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重生](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45


“什么?”欣喜顿时冻住了,眉峰耸起。
“在你的主场里,玩来玩去也不过是任人宰割。”看着对方微微握紧的手指,陈远鸣摇了摇头,“游戏是不能玩了,不过你说的,我会考虑。给你一些时间,也给我自己一些。等到想清楚了,我们再来继续。”
“你……”肖君毅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觉得面前那人像是松脱了什么枷锁一样,不再局促紧绷,变得更加舒展,也更加让人挪不开视线。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是似乎……也不坏?
“行了,别忘了这是在哪儿,该吃午饭了吧。”从沙发上捡起了自己西装上衣,陈远鸣随意把衣服搭在臂弯,“我先下去了,你……收拾收拾吧。”
说完这句,他转身就离开了房间,向楼下走去。看了看对方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的残局,肖君毅摩挲着手里的木杆,轻轻笑出了声来。
第133章
近乡
那天中午,陈远鸣留在肖府用了顿便饭,地道的上海家常菜,其中有两道还是刘兰馨亲自下厨烹饪的,味道相当可口。饭点时肖云也从公司赶了过来,蹭了顿饭,顺便把陈远鸣拐到了安信总部,一起协商关于掌上电脑和手写板的投资问题。
安信如今的分家已经势在必行,小灵通这个大锅里揉进了太多方面的力量,不论是资产还是股份都颇为复杂,新开辟的线路如果再沿袭这种模式,估计就要出现大问题了,因此不论是肖云还是肖君毅,对于新部门的独立都相当上心。同时两个项目的研发和投产也急需大笔资金支持,知根知底的陈远鸣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这两项技术的发展潜力陈远鸣也相当看好,双方一拍即合。
最终一个简单协议在草拟中成型,从安信总部分出一家名为鸿商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公司,以商务办公为研发核心,公司注册资金1.8亿人民币,陈远鸣个人投资1千万美元,获得12%的股份。
当然,这只是高层们的先期口头协议,具体还要下面法务们仔细去商谈。忙了一下午,这次肖云提出一起吃晚饭的邀请时,陈远鸣并没有拒绝。这顿饭吃的相当随意,虽然上午刚刚来了那么一场,但是作陪的两个小家伙谁也没露出破绽,表现的老神在在,让蒙在鼓里的肖云更加放心了几分,没过几天就又转回了安信总部。如今小灵通业务正在打通南方重镇上海的关口,跟邮电部旗下新成立的电信总局掐的火热,新一轮的利益分配已经开幕,他这个总指挥还要现场坐镇才是。
这边盯梢的人离开了,按道理说肖君毅该有所行动才对,但是毕竟是在家门口,又答应了给对方“想清楚”的时间,他心中那股火热的急迫感就暂时压了下来,化作了满满的工作动力。恰逢新公司开始筹办,被小叔塞了一堆艰巨任务,又要兼顾君腾的业务发展,他自然也不敢托大,一心埋入了工作之中。
曾经在陈远鸣面前说的那些话绝非作伪,一步步从肖家大集团中独立出来,在白地上建起属于自己的城池,已经成为了肖君毅最大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为了陈远鸣,更是为了自己。在这个四九城里有太多巴望着庇荫的二代子弟,但是他肖君毅绝非其中之一。
忙了小半个月,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突然传入了耳中,陈远鸣回乡了,比预料中提前了几个月,就这么撂下了创意园这个大摊子,直接飞回了故乡。这是不战而逃,还是缓兵之计?肖君毅根本没有料到陈远鸣会走的这么干脆,心中顿时像打翻了调味罐似得,酸甜苦辣不一而足。然而还没来得及发酵,一个电话就追了上来。
“抱歉,家里出了点事,赶时间先走了。鸿商那边你跟小唐联系就好,有什么事也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相当沉稳,肖君毅悬起的心脏噗通一声就落回了原位,“严重吗?老爷子有几位属下在二炮任职,如果需要的话……”
“没那么夸张。”听筒里传来了一声轻笑,“只是亲戚那边的一点小事,正好铺垫也快完成了,就先回来运作一下。”
