说,这种技术已经可以被民用掌握,那么军用呢,估计只是一张窗户纸的问题吧?更别说军用品的质量,再生出个中国的诺基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座机,市话,无线,大哥大……”几个词在肖云嘴里翻来覆去,他的心确实热起来了,中国的座机现在有多少?未来又会有多少?如果真的做成了这笔买卖,那可不是单纯的几笔利润,而是一套闪亮亮的金光大道啊!
桌上的饭菜已经放的冰凉,但是激流在胸腔内沸腾,小小的雅间似乎都刮起了一阵狂澜。看着面前一大一小聊的起劲的两人,肖君毅深深呼出了口气。这才几句话?!如果这件事真的弄成了,小叔又该怎么对待面前这位少年,甚至自己的家族呢……
这小家伙,太有意思了!
第37章
惊蛰
当天下午,两人坐在雅间里聊了整整三个小时,饭菜都热了好几次,还错过了下午的开盘。晚上回到家后,肖云直接拨出了一个长途,联系上了自家大哥。
“跟市话驳接的移动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比实际还要低沉两份,透出一股威严。
肖云不由自主点了点头,续而答道,“没错,就跟野战时用的无线电机类似,但是接受频道更单一,而且对通话质量要求未必很高。”
肖家一门将星,对于这些基础方面的东西自然是一点就通,那边很快就领会了肖云的意思,“这种技术的话,可以试试。”
“没错。”肖云声音里透出一股兴奋,“按照军方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东西理论上应该不难造,就是造型和大小需要考量,今天我跟陈远鸣聊了一下午,他还在纸上画出了几个设想的电话雏形,等到我整理好手头股市上的事情,就马上飞回沈阳!”
“这么快?你开始不是说要呆到月底吗,股市处理的如何了?”
“陈远鸣说他2月中旬就要撤资,在股市行情上他从未错过,我看是马上就要到高点了,早两天晚两天区别不大。”
“嗯……”对方沉吟了一下,“那行,10号左右回来吧,我跟几个相关部门研究一下,到时坐下来一起谈谈。如果可行的话,可以上马这个项目。”
“不,大哥,不是上马项目。”肖云断然拒绝了这个方案,“是由我牵头注册公司,建成以科研为主体的实体单位,分管经营和销售。厂里只能安排生产,不能涉及其他。”
“呵,口气不小啊。”
电话那边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是威压更胜,肖云吸了口气,寸步不让。“没办法,就军工厂里那个制度,我实在没法信任。而且军工和民用必须分离,否则摊子做大了,被上面摘桃子的事情还少吗?”
“你这可是挖国家的墙角!”
“哈哈,总比那些顶尖人才去研究怎么做冰箱压缩机要强。这墙角我还真就要挖了,这不是一竿子买卖,是个能够撬动整个中国的大事业。现在中央还没有真正涉足这个领域,但是上面真不会管吗?那可是通讯,是国之重器,不容人染指太久的。所以现在就要做大做强,把自己放在没人敢轻易动弹的位置。”
“……想得可真远,老四,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听自家大哥这样淡淡一提,肖云突然觉得有点脸红,是啊,这些不少都是今天下午跟陈远鸣讨论出来的,让他一个人,真没法想这么长远。只是对方才几岁,自己又有几岁,真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定了定神,肖云露出了丝苦笑,“照实说,整个点子都不是我的……”
“那个叫陈远鸣的小家伙?”
“是啊。以前我只觉得他是个炒股的天才,但是现在看来,他的眼光不止能用在炒股上,其实他真的是个挺好的合作伙伴……”
“我知道你的意思。”对面打断了他,不容质疑的说道,“但是那个小家伙不可靠。我之前已经让人查过了所有军政商世家里,根本就没有这号人物。年龄不对、身份不对、态度不对,这不是目前咱们能用的人,特别是涉及军工。”
肖云无话可说,他确实知道,所以今天跟陈远鸣聊了一下午,也没有牵扯丝毫合作的意向,在这上面他真做不了主。甚至就算知道了陈远鸣的真实身份,依旧没用。这是块大蛋糕,但是陈远鸣的资金却已经庞大到能够包揽整个项目,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如果用军工搞通信,那么肉只会烂在锅里,不会放到外人手上。
对于这个事实,陈远鸣可能也清楚无比,所以今天下午他也没提半句合作,没给自己难堪。这孩子太通透,太世故,不该说的事情,他绝不会乱说。
但是也正是因为对方这个态度,让他更加的内疚。这技术真的必须军工吗?恐怕未必,如今技术换代如此迅猛,只要找个足够靠谱的合伙人,几年内就能拉出摊子,但是陈远鸣二话不说把东西让给了自己,这份情他必须承。
犹豫了片刻,他终于还是开了口,“不注资、不参与,但是利润必须给他一部分,否则我于心有愧。就算是……技术入股?”
