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47

  伏波却道:“在医院就跟着大夫、护士们学,在布坊也有女先生,其他人背背乘法口诀,听听《三字经》,聪明、记性好的也要早早挑出来,专门来教。别说是她们,你们以后也得多认两个字,否则育儿房将来成了保育院,几百个孩子你能管得过来?”
  现在赤旗帮的师资力量还是太薄弱,这没个几年、几十年工夫是培育不起来的,但是一些基础的数算、识字教育却能分批展开,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开来,再把聪明有进取心的挑出来进行深入教育,如此效率就提高了,成本也能大大降低。
  她说的简单,孙大娘却听到了弦外之音,育儿房要改保育院,那她岂不是要升官了?得赶紧想法子跟着认点儿字,绝不能到时候被别人抢了位置!
  心中有了念想,又仔细问清楚了剩下的流程,她精神抖擞的就往医院去了。如今这群女娃都住在医院里,没有战事,病房都空了下来,稍稍改一下就能挤下所有人。当然,育儿房将来肯定也会盖更大的房子,她也得早早挑些人手才是。
  等到了地方,把人全都叫到院子里,孙大娘开口道:“帮主说了,以后你们都是帮中的人,这岛名叫罗陵岛,你们也都改姓‘罗’,等识了字,自己取名就行。”
  这话引得下面一阵骚动。女娃们下了船就洗漱吃饭,被领到这个大院里后,几乎所有人都睡了过去,现在一觉醒来就听到这个,实在让人惊讶。不她们惊的并非改姓,而是改成了跟这大岛一样的姓,看来之前那些妇人们说的不假,她们真的算是赤旗帮的人了!
  不少人升起了欣喜和期盼,然而这份好运气还没结束。
  孙大娘继续道:“那三十四个年龄大些的,岛上可以留下十四个,其余二十人会安排进岸上的布坊。到那边可以学纺织、绣花、染色,十五岁之前是学徒,没有工钱,但是吃饱穿暖是不用愁的。等十五了还能成为正工,到时候可以领钱。啊,对了,布坊还有女先生,人人都能听课呢。”
  这下那些大点的丫头一个个都兴奋起来,她们大多都晓事了,也听了不少浑话,一直以为自己被买来是要送进窑子,或是给人做奴婢的,谁能想到竟然有正经的活计!至于女先生什么的,倒是没人在意,能学点织布绣花的本事就不错了。
  “留下来的,可以进厨房、医院和我们育儿房,也是先从学徒做起。不过都要伶俐些的,回头我们可会好好挑的。”孙大娘笑着打趣了一句,又对那些年龄稍小的道,“你们这些小孩儿,也能跟着打杂学本事,可不能偷懒。太小的先住在育儿房里,会有人照料的,等到大些再跟着做活。别忘了,养你们的可是帮主,你们这些娃娃也是好运道啊,得记着帮主的恩惠才行。”
  此话一出,倒是让不少机灵的都跪了下来,二丫也赶紧跪下,还把小囡也拉到了一边,一同叩首。
  孙大娘赶紧摆了摆手:“起来起来,没得弄脏了衣裳。行了,先分个队,等会儿会有人来问话,你们可得打起精神,聪明些,保准有个好去处呢。”
  这可不是一个部门的活了,帮主也吩咐了其他主事,到时候一起挑人。不过孙大娘也想好了,就算年岁稍大,太瘦小的也要留在育儿房,不能放出去被磋磨死了。她能懂帮主的意思,但是万一有人不明白呢?而且女娃多了也好啊,将来教出几个伶俐的,也是能当心腹臂膀用的。
  按理说,这些丫头都是刚刚经过买卖,被当成货物一样挑拣的。然而身在罗陵岛,吃饱穿暖,面对的还是这么个慈眉善目,把话说的明明白白的婶婶,她们心中的恐惧也就淡了许多。而前来挑拣的,也无一例外都是女子,有些会跟她们说几句话,有些则挑身量高,或是手脚粗大的,瞧着也没有为难人的意思。
  二丫还是有些胆怯的,然而这次,她却咬了咬牙,抓着小囡的手,走到了那和善大婶面前:“我,我想留在育儿房。”
  孙大娘可没料到会有丫头直接奔自己来,不由笑着弯下了腰,平视那丫头:“怎么,害怕去别处吗?”
