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247

  她是个女子,女子在乎的东西,男子根本无法明白。而那些男子记挂在心,时时惦念的,对女子却是天经地义。她走出了闺阁,也跃出了三纲五常,所见所想,自然也就不同于寻常。
  “那还要给我做媒吗?”伏波反问。
  方天喜失笑:“老夫只是个参谋,又不是你家长辈。”
  对于这样的主公,何必在意内帷阴私呢?公事公办,反倒让人轻松。
  伏波也笑了:“那就有劳先生费心,替我筹谋大事了。”
  比起跟谁睡,显然还是打下海峡更关紧。这样的大事,怎能少得了参谋呢?
  随着伏波一路南下,消息也渐渐传回了番禺。这一年间,赤旗帮可是做了不少大事,不论是打通了东海的航路,还是占据粤水,攻城略地,着实让番禺上下都跟着吃了不少肉,喝了不少汤。
  现如今,他们终于要发兵打通海峡,抢占那些金山银山一样的买卖了,只要是身处番禺,谁能不心动?
  一时间,筹备粮草的,在交易场里大笔订货的,还有那些备了满仓货物,只等着往外倾销的,无数只眼盯在了赤旗帮身上,就连那些封疆大吏,达官贵人也都噤若寒蝉,丝毫没有吱声唱反调的意思。
  什么是大势所趋,这就是了。
  当众人返回罗陵岛时,所有的战备都已完成,只待一声令下了。
  而伏波,就是那个下令之人。
  “诸君都知道长鲸余孽尚在,还有杀了咱们不知多少兄弟的西塞番子。如今赤旗军已然扫平后方,拿下琼州,只待大军齐出。”
  琼州经过一年的经营,也算初具规模,今后更会成为赤旗帮通往南洋的桥头堡,连同合浦一起被收入囊中。
  目光扫过那些或是激昂,或是沉稳的面孔,伏波再次开口:“夺取海峡,为的是胡椒,为的是那些价值千金的大宗买卖,却也不只是为了这些。海峡那边,仍有广阔天地,有我等从不知晓的世界,而那道海峡,就是这片疆域的大门。今后,我要让这道门掌握在我手中,要让所有巴望着禁海的人,都明白海洋的重要。”
  这形容极为简单,却也精准到了极处,让不少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此战的意义,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剿灭贼寇,做一做胡椒贸易。她的野心简直呼之欲出,让人不由神往。
  看着那些表情各异的人,伏波笑了,傲然一笑:“而所有跟随我的人,不仅仅只有数不清的财富,还将在青史上留下的姓名。我也要让世人知道,并非帝王将相才是天下的主宰,只要有胆气,有胸襟,有魄力,谁都能开拓一片天地!”
  这海峡就是终结吗?当然不是,否则她就不会图谋岸上,图谋余杭。明白她真正想法的人可能不多,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位不折不扣的霸主。跟着这样的人,自然也会出现不知凡几的名臣良将。
  而他们,站在了最前方。何其幸哉!
  站在伏波身侧最近的位置,严远只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凝滞了。若论战前誓师,怕是没有比这更激荡人心,热血沸腾了,当年军门口中的家国天下,怕也远远不如。然而在钦佩之余,那股发自内心的战栗止也止不住,他也喜爱这样的伏波,不只是敛眉时的温柔,不只是巧笑时的嫣然,他也喜欢看她站在人前,如此豪迈的侃侃而谈。
  这胸襟气魄,这胆量目光,同样是她的一部分,也让他不可自拔,一心倾慕。
  喉头滚了几滚,严远才勉强压住了那翻腾的心绪。这不过是痴心妄想,他如何能配得上她?
