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47

  然而这条路上的人太多太杂,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神像之上,根本没人在乎某一个人的心思。长龙蜿蜒不停,直至庙宇正殿。道士诵经,火盆除晦,唱名祭天,几位头目小心翼翼的抬着神轿,把那座雕像安放在了神龛之中。纱幔垂下,遮住了大半空间,也让那神像愈发的庄严神圣。
  乐老道的确是个专业人士,把一切都烘托的恰到好处,也让所有人如痴如醉,几欲涕零。在把神位摆放妥当后,伏波正正跪在了神像面前。
  那雕刻的惟妙惟肖,跟她这副皮囊像足了八分,然而此刻扬头看去,泥胎垂眸,目中似有神光,也在回望着跪在面前之人。
  她借了邱月华的身躯,借了邱大将军的名号,若是邱晟在天有灵,会不会恼怒哀叹?然而此时此刻,她心中没有愧疚,也无畏缩,相反,她想起了很多很多张面孔。史书里的,电视中的,还有记忆中的那些或是清晰或是模糊的身影,她和每一位先辈一样,出生入死,为的只是“家国”。这两字,承载了多少屈辱,多少执着,多少披肝沥胆的奋进,和多少悍不畏死的豪情。
  而现在,在这个不熟悉的世界,在这个还不算迟的时代,她总能做些什么,扫清心中积郁。为了自己,也为了面前的、身后的无数人……
  弯下了腰,伏波深深叩首,把额头贴在了冰冷的地砖上。
  看着那跪在地上,意外显得单薄的身影,严远眼中噙出了泪花。他原以为自己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一幕了,看不到军门有家庙牌位,受香火供奉。然而现在,帮主却做到了,远在朝廷为军门洗脱冤屈,重新正名之前。
  不,有他们在,有赤旗帮在,又何须谁来“昭雪”?他们继承的本就是邱大将军的遗志,只要他们没有走偏,这声名就足以刻在万万人心底。
  徐显荣错了,军门想要维护的,并非只是朝廷。
  如同伏波,如同身边所有人一样,他也俯下了身,虔诚的跪拜在神像之前。
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听说了吗?将军庙立神像那日,上天显灵了!”
  “等等,什么将军庙?”
  “就是镇海庙啊!邱大将军的庙,赤旗帮那个,能平风浪的……”
  “哦哦哦,我听说过!赤旗帮帮主还能降伏飓风呢,莫不是就邱大将军保佑?”
  “可不是嘛,邱大将军就是镇海大将军,管的就是南海。这次将军庙立神像,天上霞光万里,听说还有好些鱼儿跳出海面,这不是显灵是什么?”
  “那可得找个日子去拜拜……”
  镇海将军庙建成的消息,可不止是让赤旗帮里的帮众欢喜,连带附近的渔民、百姓也都听说了消息。什么盖庙时风雨不侵、狂风不扰,什么立像时霞光满天,海中鱼跃,至于赤旗帮百来条船自飓风中全身而退的故事,更是翻来覆去讲出了花儿。
  这里面有一大半是乐老道贡献的,剩下一小半则是民间的发挥,毕竟神话故事人人爱听,越传越神乎,就越能引来人们的狂信。虽说还没有什么人把伏波称作“神女”,但是镇海大将军庇佑,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可是名声赫赫,杀贼无数的邱大将军,这样的人死后怎能不位列仙班?更别提他还是冤死的,天帝怜悯,封一个镇南海的将军衔还不是理所应当。
  而这座将军庙建的也巧,并非选在东宁大营的城墙内,而是挑了城外一处地势和缓的小山,修在了山脚下。如此一来,附近的百姓们上香也方便了,眼瞅着风季过去,又到了出海捕鱼的时节,为了保个平安,谁不要求神拜佛?
  原本只是在村子里烧个香,祭祀一下龙王和各路神仙,现在有了镇海大将军,这份礼肯定也不能少了啊。
  谁料这虔诚无比的供奉,却被庙里的老住持拦了下来。
  一身妥帖道袍,三缕花白美髯,乐老道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和善的百姓们道:“众信善若是来求镇海将军保佑,只需磕头礼敬,不必破费。百姓疾苦,镇海将军都放在眼里,只要心诚,自会保佑尔等出海平安。待到满载而归,再来烧个香烛,献上点海货即可。”
  都是些打鱼赶海的穷汉,哪里见过如此大度的寺庙,连供品、布施都不要,能让神佛保佑吗?然而在那位老仙长的谆谆教导下,这群人总算明白过来,新登神位的镇海将军是何等的慈悲心肠,他那杀伐手段都是冲着歹人们去的,只要向善虔诚,就可护你平安。
  至于还愿时供奉的香烛和些许海货,人家都显灵了,你还没有半点表示,岂不是不敬神明?