对方答得坦然,肖君毅自然也不好再去寻根问底,不过轻轻顿了下,一抹笑意就抑制不住的滑上唇角,“你能专门打电话来,我很高兴。”
听筒里的声音消失了一刻,再次出声时,却似乎带上了点窘迫,“嗯,也不是什么大事,那我就先挂了,回头再聊吧。”
“好的,回头再聊。”
这通电话来的匆匆,去的同样匆匆,但是肖君毅却嗅到了其中蕴含的一些味道。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撂,他长长伸了个懒腰,没关系,这些时间,他还等得起。
放下电话后,陈远鸣深深呼出了口气,刚才那句跟调情无异的话确实有些出人意料,有多少年没经历过这种把肉麻当有趣的场合了?轻轻摇了摇头,他把话筒叩在了座机上。
“老板,准备今天回去吗?”一直站在身边的张刚开口了。
没错,陈远鸣这次回家,并没有直接返回父母家中,而是把车开到了位于城东的美华苑,这时距离1994年下达深入开展房改政策才过去不到一年,市内别说合适的别墅,连商品房都少得可怜。去年年末这个小区才正式落成,算是市内最高档的住宅区了,只有十几户独栋,联体的小两层结构,一门两户,单户建筑面积还不到150平方米,他直接买了个独栋打通房间简单装修了一下,最近刚刚能入住。
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别墅,估计只有等新区那边的投产大致完成了吧。常年出门在外,对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早已记忆模糊,但是脑海中的印象始终如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型国有厂矿,街道两边都是隶属于各个厂子的家属楼、学校和一些零散的民用设施。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他的家乡在近十几年间几乎保持着一种相同的步调,缓慢、稳定,也步履蹒跚,曾经“共和国长子”的辉煌称号反而成为了牵制脚步的锁链,让这个城市始终带着一种骄傲但是垂暮的气息。
满世界跑惯了,现在回到家中,却不由产生了一丝近乡情怯。只是这次无论如何,都该摊一摊牌了吧。
轻轻叹了口气,陈远鸣点了点头,“回吧,也该回去了。”
张刚没有感到意外,早在半年多前,他就被陈远鸣派到了这里,就近保护他的父母。跟自家老板没有半点相似之处,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就像中国任何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言一行都带着纯粹的小市民风范,有着种质朴憨厚的气息,跟陈远鸣几乎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面对这样一对父母,想要坦白自己现在的事业规模也不太容易吧?张刚心中不由暗自揣测,就算是现在这个小独栋,对于自家老板而言也是不折不扣的锦衣夜行,这是想暂时过渡呢,还是另有打算?
不过他也明白这不是自己能够多嘴的事情,简单收拾好车,他就载着陈远鸣来到了轴承厂的家属小区,这时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家家户户都在煮饭烧饭,院里也停满了自行车,根本就容不得一辆大切诺基从容的驶进去,陈远鸣也不在意,直接在院门口下了车,跟张刚打了个招呼,就独自走进了小区内。
新家的地址母亲在电话里已经跟自己说过无数遍了,甚至还给自己寄来了两把钥匙,现在估计闭上眼都能摸到地方,踏过三楼阶梯,他终于站在了那扇防盗门前,按响了门铃。
“谁啊?”房间里传来了一个带笑的声音,“等等,马上就来了!”
随着一阵琐碎的开门声,一张带笑的脸庞出现在陈远鸣面前,比前年看起来似乎还要年轻一些,虽然皱纹依旧,但是发色乌黑和面色红润,有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健康气色。
陈远鸣笑了笑,“妈,我回来了。”
面前那妇人愕然的长大了嘴巴,过了几秒才猛然回过神来,一把推开了防盗铁门,差点都撞在了陈远鸣身上。
“豆豆!孩他爸,豆豆回来了!”
这声喊大到整栋楼都清晰可闻,随着一阵哒哒的硬塑料拖鞋声,陈建华几乎是跑着奔了出来,直到门口才猛然站定。看着又长高了好多,几乎变了个人似的儿子,他张了张嘴,半天才挤出句,“回……回来了?”