  没人在乎那一点小小的心潮起伏,也没人在乎除了这场大战之外的小事。很快,所有布置都准备妥当。
  一艘艘或新或旧的船张开了桅帆,收起了铁锚,所有战船,商船,货船都聚拢在了一处,浩浩荡荡顺着季风南行。
  立在船头,闻着那熟悉的海风,伏波微微眯上了眼。目所能及,都是她的船,都是贯彻她意志的力量,而她身后,一如既往站着个人,似乎连在她自己的旗舰上都要牢牢守护,寸步不离。
  于是伏波笑了,轻笑着问道:“严远,若是有朝一日我想扬帆去往异国他乡,你会跟着吗?”
  这话让严远一怔,心就像是被什么扯动了,攥紧了,快得几乎跃出胸膛。他的声音也发起颤,却答的毫不迟疑:“当然,天涯海角,无论何方。”
  他不知道自己答的对不对,却见前方那女子转过了头。赤金的簪子映着天边的辉光,一身红裙炽烈明艳,却都比不上唇边的那抹似有若无的微笑。
  他不由踏前了一步,顿了顿足,再次向前,直至站在了她身后极近的地方。
  于是他看到的不再是她的背影,而是她眼中的景象。
  千帆招展,碧海无垠。
  (正文完)
  ※※※※※※※※※※※※※※※※※※※※
  推翻一个旧时代,建设一个新时代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甚至不是一生能完成的事业,再写下去就必须跳跃时间线和视角转换了,想了想正文还是完结在这里,剩下的都作为番外好了。会有每个人的将来,以及他们眼中的时代变化。
  至于这篇文,主旨想来也颇为清晰完整了,这并非一篇“买股文”,而是恰恰相反,给出了一群足以作为言情文男主的家伙,然后让他们一个个停盘退市,或许可以命名为“崩盘文”(喂
  在没有言情脑的加持下,“追求”其实是种目的相当明确的交易,而“爱情”可能只是自我感动。但是这些不重要,就像我说过的,选择权一直握在伏姐手中,别说是利益,哪怕真情实感的爱也未必能换来青睐。你的付出对我可能毫无意义,我只选择我喜欢的,这才是雄竞的本质,也是女性应该牢牢握在手里的权力。
  而文里的每一个男性角色,代表的其实都是一条不同的道路。
  陆俭是“扶持”,徐显荣是“守护”,沈凤是“纵情”,孙元让是“礼敬”,宁负则是“征服”,甚至还有邱大将军的“宠溺”,以及伏波父亲和方老头的“劝导”。按照每一条线来走,都可能出现一篇相辅相成,先婚后爱,潇洒放旷,患难与共乃至相爱相杀的小说,但是所有这些选择,最终都会让女性成为“背后之人”,成为名为“爱”的奴隶。这篇不是,这是伏波的故事,所有男人都是配角,是藏在她阴影下的人。
  这就是视角的不同,也是我如此设定的本意所在。爱情并不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得到就可以放弃一切的珍宝,它只是人生中的调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灵魂伴侣的,也不是每个灵魂伴侣,知己,同伴都要以“爱情”为名。这才是男人们的常态,没有哪个男人的毕生理想是娶个“真命天女”,在他们的意识中,“美女”只是获得权势和财富之后的附属物,也根本不需要妻子跟自己“相配”,达到灵魂的共鸣。
  对“真命天子”的强烈渴盼,对“嫁错郎”的强烈恐惧,都是女人没有人身自由权之前的思维钢印,只有抛弃了这个,不被“憧憬爱情”的想法绊住脚,我们才能追求更多,比如野心,比如权势,比如梦想。
