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7


第十七章
  “头儿,海上船这么多,咱们为啥要守个运粮船?就不能换个别的船队吗?”飘在海上,百无聊赖,自然有人心思活泛。他们都是靠打劫商船为生,最肥的羊向来是运香料、象牙的,运粮的有什么赚头?
  “大当家下令,你哪来那么多废话?”船上小头目冷哼了一声,训斥道,“再说了,船队是那么好劫的吗?之前田鼠儿不就碰上硬点子了,死了四五十个,连大船都丢了。现在还敢跑海的,哪个没点本事?”
  之前田鼠儿带了两条船去打劫商队,结果人没回来,还丢了条船。那可是两桅的大船啊,大当家的气得都掀了桌,把逃回来的统统抽了一顿。后来他也偷偷去打听了,说是那小船队只有三艘船,还都是单桅的小船,但是船上弓弩齐备,围着田鼠儿的船一通打,就把大船给占下了。这听着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好一阵子都没人敢碰三四条船的小船队了。
  结果现在东边突然出了乱子,一直经营倭岛那边的青凤帮不知怎地抽了风,转过头来要来打他们,大当家恨得直咬牙,却也得调兵遣将去防着“沈三刀”的船队,守合浦方向的人就少了,大船也不舍得给,还不如上岸劫个村子来的痛快呢。
  他原本也是打算得过且过,没料到两日前突然传令,让他来拦一支船队,都是运粮船的,一艘大船三艘小船。鬼知道头领发的什么疯,但是差事下来又不能躲,他只好带了人马过来巡海。海疆如此宽广,须得放出好几条小船搜寻,谁知道哪边能碰上呢?
  “让我说,咱们就该分头行事,挑些大船队,咬一两条吃下不就得了?这么等下去,连汤都没得喝了,谁知道能不能碰上那运粮的船呢?”那人不肯罢休,巴巴劝道。
  这也是大实话,唯有劫来财货才能填饱肚子,有金银花销。若是能连人带船拖回去,大当家的还有旁的赏赐。这可是除了登岸劫掠外最赚钱的买卖了,谁不想吃口肥的?
  想到这里,那头儿咬了咬牙:“也罢,四五条船一队,散开了搜寻,碰上船队就围上去试试运气。”
  那种几家联手,船只大小不一的船队,往往有断尾求存的习惯。一旦遇袭,很可能扔下一两条船就跑了,他们带上四五条船,还能吃不下了?
  “好嘞!”“全听头儿的!”“有了钱就去睡小娘!”
  一群海盗全都鼓噪了起来,不打劫他们还出什么海?当然要干一笔大的了!
  原本十来条船的队伍,就地分成了三组,各自撒欢着跑去劫掠了。那小头目倒也记得差事,亲自领了五条船守着,只盼能等来那粮队。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又在海上漂了两日,有个眼尖的叫道:“头儿,那边有船队,是不是就是咱们等的!”
  一群人呼啦啦围了上来,一看就高兴起来:“有四条船不错,一大三小,吃水不浅,肯定是运粮的!”
  那头目更小心些,又眯眼看了半晌,才摸了摸下巴:“还真让咱们碰上了,这可是大当家盯上的,拦下肯定有赏啊!吹号,咱们围上去!”
  等的就是这话,“呜呜”的号角声立刻响彻,船队调转了方向,朝着那小小船队扑去。他们可不讲究什么阵形,一拥而上就能冲的对方四分五裂。吃水这么深的运粮船,还能让它逃了?所有海盗就叫了起来,一声高过一声,比号角还要响亮,长刀乱舞,杀机四溢。
  那头目也抓紧了刀,紧紧盯着商船。现在还不掉头,这让他们冲一下不就散了?呵呵,就这种小粮队,还值得大当家大张旗鼓?几条船就给他吃下了!
  谁料正在此时,一阵鼓声传了过来。不知是多大的鼓,那“咚咚”声若夏日闷雷,一阵强过一阵,敲击的声音也有些古怪,时快时慢,似海上波涛,起起伏伏,连绵不绝。
  随着鼓声,对面船队出现了变化,从大船领航变成了一个品字形,三条小船不远不近,围绕着那条大船展开了阵型。
  那小头目心中一紧,糟了,这是有准备啊!之前阵形,还有船可能脱队,现在则成了小船做墙,大船压阵。这要是冲过去,不论打哪条船,中间的大船都能迅速还击,而若是一条条分开打,他们又没有双桅的大船,还不是要被人揍趴?
  竟然能在海上击鼓变阵,这究竟是个什么船队?不会有官兵压阵吧?难不成大当家为的不是粮船,而是船上的人?一想到这儿,那小头目寒毛都立起来了,一阵懊悔涌上心头。他就不该分兵的,现在人都散出去抢食了,他这五条小船真能拦得住人家?两年前官军纵横海上的场景,他可还记着呢。大炮砸出一个个水柱,巨大的船帆烧成火树,喊杀和哭号震天,就连驰骋南洋的长鲸帮都要退避三舍。
  他不会是遇到了这样的硬点子吧?