  二丫赶紧摇了摇头,把身边人往前扯了扯:“这是小囡,我想留下来照顾她。”
  看着比她还瘦还小的女娃,孙大娘哪还有不明白的,摸了摸那丫头的脑袋:“你们姊妹也不容易,那就留下吧,你会带孩子吗?”
  二丫用力点了点头:“我带过弟弟!还会煮饭!”
  孙大娘笑了:“好孩子,你叫什么?”
  “二丫,她是小囡。”二丫赶紧答道。
  “以后你俩也姓罗了,可别忘了啊。”
  笑着站起了身,孙大娘又自顾着去挑人了,二丫留在原地怔了半晌,突然扭头对身边的女娃道:“以后我就是罗二丫,你就是罗小囡,可别忘了啊。”
  那小家伙茫然的眨了眨眼,也用力点起了头。
第二百三十章
  “师父,最近院里也太乱了,咱们要不要跟帮主说说,赶紧让那些小丫头迁出去?怎么说也是治病的地方,哪能放着一群娃娃四处乱跑……”边给恩师磨墨,张令边唠叨着,一脸的不情不愿。
  自从那些女童搬进医院,他就老大的不乐意了。都是些毛孩子,就算不怎么哭闹,说起话也是叽叽喳喳的,听着让人头痛。再说了,医院是治病养病的地方,平日都是安静肃穆,帮中人也得高看他们这些大夫一眼,现在乱哄哄的,成何体统?
  徒弟在一边嘀嘀咕咕,张济民头也没抬,一心扑在手头的图画上。他画的并非是寻常的花草虫鸟,而是一条手臂,还是揭了皮的那种,能清楚的看到里面的骨头,连脉络的走向都标注了出来,哪怕画的粗糙,瞧着依旧瘆人。
  然而如此阴森可怖的东西,却是他费尽心思弄明白的,还指望着拿它来安身立命,开宗立派呢,怎能不用心?
  一刻钟后,好不容易画完了这条手臂,张济民松了口气,刚回过神,就听到徒弟嘟囔道:“我觉得帮主就是偏心了,不过是群买来的丫头片子……”
  “你胡说什么!”张济民气的把笔往桌上一拍,“什么丫头片子,没看帮主都给她们改名了?这以后是要当心腹用的,都跟你说了,别乱嚼舌头!”
  张令一缩脖子,明知恩师动了怒,还是大着胆子道:“就算当心腹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可医院现在是咱们的啊,总不能平白让她们占了……”
  张济民恨不得上去扇他一个:“人家明摆着是暂住,保育院都开始建了,你是急个屁啊!而且现在就能养三百多人,以后保育院的规模恐怕跟医院也差不离了。没人会天天生病,但是娃天天都得有人带,你怎么就不知道个轻重呢?”
  张令听到这话,还是有些不服:“带娃是个女子都能带,治病不还得靠咱们……哎呦!”
  张济民是真起身踹了他一脚:“你懂个屁!带娃要是这么容易,也不至于每年死那么些幼童了。帮主现在连稳婆和小儿医都请来了,心思还不是明摆着?老夫这个医院院长想坐稳了,靠的就是笼络各位大夫,精进医术,不是嘀嘀咕咕操心旁人!”
  现在医院里已经有五个大夫了,两个金疮医,一个正骨医,一个小儿医,也就是他来的最早,懂的最多,还有一手针灸的好本事,这才能当上医院的院长。现在每天都琢磨着怎么让医术精进,坐稳了这个宝座,哪还有闲工夫跟人计较。唯一的徒弟还这么拎不清,真是让他火不打一处来。
  被踹了,张令总算老实了下来,低头认错:“我也是为师父着想……”
  张济民简直恨铁不成钢,这混账徒弟真是不让他省心啊,要是能跟那些小护士一样乖巧,他不也能多活两年?