  至于最后选了严远,也是另一重意义所在,谈恋爱嘛,没什么配不配的,看对眼就行。而感情和事业是可以相容的,毁掉一切的从来不是某个男人,是男权社会和脑子不清楚的自己。不要争着抢着为一家一姓“奉献”,也不要放弃选择的权力,畏惧和排斥从来不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唯有认同自我,自尊自爱,以及基于能力的同理心和悲悯,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这个越发纷乱的世界里,希望伏姐能带给大家一些力量,鼓励大家坚定信念,做出更好的选择。
  磕磕绊绊写了一年多,感谢能追到这里的朋友们,先休息一周,再来更新番外吧。
  预祝大家双旦快乐,爱你们,么么哒
第352章
陆俭
  正值梅雨时节,
整个余杭都淫雨连绵,沉抑的让人喘不上气来。周遭匪患频出,也不知战火何时会烧到自家门口,
饶是那些世家大族也开始焦躁不安,没了往日的闲情雅致。
  一大早,
陆俭难得没有办公或是会客,
只静立在廊下,
看着庭中淅淅沥沥的雨水。他的心情也如这阴雨天一般的沉闷,世事出乎了所料,
实在让人烦躁。
  自前岁出征,
赤旗帮已经在海峡那边打了一年有余,
胜负先不提,
抽调大批军力远渡重洋,迟迟没有回归的迹象,难免让一些人蠢蠢欲动。且不说东海上越发猖獗的海盗,就连江东世家都生了异心。银行在这一年来发展极快,跟番禺往来密切,
甚至都能异地存取钱款了,
越是如此,
越是让人心生觊觎。听闻顾氏已经打算把家中钱庄改成银行范式,还有几家筹谋要建交易场。
  这些可比陆俭预料的要早,
偏偏他全无办法,
谁能料到在这种大争之世,伏波会抛下岸上的一切,全力打通航道呢?原本应当徐徐图之,
先稳固后方才是的,
万一余杭真的生变,
只凭那支安插在山里的偏师,可是无法应对的。
  还有传闻,天定军打算东进,染指江东,估计也是听说了海峡战事吃紧,赤旗帮无暇他顾的消息。万一袁天定率大军来袭,又跟那些世家沆瀣一气,余杭恐怕要立时异手。
  没有足够的兵力,就无法真正破局,陆俭对于自己狐假虎威的身份,还是相当有自知之明的,但是离开余杭,放弃这一大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基业,他又是万万不肯。难不成真要铤而走险,使些手段了吗?
  正皱眉思索,突然有亲随进来禀报,说是老爷送来了家书。
  这些人口中的“老爷”,自然是赋闲在家的前任陆氏宗长陆筠陆大人了,陆俭面无表情的接过信笺,拆开看了两眼,就冷笑道:“真是位慈父,用心良苦啊。”
  毕竟是进士出身,又做过不知多少年的官,这封家书写的洋洋洒洒,情真意切,翻来覆去只有一个意思:他陆俭也老大不小了,是该寻个好人家联姻,娶妻生子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天经地义,身为长辈,惦念儿孙的婚姻大事也是应有之义。只是由他这位父亲嘴里说出来,难免要打个折扣。
  在陆大人眼里,他靠的恐怕就是跟那位邱小姐不清不楚,才得以上位吧?若是趁着赤旗帮在前面打仗,自家跑去跟旁人联姻,势必也会让邱小姐大怒,进而失宠失势。退一步讲,也可以当作试探,看能不能趁着赤旗帮不在身边,另寻个退路,毕竟赤旗帮只是群海上的贼寇,哪有本地世家可靠?
  道理是这样没错,可惜父亲料错了,他从不是伏帮主的情郎,只是个下属罢了。情郎离心离德,说不定只是被打的皮开肉绽,下属反戈,那可是会株连全族的。是谁给他的信心,可以在此时挑拨?