  “停!停!别吹号了!”看着那丝毫没有退让,反而朝自己冲来的船队,那小头目赶忙拦住了吹号的,“这船队有古怪,咱们先绕开了!”
  突然被叫停,号手不敢再吹,气势汹汹的冲锋顿时被撒了火儿。几条船上的掌舵人都叫了起来:“头儿,不打了吗?为啥停了?”
  我停下看看不行吗?那小头目黑着脸,瞧向对方甲板。此刻两边人马距离已经不算远了,眼神好的都能看清甲板上站着的人。而那小头目眼中的,就是一排排紧握枪矛,立在船舷边的汉子。距离太远,看不清那些人的神情,然而那肃杀的沉默和反光的利刃,更加让人胆寒。甚至连那鼓声也变了,“咚”、“咚”、“咚”,一声一顿,就像大军前进时隆隆的脚步。
  “见鬼,这群人怎么还不停,难不成真想打过来?”那头目被吓到了。这可不是大船队啊,区区四条船,还是运粮的,也敢穷追不舍?
  然而想是这么想,他却没让船继续向前,而是高声叫了起来:“他们吃水深,跑不快的,咱们先撤,等聚起了人手再说!”
  说着,他亲自掌舵,飞快打了个弯儿,那条贼船像是掠过海面的海鸟似的转了方向。
  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头目的心思,然而对面的阵形和鼓声却给人不小的压力,现在号也不吹了,头目也逃了,他们还傻愣着干啥?赶紧跑啊!于是一伙贼人片刻不肯停,扬着帆一溜烟跑了个干净。
  “可以停鼓了。”看着那些一去不回头的海盗船,伏波挥挥手,“让瞭望台更换旗语,恢复原来队形。”
  她的声音平平,听不出情绪,然而一旁站着的几个人已经兴奋的说不出话了。
  林虎忍不住道:“恩公,咱们这是把贼人吓退了?”
  连接舷都没有啊,只是凭一阵鼓,就把人吓退了,这还是盘踞大岛的恶贼吗?
  伏波却摇了摇头:“这些人为的只是钱财,发现没有把握,自然会退走。”
  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海盗,就没有打逆风仗的习惯,见事不妙逃之夭夭才是常态。吓退他们的也不是单纯的鼓声,而是能随鼓声变阵的船队。这已经是海军的战斗模式了,他们一路练习了不知多少次,才能做到有条不紊。这样的船队面对敌人,抵御攻击的能力自然更强,威慑力也会更大。
  然而话虽如此,伏波并没有放松警惕:“这群人来势汹汹,说不定还有后手。咱们的船队得变变航向,绕过他们。”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运粮船是跑不快的,还是小心为上。
  这吩咐,自然完美无缺的用旗语传达了下来,此刻哪还有不听令的?别说旗舰上那些船员了,就是三家小船上,也是飞快照办。
  李牛兴奋的脸都红了:“老子还从没见过被吓退的贼船呢!那小子果真有两手!”
  “船长,回去咱们再多找些人来操练吧!”立刻有人附和。
  唯有跟着练过的,才知道操练有多管用。他们都是靠海吃饭的,当然是能打的人越多越好了。
  “这是自然!”李牛哈哈笑道,“咱们可不能落于人后。将来大船上,也要多派几个得力的才好!”
  有着想法的,又何止一人呢?三艘船,三位船长都不由自主把目光放在了前方的大船上,比他们高上一头的甲板上,那个身影巍然挺立,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立在了众人心间。
  ※
  这边,海盗船跑了老远才停了下来,船上众人简直一头雾水。有人忍不住道:“头儿,就这么放过那船队了?反正他们也跑不快,要不再集结人马打上一波?”
  反正粮船也走不快,先派人跟着,等十来艘船集合到一处,上前一围,还有什么打不下来的?
  这话不假,然而那小头目却脸色阴沉,半晌也没答应。船多了就能打下吗?万一对方船上有火器呢?而且就算能打,要拼上多少人才能吃得下?到时候别辛辛苦苦打下来,折损太多,大当家又翻脸不认账了。
  过了许久,他才咳了一声:“谁说那就是大当家要找的粮队,寻常运粮船有那般的气势吗?几艘船而已,不必再折腾了,咱们就行再找找,三四艘船的小船队,海上还不多的是吗?”
  这话啥意思,他们刚才找错人了,所以才撤的?然而想想,那些手下又觉得有理啊。谁家运粮船还能这么训练有素,跟官兵似的?硬骨头谁也不想啃啊,就当没看见算了。
  不过有个心腹想的深了点,低声问道:“头儿,万一那真是大当家要的船队,咱们却给放过了,岂不麻烦……”
  那小头目哼了一声:“沈三刀还不够大当家头痛吗?这事就别管了,大不了咱们扯旗走了,上岸随便劫两把,照样不愁吃喝!”
  青凤帮眼瞅着要发疯,说不定罗陵岛将来如何呢。与其一条路走到黑,还不如留点人手,到时候跑路也有底气啊!