  这下百姓们更是觉得镇海将军是个好神仙,听说赤旗帮的帮主就是镇海将军的亲闺女,那肯定也是个好帮派了。难怪赤旗帮收海货的价格那么公道,卖杂货时又那么便宜,肯定都是得了镇海将军的亲传啊!
  一时间,沿海百姓对于赤旗帮的赞颂也多了起来,比起烧杀抢掠的海盗,和比海盗更凶狠的官兵衙役,还是镇海将军和他那闺女更让人亲近啊!
  这反应,倒是没有出乎乐老道的预料,当初在建庙时,伏帮主就说了,这庙要减少对百姓的盘剥,不要求香火供奉,只在乎民风民俗。乐老道多聪明的人,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还加了一条还愿的说法。这也是寺庙里用老的手段了,毕竟先给钱的,没能如愿肯定会有人抱怨神佛不灵,但是只磕头不给钱,没如愿肯定是心不诚啊!如了愿的又跑来还愿,那还不是个个灵验?
  当然,供奉少了,身为庙祝的他赚的肯定也少了,然而伏帮主大方啊,给了高薪不说,还承诺将军庙名气越大,奖金也就越高。如今乐老道也不在乎庙里那些供奉了,反倒会定期把一些供瓜供果送给附近的贫家小儿,笼络人心之余,也算行善积德了。
  等到条件允许,收些弟子,再派出去开新庙,这镇海将军庙岂不是也能成赤旗帮的基业之一?乐老道可不傻,这样的好事一辈子估计也就碰上一会了,得牢牢抓住才行啊。
  当然,将军庙建成,可不只是为了收拢人心,更是为了赤旗帮内部的信仰需求。都是在海上漂的,不论是海军还是海贼,亦或者那些船夫、渔民,其实都是相当的迷信。一个稳定的,脱离朝廷正神体系,而且声望和“法力”都极高的新神,意义自然不同,更别说祂跟帮主的关系了。
  在立庙后不久,前往南洋的船队就定了下来,陆俭派来了陆楠这个跑熟了南洋航线的大掌柜,而伏波则选了李来作为船队的指挥官,担起开拓海路的重任。
  一群人在将军庙杀猪宰羊,好好祭祀了一番,有了邱大将军的庇佑,似乎连远航都没那么可怕了。
  不过这消息并未传开,毕竟长鲸帮的威胁是确实存在的,能避还是要避开些才行。
  只是有些东西需要隐瞒,有些则要传的更广才行。
  ※
  靠近雷州的地方,有几处盛产珠贝,朝廷为了获取南珠圈养了“珠民”,让他们世世代代采珠为生。这可不是什么好活儿,往往是一家人一条小船,开到深海处,让善潜水的下去摸索,往返几十遭,直到采到珍珠才能上岸。
  只在身上栓一条绳就跳入深海,其恐怖可想而知。海里有暗潮,有恶鲨,有能夹断手脚的砗磲,亦有要人性命的剧毒海蛇。若是潜的太深,出水太急,还可能压出五脏六腑中的血,须臾让人毙命。至于那些溺死的,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珠民们只能咬牙硬挺,看守太多,赋税太重,除了采珠他们还能做些什么?
  “哗啦”一声响,一个褪尽上衣的女子跳入了大海,耳畔传来一阵熟悉的嗡嗡,随后身体越来越轻,只能靠着手中的大石才不至于被拉上去。
  附近的珠贝已经采的差不多了,唯有潜的更深,走的更远才有收获。那女子却不怕深海,只是一点点让自己坠入漆黑的海底。没什么光,也没有旁的依凭,她能依靠的唯有自己的手脚,和一把采珠用的短匕。边摸索边小心翼翼的前行,直到几十息后,自觉一口气将近,她才扔了石块,往上飘去。
  上来喘气,下潜摸贝,如此往复十余次,女子终于支撑不住,爬上了小船。船上没别人,只她一个,父母兄嫂上月出海时遇上了风浪,再也没能归来。如今想要守住家里的小屋,就得自己交税,没有珠贝哪能活的下来?
  把网兜里的贝壳倒在船上,那女子坐在舱中喘了半晌,好不容易歇过来,立刻撑船往回赶。今日的珠贝还没开,也不知得了多少珍珠。
  等小船回到岸边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她裹了裹身上的破衣衫,拎着竹篓往回走去,今晚得把贝壳都开了,除了取珠外,贝肉也要留着吃,她已经好久都买不起米了,明日想照常出海,就得用想法子填饱肚子才行。
  谁料走到半道,一阵压抑的吼声突然从远处传了过来。
  “都是死,于其淹死在海里,还不如造反!现在谁还能捞出那么多珍珠?活不下去了!”