这种发自内心的惊喜是绝对无法隐藏或改变的,一瞬间,情怯就化作了乌有,陈远鸣笑了笑,“是啊,爸。”
这时楼道里旁边两家也推开了门,还有个声音好奇的问道,“王姐,怎么了?”
“没,没啥!”王娟脸上顿时一红,这时她才觉出刚才那一嗓子有多大声,有点窘迫,却又不无自豪的说道,“就是儿子回家了……呵呵,远鸣,这是你小张阿姨,快打个招呼。”
看着自家老妈不自觉的用上了七八年前那种口吻,陈远鸣笑了笑,从善如流。“张阿姨好。”
“好~好!”隔壁的张华也三十出头了,闺女都会打酱油了,但是今天被这个年轻的大小伙子一喊,却不由老脸一红,“王姐你家儿子都这么大了,长得可真帅气啊。”
“看你说的!”嘴上客气着,王娟脸上早就笑开了花,“今天就先不聊了,等明天咱们再慢慢说……”
说着她一把就拉住了陈远鸣,像是怕他逃跑一样把人往屋里拽去。
“应该的,应该的。”张华当然也明白对方的心思,乐呵呵的答道,“儿子好不容易回来,就该多聚聚。小陈也你是的,多回家看看父母才对嘛,总是在外面跑多累啊……”
只是这番话有一半没被人听进去,对面的铁门和木门哐哐两声接连关上,张华哑然失笑,随手也关上了门。八卦闲谈这种事情,恐怕也要择日了。
关上了房门,陈远鸣彻底站在了新家内,王娟已经慌手慌脚的拿出了拖鞋,还是一双新鞋,恐怕是一直摆在鞋柜里,等着自己回来穿的吧?
伸手扶起了母亲,“妈,我自己来就行了。”
陈建华这时似乎也回过了神来,脸上又恢复了往日那种面无表情,开口说道,“怎么回来之前也不先打个电话!这才周四,你们单位就放假了吗?”
“哎呀你这人怎么总这样!”一巴掌打在丈夫胳膊上,王娟冲陈远鸣笑了笑,“豆豆你先坐着,妈再去加两个菜,咱们也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被老婆拍的脸上一窘,陈建华干咳了一声,背着手向里面的饭厅走去,可能是这两年当了个小队长,居然都能显出点官威了。
看着父亲的背影,陈远鸣轻轻舒了口气,换上拖鞋,也跟着走进屋去。
第134章
衣锦
这间新房也是现今最流行的户型,两室一厅6o平米初头,家里没什么装修,只是在地板上贴了一层浅色瓷砖,为了保持地面整洁,还要专门换了拖鞋才能进屋。不过地上每一寸瓷砖都光洁如镜,能看出来是花了大力气维护的。
跟着父亲的脚步,陈远鸣在屋里简单转了一圈。由于是厂里建的第一批新家属院,房间的结构比想象中的还要局促,三个屋子大小相仿,那时可没有什么大客厅小卧室的说法,主卧反而比客厅都要大些。
次卧虽然没人住,但是收拾的相当清爽,看着摆在房间角落里的那张小床,陈远鸣不由微微一笑。家具可以添,但是床还是原来的老床,显然是没舍得扔,不到1米7的窄小木板床,如今自己再睡上去,怕是连腿都伸不开了吧。
陈建华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点,轻轻咳了一声,“你回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等周末我跟你妈去家具市场逛逛,给你换个新铺……”
“不用……”
陈远鸣刚想说什么,陈建华的双眼就是一瞪,“怎么?这次还不准备回家住?一张床而已,咱家还是买得起的!”