  看来那几个美妾还是没法让他消停,陆俭随手把信一扔,吩咐道:“听说我那三弟好利索了,让父亲好好花些心思,给他寻门好亲吧。”
  自从那位继夫人被休后,留在家中的陆休就吃足了苦头,族里多的是捧高踩低的,如今自己掌握着财权,更是不知多少人指着捞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下面能使出的手段又岂是能善于的?何况父亲把一半的怨恨都撒在了被休的妻子身上时,只会更恨这个不肖子。
  可陆休不像当年的他,没那份隐忍和谋定后动,被打压的多了就会跳反,说不得要闹出一番“父慈子孝”的佳话。陆大人既然喜欢热闹,就要给他找点事做,省得变得如同深宅妇一般,只会无事生非。
  处置完了这些糟心的家事,陆俭也不再留恋窗外景色,转头回了书房。
  然而事情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几分,转眼数日过去,传来了天定军的前锋沿江而下的消息,还不是小打小闹,是真正的攻城略地,数战数捷。
  一时间整个余杭风云色变,有人汲汲奔走,有人暗中谋算,陆俭也少不得跟银行、交易场中的世家大户相商,想要稳住他们,一同抗敌。可惜这一番运作,收效甚微,世家从不为人卖命,商贾更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没人在乎乱军来袭的坏处,他们在乎的只是眼前的得失。
  赤旗军远在万里之外,天定军却近在眼前。乱世之中是不太容易做寻常买卖,但依附军阀,做得又岂会是寻常买卖?同样是一夜暴富,跟着盐枭发横财,不比千里迢迢走海路安稳?那些世家大族,更是对占据航道的赤旗帮心怀忌惮,他们常年走海,连朝廷的赋税都不交,又怎会甘心听命于一个小姑娘?
  事情好似到了不得不决断的时候,陆俭却咬定了牙关,仍未离开余杭。不是他拼自己命硬,不会因战乱遭祸,而是他信伏波能大获全胜,不肯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
  这边的事情早就传回了番禺,而且山上的偏师也整装待发,随时能出兵抗敌。甚至连青凤帮那边,陆俭也去了信,如今东海大乱,少不得也有沈凤的一份功劳。既然也图谋东海,自然也能利用一二。
  只是当吴天明找上门时,还是让陆俭有些意外:“世叔难不成觉得赤旗帮会败?”
  “哪里的话,邱小姐英明神武,长鲸帮又是手下败将,收复海峡,打通航路还是不是迟早的事情。”吴天明先把话说到了前面,随后叹了口气,“只是前狼后虎啊,顾氏似乎有支持天定军的意思,咱们可得早做打算。”
  顾氏原本就是吃海贸的,如今正跟青凤帮争夺倭国的航路,又忌惮陆俭之前闹出的“民变”,自然更倾向于那个好把控的盐枭。贩私盐的,哪个世家没打过交道?不过是些见利忘义,贪财好色的小人罢了,可比个女子好揣摩多了。
  他说得诚恳,陆俭也笑的坦然:“那世叔打算如何呢?”
  吴天明立刻道:“不如收一收银行这一摊子,先跟顾氏他们打好关系,都是江东名门,哪有真撕破脸的?”
  “再联姻一番,娶个顾氏贵女?”陆俭反问。
  吴天明干咳一声:“婚嫁大事自然还要你家长辈做主,不过咱们同气连枝,先把袁天定应付过去,事情就好办了。”
  他的意思极为简单,就是向顾氏投诚,随后几家齐齐跟袁天定做个“君子协定”,不至于闹得鱼死网破。甚至还可以跟赤旗帮保持联系,毕竟番禺距离余杭也有几千里的海路,本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何必撕破脸呢?只要天定军和赤旗帮能和平共处,他们前往南洋的海路就不会断绝,还能拿到陆上的好处,那才是一举两得。
  这的确是个绝佳的选择,然而陆俭并不会选。因为他知道伏波对于江东的看重,甚至知道在平定了海峡之后,她必然会向东推进,占据这个出海的要道。若是此刻鼠首两端,将来怕是没有花钱的命了。
  轻笑一声,陆俭道:“世叔这法子果真稳妥,只是小子从未做过稳妥的买卖,富贵险中求,这道理世叔应当也懂。”
  依附江东世家,他就是无数世家中的一员,而依附赤旗帮,他就是一位枭雄放在江东的棋子喉舌,孰轻孰重,他还是能分得清的。
  吴天明皱起了眉头:“明德,你还年轻,不当为些儿女情长意气用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