  “当年也有人反了,可不还是被官军围住,杀了个干净。咱们就会采珠……”
  “咱们还会划船!家家都有船!只要放火少了屋舍,拖住了官兵,妻儿们还有出逃的机会!”
  “咱们都是珠民,能逃到哪儿去?”
  “去番禺!听说那边有个赤旗帮,可以收拢逃民……”
  “太远!”
  “小船过不去啊。”
  “说不定跟长鲸帮一样呢?”
  不知多少人同时开口,那汉子的声音却压过了他们:“再远能比潜到海底还远吗?再难就还能难过采珠吗?赤旗帮从不杀人,还有镇海将军庇护,打败了朝廷的大军!听闻赤旗帮的帮主还是个女子,必然仁善!”
  这话就像是有魔力一般,让那女子收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向着人群的方向走去。
  “耳听为虚,你又没亲眼见过……”
  “不逃还能活下去吗?!”那声音压住了一切,“今年定了几斗珠啊!还有那么多人克扣,再不逃,难不成要活活饿死……”
  竹篓“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引得一群汉子惊慌扭头。那女子却瞪大了双眼,直勾勾的看着他们:“我去!我想去赤旗帮!”
  “说什么荒唐话!”有个老汉忍不住斥道。
  那女子却用力摇了摇头:“我听过镇海将军的名号,说只要信他,就能躲避风浪。还有那赤旗帮的帮主,连飓风都不怕!”
  在父母死后,曾有个婆子这么安慰过她,让她也信一信镇海将军,以后出海总有个依仗。她信了,她的船从未遇上巨浪,一人采珠也能安稳活着。现在他们要去赤旗帮了,她怎能落下!
  这话倒是让不少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们或多或少也听过镇海将军的神通,听过赤旗帮的威名。然而又有几个敢豁出命来相信?
  那最大声的汉子却突然兴奋起来:“你是村东头的石大妮吧?我听说过你,一人出海也没事呢,难不成是信了镇海将军?”
  石大妮立刻用力点了点头,还不忘把竹篓往前推了推:“我今日采了二十只珠贝!”
  这可真不少啊!哪怕不是每一个里面都有珍珠,运气也相当不差了。一个无父无母的丫头,独自出海还能有此收货,若说没有神佛保佑,谁肯信?
  镇海将军真这般灵验?还有那赤旗帮的帮主,竟然连飓风都不怕?
  越来越多人的眼中,闪出了光芒,就像燃起的野火,压都压不住。他们都有船,他们都会水,他们知道东宁,知道罗陵岛,知道番禺在哪里。余下的不过是风高浪急,遥遥海路,还能比潜进海底更危险?
  逃吧!远远的逃开官府,逃去赤旗帮治下。他们还会织网,会打鱼,总有一条活路的!
  当夜,岸上起了大火,在闹腾腾的叫喊声中,不知多少小船趁着夜色划入海中,向着远方拼命逃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叶扁舟飘在海上,哪怕驾船的都是老手,也不可能始终顺风顺水。渐渐的,有船只掉队了,被海浪淹没,或是一不留神撞上了礁石,还有些自觉无望,偷偷朝着岸边划去。
  能不能逃脱已经不再重要,能不能活命才是关键。别说是番禺,就连罗陵岛都遥遥无期,他们这些小船何时才能抵达?况且海上除了风浪,还有官船和海贼,不论碰上哪个,他们这些逃奴都是死路一条。反正现在已经离珠村很远了,只要能躲进疍民的村落,打鱼为生也行啊!
  许许多多的小船掉了队,然而还有更多人拼着腔子里那一口热气,死命的往前划去。船里储了不少清水,渴了就取过竹筒喝上一口。只要运气不差,挂在船沿上的鱼钩总能捞到些什么,只是别家船上都有人帮忙宰鱼烹煮,石大妮却只能啃生鱼,以免自己划的太慢掉下队来。
  大船三五日就能到的距离,小船就要花费七八日,长久的暴晒让每个人身上都脱了一层皮,划桨划的手上鲜血淋漓,一双双眼睛也渐渐麻木无神。
  太远了,太累了,是不是该放弃了?调头还来得及吗?不知多少人心底打鼓,然而很快,身后传来的鼓声让他们忘记了疲惫。
  “官兵追上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