陈远鸣笑了笑,没再说话,跟着父亲一起回到了客厅。原本客厅里就只能摆下两张小沙发和一个玻璃茶几,如今再把餐桌也支开,屋里就顿时就转不开身了。往常陈建华夫妻俩也不过是在厨房支个小桌子吃饭,今天儿子回家,哪里还管那么多。
坐在这样一个拥挤狭小的客厅里,陈远鸣看着母亲手脚麻利的往桌上端菜,除了花生米和凉拌猪耳朵,还炒了一盘笋瓜肉片,一盘鸡蛋西红柿。三碗匀过的面汤,四个雪白的大馒头,盘盘碗碗都要冒出尖儿来。东西不多,但是胜在情真意切。
陈建华也不知从哪儿摸出了一瓶白酒,不是自己让人送回家的五粮液,而是42度的杜康,一人斟上了一杯。王娟满面喜气的坐在桌边,看到丈夫拿出的酒,对着儿子就是一通埋怨。
“豆豆啊,你送回来的酒真是太贵了,那次请小张她家那口子吃饭才知道,这五粮液居然要百来块一瓶呢,喝得我们直心疼。我跟你爸都攒着准备过年过节时送领导了,你也是,花钱也不能太大手大脚,出门在外不容易,你爸哪用喝那么高级的酒,抽那么高级的烟,浪费啊!”
不过只是嘟囔了一句,她就开开心心的往儿子手里塞了个馒头,“怎么样?这次回来是准备在家里发展了吧?我都打听过了,百货楼那边的铺面3万块就能买到手,5o多个平方呢。等你回来盘个铺面,咱们也能好好在家干!你寄回家的那些钱妈都给你攒着呢,都快15万了……这次你不会再走了吧?”
话中的殷切之意哪里还听不明白。这两年陈远鸣每月都往家里寄回5千块,逢年过节还有额外的开销,但是本意绝非是让父母攒着生利息的。笑着摇了摇头,他轻声说道,“暂时会在家里停一段时间吧,也在这边投资些生意,但是长远还很难说。”
听到这话,陈建华的眉毛就皱了起来,王娟眼中露出了点失望,但是马上就又振奋了起来,用眼神止住了丈夫跳起来训话的冲动,笑眯眯的转过了话题,“先不说这些了,赶紧吃饭!先吃饭!”
知道父母并没有死心,陈远鸣也笑了笑,从善如流的举起了筷子。王娟的厨艺相当普通,根本就是个刚刚能入口的水准,早些年家里穷,她又哪来的条件练习这个。不过吃惯了也就那样饭菜,反而多出了一丝怀念。
饭桌上除了王娟兴奋的叽叽喳喳外,父子俩都没怎么说话,陈建华是沉默惯了,酒喝的滋溜溜,看着儿子的眼神也透着股自得,但是夸奖或劝慰的话却说不太出口。陈远鸣则是心中挂记着事情,没那么放得开。
一顿饭吃了快一个小时,等到该洗碗时,王娟硬是把要帮忙的儿子推到了一边,“大男人家进什么厨房啊!快去边儿坐着歇歇!”
陈远鸣也不没坚持,站在旁边帮老妈递递碗筷什么的,一边状似随意的问道,“妈,最近家里情况怎么样?”
“好着呢!”王娟笑得都合不拢嘴了,“你爸最近要评先进队长了呢,听领导说下次提干都有可能,我最近逼着他去上电大,好歹咱也镀镀金,到时候说不定也能混个厂长当当……”
“娟子,跟儿子说什么呢!”
外面客厅传来了陈建华有些恼羞成怒的声音,引得王娟掩嘴一笑,小声跟儿子耳语道,“你爸他最近学的可下劲了,就是班里数他年龄最大、底子又差,现在还愁着呢……对了,你那个成人大学上的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拿到毕业证了?真是正规大学吗?”
这是当年陈远鸣跟母亲说过的,在北京接受成人教育,准备拿大学文凭,才稳住了一直想要催儿子回家的双亲。不过如今陈远鸣也算是人大的校董之一了,早就把这个忘到了脑后,被母亲这么一说,才记起这件事。
“这个不用担心,很顺利。”随意掩饰了一句,陈远鸣话头一转,“那家里情况不错,亲戚们么?大姑、小舅他们还好吗?”
王娟洗碗的手顿时一滞,嘴上也哈哈了两声,“好啊,怎么能不好呢。婷婷在一高学习成绩可好了,据说努力两年上北大都不成问题呢,圆圆也考上了一拖,争气着呢。家里都好,不用担心啦。”
听着母亲敷衍的笑声,陈远鸣在心底叹了口气。是了,不管自己赚了多少钱,这些长辈们的事,还是不会有人告诉他的。这次如果不是张刚及时给自己打了电话,估计几年后他才能知道事情真相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