  然而自己收的,养了这么多年,又没法逐出师门,张济民叹了口气,又坐回了位子上,沉声道:“甭管别的,如今最关紧的还是多求求帮主,再要几具尸体。这解剖的法子得彻底学会才行,不知道五脏六腑如何运转,如何治伤?王大夫,刘大夫都是金疮出身的,赵大夫又是学正骨的,都比咱们要对症,万一后来者居上可就难办了。”
  听到这话,倒是让张令更蔫了:“现在天热,尸体放不住,而且也没仗打,恐怕不容易弄来啊。”
  解剖这活儿也是医院里独有的,就是把尸体剖开了,检查里面骨头的结构,血管的流向,跟仵作的活儿差不多,又苦又累又臭,哪有把脉针灸来得舒服?也就是赤旗帮有太多伤患,想要救治就要搞清楚血管的位置,否则他们哪用研究这个?
  对于徒弟抱怨,张济民也不觉得奇怪,毕竟给尸体开膛破肚是件辛苦活儿,而且肮脏的厉害,前前后后还要沐浴净手,很是麻烦。然而作过几次后,他渐渐也摸出了些门道,对于针灸、开药都有了新想法。行医就是经验越丰富医术越高明,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对症下药。解剖这事,哪怕除开金疮正骨,对医术也是有用的啊。可惜也只有在赤旗帮能弄来尸体,若是放在寻常村落里,敢辱没尸首的怕不早被人打死了。
  “就是难,才要想尽办法来抢,这么多人呢,尸体哪够分的?你可别偷懒了,得上点心才行。”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张济民不由再次叹了口气。如今看来,只这么个徒弟是不成了,光会惹事,脑子又不够数,还是得从卫生员里再选几个人啊。脑中顷刻就有了人选,他也稍稍放下了点心。不论怎么说,帮里的卫生员、护士他也是教过的,怎么说也有点香火情分,将来可以作为助力。等入室弟子多起来,他也就不怕旁人来争抢院长的位子了。
  此刻的张济民,哪里还记得之前干两年就走的打算?专心的为前途打算起来。
  ※
  “这生孩子,最注重的还是姿势,真躺着不好用力,得坐着才行,还得看胎位正不正。这个得瞧肚皮,是圆是尖都有讲究的……”
  前面稳婆嘴上叭叭讲的起劲,一群护士也听得颇为认真,有些还不住的点头,然而杨秋娘听着听着却走神了。这些法子,她总觉得太简单了,未必靠得住,而且张大夫也说过,不少女子都是生产过后才死的,学会那些坐月子的法子真能避免死人吗?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敢说的,能来学助产已经是运气了,若是得罪了稳婆,怕是不能在这边听讲了。比起救治伤员,她还是更愿意给女子接生,她有个姐姐就是生产时暴亡的,若是能有更好的稳婆,岂不是能从阎王手里抢回两条命?
  可惜那些大夫都不愿教女子医术,若是她也能学习医术,会针灸,会开药就好了。一想到这儿,她不由再次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实在是痴心妄想。
  半个时辰的课很快就讲完了,不少人围上去巴结稳婆,杨秋娘却提前回去干活了。这月的棉花又该消毒了,得早早准备妥当,还有不少女子等着用呢。
  回到了锅炉房,就见一个小丫头抱着柴火,辛辛苦苦往院里搬,她不由笑道:“都说了这些不用你做,来,给我吧。”
  那丫头却不肯放手,只低声道:“我能搬动,真能搬动,你坐着就好。”
  如此倔强的劲儿,倒是让杨秋娘不好插手了,等她一头大汗的忙完了,才把人拉到一旁劝道:“如今医院里没啥事,除了打扫屋子,烧火看炉灶外,真不用抢回干活。若是有闲工夫,还不如学着认字识数,将来都是有大好处的。”
  罗小小拘谨的点了点头,又低声道:“我在家时也干好些活呢,不累的。”
  这话杨秋娘倒是不觉得意外,能被爹妈卖了的孩子,在家恐怕也是做牛做马,一刻也不得闲。真让她什么都别干,恐怕心里也不会安生。
  想了想,杨秋娘道:“那你就该好好学学护士干的活儿,现在是没打仗,将来真要打起来,人人都是脚不沾地。只会瞎忙的话,将来也帮不上忙的。”
  一听这话,罗小小立刻点头:“有啥能用得上我的,秋姐只管说,我学的可快了!”