对面也沉默了一会,“分红理论上可以,这个我要跟老爷子,还有相关的人士谈谈看,但是前提是不涉及核心管理层,如果上市的话也没有控股权,额度不超过5%。”
肖云稍稍松了口气,5%听起来不多,但是如果变成价值几亿的产业,就是个不小的数字了,而且只要公司不倒,就一直能拿到,也算还了点人情。敲定了这件事,又跟大哥闲聊了几句,肖云挂上了电话。不管怎么说,下一步他终于有了目标,也有了充足的干劲,剩下就是努力实践了。
想了想,肖云打开房门,向另一间客房走去。自从搬到这边的饭店,他就给肖君毅定了个单间。上海实在是寸土寸金,就连肖君毅的母族刘家这种身家,最后也没能留下祖产,建国后房子统一划归国有,只留下静安别墅里的一个小套间,实在也是老太太故土难离,不舍得离开。但是那房间还不到30平,一个人住都有点够呛,所以来上海也只能凑合在外面租房,就这一点来说,还是北京更舒坦啊……
敲了两下门,不一会房门就被拉开了,里面站着的青年诧异的挑起了眉。
“怎么,不欢迎?”肖云沉声问道。
那双桃花眼马上眯了起来,露出一个笑容,“小的哪敢,叔叔您里面请嘞~~”
没好气的瞪了眼打花枪的侄子,肖云推门走了进去。只见房间内灯火通明,电视没开,相反书桌上摊着一堆书籍。
“哟,少爷你在学习啊,难得难得。”看到书桌上摆着的内容,肖云忍不住笑了,听大嫂说这死孩子今年期末考得不错,没想到来上海还能加班加点,这就比较稀奇了。
其实论起头脑,肖君毅是真不笨,但是由于从小老子就在东三省公干,出生时身边够岁数的长辈基本都下乡再锻炼去了,这孩子就被长辈宠的有点没边,还是老大家的幺子,老爷子想揍都要掂量着老妻和长媳的面子。
后来动乱结束,家里升官的升官,下海的下海,更是没时间管教孩子,结果这小子就养成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性,跟纨绔子弟也相差无几了。虽然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成绩一直挂在中游,从没好好学过。但是这次……肖云笑了笑,他还真就抓住了这小子的脉门。他太骄傲了,那一代同辈里成才的很少,他的身家和学历都算得上数一数二,自然有骄傲的本钱,但是放在陈远鸣这边,就完全不够看了。
16、7岁时一般人能干出点啥名堂,至多也就是拉帮结派,打打群架,闹点小事罢了。但是陈远鸣这家伙硬是一年时间就赚出上亿身家。如果硬说股市是运气,那么今天下午就是彻底的天赋,这东西没人能赶上,但是对于某些不服输的人而言,就成了前进的动力。
瞟了站在旁边的侄子一眼,肖云晃悠着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怎么样,中午开心吗?”
“我好像都没插上话嘛。”肖君毅满不在乎的坐在了对面,但是桃花眼中却没什么笑意。
“哟,还生气了?你可够主动啊,我本来想找远鸣单聊,都能被你插进一脚来,听了一下午还不过瘾?”
看着侄子的表情,说不暗爽那是假的。这小子跟过来不就是想在见见那个让他耿耿于怀的小家伙,没想到谈的事情他完全插不上嘴,整个下午基本被无视的一干二净,对于个天之骄子来说,打击可有点大了。
肖君毅撇了撇嘴,没有搭腔。不过能看出他并不是完全的排斥,只是需要点……调整吧。肖云笑了笑,也不再深究这个问题。
“不过今天该听不该听的,你都听了,过几天我就要离开上海,回到沈阳搞这档子事情去了,你打算怎么办?要跟我一起过去吗?”玩笑开了两句,还是绕回了正题,没错,家族企业就要有家族的样子,作为家里唯一正经商学出身的,肖君毅是辅助这件事的不二人选。刚开始创业,就算底子再厚,事情也有一大堆,把侄子带去磨练一下总是好的。而且那边可是他爹的天下,在老子眼皮底下也容易管教不是?
肖君毅沉思了片刻,却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
“怎么,学校里不让?我记得大四就是实习了嘛,出来干点事总比闷在象牙塔里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