  听到这话,旁人也不再废话了。海盗船又一次扬起了帆,在大海上游荡起来。
第十八章
  也许是换航道起了作用,也许是海盗们碰上了别的猎物,无暇他顾,船队一路畅通无阻,顺顺利利回到了位于虾子窝的港口。
  下了船,就要处理这一堆堆的粮食了。两千石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吨,就算是带壳的谷物,也不是个小数目。
  “晚造也还没收,咱们得抓紧时间发卖才行!”林猛是操办上一批粮食的人,对于粮价自然一清二楚,立刻建议道。
  “这么多粮,要卖到什么时候?万一拖到了稻米收割,可就要掉价了。或许可以寻个粮商,按收粮的价钱处理掉?”孙二郎迟疑道。
  他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一来一回花费了太多时间,现在距离晚造收割没剩几天了,光凭自己是很难把这么多粮卖出去,找个粮商收货,反而更为稳妥。价钱低点也无妨,反正他们的进价足够低,怎么也能赚回一倍的利润。
  李牛一听就急了:“好不容易运回来,怎能折价卖了?再说了,商人奸猾,一来二去给你拖点时间,那才要折本呢!让我说就按林小弟的法子,咱们自己卖,就算新稻下来也不必慌张,米粮这东西耐存,今年又遭灾欠收,不怕没销路!”
  两人意见不一,倒是让林猛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由看向了一旁站着的伏波。
  怎么处理这批粮食,伏波自然也是考虑过的,钱还是次要,关键还是利润分配和重组。扫视了三人一眼,她开口道:“既然粮是大家一起运回来的,不如先谈谈怎么分。这次本钱各家都有出一份,利润也当平分。那两成分润,我就不要了,以后卖粮得来的钱,均分为四份,你们三家一人一份,我占一份可好?”
  原本每家要给伏波两成分润,现在四等分,就变成了二成半,看起来是高了半成,但这粮价也是她砍下来的,不但没占便宜,反而让了些利出来呢。
  孙二郎和李牛对视了一眼,齐齐点头,林猛更是没有异议。
  见众人同意,伏波才道:“如此一来,不论粮食如何卖,由谁卖,都是咱们共同获利。既然如此,不妨分工合作。阿猛和李兄分别带一批粮,在沿海各村贩售,价钱定在七钱上下,以物易物为主,尽量多换海货回来。记得,只能在沿海贩卖,不要深入内陆,更不要跟那些有乡绅富户的村落打交道。若是有人问起,就说是船队运粮,万万不能透漏你们村子的消息。”
  这话听得大家纷纷点头,七钱虽说比现在的市价低,但是收粮在即,也得算上粮食本身的浮动。他们的进价低,不论是用小船海运还是用车陆运,都能留下足够的利润了。而今年遭灾欠收,粮价未必便宜,对于不种粮的渔民来说,已经是个极为划算的价格了。
  至于后面的叮嘱,更是保命之法。沿海村子还无所谓,多多少少都跟海贸走私有些牵连,往县城方向走,可就未必了。若是让官府知道他们做这种买卖,说不好会引来麻烦。
  只有李牛嘀咕了一句:“那船队主人呢,要说姓伏吗?”
  这话多少含了些不忿,伏波平静望去:“李兄觉得不可吗?”
  李牛瘪了瘪嘴,却未多言。前前后后跑了两趟,谈了大生意,又打了大仗,如今已经没人敢质疑这位伏公子。但是服归服,连船队名号都要挂在他名下,就让人心里有点别扭了。但是换他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还能怎样?
  没理会李牛那别扭神情,伏波继续道:“海货最好选腌鱼、虾干这种易于储存的干货。若是碰上欠收没钱的,也可以考虑赊欠。”
  这话登时让李牛睁大了眼睛:“赊账?这不妥吧!万一欠债不还呢?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可不能扔到海里!”
  伏波挑了挑眉:“都是海边人家,闹起匪患日子如何,你们不知吗?而且赊账又不是赊给个人,而要按照村落来谈。直接找上村长、族老,有货的直接换米换粮,没有的就预定他们明年的海货。咱们需要收购,他们需要卖出,与其让商贾两头获利,何不咱们自己来呢?一旦赊了账,以后的收货渠道也就有保障了,说不定还能交些朋友。”
  李牛“嘶”了一声,他可没料到还有这样的手段。不是卖粮赚钱嘛,怎么一晃神就变成了真正的商队了?可是偏偏他又找不到反驳的话。如果有人能送粮上门,还管收货,赊账也是预定海货,而非收取高额利息,对于那些揭不开锅的村子可是救命之恩了。这是明晃晃的收买人心,然而钱一厘也没少赚,实在是妙啊!
  孙二郎却多想了会儿才道:“那些糟了劫掠,赊不起粮的村落呢?”
  这话可就问到了点上,伏波看了他一眼,笑道:“有人也行啊。男人可以搬卸货物,女人可以洗衣做饭。将来摊子大了,需要人手的地方也多,用人力换粮也无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