  这模样,倒是让杨秋娘想起了自己刚来医院时的情景,笑着拍了拍小姑娘的脑袋,她道:“有这份心就好。”
  交代完,她就挽起袖子开始干正事,医院里要常备好些消毒的器具,白纱棉花更是一沓一沓的。事儿倒也简单,就是太费柴了,听说将来会换成煤炉子,也不知道那玩意是怎么用的,好不好用。
  两人配合着,倒是不大会儿工夫就把东西都上了笼,双双坐在一边看灶。手头没了事儿,闲坐着又有些无聊,像是鼓起了勇气,罗小小突然道:“秋姐,为啥要花工夫来蒸这些布啊?”
  杨秋娘笑着解释道:“这些都是包扎伤口的,不干净得话,容易让伤口溃烂。此法是帮主教的,大夫们试了也觉得好,这才成了医院里的规矩。”
  罗小小眼里不由放出了光:“帮主可真厉害!听说救人的法子也是她教的?”
  杨秋娘自豪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嘛,我们这些护士全都受过帮主指点,帮主乃是镇海将军的女儿,什么都会的!”
  这可真让人羡慕啊!罗小小咽了咽口水,又小心道:“我还听人说了,那些大夫会把人大卸八块,让坏人不得超生,是不是也是帮主教的?”
  杨秋娘噗嗤一下笑了出来:“那都是瞎说的,大夫们是拿尸体解剖,想看看那些人的死因,如此才能救更多人。”
  这要是放在乡野,都不知要传成什么样了。但是放在罗陵岛上,却没多少在意,反正剖的是敌人的尸体,救的是自己人,都是刀口舔血的,谁也不傻不是?
  罗小小顿时大吃一惊:“还能救人吗?怎么死的都能瞧出来?难产死的也行?”
  这话让杨秋娘一怔,突然站起了身,是啊,难产死的,隔了这一层肚皮,谁知道死因到底是什么?这要是也能解剖,会不会也能找出救治的法子?
  被她的动作吓了一跳,罗小小也跟着站了起来:“秋,秋姐……”
  “你在这边看着灶,我去找帮主!”二话不说,杨秋娘拔腿就往外跑,只留小丫头一个人傻愣愣的站在原地。
  她难不成说错什么话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解剖难产孕妇的尸体?”在听到这话,饶是伏波也挑了挑眉,这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了。
  “正,正是……我看张大夫他们也解剖尸体,若,若是也能剖,能剖……”杨秋娘此刻话都说不利落了。冒然跑来求见,又稀里哗啦把肚中的话全说了出来,已经耗光了她所有的勇气。此刻见到帮主的神色,她不免也有些慌了,觉得自己太过糊涂,怎么拿自己的胡思乱想来打搅帮主呢?
  然而伏波却来了兴趣:“你为何会这么想呢?孕妇可不是贼人,哪能轻易让人开膛破肚,死后都不得安宁?”
  这话让杨秋娘更紧张了,迟疑片刻,她反倒豁出去了:“我,我瞧着几位大夫抢着剖尸,怕也是有讲究的。孕妇怀胎,谁也不知肚子里究竟是什么样的,若是能亲眼瞧瞧,遇上难产,说不定能找出应对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